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xp19821
1299 2

东莞再现招工难 劳动力成本已涨至极限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4粉丝

贵宾

学术权威

9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3
论坛币
629905 个
通用积分
52.2532
学术水平
681 点
热心指数
793 点
信用等级
430 点
经验
138469 点
帖子
4126
精华
1
在线时间
22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14
最后登录
2024-4-30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现在来求租的比以前少很多。”住在东莞长安镇振兴街的谭伯最近很苦闷:没租客找他了。10月份临时出租还好,到12月份,临时房的出租就明显变差了。

  东莞智通人才市场企划部的谢朝香也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今年招聘会的人气下降快了很多。往年的经验看,离春节大概1个月这个时间段,工人求职率会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从今年的情况看,工人的求职下降趋势比往年提前一个月就出现了。

  “对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已经到了极限”2月中旬,智通人才市场做过一个调查显示,东莞工厂类用工供需比为1:2.25,这意味着一个求职者可有两个岗位选择机会。而以前文职类的求职者远远高于职位需求数,但是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文职类供需比已为1:1.07,需求也超过了应聘比。

  11月20日,该人才市场专门组织东莞30多家企业到武汉进行招工。张铭铭告诉本报,这次招的主要是没有很多工作经验的工人。而举办这个招聘会的初衷,就是为了储备人才。

  在11月30日市长约请人大代表座谈会上,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副局长黄薇介绍,“招工难”仍不乐观。今年第二季度各类用工需求约为18.7万人,第三季度用工需求约22.5万人。目前缺工最严重的是电子、家具、制衣、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普工。

  过去对于缺工的一个共识是,普工过剩,缺的是技工。“从趋势来看,以后这两种工人都缺。”张铭铭说。

  凤岗镇人力资源分局近日对全镇范围内263家企业进行了用工需求调查。据统计,这些企业共计缺工9638人,缺口率为11%,其中普工缺口率是85.06%,依然是缺工的主体;技工缺口率为14.94%。

  在张铭铭看来,普工的缺乏,不仅仅因为订单,同时普工人群基数在大幅下降也很关键。“新生代工人很难进入普工群体,这意味着普工供给本身就越来越少了。”张解释。

  目前,东莞的用工紧缺问题已经延伸到各行业。本报采访中了解到,东莞的模具、电子、制鞋业,甚至酒楼工人等第三产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工现象。

  缺工的另一主要原因,则是当地的工资不再具有吸引力。

  “根据我对很多做毛衣企业的了解,开出2000多元的月薪招熟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东莞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陈耀华告诉本报记者。

  厚街镇一家小型服装企业恒达服装公司,今年就陆陆续续总共进行了5次招聘。“现在是长期不间断招人了。”老板王鲁振告诉本报,即使开出月薪1800块的待遇,也没留住多少人。该公司总共60人左右,但目前人工缺口仍然达30人左右。

  工人对工期的预期普遍大幅升高。而工资能提到多少,对于企业来说却是一个颇难拿捏的事。

  陈耀华告诉记者,现在来说,东莞纺织企业的一个国外订单,毛利率大概是8%-15%这样的水平。刨除各类费用,普通的企业净利润率也就3%左右,比2008年降低了2个点。上规模的企业会好一些,但目前大部分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对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已经到了极限了。”

  内地吸储工人能力加强

  “我的判断是,缺工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的问题。现在民工在沿海跟内地的待遇差别不大,而国家在全国遍地开花搞战略性规划,就地就业将造成对沿海劳工源的分流。”一位东莞市外经贸局人士对本报分析。

  据本报记者调查,沿海地区不少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也给东莞这样的沿海城市的传统产业的招工,带来了不小难题。

  拿中部省份安徽来看。“我们这里别说对外供应劳动力了,现在连自身的劳动力就不够用。”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不久前就告诉记者,这几年,合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国内外产业明显加大了对合肥的投资力度,对工人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以往我们每年都是对外供应劳动力,但现在我们这里的劳动力反而出现短缺了。”孙金龙说。

  这样的情况下,在制造业机器替代人工显然是一种大趋势。

  “今年上半年,电脑横机跟缝纫机都供不应求。”陈耀华说,这两种机器供应紧张反映了两个信息,一是现有劳动力满足不了订单的需求;二说明设备更新换代在加快。

  早在今年初用工紧张潮之际,王鲁振就专门花了60多万进口了2台电脑横机(自动纺织机)。他对本报算了一笔账,一般而言,一台自动机器的产量相当于两台人工手摇横机,人工手摇横机是一人一台,而现在一个工人可以同时管理6到10台自动机器。按一人管理8台算,电脑横机替换了人工手摇横机后,可以抵得上十五六个工人。

  “机器替代人工肯定是一个趋势,但是多长时间能够扭转局面,还很难说。”张铭铭分析。

  治和国际咨询中国区副总裁项立帆则认为,对于沿海城市来说,传统产业将逐步走进“死胡同”,要顺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加快进行产业转移和升级。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叶石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 招工难 劳动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纺织服装行业 劳动力 极限 东莞 招工

成功就是锲而不舍的追求!
沙发
addreamer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29 15:4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沿海劳动力成本上涨是应该的,早就应该涨了,靠无线的压榨农民工能发大财?
不上涨,哪来的危机感,怎么促进产业升级,淘汰低层次的产业?
不思进取,光靠把自己家隔成N个小间,租给农民工就当百万富翁的时代还能永远走下去,让你成亿万富翁??
说不定没准哪天就被历史抛弃,萧条下去了

使用道具

藤椅
liuyun0324 发表于 2010-12-29 15:47: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同意楼上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4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