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新疆区域城市化水平的评价与分析 _经济学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从广义城市化的内涵出发,构建了融人口、经济和居民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于一体的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对2004年新疆区域城市化水平进行分类和分析,以找出新疆各地、州、市的优势和差距,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分类 建议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快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无疑是本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发展战略。新疆也将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战略之一,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虽然新疆城市化在不断发展,但同时一些潜在的问题也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凸现出来,影响了新疆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促进新疆城市化的更进一步发展,以实现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便成为目前新疆面临的重要问题。 城市化内涵的界定 城市化一词的出现,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由于城市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和城市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城市化的理解有所不同,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城市化的实质。笔者认为,从广义上看,城市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经济系统的转化过程,包括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诸方面的内涵,不仅包括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集中和聚集的过程,城市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规模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而且包括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改善的过程。 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从广义城市化的内涵出发,本着构建指标体系的针对性、层次性、全面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人口、经济、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改善于一体的功能质量型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所选的13个指标是:X1—非农业人口比重、X2—平均每户人口、X3—人口自然增长率、X4—人均GDP、X5-二产增加值比重、X6—三产增加值比重、X7—职工平均工资、X8—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X9—人均施工房屋面积、X10—每万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X11—每万人口医生数、X12—每万人均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数、X13—人均财政支出,所用数据取自《新疆统计年鉴—2005》和《新疆五十年1955-2005》。 分析方法 (一)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用少量的综合指标代替多个可观测量,所得综合指标为原来变量的线性组合,综合指标不仅保存了原始变量的主要信息,而且彼此不相关。首先为排除量纲的影响,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正态标准化,根据主成分分析过程,前四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92.577%,故取前四个主成分Y1、Y2、Y3、Y4。虽然每个主成分综合原信息的能力都较强,但如果单独使用某个主成分时并不能对各地、州、市在新疆中的地位做出一个综合评价。因此,我们将主成分Y1、Y2、Y3、Y4按方差贡献率综合为如下加权综合量,即: Y=0.511Y1+0.239Y2+0.0967Y3+0.079Y4,可得主成分得分,将其标准化可得标准化得分(见表1)。 (二)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也是一种降维的统计分析方法,是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无关的新的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因子分析过程,变量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值 6.638、3.110、1.257、1.030,它们一起解释了变量X的标准化方差的92.577%,故取前四个主因子:F1、F2、F3、F4。对提取的4个主因子F1、F2、F3、F4建立因子载荷矩阵。同时,为便于对各因子载荷作合理解释,对其进行正交旋转,使得每个因子载荷的平方按列向0或1两极分化。同理将主因子Y1、Y2、Y3、 Y4、Y5、Y6按方差贡献率综合为如下加权综合量: Z=0.511F1+0.239F2+0.097F3+0.079F4,将其标准化可得标准化得分(见表1)。 (三)Kendall-w检验 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往往会导致评价结果有差异,如果评价结果很不一致,则评估多少有些随机,没有多大意义。为考察上述两种评价方法是否一致,我们建立假设检验问题:H0:两种方法不具有一致性;H1:两种方法具有一致性,我们可以进行Kendall-w协和系数的一致性检验。 这里的b=2,k=15,rj为各评价对象在两种评价方法下的名次之和,经计算w=0.970,检验统计量x2=b(k-1)w近似服从x2a(k-1)时拒绝原假设。 可见,两种方法评价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为了减小评价误差,综合两种评价方法,我们得到一种拆衷的方法:取最后得分为主成分标准得分和因子标准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从而计算出15个地、州、市的最后得分。 评价结果的分类与分析 (一)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根据新疆15个地、州、市综合评价得分值的大小,将其划分为四类:即Z≥1为第一类, 0≤Z<1为第二类,-1≤Z<0为第三类,Z<-1为第四类。 第一类为综合评价得分Z大于等于(Z≥1)的地、州、市,这些地、州、市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第二类为综合得分Z在0和1之间(0≤Z<1)的地、州、市,这些地、州、市的城市化水平较高。 第三类为综合得分Z在-1和0之间(-1≤Z<0)的地、州、市,这些地、州、市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第四类为综合得分Z在-1以下(Z<-1)的地、州、市,这些地、州、市的城市化水平最低。 (二)分类结果 根据以上分类方法,将新疆15个地、州、市按城市化的发展水平高低分类如下: 第一类地市: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 第二类地州:石河子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鲁番地区。 第三类地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克苏地区。 第四类地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 (三)分类分析 通过对地、州、市的实证分析结果的分类,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类地市的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经济带的核心,在人力资本、金融、技术及信息等方面起主导作用,作为石油工业化城镇的克拉玛依市具有资源丰富的石油且已大规模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体现出油气资源和交通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两地市城市化水平最高。但是对新疆金融、商贸、科技、交通、通讯等产业的辐射功能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 第二类地州都是地处交通要道,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带动了人口的聚集,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但现代商贸业发展相对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 第三类地州都有独特的地缘优势,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产业比重偏大,工业发展落后,规模效益差,科技教育等发展落后,人才资源相对缺乏,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城市化水平较低。 第四类地州都是农业大区,虽然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缘优势,但是经济规模小,对外开放的步伐缓慢,人才、科技和基础设施落后,资源开发程度低,从而造成经济发展的障碍,城市化发展水平最低。 对策和建议 对新疆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实证研究及对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制定加快新疆城市化进程的对策、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对策措施时,要从城市化内涵出发,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及有利条件,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区域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新疆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 针对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第一类 保障资源的优先配置,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立足工业强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对新疆金融、商贸、科技、交通、通讯等产业的辐射功能;优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发挥好其在区域发展中增长极的作用。 作为第一类型的乌鲁木齐市应加快构筑国际商贸城的建设,发挥其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枢纽作用。立足工业强市,加快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发挥其三产优势,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群,打造品牌,推进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创建西部地区和中亚地区的金融、信息、文化中心及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提高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还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克拉玛依市应立足石油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强化其石油工业化城市的地位,通过其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加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以带动城市化的发展。 (二) 针对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第二类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商贸业等,壮大新疆经济,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路子,促进企业集聚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增强城市对二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加强中小城市建设,形成经济繁荣、功能与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的格局。 作为第二类型的石河子市应进一步发展以纺织、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应围绕石油石化、棉纺织业、电力工业和特色加工业等产业作文章,该州的库尔勒市在全疆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承北启南”的重要作用,应重点培育和发展其成为南疆地区的大城市。哈密地区应利用其交通要道,新疆联系内地的“窗口”和“纽带”的作用,发挥其“沿边”、“沿线”的区位优势,发展能源、化工、矿产开采和纺织等重点产业,进一步发展哈密市,增强城市对第二产业的的带动作用。昌吉回族自治州应利用其区位优势突出的特点,尤其是距乌鲁木齐市中心近,能最大限度地接受乌鲁木齐市的能量辐射和科技依托的便利,发展冶金、机电、轻纺、化工、能源等的工业体系,进一步发展昌吉市、阜康市、米泉市,促进企业集聚。吐鲁番地区应利用其地处交通要道,新疆与内地、南疆与北疆的交通枢纽的优势,把旅游资源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业、纺织业、有色金属和化学工业等支柱产业,加强叶鲁番市的建设,带动经济的发展,以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三) 针对城市化发展水平较差的第三类 注重特色农业发展的同时,壮大工业实力,利用沿边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加快科技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强化边境城市的发展,以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 作为第三类型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应利用中国向西开放的最前沿和“东联西出”的重要桥头堡的地缘优势,境内的西部惟一的铁路和公路并举的一类口岸—阿拉山口的特点,发展边境贸易,要尽快加快博乐市这座边境开放城市的建设,形成经济繁荣,以提升城市化水平。阿勒泰地区应充分利用拥有口岸多的优势,发展对外贸易,还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其经济实力,同时要加强阿勒泰市的发展,发挥对外贸易的优势,塔城地区应利用其边境优势,大力发展啤酒、制酒、食用油、乳制品等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增强经济实力,还要进一步发展塔城市,以带动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的发展。伊犁州直属县(市)应利用其是国家及新疆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桥头堡的特点,发展旅游产业,并注重特色农业的发展,壮大工业实力,改变其产业结构单一的缺陷,同时加快伊宁市这个边境城市的发展,发挥对外贸易的优势。阿克苏地区应依托其石油、天然气、煤炭、各种非金属矿的优势,作大作强石油化工、能源工业项目,壮大工业企业规模,促进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还要进一步加快阿克苏市的发展,以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 (四) 针对城市化发展水平最低的第四类 要尽快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挖掘资源优势的潜力,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同时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兴起,将人口流动与城乡建设相结合,将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与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相结合,繁荣地区经济。 作为第四类型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可利用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地缘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并且进一步改革其国家行政机关比重较大的事实,壮大经济规模,推动城市化。和田地区应根据其农业大区的特点,发展特色农业,挖掘资源优势的潜力,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喀什地区也是农业大区,应根据这一特点,发展其特色农业,利用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发展旅游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尽快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文惠,邓卫.城市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2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都泌军.于开宁.城市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统计与决策,2001(3)

  •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对策_经济学毕业论文

        随着我国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度被视为计划经济优越性的无“失业”人员的状态被不可避免地打破,“失业”二字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各种表格和大小报刊,一批又一批的(尤其是国有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岗、分流甚至失业,成为人们不能不关注的热点。 一、就业形势越来越复杂 从的角度来看,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公布的城镇登记待(失)业率才1.8%,而2002年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4.0%。我国在10多年的时间里,失业率上升了122%。如果从传统计划经济或者是经典社会主义的观点来看,失业率确实是高的,上升速度也确实太快。但是,如果放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大的范围,用世界的眼光来看,我国的失业率并不是特别高。谈到失业率,我们一定要用准确、的概念来表述它。失业率有几种:一个是“城镇登记失业率”,一个是“城镇调查失业率”,再一个就是“不充分就业率”。 首先,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2002年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4.0%,而全世界的平均值为7%。即使按照有些人的,把各类企业下岗职工中没有工作、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和各类学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的也计入失业的话,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只是7.18%多一点,与世界平均数基本相当。 其次,来看“城镇调查失业率”。如果不分户口,只根据居住地和工作情况统计,国家统计局做过调查。按照国际劳工组织推荐的标准,我们规定: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调查周内未从事有收入的劳动(具体是指劳动时间不到一小时),当前有就业的可能(具体是指如有工作,两周内可以上班)并正以某种方式在寻找工作的人员。这个定义的核心是“正在寻找工作”,而去劳动就业部门登记只是寻找工作的一种方式。这个失业定义,完全是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的。这种抽样的城镇的调查失业率为5.3%左右,的失业率只是0.6%。如果城乡统算的话,失业率只是1.9%。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失业率均大幅度上升,连美国也近6%(2002年4月),我们公布一个不到6%的城镇调查失业率,根本不会引起大的社会震动。反而,会消除大家对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不信任感,让外国人和老百姓认为我们比较实事求是。 由于户籍制度的关系,我们的统计体制可能把中国的城市和乡村的实际失业率夸大了!中国城镇的失业问题,与中国的城市的人均GDP一样,也存在被高估的现象。比如北京,本地人口1100万,外地人口320万,外地人对北京GDP总量是有贡献的,而算人均GDP的时候,并没有把他们包括进去,偏差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从全国来看,城镇失业率计算公式的分母少算了8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率(也有人称为农村失业率)计算公式的分子多算了8000万人,由于城镇农民工的失业率不到1%,所以真实的城镇失业率和真实的农村失业率可能都没有那么高!按这样的统计口径来看,中国的城镇失业率就会由7%左右下降到5%左右。 第三,来看“不充分就业率”。不充分就业率,比城镇调查失业率更宽泛一些,严格地讲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的是一点工作也不做的人,而不充分就业率里统计的是,一周时间之内,劳动时间不足本国法定工作时间一半的人。拿我国来说,一周工作时间是40个小时,那么,一周工作时间不到20个小时的人就是不充分就业者。中国的不充分就业率是31%,全球不充分就业率是33%左右。 按照这样的判断标准来说,中国的失业问题虽说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就业矛盾已经非常复杂。比如:失业人员和大量新成长劳动力的并存;下岗职工再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进城的碰撞;转轨型失业与经济全球化失业的交汇等等。 展望2003年,劳动力供给主要包括:(1)到2002年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登记失业者大约773万人;(2)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大约450万人,其余社会上的其他下岗职工大约200万人。(3)根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考虑城市化因素,2003年城镇新成长劳动力供给将达到900万人。 关于2003年劳动力需求预测:2001年我国GDP增长7.3%,就业弹性系数大幅度回升达0.18。如果“十五”时期保持预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这一弹性系数,那么每年新增劳动力约在900万人左右。按照13%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就业弹性系数保持1996~1998年的平均水平0.12,“十五”时期每年新增就业约1000万人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1997~2001年五年间,平均每年增加就业人数815万人。从以上二个推算结果和历史数据判断,今后几年每年增加的就业人数,也就是增加的就业机会在800~1000万之间。考虑到今后加强服务业,就业弹性系数会有所提高,大体估计今后每年新增就业机会能达到900万。 如果这些新增就业机会全部集中在城市,那么,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还是可能的。鉴于2002年9月刚刚开过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2003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目标定在4.5%左右为宜。一是要充分预见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效果;二是要给2004年和2005年预留下一定的调控空间,因为“十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调控目标是5%。 在失业率将继续攀升的过程中,中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复杂。我们遭遇的“40~50”(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20~30”(青年学生)的就业问题又浮出水面。我们加入WTO后的就业问题,既有就业机会问题,又有就业环境问题。 什么是就业环境问题?一般说来,就业环境问题是指就业岗位的质量,包括就业岗位的稳定性、社会保障待遇、劳动的安全性和按时获得劳动报酬的情况等。加入世贸组织后,就业岗位将呈两极化发展趋势,高端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质量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才的竞争将日益白热化,中国本土人才的价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再认识。为什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就业机会增加,反而普通劳动力的就业环境会下降?我们的解释是:一方面,这是国际间和国内区域间市场贸易和资本残酷竞争的结果;另一方面,这也符合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一般。 从未来我国就业环境的发展趋势来看,如何防止继续就业环境恶化的倾向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完善体制建设,找到解决问题的机制所在;另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使各项有效的规章制度法制化。  二、缓解就业形势的主要对策建议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中长期趋势,的政策和政策应该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为基本战略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的对策建议是: 1.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中小的繁荣。从企业规模看,就业效果最好的是中小企业,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又是民营企业。我国民营企业主要存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中,单位投资吸纳的劳动力和单位投资新增加的劳动力都要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平均高出一倍以上。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激活民间投资、促进中小企业的繁荣显得更加紧迫。因为与政府投资相比,民间投资受利益驱动比较明显,某种程度上更贴近市场,更容易受市场竞争和市场的。入世后,面对我国潜在的市场,外国资本已经以不同形式涌入,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尽快启动民间投资,让不同类型的企业尽快熟悉市场、占领市场,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今后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进一步降低市场门槛,放宽投资领域、拓宽融资渠道;而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风险投资的融资通道,也应该提上日程;实行公平合理的税费政策,减少行政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逐步从管理市场转向服务市场,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2.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针对未来农业部门就业机会的大幅度减少,要寻找新的出路。这个出路就是服务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社区服务业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拓展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社区服务业和社区就业发展却是相对落后的,与我国第三产业不发达同构。发展服务业是提升经济增长弹性的有效途径。现在我们对服务业的管理,一方面存在管制过多、过严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管制不力或缺乏管制的。政府应尽快建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管理体系,发挥政府在服务业中的协调和监管作用;打破行业垄断和部门垄断,加大打击各种不公平竞争和恶意竞争,加快国内服务业市场秩序整顿,形成公平统一的市场环境。政府有责任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社区就业,如对社区服务企业给予就业补贴,对公益性服务实行政府购买的方式,或者在社区建设中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扩大就业岗位的基础投资。 3.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水平。未来我国的职业培训要实现五大转变:一要将职业培训体制以行政指令为导向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号将成为调节和引导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业务开展方向的基本信号。二要将政府对于职业培训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政府将不再直接管理培训机构,手段和经济手段将取代行政手段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三要把国际先进的职业培训模式转化为符合本土化的东西,实现职业培训方式的革命。现阶段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应加强对各种先进教育培训方式的引进、与探索,争取早日建立适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培训模式。四要在职业培训投入上,贯彻“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改变过去由政府一家统包的做法,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政府对弱势就业群体的培训,可以引入竞争机制,通过购买培训机构服务的形式来实现。五要将职业培训从单纯为城市服务、为国有经济服务,转变为覆盖城乡、覆盖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全方位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尤其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 4.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构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未来的就业问题出路主要在非农化。从国民待遇内化的角度看,城乡劳动力公平就业问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其他下岗失业人员公平再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在打破城乡户籍壁垒的同时,只有真正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才能彻底消除就业歧视。在构造城乡统一的、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劳动力市场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目标,充分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我国充沛的劳动力资源。第二,通过改革户口制度和完善企业制度,打破劳动力市场“双重二元结构”格局。一是在有本地户口的劳动者之间因单位性质不同而形成二元市场,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要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有企业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真正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二是在有本地户口与无本地户口的劳动力之间形成另一种二元市场,要通过户口制度改革,实现就业权利的平等。打破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双重二元结构”格局,既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又有利于增强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第三,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市场透明度,降低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 5.强化地方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把分地区失业率和新增就业岗位指标纳入年度计划管理。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的精神,面对日益复杂的就业形势,要让各级地方政府切实关心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应该在政绩考核中增加与失业治理、创造就业机会相联系的有关指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指标中应逐步以“城镇调查失业率”取代“城镇登记失业率”,以更准确反映失业状况;在制定今后的就业年度计划时,应该将下岗职工和登记失业人员合计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率;应该在今后的“社会发展计划”中增列全国及分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登记失业人数”、“新增就业岗位(人数)”三项指标。 6.加快社会保障社会化,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社会保障社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具体讲主要包括以下:第一,社会保障要从城镇国有企业覆盖到非国有企业,从城镇覆盖到农村的全体公民;第二,用人单位只履行依法缴纳社会保障费的义务,不承担发放各种社会保障金及失业、离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失业、离退休人员和用人单位脱钩由社区组织统一管理;第三,社会保障基金通过银行实行社会化收缴,支出通过银行直接对个人实行社会化发放;第四,社会保障资金筹措除了由用人单位及职工依法足额缴纳外,各级财政还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并通过部分国有资产变现、发行特种债券、将利息税纳入基金等方式建立多条筹资渠道。 总而言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对中国就业的经济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中国就业的社会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只要我们看清形势,积极应对,实现就业结构、就业环境和就业制度的深刻变革,是可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农村建设 _

       内容提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过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当前,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在于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解决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限制因素。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分析 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对教育、健康以及职业培训和迁移等的支出,其中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形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由政府和农村居民家庭两个投资主体进行,因此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可以由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教育和医疗保健支出状况来考察。 首先,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的考察,我们可以用各级政府财政拨款的预算内中小学生人均事业费支出来观察。1993年以来,政府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是持续增长的,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增长幅度较快。2003年,农村中小学生人均事业费支出分别由1993年的267.26元和144.79元,上升至871.79元和810.07元,分别增长了3.26倍和5.59倍。对小学教育的投资增长超过了对初中教育投资增长的速度。 从总量方面衡量,1993年我国农村初中教育经费为118.64亿元,农村小学教育经费为231.97亿元;2002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425.38亿元和825.40亿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1993年增长了3.57倍。这一增长率是高于同期GNP的增长率的,但它又是低于我国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长率的。 其次,改革以来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支出额也一直都是上升的(见图1)。1985年农村居民家庭户均教育投资支出为12.5元,医疗保健支出为7.7元;2003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上升为235.7元和115.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在这一期间增长了17.4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结合更多的统计数据计算即可得知,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所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也是历年上升的,不过在有的年份上升较快,而有的年份较慢,2003年这一比重已经达到18.12%,比1985年增长了11.81个百分点。 这里还没有考虑人力资本投资的其他形式所存在的问题,如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等。事实上,仅仅由以上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的简要分析就已经可以看出问题所在。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是在政府全部教育投入占GDP比重长期不足3%的状态下进行的。这就是说,长期以来我国GDP的高速增长带来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但其中仅有不足3%的资源被投入到教育事业发展中去,并且这其中的大部分资源还是被投放到了城镇而非农村。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教育投入与教育所承载的提高人口素质的重任是明显不相称的。另一方面,农村家庭由于长期的收人及消费水平的低下,人力资本投资的绝对水平仍处于较低的层次上,这直接导致了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不足和投资总量水平的低下,结果则表现为农村地区人口普遍的受教育程度很低(见表1)。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截止到2002年,农村地区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初中水平以下的人口所占的比重仍高达55.52%,而同期城市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初中水平以下的人口仅占7.37%,农村这一指标比45.19%的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还要落后10.33个百分点。 这样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与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将导致第一,农业劳动生产率无法有效提高,农业现代化难以实现;第二,农民缺乏就业竞争力、收入水平难以迅速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受阻;第三,各种支农政策难以产生应有的效果。这些都将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新农村建设 当前,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在于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解决不利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限制因素。 1.加大政府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育的发展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和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偏低,对于农村教育的投资更是不足,中央和省级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高等教育,用于基础教育部分少之又少,基础教育投人基本上由基层政府承担,这种政策是有悖于“基础教育收益率最高”的原理的。由于基层政府财力不足,政府负担的基础教育投资比例较低,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支出的负担比较沉重。这也是广大农村学龄人口人学率低、辍学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规范化的教育投入机制,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并为农村基础教育积极寻求多渠道的筹资模式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与结构问题是制约人力资本功能实现的内部条件。由此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内容和体制也亟待改革,目前的教育内容和体制对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作用并不大,没能将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的实际相结合。因此,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的内容与管理模式都应当积极转变,应把基础知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同时还应当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职业技术培训等。 2.公共资源适当向农村倾斜,推广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对农村公共投入的长期低下,除使农村教育的发展受到极大影响外,还严重制约着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要想有效提高农村劳动者身体和文化素质,就应打破资源占有和分配上的不公平状况,运用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推动公共资源适度向农村倾斜,让农民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利用公共资源的权利。 按照人口经济学理论,控制生育率与提高人口素质是互促互进的关系。当前控制人口增长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农村育龄人群素质不高又是问题的关键。应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与倡导优生、优育、优教及少生结合为一个综合目标来抓,通过提高育龄人口和劳动者的素质带动生育率的降低,通过降低生育率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提高劳动者素质与降低生育率的良性互动。当前,一些地方实行的农村计划生育子女的父母老年退休奖励扶助政策,收到了良好效果。应把这项政策加以总结和推广,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大奖扶力度。 3.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和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不仅仅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口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的生存保障问题,它更应当着眼于农村人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发展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可以起到维护和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对于中国农村现阶段而言,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通过降低家庭保障成本和增加农民长期总收入水平的途径,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但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仍是十分不健全的,除了有限的救灾救济以及“五保户”制度等非正规的保障制度外,农村人口基本上游离于正规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养老保险的渐渐萎缩和合作医疗的进展缓慢都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当前也正应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 4.特别关注对农村不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贫困人口构成了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我国乡村的极端贫困人口已经由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不足3000万人。普遍的极端贫困状态已经成为过去。但乡村贫困人口的数量规模仍很庞大。如将乡村贫困标准由现行的625元提高到865元(按1999年价格计算),国家统计局专家据此计算出我国乡村贫困人口在1999年底应为1223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3.4%,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为3400万人。世界银行(1995年发展报告)曾指出:对人力资本尤其是对教育的投资,有助于铲除贫困的根源。由于劳动能力是所有健康的穷人赖以生存的唯一宝贵资本,因此用教育来提高这种劳动力的生产率就是同贫困斗争的最有效的途径。另根据C.S.贝克尔等人的研究结论,如果初始人力资本缺乏或达不到一定的水平,经济发展就难以启动,或者最后又会回到原来落后的稳定状态。因此,不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需要特别的关注。 量化研究显示,如果每个农民受教育水平增加一年,那么他从事非农活动的可能性会增加2.2%;一个地区初始人力资本存量将提高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4.52%。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因此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 湖北经济增长的产业集群战略选择 _经济学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湖北省经济尽管有所增长,但是与沿海发达省份差距却越来越大。以往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流入的模式,对促进湖北省经济增长有限,反而是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湖北省应积极实行产业集群经济增长战略,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来带动湖北省的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湖北省 产业集群 经济增长战略 历史上,湖北省在我国地理和经济上一直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千湖之省”的湖北尽管经济有所增长,但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却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全国普遍实行外向型经济的情况下,湖北省交通地理的优势不复存在,招商引资政策也不如沿海发达省份有吸引力,而招商引资政策引导下的外资流入正是过去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因此,湖北省必须要选择行之有效的经济增长战略,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力争赶超国内发达省份。 我国经济增长战略由政策优惠向产业集群的转移 经济增长应该依靠两方面的合力,一方面是外来资本的流入,包括国外资本的流入以及本地区外的资本流入;另一方面是本地自身产业升级,不断挖掘内部潜力、形成规模经济。但二十多年来,招商引资政策作为湖北省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展战略,成效并不显著。对比1995年和2001年我国各省市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来看,湖北在1995年的业绩指数为0.404,在全国居于第14位;2001年业绩指数为0.522,在全国居于第11位。 一般来说,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主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成本因素。成本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成本和交易成本两个方面。劳动力成本主要是指支付给每个劳动力的工资的绝对数量。交易成本则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一般来说,企业总是倾向于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投资生产。 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包括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能够体现市场的容量和市场的发展趋势,而较大的市场容量有助于企业形成规模经济,降低边际成本。市场化程度则是指市场机制对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程度,而且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效率。对外开放水平是指一国与国际市场的关联程度,有助于生产的国际化发展。所以,企业倾向投资的地区往往都临近于原材料市场或者消费市场。 制度因素。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对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允许程度和对外开放时序,并制定了循序渐进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这直接决定了不同省份、不同地区所享有的政策优惠是有很大区别的,也直接导致了改革开放实行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资金的流动方向。 产业集群因素。产业集群因素包括基础设施、密集的厂商及专业化的生产、劳动力市场和知识技术创新与外溢等。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密集的厂商及专业化的生产主要是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来加强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来提供更便利的专业化服务,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吸引新的资本流入。劳动力市场对集群的形成和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般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劳动力素质较高的技术型和知识型人才的汇聚。而知识技术创新和外溢更加有助于集群内部企业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使得研发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效率。总的来说,产业集群通过经济活动和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所产生正外部性和规模经济,构成资金流入的主要吸引力。 湖北省经济增长战略的现实选择 通过对以上影响投资流向的区位因素分析来看,湖北省相对于东部沿海省份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不过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目前兴盛的“打工经济”大大削弱了我国省市之间的劳动力成本的差距,较强的劳动力流动性使得湖北省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大打折扣,经济差距导致市场的交易成本增加。 其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了东部发达省份的消费能力、市场规模、发展潜力都超过湖北省。湖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我国仅居于中游,因此无论是个人消费还是政府购买能力,湖北省的市场吸引力都还不够强劲。 再次,长期以来的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倾斜,使得东部沿海省份比湖北省享有更多的政策优惠。按照我国渐次的对外开放战略,东部沿海省份能够享受比中西部省份更多的税收优惠,直接影响了资本流向。就湖北省而言,享受政策优惠的区域包括:武汉(省会城市及沿江开放城市)、黄石(沿江开放城市)、宜昌(沿江开放城市)、四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包括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出口加工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襄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66个省级开发区。 最后,产业集群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阶段,而且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集中使得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大批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湖北省与经济发达省份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不过结合湖北省自身的部分产业优势来看,同样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税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资和外资企业的税率将会拉平,政策优惠差距的减小将会给产业集群的未来提供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已经落在了经济发达省份的后面,因此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发展契机,利用后发优势,才是湖北省经济增长战略的可行之路。通过积极学习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成功的发展经验,大力挖掘湖北省潜在优秀的产业集群,创建产业集群品牌优势,培育市场竞争力。通过竞争力强,产业分布合理的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来带动湖北省经济的持续增长。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所谓产业集群,迈克尔·波特是这样定义的:“产业集群是相关企业和机构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地理集中现象,由一系列相关联的企业和其他对竞争有重要影响的实体组成。”结合国内的集群发展现状来看,谢贞发认为我国目前主要的产业集群分为四类,分别为: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原生型”产业集群)、广东外向型产业集群(“嵌入型”产业集群)、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及国有企业衍生形成的产业集群(“衍生型”产业集群)。 但是,湖北省与我国已有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北京中关村型的产业集群并不完全相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湖北省在继续发挥传统农业经济优势,大力培育农渔产品加工业的基础上,逐渐培育出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产业,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纺织服装业以及船舶制造业等,同时还有一些拥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如工业激光业、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业等。这些产业通过逐渐的数量积聚和质量提高,已经形成了大量拥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湖北省的主要产业集群可以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而构成的跨区域产业集群;二是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地方各个省级开发区为核心的开发区产业集群;三是围绕各个县镇的产业优势而形成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一)跨区域产业集群 跨区域产业集群在我国已经有着长足的发展,尤其以长三角地区的IT产业集群和珠三角地区的电子电器产业集群为代表,通过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以及相关联产业的横向和纵向分布为特点。而湖北省跨区域产业集群以支柱性产业为主,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纺织服装业等。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湖北省是全国三大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围绕着神龙富康、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三江雷诺等中外合资公司而形成了一系列多层次、全方位的零部件配套企业。截止到2005年底,全省汽车行业拥有各类零部件企业共700多家,其中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共433家,其中整车企业9家,改装车企业63家,汽车零部件企业361家。其中有4个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东风有限、神龙富康、东风本田、三环),4个过50亿元的企业(东风德纳车桥、东风实业、中誉汽车),3个过30亿元的企业(东风车轮、东风客车底盘、东风创普)。湖北省主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都主要分布在两条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地带,即十堰到武汉沿线和荆州到黄冈沿线。通过两条汽车工业地带的建立,带动湖北省整个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能够对钢铁、纺织等相关行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纺织服装业。湖北省一直就是我国纺织品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这些企业分布在武汉、襄樊、仙桃等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湖北的纺织服装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原产品生产(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等)、中间产品生产(丝绸、化纤等)、到制成品生产(服装、鞋帽等)以及制造机械生产(纺织机械)完整的产业结构。而且随着“十五”期间的产业技术改造的实施、高技术纺织设备的引进和产业生产流程的改造,纺织服务业正在逐步扩大高档纺织品的生产,如汽车高档内饰、医疗纺织用品等,加强对高档纺织品领域的开发。 (二)开发区产业集群 1988年以来,湖北省为了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经济开发区(全省最多时曾达到266个)。在2003年国家对各省经济开发区进行了集中清查之后,湖北省目前共有经济开发区70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个,省级开发区66个。这些经济开发区借助于经济开发区内的政策优惠,吸引相关行业的企业集中,通过规模经济和技术外溢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共拥有近20家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工业激光产业和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产业是其中主要的两个产业集群。其中,工业激光产业集群以楚天激光、华工激光、团结激光和金石凯激光为主体,共有激光制造企业近30家,其市场占有率接近50%,是我国规模最大、产品最全的激光产品生产基地。而以上市公司烽火科技为主,普天北电、虹信通信和凡谷电子等一系列移动通信企业为辅的移动通信产业,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产业集群,在我国3G移动通信产品的设计、研究和销售中都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湖北省设立的主要省级开发区也各自侧重于不同的产业领域(见表1),通过开发区内的产业集群的培育,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在制造业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同时,湖北省也出现了具有各地地域特色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由于湖北省是我国主要的农产品基地,湖北省的产业集群中有较大一部分为资源型产业集群。江汉平原上广袤的商品粮基地和众多的湖泊使得湖北省粮食产品和水产品都非常丰富,加上各种矿业资源的开采,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如罗田的板栗、潜江和洪湖的水产品、英山茶叶等。 湖北省“一镇一业”、“一乡一品”的县域产业集群也非常具有特色,这类产业的发展类似于浙江“原生型”产业集群,最初通过家庭手工作坊或者是小规模的民营企业的试探经营,然后借助于政府政策有效引导,相关联企业逐渐增长,形成规模优势。这其中包括世界无纺布生产基地—仙桃彭场、全国最大的金刚石刀具城—鄂州燕矶、鄂东食品第一城—武穴梅川、中国钉都—武穴花桥等等。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总体来看,湖北省产业集群有所发展,但是大型产业集群数量仍然较少,绝大部分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协作和关联度较低,产业集群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必须通过实施有效的产业集群政策,借助政府的引导来推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打造产业集群品牌,进而带动湖北省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但是,湖北省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不同,因此湖北省不可能完全照搬已有的成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而只能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一)加强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发展,融合湖北交通物流优势 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分工,有利于形成从原材料到制成品的生产流程,能够有效地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从湖北省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部分产业集群都是大量生产同类产品的横向一体化分工为主,不仅产品附加值增值有限,而且容易造成过度竞争。因此,建立以核心产业为中心,积极发展上下游相关企业,打造原材料、中间产品、制成品的一体化产业流程,通过合理有效地分工降低生产成本,是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路径。 同时,湖北省还应该借助于交通物流优势,保障产业集群的发展。武汉市是我国主要高速公路干道的交汇地,沪宁和京珠高速公路拉近了湖北企业同东部江浙一带以及东南部广东一带的联系。湖北江河湖泊众多,依附于长江的水路交通几乎可以覆盖湖北省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如果加上正在建设中的全国高速铁路网,湖北省便捷的物流优势,使得湖北省发展产业集群战略时,已经变相地拥有了良好的制成品流通网络。 (二)转变政府职能,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一直以来,湖北省各级政府主要将政策导向集中于积极地招商引资,但是成效不大,所以今后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应该积极往培育产业集群上倾斜。发展良好的产业集群,不仅能够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能够通过示范效应,吸引资金的流入。而政府的主要作用一般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将政策优惠集中于优势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引导上,摒弃以往“小而全”的发展观念;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政策应该限于规范市场运行规则,而不应过于干预,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通过集群内部适度竞争的优胜劣汰来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 (三)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集群技术含量 湖北省支柱型产业集群往往规模庞大,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同国内同类产业集群相比,却并不占有优势。而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改造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方面是结合原有国有企业的改制,剥离不盈利及低盈利资产,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企业剥离来建立配套的上下游产业,仍然维持完善的供应链。实际上也就是通过将原有企业的细分和专业化,有效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完善产业集群内产业链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湖北省的大部分产业集群仍然依托自然资源为主,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含量还比较低。这类产业集群主要是初级加工为主要手段,绝大部分产品仍然属于中间产品,无法与消费市场直接挂钩,产品增值空间不大,如:围绕水稻生产进行的粮食加工、围绕水产品进行的水产品加工以及围绕矿产资源进行的开采加工等。有必要通过政府适度引导,提高技术水平,形成从原材料到制成品的完整产业链。 (四)着力培养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集群品牌 从我国成熟的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来看,特色产业集群往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湖北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的生产往往数量众多而规模较小,主要通过企业地域上的集中形成合力,借助规模效应来分摊成本。但这些产业集群中往往缺少龙头企业,或者是龙头企业的作用不够显著,直接导致企业产业结构松散,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特色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必须打破集群内企业平行发展的态势,重点扶持有竞争能力的企业,带动整个集群的技术升级和发展,在打造优秀企业的市场品牌的同时,打造整个产业集群竞争力,把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成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上的优秀品牌。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谢贞发.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5(5)

  • 试论企业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_试论企业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当今时代,全球经济的发展迅速,但是人类的一些经济活动已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与安全,绿色消费成了一种消费潮流。从而推动了绿色营销的产生。由此,企业营销步入了集企业责任与社会责任为一体的理性化高级阶段。企业只有积极适应绿色营销,才能更好的获得更大的利润,人与自然才能更好的和谐相处,我国的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绿色营销;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营销观念;绿色产品 一、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述 (一)绿色营销的相关阐述 绿色营销这一概念是英国威尔斯大学肯·毕提教授在《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提出来的。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绿色营销,不仅要求企业对人、财、物、信息、形象等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求企业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三者有机的结合,从而产生绿色效益。绿色营销是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市场主体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 (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 二、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实施绿色营销 (一)谋求长远利益 绿色营销要求企业不仅需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要符合环保的长远利益,将企业利益、消费需求和环保合理、科学地统一起来;要求企业在每个环节都注入环保因素,采取新的、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策略。绿色营销可规范企业行为,增强企业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环保意识,促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适应时代主流 绿色已深入社会每个角落,也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绿色营销作为一种积极的方式,它使企业从被动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主动迎接挑战,以一种新的姿态顺应时代潮流,从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三)减少环境问题 企业通过开发绿色产品,减少污染,开展绿色营销,并引导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可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缓解环境生态压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现状及问题 (一)国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实施绿色营销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公众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绿色观念才能得到普及。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生态过程并不是一时就能被人们所感知的,有些过程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会有明显的迹象,才能被消费者所感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因此各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环保意识也参差不齐。总的来说,我国国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二)经济基础不足,环保技术落后 我国整体环保技术水平远落后与于发达国家。由于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亏损,企业承担的环保成本能力有限,加上环保意识不强,不愿花人力、气力和财力进行环保技术开发,而从国外进口技术,将使企业承担更高的价格,这就进一步阻碍了环保技术的发展。 (三)环境保护的法律还待完善 我国现已具有《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环境保护法律及环境保护行政法规,还有地方性的环保法规和条例。这说明我国已在环境立法上已初具规模。然而,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立法滞后且量刑偏轻、行政上存在政企不分、以权代法的弊端。当时性绿色营销的企业发现自己的经营成本远高于同行,在竞争中处于极不利的地位时,这种情况会大大挫伤推行绿色营销的积极性。 四、绿色营销的实施步骤 绿色营销是基于企业、顾客、环境及利益的一种战略性协调,其具体实施过程,必须结合企业所处的环境极其自身实际情况加以规划和执行。 (一)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企业各部门都应该以绿色营销观念为指导思想,从战略计划到实施过程都应贯彻绿色观念。 (二)收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 绿色信息包括如下内容: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绿色消费需求所在极其需求量的大小,为绿色营销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三)制定绿色营销战略计划,树立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 企业为了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实现绿色营销的战略目标,求得自身的持续发展,必须使自己朝着绿色企业方向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 1.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在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制定一个总的计划?????绿色营销战略计划,包括清洁生产计划、环保投资计划、绿色教育计划、绿色营销计划等。 2.绿色企业形象塑造战略。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特别是要在争取获得绿色标志的基础上制定绿色企业形象战略,对于统一绿色产品标志形象识别、加强绿色产品标志的管理、提高经营绿色产品企业自身保护能力、增强企业竞争意识、拓展市场、促进销售等均十分重要。 (四)开发绿色资源和绿色产品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企业要适应该战略要求,在进行绿色营销时,开发绿色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利用新科技、开发新能源、节能节源、综合利用。绿色资源开发的着眼点可以放在:无公害新型能源、资源的开发,如风能、水能和太阳能以及各种新型替代能源等;节省能源和资源的途径及工艺,采用新科技、新设备,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绿色产品的开发,是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支撑点。开发绿色产品,要从设计开始,包括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过程的确定,包装及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甚至产品废弃物的处理等都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选择绿色渠道 选择恰当的绿色销售渠道是拓展销售市场,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绿色产品销售量,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企业可以通过创建绿色产品销售中心,建立绿色产品连锁店,设立一批绿色产品专柜、专营店或直销。 1.在大中城市建立绿色产品的销售中心。 2.建立绿色产品连锁商店。 3.借助社会渠道,建立一批绿色产品专柜或专营店。 4.直销。对于一些易腐烂变质或丧失鲜活性的绿色食品,如蔬菜、水果等要尽量缩短流通渠道,以免遭受污染和损失,可以采取直销的方式。 (六)实施绿色管理 绿色管理是融环境保护的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的一种管理方式。实施绿色管理应该: 1.应该建立企业环境管理新体系。 2.要进行全员环境教育,提高企业的环境能动性。 3.进一步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实行强制性管理。 绿色营销是与环境协调的营销,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目标在市场营销中的具体体现,绿色营销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是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好办法,是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这对我国企业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进一步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提高经济效益,顺应国际环保发展趋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全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营销的实现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建设和政府的职能发挥,如何正确引导消费者乃至全社会都重视、参与绿色营销,任重而道远。  

  • 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建议_经济学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性展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一些为活动举办专门修建场馆的会后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针对世园会结束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及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世博园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世园会 可持续发展 沈阳世博园位于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占地2.46平方公里,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于2006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这里隆重举行。会后的世博园要继续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状况进行分析,为世博园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世博园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分析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和信息中心,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已经形成了密如蛛网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络。 根据美国华盛顿的城市土地研究所研究,一个大型主题公园的一级客源市场最少需要200万人口,市场范围在50英里或1小时汽车行程距离内;二级客源市场也要有200万人口以上。在150英里或3小时汽车行程内,这个距离内的旅游者可以在1天时间内往返。沈阳国内一级客源市场丰富;2003年沈阳市拥有689.1万人,其中市镇人口占90.9%,乡村人口占9.1%;非农业人口440.6万人,占沈阳市总人口的63.9%。另外沈阳周边城市抚顺、鞍山、铁岭等城市人口均超过200万,二级客源市场乐观;另外,沈阳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良好。2006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参观、游园的游客中65%为外地游客,这充分说明世博园有着较强的客源优势。 世园会有100个展园和4大标志性建筑,再加上世园会本身的基础设施齐全,以及沈阳市区便利的交通状况,比如从市区到世博园,开通了直达的火车、公交车、旅游车专线。同时世博园内有接待中心,大型停车场、纪念品商店、花卉交易中心、美食街、大型演出广场、各具特色的农业庄园、大型游乐场、儿童乐园等。世园会使沈阳城市建设加快5到10年的时间。 园区内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由于世博园处于棋盘山旅游风景开发区,水系发达,是动物的乐园,植物的王国。 世博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游客数量减少 世园会期间,世园园内客流如潮,截至2006年10月31日,世博园共接待游客1260多万人次。之后,世博园热将降温,外地游客将会锐减,本地去世博园休闲的人数也将在平稳中逐步下降。因此世博园将面临着严重的客源不足问题。 (二)管理体制转变 世园会期间,在管理体制上,政府起了主导作用。世博会后,世博园管理将由政府管理转变为企业独立管理,自负盈亏,世博园区功能从会议展览型向旅游经营型转变,这为世博园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 (三)市场竞争激烈 世园会期间,政府主导使世博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世博会后,这种因素很快消失,旅游景点本身的经济规律开始起作用,企业管理的微观性要素在竞争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世博园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 走产业化运作之路。一是要明晰产权。在世园会结束后,由世博集团来实现世博园的产业化运作,实现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二是要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通过世博园周边拓展项目的滚动开发,形成集旅游、国际会展、度假、生物资源开发、生态社区、国际商贸旅游集市和世博教育七大产业为一体世博产业集群,实现周边资源和利益共享,形成功能互补、配套齐全、服务体系健全的区域联动和全方位发展格局。 走创新发展之路。一是策划创新。与媒体合作举办大型活动,扩大市场效应;策划大型舞蹈晚会及大型广场式主题晚会,突破舞台的局限;策划大型游园活动,如举办狂欢节、啤酒节等。二是产品创新。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文化内涵和游客参与性,实现产品由静态观赏型向参与体验型转型升级。三是管理创新。在人才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并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的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法制。针对旅游景区的发展,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如:旅游景区管理制度、规范游客行为的奖惩条例、景区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跟踪考核制度、风景区旅游商品质量及价格管理制度、景区资源及环境保护制度等等,以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及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加强营销。其具体做法包括:第一是采取直接营销手段,即制作节目单、光碟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营销;第二是采取主题活动营销方式,如特色节庆、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与国内外艺术团体进行交流与合作等方式;第三是利用网络营销;第四是进行品牌营销,如世园会吉祥物“阳阳”就可以作为世博园的鲜明的形象代表,同时进行品牌在文化、空间及价值上的拓展。促进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

  • 试论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迟发展效应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试论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迟发展效应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迟发展效应 后发优势 后发劣势 发展战略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迟发展效应的理论.对我国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后发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强化优势、弱化劣势的建议。 一、迟发展效应的理论 迟发展是国外发展经济学者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迟发展效应是针对先发展效应而言的。先发展地区起步较早.较好的初始条件、先发机遇及更充裕的发展时间与空间.提供了巨大的占先优势。当后来者开始起步时.由于先发者已经达到了较高发展水平.后来者在发展中会出现一系列因迟发展而带来的正面与负面效应。该概念的提出对后发展地区具有重大的影响 迟发展效应.指起步较晚的后发展地区在初始条件及区域经济再发展面临的环境发生变迁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系列有利或不利影响及发展模式迟发展效应同时具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其正面效应表现为后发优势.而负面效应就是后发劣势。在国内外文献中,有的强调正面效应,有的强调负面效应 (一)迟发展效应的后发优势 对后发优势的研究最早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绝对优势理论。此后。国际学术界便从资源禀赋理论、区域理论、制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对后发优势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美国的社会学家M·列维和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的理论除这两位学者之外.学术界还有很多人对后发优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英国的彼得·鲍尔、俄国的托洛斯基、著名学者汤因比等等后发优势理论由西方学者提出以后.引起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浓厚兴趣.在如此氛围之下.国内学术界对后发优势问题也做了广泛的研究根据西方学者提出的后发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参照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丰富与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际.后发优势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文化利用说。现代化的后来者可以利用先行者在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中形成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直接加以引进与学习.使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经济技术发展阶段上的跨越性发展。同时。后来者可以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以形成文化融合杂交的优势,促进现代化的发展。 2.经验借鉴论。在发展中国家开始其现代化进程时,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先行者有丰富的发展经验与教训供后来者借鉴.这样可以少走弯路.缩短在黑暗中探索的时间.使后来者能以较少的代价取得更大的成就。 3.外资利用说。由于发达国家拥有大量的资金,后发国家可以依靠引进外资以解决本国现代化起步阶段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的问题.从而实现借鸡生蛋的目的。 4.产业转移说后发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机会.在发达国家的帮助下。直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使后来者顺利地实现现代化。 5.后发国家联合说。随着世界整体发展与互相依存趋势的显著化.后发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所改善.它们可以通过联合以抵制发达国家损人利己政策 6.榜样激励说。由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成就十分显著,这会使后来者克服重重阻力激发追赶的念头与信心.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与整合.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有利于后来者的现代化进程 (二)迟发展效应的后发劣势 后发劣势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沃森提出的他认为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由于是后发国家。模仿的空间很大,所以可以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的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特别是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因为要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因此落后国家会倾向于技术模仿.但是.技术模仿虽然可以使落后国家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也可能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这就是后发国家的后发劣势。以英法为例,在18、19世纪,当时的英国是发达国家,而法国是欠发达国家.二者最根本的差距就是制度的差距。英国1688年之后就实现了宪政制度。而法国自大革命时期就实行专制制度。英国的宪政制度由于成功克服了国家机会主义而取得了成功.而法国经济在l9世纪以前因为专制制度和政府任意侵犯财产而落后 根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1820-1992年间世界七个主要不同地区在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排序上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改变。最繁荣的地区仍然保持他们的优势地位,最贫困的地区仍然贫困。这个时期西方衍生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均GDP增长了17倍。西欧居次,增长了13倍,南欧10倍。拉美7倍,东欧和亚洲及大洋洲6倍,非洲3倍,地区之间的差距在近二百年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据联合国统计,l971年世界上有25个国家被列为不发达国家,2002年已增到49个。196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为31:1。而1997年则扩大为74:1。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一定程度上沦为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可见确实存在着后发劣势。 要理解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关系.笔者认为从技术层面上看,后发优势表现得较为明显,而从制度层面来看,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后发劣势。但总体而言.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是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共同发生作用。后发劣势制约着后发优势.使后发优势难以发挥功效。后发优势中隐藏着后发劣势,在不同的条件下,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可以相互转化,优势可能转化为劣势。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因此.不能把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绝对化.它们相互影响.并不是孤立地存在。 二、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迟发展效应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技术后发优势。落后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能从经济发展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引进先进技术.因此具有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而获益。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相同的先进技术。其次.可以在更短的时间获得相同的技术。第三.可以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经验的研究,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在自主性的技术创新中.避免错误的路径选择.从而在更高的起点上更快地进行自主性的技术创新

  • 试析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研究_经济学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税收政策如何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已势在必行,所以,在这方面税收政策研究与制定迫在眉睫。文章就我国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论文关键词:节约利用;环境保护;税收政策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研究制定如何进一步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已成当务之急。 一、我国目前关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税收政策存在的缺陷 应当肯定,我国的税收措施与政府其他有关措施相配合为我国污染控制、污染治理等方面筹集了大量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保建设,推动了我国相关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节能减排税收优惠范围较窄,力度较小 一是节能减排税收优惠偏重于企业所得税。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流转税特别是增值税为主,但节能减排上,许多产品、项目或技术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可享受到税收优惠,而增值税方面享受的税收优惠比较少,导致优惠面较窄。二是对企业开发利用水力、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氢氧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或新能源缺乏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削弱了企业对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三是在部分节能减排税收优惠项目中,或规定了办理时限和享受优惠的有效时间,或设置了过多的限制条件,提高了企业享受优惠的门槛。四是企业自建自用节能减排项目无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按现行所得税新法规定,节能减排项目自取得生产经营收入起才能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而对于企业自建自用项目,比如自建为自身服务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由于项目本身不能产生收益,也就无法享受到税收优惠。 (二)征税范围过窄 在资源税方面,许多国家都将水、森林、草原等生态资源列入征税范围,而我国目前只对矿产品和盐征税,相比之下覆盖面太小。在消费税方面,我国虽然在2006年4月对税目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加入了石油制品、木制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等项目,但总体来讲课税范围依然不宽,一些容易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消费品并没有列入征税范围,如电池、化肥、含磷洗衣粉和塑料制品等,这对环境保护来说是很不利的。在资源税方面,现行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仅对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等七大类资源征税,征税范围太窄,反而刺激部分企业对非税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使用。 (三)现行税收政策存在重鼓励、轻制约的缺陷 目前,国家在再生资源回收、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对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制约性税收政策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税制度存在缺陷。资源税除石油和天然气以外以销售量或自用量为计税依据,导致企业在开采中拣肥弃瘦,造成资源无序开采和大量浪费;大多数资源产品采用定额税率,导致应纳税额与资源的价格相脱离,税收杠杆和价格杠杆均无法发挥调节作用。二是消费税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如对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和污染的一次性用品,除了方便筷之外,卫生纸品、塑料包装袋、电池等均还没有纳入征税范围。三是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税制。 (四)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建设缺乏专项的税收政策支持 在两型社会建设上,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也缺乏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开征环境保护税等等政策研究和试点等政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型社会的建设进展。 二、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鉴于我国目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的调整缺陷,研究税收政策如何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税收政策应作如下调整。 (一)改革完善现行税制 1.改革资源税制。建议扩大征税范围,在现行征税范围的基础上,将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沙石、粘土等列入资源税征税范围,尤其要对不可再生、非代替性、稀缺资源课以重税。将现行的以销售量和自用量为计税依据的税目改为以开采量为计税依据,并提高计税标准,改革计税方法,从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相结合的方法转变为从价计征的计征方法,充分发挥税收杠杆和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遏制资源过度开采。 2.完善消费税制。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对一切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征税。在更大的范围内重点要将非循环经济范畴的重要消费品纳入消费税范围,以此拉开其与循环经济产品的税负差距。尤其是应把资源消耗量大的煤炭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一是将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如大排量的小汽车,越野车,摩托车应征收更高的消费税;对煤炭、电池、一次性塑料包装物及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氟利昂产品应列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二是对资源消耗量大的消费品,如饮料容器等应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3.完善增值税制。为更好地体现鼓励利废,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意图,应当将部分社会效益好、促进环境保护力度大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纳入增值税优惠政策范围。为鼓励企业节约资源利用再生资源,允许企业购置的污染治理设备、环球监测仪器与环保设备,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于意义重大,但经营亏损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如垃圾电厂、废旧电池处理厂等,采取即征即退或免税等优惠政策,解决因退税不及时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等问题。 4.完善企业所得税制。企业所得税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政策工具。在节能环保方面,目前主要采取降低税率、减计收入、税额抵免等形式。建议加大企业相关节能减排投入的支持力度。加大企业节能减排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提高固定资产折旧标准、加速折旧、摊销或增量投入加成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等措施,以鼓励两个行业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 5.调整和完善与环境相关的其他税收政策。对于现行具有一定环保作用的地方税种,例如,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一方面要按税制改革的正常要求完善税制,适时调整偏低的税负等,在此基础上,更多地体现其环保功能。 6.开征环境保护税。我国现行税制中缺少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专门税种, 现行税制大部分税种的税目、税基、税率的选择都未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与国际上已经建立起来的环保型税收体系的发展差距很大,弱化了税收对资源有效利用的支持力度。为了强化企业在节能减排中的实施效果,我国除了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正向鼓励和扶持企业或个人按法律和政策行事外,还应该开征环境保护税,逆向调节、限制企业或个人行为,增加企业不按法律、政策行事的成本。 (二)通过税收调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呈现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型增长方式特征,表现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特征,是以有限资源支撑人类社会无限增长的必然趋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为达此目的,一是开征原生材料税、生态税、填埋和焚烧税、开征垃圾税或垃圾收费,达到通过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来发展经济。二是对销售工业余热、热电联产、煤气综合利用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可以采取免征增值税和所得税形式。三是通过税收优惠大力推行节能产品,对循环经济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转让可以通过免征营业税加以鼓励。四是继续执行对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通过征税措施严格限制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数量和范围。  

  • 沈阳世博园可持续发展建议_经济学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性展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一些为活动举办专门修建场馆的会后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针对世园会结束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及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世博园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世园会 可持续发展 沈阳世博园位于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占地2.46平方公里,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于2006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这里隆重举行。会后的世博园要继续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状况进行分析,为世博园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世博园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分析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和信息中心,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城市,已经形成了密如蛛网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络。 根据美国华盛顿的城市土地研究所研究,一个大型主题公园的一级客源市场最少需要200万人口,市场范围在50英里或1小时汽车行程距离内;二级客源市场也要有200万人口以上。在150英里或3小时汽车行程内,这个距离内的旅游者可以在1天时间内往返。沈阳国内一级客源市场丰富;2003年沈阳市拥有689.1万人,其中市镇人口占90.9%,乡村人口占9.1%;非农业人口440.6万人,占沈阳市总人口的63.9%。另外沈阳周边城市抚顺、鞍山、铁岭等城市人口均超过200万,二级客源市场乐观;另外,沈阳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良好。2006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参观、游园的游客中65%为外地游客,这充分说明世博园有着较强的客源优势。 世园会有100个展园和4大标志性建筑,再加上世园会本身的基础设施齐全,以及沈阳市区便利的交通状况,比如从市区到世博园,开通了直达的火车、公交车、旅游车专线。同时世博园内有接待中心,大型停车场、纪念品商店、花卉交易中心、美食街、大型演出广场、各具特色的农业庄园、大型游乐场、儿童乐园等。世园会使沈阳城市建设加快5到10年的时间。 园区内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由于世博园处于棋盘山旅游风景开发区,水系发达,是动物的乐园,植物的王国。 世博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游客数量减少 世园会期间,世园园内客流如潮,截至2006年10月31日,世博园共接待游客1260多万人次。之后,世博园热将降温,外地游客将会锐减,本地去世博园休闲的人数也将在平稳中逐步下降。因此世博园将面临着严重的客源不足问题。 (二)管理体制转变 世园会期间,在管理体制上,政府起了主导作用。世博会后,世博园管理将由政府管理转变为企业独立管理,自负盈亏,世博园区功能从会议展览型向旅游经营型转变,这为世博园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 (三)市场竞争激烈 世园会期间,政府主导使世博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远离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世博会后,这种因素很快消失,旅游景点本身的经济规律开始起作用,企业管理的微观性要素在竞争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世博园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议 走产业化运作之路。一是要明晰产权。在世园会结束后,由世博集团来实现世博园的产业化运作,实现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二是要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通过世博园周边拓展项目的滚动开发,形成集旅游、国际会展、度假、生物资源开发、生态社区、国际商贸旅游集市和世博教育七大产业为一体世博产业集群,实现周边资源和利益共享,形成功能互补、配套齐全、服务体系健全的区域联动和全方位发展格局。 走创新发展之路。一是策划创新。与媒体合作举办大型活动,扩大市场效应;策划大型舞蹈晚会及大型广场式主题晚会,突破舞台的局限;策划大型游园活动,如举办狂欢节、啤酒节等。二是产品创新。要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文化内涵和游客参与性,实现产品由静态观赏型向参与体验型转型升级。三是管理创新。在人才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并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的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法制。针对旅游景区的发展,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如:旅游景区管理制度、规范游客行为的奖惩条例、景区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跟踪考核制度、风景区旅游商品质量及价格管理制度、景区资源及环境保护制度等等,以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及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加强营销。其具体做法包括:第一是采取直接营销手段,即制作节目单、光碟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营销;第二是采取主题活动营销方式,如特色节庆、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与国内外艺术团体进行交流与合作等方式;第三是利用网络营销;第四是进行品牌营销,如世园会吉祥物“阳阳”就可以作为世博园的鲜明的形象代表,同时进行品牌在文化、空间及价值上的拓展。促进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

  • 试析坚定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_ 经济学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实体,对外位居世界第二,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为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创造了可观条件,但在人民币国际化逐步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障碍 ,这是正常的,我们不能为之而中止,因为人民币的国际化不仅是经济层面的需要,更是中国真正强大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需要,是中国发展的战略要求,我们只要坚定目标,措施得当,就完全可以完成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论文关键词】人民币 可自由兑换 国际化 推进 1.定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2.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已基备了较坚实的基础,主要如下: 2.1较强经济的实力 经济实力一般用GDP衡量,美国和欧元区的GDP 基本占世界的20-25%左右,位居世界上前两位,与之相应,美元和欧元在交易货币中所占的份额也稳居于前两名。据国家统计局今年4月1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GDP为7.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美国为15.9万亿美元,日本为5.9万亿美元,欧盟区合计为16.1万亿美元,这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较坚实的经济基础。 2.2位居世界第二的贸易规模 贸易的规模对人民币的国际化具有直接的作用。从实体贸易在世界所占的分额来看,世界上主要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及地区为美国、欧元区,其贸易份额即占世界前三名。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并一直保持至今。据统计,2011年,美国货物对外贸易总额3.73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货物贸易总额为3.642万亿美元,这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交易基础。 2.3逐步健全的金融体系 截至2011年末,有9种外币可与人民币交易,有319家外汇指定银行为企业、个人提供本外币兑换业务,318家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2011年交易量达到14.2万亿美元(日均成交581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4倍;随着中国外汇市场建设与发展,交易机制趋于完善,进一步夯实了外汇市场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的能力。 2.4日益稳定的人民币汇率。2012年4月 1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由5‰扩大至1%的首个交易日,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96,较上一个交易日走低81个基点,市场反应整体平稳,即期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也未触及波幅上下限,反应了人民币日益稳定,能够承受更大弹性。 2.5充足的外汇储备。根据通行的国际储备需求理论,充足的外汇储备一般维持在进口额的30%左右即可,而中国近年来外汇储备稳步上升,达到并远远超过了同期进口额的30%,截至2011年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31万亿美元,到2012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万亿美元,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国际化进程 自1994年1月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兑换,1996年12月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关键一步,经过近20年的磨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在多方位取得了突破,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 3.1成为了周边国家的区域性货币。目前,人民币可在中亚五国、俄罗斯、巴基斯坦、越南流通;同时,人民币结算在内蒙古、广西、云南的边境贸易中占了绝对优势,如中蒙、中越和中缅边境贸易结算超过80%用人民币结算。 3.2港台地区人民币业务迅速发展。人民币在香港已开始作为储备货币,用于金融资产的定价和投资,如截至2011年年底,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共116笔,总值近1800亿元人民币;人民币存款总额接近5900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年底的3100亿元人民币增加近9成;经香港处理的人民币结算额在2011年达1.9万亿元人民币,是2010年的5倍。此外,台湾地区也在日常消费和小额贸易的支付中开始大量接受人民币,并实现人民币与新台币之间的现钞兑换。 3.3双边货币合作不断取得突破。截至2011年末,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白俄罗斯、阿根廷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总额为1.3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部分协议进入实质动用阶段;在2012年的前三个月里,中国人民银行又与阿联酋、蒙古等5家央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合计规模达4350亿元人民币。此外,蒙古的银行、越南国家银行已开展了人民币储蓄业务,人民币实现了对泰铢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对韩元等五种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银行柜台直接挂牌交易。 3.4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序开展。 2011年,人民币跨境使用稳步扩大,一方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另一方面,全面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业务从经常项目扩展至部分资本项目。 初步统计,2011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累计发生1.56万亿元、5212.7亿元、201.5亿元、907.2亿元。 4.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是以中国的综合力量为支撑的。只有中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处于强势地位,才有可能使人民币在外部流通,人民币的崛起是中国在新的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必然选择。而中国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目前需解决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4.1维护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展的国际环境。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处理好国际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处理好与现全球货币霸主美国的关系,美国虽然深陷金融海啸的泥潭,失业率达8.5%,约15%的人靠领取救济金生活,但仍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也是唯一能对中国造成实质性威胁的国家,当美国与冉冉崛起的中国相遇时,两个大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碰撞和交锋,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着其必然要自觉或不自觉要防范、打压、甚至击败新来的挑战者,维护货币霸主地位;而中国也只有依靠自己的软、硬实力,联合更多的同盟来对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才能防止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被外部力量骤然中止。 4.2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中国持续30多年的快速、粗放式增长累积了大量内生性的矛盾、冲突和结构性问题,以往依赖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影响宏观调控的因素也日益复杂。如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GDP较上年同期增长8.1%,创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经济增速。从季度环比来看,情况就更糟糕了,中国第一季度GDP折合成年率较上季度增长7.4%,低于上季度7.8%的增幅,也低于政府7.5%的全年增长目标。在这种压力下,只有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全面启动以消费为主体的内需,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才能继续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5.战略意义 中国的国家地位,决定着中国在国际中没有默默无闻、无所作为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币国际化与核武器是支撑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两条腿,现在核武器已经站起来了,人民币国际化这条腿正在舒展、准备站起,当两条腿都站立时,才能说中国是真正的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华民族在国际上才有生存空间。 6.措施 6.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继续保持对外贸易适速发展,稳步推进经济较快增长,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6.2继续加强国防建设,加大高新尖武器、新军事装备的研制,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保驾护航。 6.3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创新、丰富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加快确立上海作为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地位,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交易基础。 6.4先易后难,从实力比中国小的国家及较易操作的方式入手,逐步向发达国家扩展,最终以可作为欧洲、美国储备货币的方式进入欧洲、美国,完成人民币国际化任务。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