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indythu
10978 7

[经济] 名义利率=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 合理吗?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高中生

8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8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3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1190 点
帖子
16
精华
0
在线时间
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4-19
最后登录
2015-10-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从购买力来讲,这个等式似乎是不成立的。试讨论: 假设第一年CPI 100,我的收入是100,真实利率是3%  . 若无通货膨胀,我把钱存入银行,那么第二年能拿到103元, 103/100=1.03   倘若通货膨胀率是8%,那么第二年CPI为108,名义利率是11%,我把钱存入银行,第二年能拿到111元,相对购买力111/108=1.0278<1.03 两者并不相等啊!!求高手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通货膨胀率 真实利率 通货膨胀 名义利率 CPI 宏观经济学 曼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沙发
旅途8694 发表于 2011-5-7 10:54: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准确的来说是个约等于吧。
概略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r=i+p   ,其中,r为名义利率,i为实际利率,p为借贷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率,它可以为正,也可能为负。
较为精确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r=(1+i)(1+p)-1   i=(1+r)/(1+p)-1   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计算实际利率的公式。
只要相信自己所走的路,大步向前走就好,然后就那样成为一个能让别人带着笑容守望着的人。

使用道具

藤椅
steven12358 发表于 2011-5-7 11:00: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这个式子本身就是简化形式,真正的形式是“(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但在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都较小时,“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可以省略。从你的计算中也可以看出,差值是比较小的。简化形式的目的就是方便计算,方便沟通交流。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chenlileo + 1 + 1 + 1 正解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板凳
论道 发表于 2011-5-7 11:06: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的逻辑错在:你存了1元钱到银行,第二年你的钱成了1.03元了。但是与此同时那1元钱通过银行放贷形成资本,投入到在成产过程中,会有相应的产品或劳务出来的!所以,第二年即使你的钱变为1.03元了,但同时货物也不再是1元的货物了(一般由于生产活动而会增加)!所以通货膨胀率未必为3%。
事实上,通货膨胀率是由于发行货币量相对于存在的货物太多而导致的,货币量即使多了,但只要货物存量上升的比货币量更快,那就不会产生通货膨胀。

使用道具

报纸
天乐坞 发表于 2011-5-7 13:04: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
呵呵

使用道具

地板
Cindythu 发表于 2011-5-7 23:42: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啊!!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使用道具

7
yyannn 发表于 2011-5-8 00:01: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提到的那个表达式称之为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其实变量之前都有弹性系数。建议研读钱小安老师的《货币政策规则》。
对经济学的痴迷,会使你变得疯狂。对金融的热爱,可能会使你迷失方向。

使用道具

8
Cindythu 发表于 2011-5-9 01:58: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yannn 发表于 2011-5-8 00:01
楼主提到的那个表达式称之为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其实变量之前都有弹性系数。建议研读钱小安老师的《货币政策规则》。
恩,好的,非常感谢!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4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