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找工路
从10月底辞掉实习工作,到现在基本确定去向,也有三个月时间,接触的公司有十余家,一直没写过笔经面经,很是惭愧,现在整理一下,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点帮助。
按照惯例,好像要先介绍基本情况,我是财务管理的硕士,女,211+985,就是非土著啦:),就业意向是北京(必须)+国企(优先),自己也没想明白要选什么行业什么岗位,算是“走着瞧”。
十月份开始投简历,没有海投,主要和自己的勤奋程度有关,我也比较想得开,自己定位为“中人”,不是牛人,不求牛offer:大牛的投行和咨询没戏——不用投,证券方面我不懂——只投了一两家的计财部参与一下,四大没有投,外企基本没有投,高精尖的研究所之类不投,主要的考虑是,业务应该可懂,财务工作即使不核心也不能太边缘。
找工作的大幕拉开……
序——人生第一个offer
第一个offer来得比较快,华润集团信息管理部的工作,在深圳,深圳?信息管理部?淡定淡定,这主要跟我的实习有关,之前刚好是跟了一个综合信息系统的项目,与华润“财务+IT”的需求契合度很高……话说是啊,彼时,华润CIO到学院招人,道是现场笔试次日面试,我不由惊呼“这么巧?刚辞掉一份工就有近乎一样的工来招?”,径直奔去,地点、工作性质全没想清楚。因此,这个offer来得快拒得也快。
却让我开始觉得,找工作,还是要先想明白,不然真白费力气。
真正的戏在后面,得分类讲。
房地产类——万科、中海、新鸿基
这一类中深入接触的公司只有万科一家,单独分类,是因为我对房地产还是有很深厚的感情滴,那啥,觉得房地产资金密集,两头高负债,财务工作应该大有可为,自己汗一个……
万科:
万科的校园招聘搞得非常规范,毕竟“万科新动力”已经做了十年,一笔+四面,一天结束一项,非常高效。笔试设在北大计算机中心,行政能力测试,没什么可说的,面试开始全在朝阳公园旁边的万科中心,是栋灰色小楼,现代,不张扬,办公区宽敞舒适,HR们和蔼可亲,一面时又有班车接送,我一下对万科好感倍增,但是没时间多想,一面无领导小组讨论,二面HR面,三面专业面……宿舍同学问我:“如果万科给你,你签吗?”“签吧”“民企?”“嗯,我觉得喜欢”……三面之后的晚上,我焦虑地等通知电话,十一点,同去的同学已经接到终面通知,很快,其他岗位的同学也见信儿,十二点,我仍旧没有消息,郁闷地跑去吃麻辣烫,凌晨一点,居然接到电话,通知终面,但岗位可能有变动,可能要去深圳……那天是周四。
那会儿我突然开始转牛角尖,周五,思量之后决定把专业面涉及的问题重新整理成研究报告,赶在终面之前发给HR和专业面试的考官,再次争取北京岗位的机会,周六,疯狂地赶完论文开题报告,周日,通宵做研究报告,周一早上,发出报告的我躺在床上,浑身上下不剩一点力气,其实我已经不在乎结果了。
万科最终没有把北京的offer给我,找工作的路还在继续……找工作,一味恳求无用,不如找到自己的卖点,与公司岗位的契合点,不卑不亢地说服对方。
中海:
中海的海之子已经结束,但在公邮里看到财务岗位的招聘信息,就发了邮件过去,面试的HR是同校的师兄,相谈甚欢……得知实情是他们希望招几个去外地的财务人员,但之前网申的师弟师妹很少,所以定向补招……这一趟,纯粹聊天去了。
新鸿基:
这个说来丢脸,笔试之后HR给我打电话,上午十一点,我还没有睡醒(汗…),“同学你网申没有”“嗯……哦……没有,只现场投了简历”“要申”“噢,好的”,赶紧爬起来申请,结果再无音信。
房地产之路结束,此后转战别家。
国企类——中化、中冶
中化:
万科之后深入接触的便是中化,面的是集团财务综合部,我的中化经历自始至终都十分戏剧,得从接到面试电话说起,中化的招聘是部门自己组织,专业性比其他公司差了不少,给我打电话的人讲话不很清楚:“同学,通知你XX日参加中化财务综合部的面试……”我一迷糊,楞把中化听成了中海,马上问:“还是在中建大厦对吗?”对方当场怒了:“我们是中国中化集团!”瀑布汗呀……同学们,这个充分说明接面试电话一定要竖起耳朵听,听不明白要问,万不可装明白啊……一面那天呐,还是很倒霉,正赶上北京第一场巨大的雪,温度又不够低,路上化得一塌糊涂,我踩着烂泥,提前两个钟头就出了门,提前一个钟头赶到了凯晨世贸大厦,跟前台说明来意,mm说:“哦,那你五十分钟之后再来吧……”我无比怅然地走出大厦,东望长安街,西看复兴门,高楼林立,寒风凛冽,就是没有可以小歇的地方啊,对于我这种很容易感情用事的人来说,中化不去也罢!不过也就发发牢骚,哪能真不去。一面群面加英文面试,两个考官都面无表情,群面中我负责总结发言,讲得磕磕巴巴,英语问题只有一分钟回答,等我嗯啊完,时间都过去一半,自觉没戏,垂头丧气地回了学校。
居然进了二面,居然要分组做研究报告,我们组六个人分到做中粮控股的投资分析报告,时间一个星期。这样的任务,除去本身的工作量,还有很复杂的协调工作,同组的人当时都忙于跑来跑去面试笔试,聚在一起见个面都难。我和同班的男生揽了财务预测部分的活儿,协调的工作我们都在做,总之,这次任务,我始终没有尽全力,原因有二,一是没有十足的动力,二是也怕包揽太多,淘汰的结果也在预料之中。
事后回想中化经历,感觉自己很是迷糊,在一群全部足以胜任工作的竞争者中胜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突出优势才行,我没有,如果重来,或者我会选择去做小组中的协调者,或者我会下功夫把我的presentation准备得有趣、有彩,都不该是一路混下去,静等淘汰。
中冶:
中冶财务公司的经历,短暂又诡异。笔试地点设在三元桥中冶新大厦的一个会议室,同笔的还有三四十岁的老同志,笔试时间两小时,怎么看都觉得应该是一个小时的题,简化版的行政能力测试+一道论述题,论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不得不说,我专业知识真是相当的不扎实。
银行类——交行北分、农总、中总、建总
这一类,应该是这篇面经的重点。这样的结果,我找工作之初也没想到。银行的招聘,几乎同时开始,来势汹涌。我一直对银行不很感冒,原因不明,但来都来了,就都要投一下。
交通银行北分:
从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管理培训生开始,第一个银行面试来了。
当时我刚忙完万科和中化,身心俱疲。草草地看了下交行历史,就跑去面试了。问:“怎么看中小企业信贷?”答:@##¥#@(纯瞎掰)问:“如何进行银行监管?”答:&¥%#¥(继续瞎掰,那会儿我连巴塞尔协议是什么都不知道呢)
农业银行总行:
农总我投的是房地产信贷部,继续钟情房地产啊。得到笔试通知之后,买了本人大新版的《财务会计学》看了一遍,算是复习,CPA的书我有点看不懂(作为学了6年财务的人惭愧一个),然后从精品课程中找出货币银行学的PPT看了下,看了看农行的董事长啊产品呀啥的,看了去年的考研阅读理解题,这就去考啦。结果是……农行的考试内容分三部分,行测+英语+专业,专业部分考会计和审计,审计我遥远的本科时代学过,学的是英文的,等于白搭,全蒙。
事实证明考试中运气很重要,农总给了我面试的机会。
一面是群面,按大类分组,十人一组,我排的是10号,面试官由农行、智联双方组成,案例题目是预算管理。先每人1分钟自我介绍,顺序不指定,我们就按1-10顺次进行,之后发表对案例的意见,我们还是按1-10的顺序,每人限时2分钟,说到我这里,大家都已经有点听不进去,我临时调整,想说大家没有提到的问题,结果时间未到就被面试官打断:“个人意见时间过长,我们现在进入自由讨论阶段”,此时局面已非常被动。后面的讨论主要按照前几个同学的思路展开,我只好转而设法提出建设性意见、进行补充,然而十人的小组,我发言机会并不多,最后的总结,有同学提议把机会给另外一名发言更少的女生,群面结束。
之后,我被问到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我只搪塞了两句就过去,不知当时为什么会这样草率。
说到这儿,大家应该知道了,这是个杯具。
与中化的二面类似,我把自己摆在非常尴尬的位置上,做了鸡肋。
中国银行总行:
这个是不是应该最后才写呢?这应该是我会签的地方~
报的是IT蓝图实施办公室,很搞不懂的部门吧?其实跟实习、之前的华润是类似的工作,转了一圈之后走到这里,让我不禁要感慨人生的神奇。当时报这个,也是觉得偏门,了解的人、报名的人可能会少,却与我的专业背景、实习经历都很相关,自己认为这样非纯财务的发展路径应该也不差。
报岗位其实是很重要的,需要综合考虑个人所长、切合程度、发展路径,还要想到竞争的难度。
由于已经笔过农总,中行的笔试前我只看了看经济学的课件(其实没有看完,大概只看了微观,汗…),后来又扫了几章货币银行学。考试是在一个什么城市学院…的旁边的巷子里的一栋楼里,第一门考英语,一路蒙到底,后来面试时遇到一个人力的领导,说这是按专八难度出的题,题量比专八还大些,我顿时释然,会才不正常。第二门考行测,这个我还会做,第三门考专业,中行的专业真是什么都考,对策是不变的,蒙呗。
中行的面试一天完成,外地同学包食宿和来回路费,虽然不是外地考生,还是感觉到了温暖。面试分英语面试、群面、单面,还有个素质测评和中文能力测试。相关的面经有很多,不赘述。
几家商业银行的总行,我接触了三家,中行的招聘工作是最规范和人性化的,笔试、面试以及体检,都秩序井然,面试中的候考、午餐,体检医院的选择……其实吧,我就受不住这样的糖衣炮弹。
建设银行总行:
建总的笔试紧挨中总,题目都类似,专业广度略小,英语难度小非常多,但行测比较难,五个数字规律题,我只做出了一道!建议放过专业部分的不定项选择,蒙对的概率太小,多留些时间给行测。
建总的面试就安排在建行大厦,黑色的大楼,候考厅里暗黄色的吊灯,深蓝色的地毯,让我想起电视剧里资本家们聚首筹谋……专业面试+英语面试+HR面试,面经略,等到体检,我发现——美女好多呀……自己还小自卑了下。
事业单位类——人民银行机关事务管理局、北京大学、人民大会堂管理局
这三家单位面经比较少,我就补补空白。
人民银行机关事务管理局:
笔试为人民银行系统统一试题,最基础的会计题,这个最让我头疼,看到分录就头大……
按五比一的比例面试,管理局计划招取两人,两个方向,所以嘞,面试那天一共就十个人,正是这十个人的面试,我们进行了一整天,七点出门,下午五点半回校。做的事情主要有:写了一篇通知,一篇800字的议论文,然后就开始等……等……等……然后带我们去吃午饭,然后到会议室午休,然后等……等……等……终于轮到我面试啦!领导说:“我们就拉拉家常……”真的是家常,从父母工作到个人爱好,到有没有男朋友,都问啦。
问:“为什么报我们这个单位?”答:“其实了解不多……更想说说为什么贵单位应该选择我……我觉得自己能胜任……”问:“你先说不了解,又说能胜任,不是前后矛盾吗?”倒……
问:“我们这个部门,可能会有很多人找你帮忙,你又有原则,怎么办?”答:“原则是底线,能帮一定帮,不能帮解释清楚为什么帮不了”问:“我跟你本科学校书记校长都很熟,你有什么意见提给他们吗?”泪奔……
北京大学财务处:
北大行政岗的笔试是最让我哑口无言的笔试!分两部分,一部分上机题,考office操作,除了做不完没有别的问题。第二部分那个笔试啊……分填空、选择、简答和论述写作,除了考那句话是出自?A、《资治通鉴》B、《史记》……就是考北大首创的学制是?还有北大的千人计划是?新评为院士的是?写作题目是:1、北大校长与西部某高校签署合作协议,请拟发言稿;2、写你对人才战略的看法……
我……我……
一面应该是人事部与财务共同组织,不问专业问题,问的都是你为啥报这儿啊?这个工作很繁琐你知道吗?让你一辈子做这个的工作怎么办?
我仔细考虑之后,放弃了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