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与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网络型寡占市场结构与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一、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式及其缺陷 一个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这个国家的产业与其他国家同类产业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盈利率和技术进步率等。新古典经济学从产品的同质性假设出发,把企业的竞争归结为单纯的成本价格竞争,并认为较低的产品价格是决定企业市场占有率,从而也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据此可以推断,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利于竞争力提高的市场结构,而垄断市场则不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产业组织理论放松了产品同质性假设,引入产品差别化因素,并把产品质量、品牌、规模、技术创新、售后服务与企业策略性行为等非价格因素看做是形成不同市场结构,进而决定相应市场绩效的因素。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绩效一般通过市场占有率、盈利率等指标来体现,这些指标也恰是衡量一个产业的竞争力水平的指标。由此,就可以将市场结构与产业竞争力联系起来。由于产业组织理论在理论基础与分析范式上仍与新古典经济学保持一致,因而其所得出的结论仍然是竞争性市场结构最具效率,而包括寡头垄断在内的垄断市场结构,则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不足,从而不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这里,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逻辑和分析范式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注重企业外部市场竞争效率而忽视企业内部组织效率 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逻辑一样,产业组织理论仍把企业看做是不存在内部结构的黑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企业市场竞争行为,包括市场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效率体现被完全忽视。然而,当今在各个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支配地位、对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大企业一般都具有复杂的内部组织结构,并且多数是市场交易内部化和内部运作市场化同时并存的复合体企业,如企业集团、纵向一体化组织、外包制企业、跨国公司以及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等。这些复合体企业组织形式规模巨大,内部组织结构复杂,管理效率和交易成本节约效率十分明显,并对所在产业的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在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式中是难以被认识到的。 2.只注重静态竞争效率而忽视动态竞争效率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竞争概念忽略了竞争活动的动态性,忽视了竞争过程的重要性,对竞争活动的动因只作了肤浅的讨论(德姆塞茨,1991)。这种对竞争的静态认识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经济学假定技术和消费者的需求是已知有关。在静态市场中,价格(产量)成为企业决策时的主要选择变量。以这种认识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进一步将竞争与垄断简单地对立起来,在肯定完全竞争效率的同时,把垄断与低效率等同起来。事实上,这种认识是建立在静态分析上的,从长远看,适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对竞争和技术进步可能更为有利。有的美国经济学家一直强调,应该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反托拉斯法中的效率概念(汤敏、茅于轼,1999)。熊彼特也把竞争看做一个动态的过程,并认为竞争的这种长期动态效率远比传统理论所强调的在每个时点保持的资源最优配置的静态效率更重要(熊彼特,1979)。从动态角度看,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本身就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同时它又蕴含着超越单纯价格竞争的更高层次的竞争,尤其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和国外市场开拓能力方面的竞争,这种动态竞争效率正是这种市场结构有利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所在。 3.只强调竞争效率而忽视垄断与合作效率 产业组织理论从其特定的研究逻辑出发,把竞争与效率相等同,而将垄断当作低效率的代名词。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事实上,并非一切竞争都是有效率的。典型的如分散竞争或过度竞争就是一种降低经济效率的竞争形式。近年来,中国某些市场上的价格战也是一种过度竞争形式,尽管它可能促进了企业经营能力的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产业利润率的下降,甚至造成全行业亏损,从而导致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因此,一味地强调竞争效率是片面的,竞争强度更不意味着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至于产业组织理论所推崇的完全竞争,由于它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等,因而很难称得上是最有效率的。至于垄断,一概称之为低效率是武断的。这里首先需要区分垄断结构与垄断行为。一般所说的垄断低效率多是指垄断市场行为,反垄断也主要应是限制这种垄断市场行为。至于垄断结构,笼统地称之为低效率是不符合现实的。垄断市场结构未必一定导致垄断市场行为,从而垄断市场结构未必是低效率的。至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往往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等效率效应联系在一起。倘若笼统地反对垄断,无视垄断市场结构的效率,人为地限制企业规模,将不利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现,不利于实现重大技术创新,从而不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历史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长期执世界经济之牛耳的英国工业被美国和德国超过,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英国工业大企业相对于美、德工业大企业发展的滞后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并直接对美国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集中的产业组织政策,使其钢铁、汽车、造船等重要行业的大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产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以至于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越来越多的人指责政府执行了过严的反托拉斯法,限制了美国大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使美国的产业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绝对竞争优势(汤敏、茅于轼,1999)。 在市场结构的演进过程中,企业市场除了竞争与垄断关系外,还存在企业合作关系。而产业组织理论把企业市场仅仅归结为垄断与竞争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将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追求合作也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个行为选择。对于合作的效率性,现代博弈论已通过公地悲剧和囚徒困境等模型给出数理上的证明。现实中,大量合作型企业组织的出现,大大突破了产业组织理论关于企业市场关系的二分法 (垄断与竞争)分析范式。布登堡和纳尔巴夫进一步认为,企业由以往的抢夺市场、锁定顾客、用低价促销打败对手等利己性竞争,变为共同开拓与创造新市场,合作进行研发活动,共同使用资源等合作性经营,代表了企业未来的经营观(Brandenburger、Nalebuff,1996)。

  • 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_经济学毕业论文

    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_经济学毕业论文 从1999年起,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每年推出一本《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每年的报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科技发展评述与展望,对已经过去的一年中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热点事件进行剖析,第二部分为选定的主题报告。过去五年选定的主题报告依次是:《国家创新系统》、《科技全球化及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国技术跨越战略研究》、《中国制造与科技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42005)》确定的主题报告是《军民融合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本文扼要介绍了该主题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与主要观点。 一、基本思路:从军民结合到军民融合 国内最早提出军民结合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战略思想发端于毛泽东。1978年,邓小平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军民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规定,把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建立适应国防建设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 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十五期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的总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坚持寓军于民,建立健全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 军民结合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总方针,最初是指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结合,后来发展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的结合。这一提法,从1978年以来沿用至今,与二十多年来的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征和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是吻合的。 我们认为,军民融合的内涵主要包括: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加强军民双向技术转移;在国防采办全过程推进军民一体化;在部门管理层次上推进军民一体化;在产业链分工层次上推进军民一体化等。本主题报告所指的军民融合,是军民结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发展,是实现寓军于民目标过程的重要历史阶段标志;与军民结合的提法相比,它更加强调国防创新系统和民用创新系统的有机结合,对有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要求更高,更加强调适应我国下一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走向以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体现和贯彻;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当前以及2020年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 我们认为,必须以系统的、非线性的、历史的观念考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下分析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国家创新体系是各国历史发展的产物。世界上不存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最优模式。仅用一个模型分析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不够的。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我们提出了5个不同的模型和示意图,从不同视角来理解和分析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我们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要避免形成军用、民用两个分离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基础,并且通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调整,最大程度地促进军用和民用工业基础的一体化,促进科学和技术基础的一体化;同时,尽可能利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全球化提供的机遇,获取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知识、工业制造技术。政策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在国家高度,统筹兼顾,配置资源,力争用一份投入获得两份产出,同时提高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方面的绩效。我国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面临的国际研究与发展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和欧盟是世界上国防研究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绝大部分国防科技创新的源头。但是它们对我国军事装备及其技术的出口采取了严格控制的做法。自主创新一直是我国国防创新系统最核心的本质要求。 我国国防创新系统必须具备的特征是:保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持先进的、持续的预先研究水平和型号研制能力;在和平时期,保持有效的、有限的军事装备生产能力;为适应危机情况和战时需要,保持必备的弹药、备件及其他物品;保持健全的、可以动员的民用科研生产能力,以及快速的平战转换能力;提供军事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实现军用技术与民用先进技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商业化和产业化。 二、从军民结合的视角考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 从军民结合的角度,可以将新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历程按三个时期来划分:国防建设为重点的时期(19491977年),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起步、积极推进军转民时期(19781991 年),以及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时期(1992年以来)。上述各个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特征,以及国防创新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不尽相同。 国防建设为重点的时期(19491977年),即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可以称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军民分离的高度集中管理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和理论界都没有国家创新体系的提法,但是,为了历史地考察问题,我们姑且将这一时期理解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初建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突出特征是:以国防建设为重点,国家创新体系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发展到一定规模,在实现国家目标方面取得非凡的绩效;政府实施高度的计划调节和集中管理;创新体系的部分要素缺位,真正意义上的中介组织基本上不存在;大学、企业和科研院所处于被动和相对封闭的状态,而且价值取向单一,行为规律单纯;国防创新系统与民用创新系统基本处于分离状态。这一时期的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调、与外部世界基本隔绝的封闭型超稳定结构型体系。这一时期,国防创新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资源配置上的优势地位。政府部门既是制定军事装备研制生产的权力机构,又是国防科技和军事装备规划计划得以落实的组织者、保障者。同时,代表国家作为军事装备的投资人,又是军事装备研制生产的监督、管理和仲裁机构。政府部门既行使行政职权,又担任着从宏观到微观的多重经济职能。国防科研生产单位只是政府部门的行政附属物。在全国一盘棋式的统一安排、分工负责机制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防科技工业门类从无到有并发展到基本齐全,两弹一星研制取得历史性成就,常规武器实现了从仿制苏制装备到自行研制的跨越发展。但是,由于国防科研生产单位长期被动服从单一的指令性计划,这一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国防科研生产单位的 手脚受到束缚,等、靠、要的思想十分严重。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军工规模的削减,对国防创新系统的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

  • 新儒家、新道家与新经济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新儒家、新道家与新经济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新经济本质上是新道家、新儒家价值观在和平崛起背景下的一种历史实践。 大国和平崛起的本质是什么呢?不能简单地说,就是使中国变为强国。强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和平崛起的实现,最终系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即对东方理念的普通价值认同,具体说,是以儒道理念为基础的大国文化吸引力。未来世界只可能认同成熟的意识形态,新道家和新儒家都具备这种成熟度。 信息化只有与这种文化价值内核结合,才能把握‘和平崛起’牌的真正脉络。我们发现,儒道文化与信息化,确实在价值体系上具有隔代遗传特征。按照黑格尔与托夫勒正反合三段论公式,自然经济是肯定命题,工业经济是否定命题,信息经济则必然是否定之否定命题,即对自然经济的再肯定命题。因此,自然经济中形成的儒道文化,与信息经济中形成的后现代文化,具有相互肯定的特征,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奇怪的只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把这种联系发现出来。 背景如果把第三次浪潮的概念,与第一次浪潮的概念,按正反合公式对应起来:和平,对应的是儒家的仁,可持续发展,对应的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所以我们一再强调,中国和平崛起,不会与别人打起来,就是因为深层的理念不同。这种理念,具有相当的前卫性。 第一次浪潮中的儒家、道家价值基因,与第三次浪潮中后现代的价值基因,它们(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或再肯定的方式)的结合是有条件的。一般来说,这种结合不是第二次浪潮中的事情,一定是工业化达到顶点、走下坡路后才会发生的。 系统论关于系统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可以揭示一个时代价值演变的条件:在远离平衡的开环条件下,系统负熵增加,有序度提高;而在平衡的闭环条件下,系统熵增,有序度下降。第二次浪潮是前一种情况,第一次浪潮和第三次浪潮,属于后一种情况。 1、第三次浪潮的负熵形势分析 在第三次浪潮中,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全球化使地球变小,变成一个日益开放的闭环条件系统。在这种社会负熵达到增长极限的条件下,中国非要出头,就会打起来。为此,需要调头取和平共处的价值观,以适应这个星球过分窄小的现实。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中国发展遇到自然资源这种负熵的限制,要在物质、能源这种负熵资源上与别国竞争,势必像德国、日本崛起那样打起来。为此,需要用信息化的方式,以信息资源和知识要素,逐步替代易引发战争的物质、能源型负熵。 2、第一次浪潮的负熵形势分析 对比之下,这与第一次浪潮期的东方社会,特别是中国,系统和环境之间负熵流的形势十分类似。儒家价值主要对应人与人的关系,道家价值主要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分别分析: 从人与人的关系看,战国时的托夫勒、未来学家孔子,比照周朝的商业模型,预见到了几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后文化的价值取向,应是仁。显然,以大陆邻接太平洋、西伯利亚、青藏高原的地势,以当时生产力条件,统一后必是一闭环系统,因此,人与人关系上的价值取向,必然与地中海开环系统不同,应是人与人的和谐型。仁义礼智信,就是当时和平共处的原则。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自然经济的核心负熵资源是土地,然而以可耕地为代表的自然负熵,是有限的。 没有蒸汽机、石油开发等新生产方式的冲击,人与自然的关系,显然很快也处在闭环条件之下,这是道家(包括后来佛家)价值观占上风的负熵条件基础。王朝每一次崩溃,无一例外,全是负熵不足的结果。即社会系统中人多,占用负熵(主要是粮食)的子系统过多,而自然环境中的地少,可提供的负熵(粮食),达不到系统 负载平衡(借用IT运营管理术语说)要求,结果用大饥荒、大起义,使系统大崩溃,降低有序化程度(即推翻旧朝,强制精简机构),重建系统。道家的价值取向,客观上,就是要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向着闭环条件要求的低负熵输入水平调整。这与今天生态保护主义者在增长的负熵资源极限条件下,要求保护生态,维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道理。3、区别 当然,第三次浪潮不是第一次浪潮的简单重复和肯定,而是螺旋式上升和否定之否定。这种否定之否定,对第一次浪潮,既有肯定的一面,又有否定的一面。否定的一面,主要表现在,第三次浪潮,要肯定和继承第二次浪潮中,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大生产的生产力,它比自然经济中的农业生产力更先进;要肯定和继承第二次浪潮中,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化组织方式。至于肯定的方面,我们下面再详谈。显然,信息经济在螺旋式上升、否定之否定的意义上,会有很多与自然经济表面相似的特征,如古代的农民和今天的知本家都会在家办公,都会复归大自然等等,但信息经济绝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在互联网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在数字神经系统的更高组织水平上,促进社会进步。 新儒家、新道家的信息化内核与文化吸引力我们在上述大背景下,借助隔代遗传规律,分析一下信息化的现代化内核,可以从儒家和道家中,吸取一些可以经得起不同意识形态考验、经得起大国和平崛起考验、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养分。 信息化工作者往往在应用、务实的氛围中,不自觉地陷入局部处处主动,全局处处被动的尴尬处境。究其深层原因,在于缺乏对历史主干的富于远见的现实把握。把信息化核心理念,同古今中外人类主流价值判断融为一体,而不是割断联系,是一方有针对性的解药。我认为最值得重视的,是以开放的心态,批判吸收东方传统理念与后现代理念这两股人类精华思想,建设性地认识信息化的内核价值。后现代理念总的取向,是对工业化的价值内核进行批判。但后现代理论鱼龙混杂,也不能一概而论。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批判的后现代理论,只批判,不建设;一种是建设性的后现代理论,主要致力于第三次浪潮价值内核的建设性工作。前一种,对于认识工业社会的局限性有益,对于做事无益;后一种,则是一种主流化的前卫价值观。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对工业化不是简单否定,而是致力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对信息化,也不是进行理想化,而是重在可行性的建设上。

  • 浅议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_经济学毕业论文

    浅议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_经济学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绿色GDP应运而生。文章章认为,实行绿色GDP核算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大。但当前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实施还面临着很大困难,而且绿色GDP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绿色GDP;可持续发展;意义;局限性 可持续发展是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入认识而逐步形成的,它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和和谐性,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需要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之相适应,由此产生了绿色GDP核算体系。 绿色GDP作为考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维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应当全面客观地看待绿色GDP这一宏观经济核算指标,在强调它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它的局限性。 一、绿色GDP的实施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绿色GDP的提出,实际上是发展观念的创新,是对整个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视,再不是单方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增长。实行绿色GDP发展指标,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意义十分重大。 1.有利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阶段,尚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要保证GDP的高速增长,就必须以能源、材料的高消耗为基础,这样就必然造成生产的高成本和资源的惊人浪费。实行绿色GDP的发展指标,有利于我国经济从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 2.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改善。近几年来,由于片面地追求GDP的发展,造成环境持续恶化,部分地区出现了环境和生态保护为经济建设让路的现象,有的地方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在此情况下,国家承受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实行绿色GDP的发展指标,可以起到遏制能源和原材料高消耗、污染高排放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 (3)有利于国家的协调发展。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长,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成巨大挑战。许多地方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效益,不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放在解决薄弱环节上,致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基础教育设施建设、重大水利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不到加强,开发扶持落后地区的政策得不到落实,贫困地区的面貌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实施绿色GDP的发展指标,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有利于国家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绿色GDP的局限性 绿色GDP的核算在许多国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当前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实施还面临着很大困难,主要是技术和观念上的难点。 (1)技术上的难点。主要表现在资源和环境的定价难,未进入市场交易的环境要素不受市场供求规律的影响,而且环境和资源常会有新情况、新变化。由于资源和环境的损失具有开放性,很难像产值统计那样严格按照属地原则进行估算。而且绿色GDP核算是一个发展方向,许多国家都在都在抓紧攻关,研究绿色GDP核算方法。但在目前,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鉴,也没有一个国家正式公布绿色GDP统计数据。 (2)观念上的难点。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不统计环境污染,不统计生态破坏,不统计国民生活的净福利,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绿色GDP则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真实净福利。绿色GDP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之上。一旦实施绿色GDP,人们心中的发展内涵与衡量标准就变了,扣除了环境损失成本,当然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大大下降。一旦实施绿色GDP,必将带来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过去各地区干部的政绩观,皆以单纯的GDP增长为业绩衡量标准,现在要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这会使很多干部想不通,会因此形成诸多阻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绿色GDP作为考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协调,维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应当全面客观地看待绿色GDP这一宏观经济核算指标,在强调它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它的局限性。 第一,绿色GDP只是可持续发展指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经济、环境和社会,任何一个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其他系统的变化。绿色GDP只是考虑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的代价,在GDP基础上做一些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的调整。也就是说它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部分影响,但是没有反映经济与社会、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它仅仅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我们在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的同时,不能过分地夸大它在反映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千万不要认为绿色GDP概念提出之后就可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第二,绿色GDP核算方法还不成熟。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许多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的估价都处于探索过程之中。因此,尽管专家学者们开发出若干估价方法,但很多方法都还不成熟。如何对环境的损失加以计算;如何解决进行绿色GDP核算在发展观与政绩观上的难点;如何填补我国与绿色GDP核算相关的法规制度方面的空白,是当前绿色GDP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第三,在建立起绿色GDP核算之后,并不是要取消GDP。即使建立起绿色GDP核算,也不应取消GDP,这是因为,首先,GDP是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在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GDP是绿色GDP的基础,没有GDP,就不可能有绿色GDP;其三,只有将绿色GDP与GDP进行比较时,才能清楚地看出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 第四,绿色GDP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的代表。正像GDP与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储蓄、国民财富等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一样,绿色GDP也包括相应的构成指标,也与相应的绿色宏观经济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绿色GDP不是一个孤立的指标。事实上,绿色GDP只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的代表,当人们说绿色 GDP核算的时候,实际上指的是与绿色GDP有关的一系列绿色指标的核算,这些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经济发展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 珠江流域经济合作问题的一体化思考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珠江流域经济合作问题的一体化思考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一、推动珠江流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流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经济。流域经济合作是以江河为纽带和轴心,通过区域内水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与整合,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具有开放性的经济区域。[1]虽然流域经济不同于以行政区为划分标准的区域经济,但是,以流域作为经济活动空间,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域经济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文明史,就是一部流域文明史,流域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生长点,河流两岸是各行政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例如,我国历史上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欧洲的多瑙河流域,等等。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河流都是流域经济的纽带,主要的产业都集中在流域区,流域经济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珠江流域不但在天然河系、生物区系上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在交通运输、物质交流、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珠江是我国三大河流之一,珠江流域地处滇、黔、桂、湘、赣、粤六个省区,流域面积44万km[2],河长 2000km,水量丰富,年径流量为3000亿m[3],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12.3%,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5.7倍。经过八五、九五的建设,珠江已经成为带动流域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从香港始发的万吨海轮可逆江而上,直达广东港,千吨级船舶可直达梧州、桂林、贵港和南宁,120吨级的机动船可进入红水河和南盘江。[2]同时,南昆铁路和成都至广西北海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使广州尤其是珠江下游三角洲地区对中上游地区的辐射能力增强,便利的水陆交通,加强了流域内的人员交流和物资流通。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尤其是东亚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用世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一举跨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虽然1997年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但近年来,经济迅速恢复。珠江流域具有优越的区位,整个流域地处我国南方,濒临太平洋,面向东南亚,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地理优势,又具有亚太地区中心的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已经跻身于世界新兴工业化地区之列,香港是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和世界贸易中心,拥有资金、技术、信息、国际市场营销网络等优势。中上游的广西和云南与东南亚国家山脉同缘,江河同源,拥有我国通往东南亚的最重要的战略通道,区位优势不言而喻。因此,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加强流域的经济合作,实现流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一个强大的经济集团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珠江流域揽括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的区域经济特征,它以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我国流域开发中,特别在西部开发中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目前情况下,通过区域经济带的建立和发展,并依靠其联动作用和辐射作用来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就一直作为全国率先实行开放的前沿阵地,发展速度遥遥领先,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抓住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三角洲地区的深圳、珠海、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江门等都步入全国50强的行列。据统计,1996年珠江三角洲总人口2166万人,占广东的31%,占全国的1.77%;国内生产总值 4474亿元,占全国的6.6%,占广东的70%;出口总额537亿美元,占广东600亿美元的89.5%;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6.6%。但是,近年来,三角洲地区受到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一次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发展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先天不足,因此目前三角洲地区某些产业和产品已经失去或者正在失去比较优势。其次是生产力诸要素发生了变化,劳动力价值低廉的优势正在丧失,导致企业成本迅速上升。因此,向中西部投资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产业阶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上游的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矿能资源极为丰富,如珠江上游的云南省矿藏资源丰富,并且种类比较齐全,有有色金属王国、植物王国、动物王国 之称。中游的贵州煤炭资源居全国第五位,居长江以南各省区之首。广西锰、锑、锡等10种矿藏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水能资源丰富,如云南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7116万千瓦,居全国第二位,贵州、广西也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红水河水力发电梯级开发是国家三大水电建设基地之一,它将是华南最大的能源基地; [3]珠江流域具有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过渡的特征,纬度低,气候类型复杂,特有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中上游地区还有极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奠定了经济起飞的物质基础,而且也决定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由于流域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地理、自然条件不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中上游地区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劣势也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差、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通过开展流域经济合作,可以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实现全流域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积极开展珠江流域多行业多形式的经济合作 珠江流域的经济合作,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使下游地区的资金、先进技术、人才、经济信息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经验等向中上游地区流动,与中上游地区的自然资源、能源、原材料、廉价劳动力等相结合,以实现中上游地区经济的大发展和下游地区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就目前来看,合作应当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开展资源性合作,为下游地区建立稳定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珠江中上游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多年来丰富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产品优势。相反,一些地区随着资源的开采,不是越来越富,而是越来越穷。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的资源开采企业属于乡镇企业,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大都属于基础性的上游产品,产业链短,加工程度低。同时,近年来,以依托资源优势形成的产业体系,在全国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约束增强的情况下,出现了能源、原材料工业品滞销的现象。因此,当前一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广东及三角洲地区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联手开发当地的优势资源,提高产品的加工增值能力,延长产业链,这样,既有助于将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又可以为下游地区建立原材料的综合加工、销售、利用基地。另一方面,应当依据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原则,调整投资方向,重点开发那些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能源和原材料加工业。

  • 加快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_经济学毕业论文

    加快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_经济学毕业论文 摘要:第三产业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形式和主要推动力。第三产业目前也逐渐成为河南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河南的第三产业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必须进行相应的战略结构调整。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第三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河南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有效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第三产业;制约因素;对策 一、引言 第三产业(又称为第三次产业),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第三产业是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增加值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一起构成了最重要的经济总量GDP的来源。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的第三产业在最近30年中发展迅猛,特别是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国策倡导以来,自1992年底到2005年底的13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了近7倍。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第三产业列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前的良好时机。 经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对数函数型相关关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劳动就业、财政和国民收人的重要途径,对河南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多重效应,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第三产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与东南沿海和其他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的第三产业发展仍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巨大需求逐步显现并释放出来,有力地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在过去几年形成比较稳定的高增长趋势,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近年来,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河南省第三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7.6%增长到30%;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也从1978年的249万人增加到1272万人,净增长超过1000万人。尽管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目前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一)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 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是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一个标志。目前,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60%,世界上的许多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第三产业已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有绝对比重达70%左右,中等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也在50%以上。近年来,河南省总体经济增长显著,已进入经济发展的增长期。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河南省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第三产业增幅加快并取得了成绩。但是第三产业仍然是河南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河南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偏低,在全国的位次靠后,同时河南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不高,发展不平衡。2007年数据显示,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的39.1%;河南省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生产总值比重的29.3%。不仅大幅度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无法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的70%相比,甚至仅达到发展中国家52.3%的一半多点。2007年为4411.91亿元,年增长速度不足13%,远远低于其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007年河南省的生产总值只占全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的6.11%;其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的4.58%,明显低于前者。这与河南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河南省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中,基本上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服务业拓展不足。2005年,河南省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及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完成增加值1544.35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量的45.8%。而信息软件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比重较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4.5%,金融保险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7%,房地产业仅占服务业增加值的9.4%。传统服务业占的比重较高,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特别是具有比较优势、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开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产业层次有待提升。限制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是河南省的工业结构比较粗放,能源、原材料及初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了较大的比重,深加工、高新技术、金融、保险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小。由于前者对资源、劳动力需求较大,后者对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需求较多,因此,可以说河南的工业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低。 河南省第三产业中除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中介以及其他个人生活服务行业相对开放,非公有制成份比重较大外,大多数行业开放程度低,主要还是国有经济,市场竞争不充分,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不合理。此外,文化、科技等行业的公益性、福利性的事业和经营性的产业长期混合在一起,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旅游业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市场分割,资源配置低效;房地产业、中介行业发展不规范、市场监管不严、服务质量问题较多;交通运输、批零贸易和餐饮业等传统行业也存在改造升级步伐慢,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低,管理粗放,技术落后,不注重品牌效应等问题。 (四)缺乏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人才与技术。 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河南有关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第三产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如金融、保险、物流、信息、软件、研发、技术推广、电子商务、法律、管理等

  • 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和发展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和发展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都市型工业是指与城市、城区功能相协调,首先为本城市的生产、流通、分配或消费服务,同时也为本城市外部需求服务的生态型、轻型化的各种工业的总称,诸如出版业、服装业、食品制造业等。发展都市型工业,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对于促进城市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工业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扩大就业,推进对外开放,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我国未来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城区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体系的发展、构建在我国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上海等城市近年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南宁市新城区也在积极创建都市型工业网络体系。在此背景下,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进行一些经验总结及相关理论探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动因及其形成机理 (一)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动因 都市型工业并非到现在才出现,它伴随城市的形成而产生,但过去其发展往往是自发性的、无序的,在没有统一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下,其分布会比较凌乱,甚至遍地开花。这种自发、无序状况,既不利于都市型工业形成规模,也不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自发、无序的都市型工业发展到一定时候,还会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当老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或者新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对都市型工业的市场行为的政府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创建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则是政府引导的重要手段及路径,是都市型工业健康快速成长的重要举措。 (二)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机理 城区都市型工业网是指依托城市中某一城区而建立起来的都市型工业产业网络体系。其经济形态表现为:城区都市型工业之间以及同上、下游产业之间存在一个互补共生、共存共荣的产业网络;并且,在空间分布上,还会有一批关联产业组织集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密集度高的蜘蛛网企业集群。它具有区域性、局部性、连续性、开放性、集聚性等特征。区域性是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是建立在城市中某一特定城区的地域范围之内的;局部性是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并非完整的或自成体系的,它仅是整个城市都市型工业网在各城区分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食品制造业就有可能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城区;连续性是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并非在时间上与以前自发、无序状态中形成的工业形态断然决裂,它是在以前的都市型工业形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放性则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不仅与同一城市中其他城区的都市型工业、其他产业相关联,还同其他城市产业或农村产业甚至国外产业和市场相联系,在开放型经济系统中成长;集聚性是指众多关联企业集聚在一定空间上,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本质上说,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同都市型工业园或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的工业园形式相比,根本区别在于:后两者的地域特征是园区的土地连片,而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土地并非连片的;同时,都市型工业网的实体是由分散在城区范围内的都市型工业园区、都市工业楼宇和一部分没进园、楼的工业企业所组成,都市型工业园区包含于都市型工业网之中。这些特征决定着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机理。 1.城区功能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起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都市型工业分布在城市的外环线内,落户在城区,依托城区成长,城区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体系的空间布局。以南宁市新城区为例,南宁市是广西的首府,南宁市新城区是广西和南宁市的政治中心,省级和市级党委、政府机构均集中于此。政治中心功能影响甚至决定着该区的文化功能。该区集聚了21家报社(全市23家),全市的6家图书出版社,113家期刊社(全市148家)。在此十分凸现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的作用下,该区为党政系统文件印刷的市场巨大,为书刊报纸印刷的市场也十分广阔。这两大市场需求奠定了印刷业在该区都市型工业中的地位,并带动包装业的发展。该区印刷包装业繁荣,共有各类印刷包装企业56家,占该区全部工业企业的22%。由此可知,培育和发展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必须同城市各城区功能相协调。这是保证各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创建和发展具有规划性、整体性、关联性、可持续性、成长性的重要前提条件。 2.产业链作用会使城区都市型工业形成产业网络 城区都市型工业受产业链的影响和作用,形成网络体系。产业链的特征主要是,产业经济结构是由内部相连的公司链组成,每一条公司链看起来都像一条肋骨 ,而每一家公司则是链上的节点,众多的公司链及其节点在城区的某个区域集聚,就形成星罗棋布的产业网。以美国纽约最大的一种都市型工业形式服装制造业为例[1]。其产业网特征是:(1)产业成链:服装设计业→服装生产业→服装销售业→服装旅游业→服装传媒业→服装教育业 →服装辅助工业(如纽扣、拉链生产等);(2)产品成簇:包括女装、男装、皮装、礼服、休闲装、针织装等的设计和生产;(3)企业成群:服装企业遍布纽约城市的各个角落,又最集中于曼哈顿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业中心之一,服装生产工人占全市总数的60%;(4)产业效应:实现服装业年收入27 亿~30亿美元→带动服装观光游客年逾10万人次→带动服装观光游客商业消费10亿美元。 3.重要资源要素丰裕程度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除了受到城区功能、产业规律等内生因素的作用,还受到资源条件、社会因素等外生变量的影响。尤其是,城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多寡对城区都市型工业发展的影响很大。以北京中关村软件研发产业为例[2],中关村以软件产业为特色,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药、新材料与环保为支柱,拥有联想、方正、清华紫光、中国惠普等国内业界的领先企业,研究开发产业发达,许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都设在中关村,主要原因就是中关村是我国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核心聚集区,研发资源十分丰富,它集中了大量孵化器及创新服务体系,是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归国人员的首选地区,同时拥有完备的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产品信息传递迅速、集中,对于研究开发的创新十分重要。

  • 关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几点思考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几点思考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需以工具主义的哲学观为指导,坚持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等方面的主导地位,并应注意发挥我国在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传统文艺表达形式方面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工具主义;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传统文艺表达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交流,知识产权问题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上至政府层面,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与我国的元首会晤中,知识产权保护总是备受关注的议题。下至企业层面,以3C和6C专利联盟向DVD生产商征收专利使用费为代表,我国企业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为应对后TRIPS时代的知识产权格局,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制订工作。本文就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提出几点意见,供政府和学界参考。 一、以工具主义的知识产权观为指导 制定知识产权战略,首先应对知识产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有自然法权和工具主义两种不同的哲学观。自然法权的法哲学模式,承袭法哲学家关于一般财产权的论述,从劳动或人格的角度立论,论证知识产权伦理上的正当理据。其要旨在于确立知识产权的自然权利地位,认为知识产权合乎自然理性,具有不可剥夺的属性。依照这种观点,知识产权即是一种伦理上的善,其正当性具有先验的品格,具有某种天赋人权的特征。而工具主义的知识产权观,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国家政策工具,其价值视是否有利于国家利益或阶层利益而定。如果知识产权制度能增进社会福利,实现特定的功利目标,则为善的法律制度,具有正当性;否则,就是恶法。换言之,制定知识产权政策,应完全以自己的国家利益或阶层利益为导向。 在国际知识产权谈判中,西方发达国家总是强调知识产权的劳动价值属性或人格关联性,有意无意地推广自然法权的知识产权观念。如微软,为保障自己的知识产权利益,以知识产权海盗比喻一些侵权行为,在伦理上丑化发展中国家形象。这就迫使发展中国家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保护其既有优势的知识产权,维护其国家或产业集团的经济利益。 我们在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时,应坚持工具主义的知识产权哲学观念,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实现民族复兴、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种系统化的政策手段。要对知识产权有个去魅的过程,注意西方国家在知识产权上的双重标准,警惕西方国家采用外交、法律等手段把不合理的义务加诸于我。同时我们要采取适度保护的原则,在切实履行国际条约义务的前提下,摈弃那种知识产权保护越高越好的看法。要从我国国情出发,以有利于维护本国产业利益、消费者利益,有利于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为依归,制订能平衡各关联方权益的均衡的知识产权法律。 二、坚持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主导地位 在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最终的动力来源于企业的国际和国内竞争需求。政府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包办一切。 笔者认为,应坚持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中的主导地位。怎样激发我国企业、学校、科研院所乃至个人等知识生产主体在发明创造、作品创作、品牌培育上的积极性,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也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目标。如果不能保护知识产权,防止侵权行为,必然损伤知识生产的积极性。为此应对具体的司法制度、行政执法制度进行调整,使之能更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也避免给外国以批评的口实。 政府的作用,不是越俎代庖,替代企业去做知识产权工作,而是引导和服务。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制订和修改法律,提供制度供给,为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法律保障;二是采取措施切实保证法律的实施;三是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专利、商标、版权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四是宣传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升民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企业、科研院所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五是通过高校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知识产权战略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的层面。宏观层面有中央政府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微观层面各企业可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在中观层面各地方区域,一省或者一市,可以制订各自的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各司其职,三个层面的战略相互补充,协调一致,才能使我国的知识产权建设得到切实推进。 三、注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富集地。高等植物有30000余种,脊椎动物有6347种,分别占世界总种数的10%和14%。我国生物物种不仅数量多,而且特有程度高,生物区系起源古老,成分复杂,并拥有大量的珍稀孑遗物种。我国有7000年的农业历史,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为适应形形色色的耕作制度和自然条件,形成了异常丰富的农作物和驯养动物遗传资源。这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宝贵的生化、基因资源和与遗传资源有关的传统知识。另外,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传统文艺表达形式也十分丰富。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传统文艺表达正是我国比较优势之所在。我们应该善加利用,充分发挥自己的长项。在WTO、WIPO、FAO等国际法律框架下,以印度、巴西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国家反复提出保护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传统文艺表达的诉求,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1992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就是集中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保护遗传资源要求的国际法文件;发展中国家并力求将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传统文艺表达的保护问题纳XWIPO和TRIPS框架内。目前,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争论已经成为国际知识产权谈判的焦点;发展中国家的抗争正是为了维护其具有比较优势的知识产权利益。我国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加入发展中国家阵营中,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 在国内法层面,我们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现行法律法规虽然对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有一些零散的规定,但对基因资源、传统知识、传统文艺表达尚缺乏基本的法律规范; 《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国家主权原则等重要内容也没有明确的国内法宣示。这些法律漏洞给发达国家的生物海盗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我们在制订知识产权战略时应该高度重视、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公约》,尽快规划制定统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落实公约关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内容。另外应促使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条例尽早出台。在怎样利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传统文艺表达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上,我们可以大胆地进行法律制度创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 迈向数字经济营销九大变革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迈向数字经济营销九大变革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企业加入想在数字经济中成功地营运,就必须在业务和营销思维上做出九大重要的转变: 1.从资讯的不对称性,改为资讯的民主化; 2.从替精英分子制造商品,改为替每个人制造商品; 3.从先产后销,转变为先感应后回应; 4.从本土经济转变为全球经济; 5.从报酬速减的经济,转变为报酬速增的经济; 6.从拥有资产转为有渠道取得即可; 7.从公司治理转变为由市场掌控一切; 8.从大众市场转变为专属个人的市场; 9.从及时生产转变为即时生产; 从资讯的不对称性,转变为资讯的民主化 经济学家主张,加入资讯是完整且具对称性,同时,各资讯媒体的市场力量和流动性也不分高低的话,那么市场便是分配资源的最佳机制。然而在真实的世界中,这些假设并不存在。基本上,销售者取得的资讯要比消费者为多,相比之下,顾客所取得的资讯较少,这不仅是因为资讯是由营销人员所掌握,也因为交易是由营销人员所发起的。结果便造成所谓的独占式竞争在此情况下,便是由销售者制定交易的条件,而消费者只能依赖品牌认知度、公司声誉和目不暇接的广告等因素来做判断。 数字科技大幅改变了这种资讯和力量的失衡状态。由于进入网络并不难,所以会有愈来愈多的销售者投入网络的市场空间中;同时也会有愈来愈多的顾客,得以摘取任何产品、服务或公司的资讯。资讯可说是无所不在,而且取得的成本很低。 企业和消费者都可自这场资讯革命中获利。企业若运用电子采购系统,便能够比较供应商的价格,并降低采购成本。 企业若装设与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外部网络,便可以降低订货、交易和付款的成本。此外,这些也能够让企业比以往更容易评估需求和供应的情况。企业还可以实用动态的演算法,以调整价格和产出,并使资源管理更有效率。 从替精英分子制造商品,改为替每个人制造商品 在旧经济中,各企业都发现,要针对自己确实想掌握的个别顾客来从事营销,成本恐怕很高。顾客则面对了商品难以取舍的困境一边是价格相对较低、却只是还好的商品;一边则是商品价格偏高、感觉却对了的商品。只有富有的顾客才能获得较为量身打造的商品和服务。 而在新经济中,有愈来愈多的人能取得量身打造的商品和服务。数字式科技已降低了同一批次的制造成本。我们可从各网站上看到此种证据,例如戴尔电脑。幕后的推手是创造出全球化和标准化沟通基本架构的网络以及网络浏览器。华德·汉森教授认为为顾客量身打造可带来商品的民主作风。 从先产后销,转变为先感应后回应 长期以来,先产后销已成为商场中行之有效的典范。先产后销的企业借此估计市场需求、规划生产与建立库存来从事竞争,以符合供需的要求。它们主要是依赖达到规模经济、加速员工的学习曲线并执行已经界定的程序,以与拟定的企业计划并行不悖。 今天,许多企业是在先感应后回应的典范之下进行竞争。先感应后回应的企业,会邀请顾客界定出他们的广义需求,甚至让顾客参与选择他们渴望的到底是哪些特质;它们会应对顾客所下的订单。先感应后回应的企业之所以优于先产后销的企业,乃是基于以下的原因: 1.它们可以刺激出更具原创性的产品发展; 2.它们能更迅速地制造出技术更优异的产品; 3.它们能更加以顾客为中心并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它们能带来更高的获利。 从本土经济转变为全球经济 网络能够让企业在扩张地理范围时,以指数成长的方式在进行。在新经济中,即使企业的规模不够大,也可以成为全球性企业。这是小企业第一次可以接触到存在世界各地角落的潜在顾客,他们可以位居任何地方。相反的,在各地有多处据点的大型企业,可能必须重新思考自己到底需要多少个据点。依照罗伯·柏达克的说法: 在纺织等产业中,直接推销也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力。在光碟等多媒体的辅助之下,欧洲和美国的成衣业买主,可以和在印度以及远东地区的工厂直接沟通,于是在许多情况下,买方在这些地方可以不必设立代理商。在纽约的设计师可以用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递最新的设计图样给位于亚洲的工厂,然后工厂再根据订单大量裁剪缝纫,这些订单都是从世界各地集合在一起,然后再通过网络传送到工厂处。惟一需要实体运送的部分,只有成衣本身而已。 企业必须从网络的角度来思索国际营销的重要性,因为网络同时代表了优势和劣势。关键的推动性平台,向来都和是否具有售后服务(例如联邦快递的服务)和财务机构(例如信用卡公司)这两项条件有关。如果能够具备这两项条件,从事国际性交易就会像是在当地交易一样的简单。 加入可从国外的低价厂商手中购得相同的商品,顾客就不必再像冤大头般向本国的高价厂商购买。此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各国政府立法限制民众利用网络从国外订购商品。 从报酬速减的经济转变为报酬速增的经济 在工业时代,企业的成长会受限于报酬速减法则的效用。企业略具规模之后,紧接着便会出现官僚气息、回应时间缓慢以及更加厌恶风险的情况。市场领导厂商会试图去掌控供应的来源、获利专利,并对违犯的新厂商采取法律行动,以权利保护自己的地盘。举例而言,宝洁公司便发展出新产品和产品延伸的做法,以控制货架空间;而家庭货仓也通过更低的价格,来提供更多种类的商品,而大举攻占当地的五金行。 在新经济时代中,资讯已然呈现爆炸的状态。我们可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复制、储存、转移、结构以及重组资料。在网络上,货架空间没有任何限制。购物的网友可进入任何一个网站。即使是资源有限的企业,也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新经济时代中的成长,乃是受到自我强化的周期所左右。让我们来看看麦特卡夫法则:网络的成本会随着网络的规模呈直线型扩张;但网络的价值,却是呈指数型增加。许多从事电子商务的公司,需要相当多的网络会员人数;而且会员的利益将随着会员人数的逐渐增多呈非线性的增加。

  • 新经济时代就业的基本特征_经济学毕业论文

    新经济时代就业的基本特征_经济学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技术进步就业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新经济的雏形,目前它正在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关于科技在劳动力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历史上不同的阶段有所不同。它对就业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家中也见仁见智。本文研究表明,就业问题实质是人类工业文明的产物,在技术进步较快条件下,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与就业中的作用得以凸显,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新特点,一些知识密集行业投资于劳动的份额相对于物质资本增加更快,从而造成这些行业资本有机构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样机器大工业时代的资本有机构成有提高的趋势,就可能将演变为新经济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下降并存的态势。 关于新经济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有些学者指出,新经济存在宽、窄两种含义,宽的含义是指起源于美国、扩展于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窄的含义只是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①。目前较多的观点属于前一种,即从知识经济角度来对新经济进行定义,认为新经济是以知识为载体,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主要手段,以技术创新为动力,面向全球化竞争的新经济形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通讯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技术为当代世界经济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新经济的雏形,目前它正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扩展。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日益临近,知识、技术因素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企业对劳动力的雇佣及使用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变革,如分散生产使企业走向小型化、扁平化,企业对知识工人的需求激增等等,经济运行中的这些变化客观上要求新的就业理论来予以解释。 1早期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观点 关于科技以及知识因素在劳动力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历史上不同阶段的看法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在机器大工业的初期,劳动者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作用较小。机器是作为劳动力的替代物出现的,因此当时的技术进步是偏向物质资本型的。对于知识、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的作用问题,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等早就有所研究。其中,新古典增长理论从生产函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资本、劳动、技术等不同生产要素之间比例关系的研究,来推断技术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该理论把技术进步视作独立于劳动、资本等常规要素之外的一个单独要素。在存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技术进步会引起总产量的增长。如果总产量增长了,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使得就业人数减少,技术进步对就业的长期积极效应会抵消其短期负面效应。这是新古典理论的基本观点。而对于技术因素在劳动力就业中所起的作用间题,结构增长理论则仅限于从生产函数角度来分析,它更加侧重于从产业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即通过对若干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来说明技术进步的种种效应。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库兹涅茨认为,技术进步从两个方面对产业比例产生影响:一是技术进步导致产品需求的变化。就是说,技术进步使得某些产品的需求增加,某些产品的需求减少,从而使整个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二是技术进步不仅提高了已有产品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开发出全新的产品,使经济中出现了新的产业部门。由这两方面因素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必然影响到就业结构。从新古典增长理论、结构增长理论的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技术进步因素对劳动力就业的效应未必是消极的。 1965年D.J.罗伯逊在《技术变革的经济影响》中阐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作用,川他分析道,采用新技术,只要它意味着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就会被认为是正当的。而在节约生产成本方面,通常只指节约劳动成本而言,而对于资本的节约却被忽视。假定单就劳动成本来说,技术的进步会引起失业,而且这是从企业角度来考察的。从节约资本来说,技术进步就不一定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很可能会增加就业机会。这是因为:第一,技术进步需要采用机器,也就是要生产机器、操作机器、维修机器,这都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第二,技术进步中,所减少的主要是非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但熟练工人和职员的需求人数则是增加的。第三,如果技术进步引起的社会总产量的增长大于社会人口的增长,那么实际收人会增加,而且工时亦会缩短,从而导致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增加。罗伯逊的上述分析价值体现在,考察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不能只就个别企业而言,而应从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来分析。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哈维·布鲁克斯对技术进步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在考察技术进步的效果时,不能只看到或者夸大其短期效应,从而忽视其长期的积极效应。在论述技术进步有利于增加就业时,他写道:如果投人物中劳动成本的节约会在产品的消费者价格中反映出来,此种节约就会导致购买力的解放,这反过来将对需求,由此对就业,以致对经济发生作用。 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不在于提高了生产率的公司或产业会失去多少工作岗位,而在于由此解放出来的购买力所提供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多还是更少,在于新创造的工作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是更好还是更坏。f21布鲁克斯的分析创新之处在于,他是从技术进步释放出的购买力,即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角度对技术进步的客观效应作出解释。 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家中也存在着一些悲观的观点,例如将机器人摆在与工人对立的位置,认为机器人夺走了工人的工作,工人只得接受低的工资。对此,理查德·维德予以驳斥[[3],他指出:机器人所替代的工作通常是那些从事单调劳动的工人,这些工作对体力的要求多与对智力的要求。机器人有时所做的工作还是对人们有危险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被替换下来的工人最后会把机器人作为一种解放自己而去做高报酬工作的手段予以欢迎的。可见,机器人的使用实际是对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