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mhsm
869 1

[财经时事] 广东 三分之一的企业退出制造业 [推广有奖]

  • 1关注
  • 9粉丝

院士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72 个
通用积分
2.1200
学术水平
39 点
热心指数
57 点
信用等级
31 点
经验
9464 点
帖子
2215
精华
0
在线时间
18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25
最后登录
2021-8-2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劳动力成本上升,油电涨价,融资成本一路上涨,中小企业面临一道道坎。


    ●关张的企业是否都倒闭了?专家分析有三种可能:一类是真的倒掉了;一类是转出了珠三角,“不过,这类企业只占少数,约为10%。”一类是退出了制造业。他认为,1/3以上的关张企业属于此类。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从珠三角地区搬迁出5900多家企业,它们中半数以上转到了粤东西北地区,支撑了环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引言

    近几年,对于不少企业来说,日子过得真不容易。

    一边厢,国际国内市场严重影响着企业的产品开发和销售策略;一边厢,宏观经济政策不断迫使企业快速调整发展思路。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作“倒逼”。

    倒逼之下必有死伤。重压之下必有勇士。

    有媒体报道东莞出现了企业“倒闭潮”;有企业抱怨生产成本上升20%,利润殆尽,面临生死边缘;亦有企业抓住市场和政策的机会“弯道超车”,闷声发大财。珠三角制造业生与死分化已更趋明显。

    “目前广东中小企业的问题不是生存问题,而是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加快转型升级的问题,或者说是企业‘成长的烦恼’。”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何佐贤在上周五广东省新闻办召开的经济运行发布会上,断然否定了“倒闭潮”之说。同一发布会上,广东省统计局副局长蔡允革也认为“倒闭潮”之说无依据。

    广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如何看待广东企业当前的困境和出路?南方日报从今天起推出“广东经济转型调查”系列报道,从“死与生”、“变与通”、“今天与明天”三个角度,探寻粤企转型的阵痛和背后的真相。

    “烫手”的订单

    金融危机时订单是“救命稻草”,而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有订单却不敢接

    7月14日,东莞资深玩具企业“素艺”轰然倒闭。

    东莞市外经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成立于1994年10月的东莞素艺玩具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04万美元,投资总额104万美元,是一家韩资企业。公司有员工约460名,主要生产和销售玩具电子表、毛绒及边纶布玩具、儿童推车等。2010年,企业进出口470万美元,2011年1—6月进出口178万美元。

    “这家工厂效益一直以来都还不错,工人的待遇也过得去,工资在同行业中处于中上水平。”不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他们对“素艺”的倒闭表示惊讶。

    联想到最近东莞两家老牌制造业厂家的倒闭,舆论目前对东莞中小企业的生产现状感到担忧。东莞市副市长江陵近期也在多个场合表示:“目前东莞企业遇到的困难不亚于金融危机时。”

    在东莞,以玩具业等为代表的制造业曾经引领了东莞的产业发展。对于目前玩具行业的现状,不少人表示担忧,甚至认为这也折射出当前制造行业整体疲软。

    “目前确实有一些困难,但并不像外界所传的那样严重。”中国玩具协会副会长、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常平分会会长梁钟铭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告诉记者,在所有的困难中,梁钟铭将原材料上涨排在了首位。拿玩具为例,一是国内原材料供应价格上涨,二是欧美等国对玩具生产标准的提高,使得很多企业不得不更换新的设备以提高生产品质。

    “原材料上涨之后,是人力成本上涨和银行信贷紧缩。”梁钟铭说,今年上半年,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城市最低工资普涨,东莞工资上涨幅度接近20%。

    港商如此,台商如何?东莞台商协会会长谢庆源最近一直忙着开会和奔走,“企业叫苦连天,我要到处救火”。

    “缺钱,缺电,缺人才,缺订单。”他向记者坦言,这一年里企业成本普遍增长20%,利润被成本消化掉。谢庆源说,订单仍然在持续下滑,更要命的是,金融危机时订单是“救命稻草”,而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有订单却不敢接”。

    这个说法得到了在莞港商梁伟浩的印证:“年初一直到一季度,生产气氛都不错,订单也很顺利,但是进入3月份发生了变化,从国内来看,劳工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油电涨价;从国外看,美国市场持续疲软,欧洲更像金融危机再来一遍,港商主要市场受挫较大。中小企业顶不住了,就去贷款周转,然而,融资成本也开始一路上涨,7月份开始出现了企业倒闭,尤其是出口商的下游企业。”

    关张的企业是否都倒闭了?谢庆源分析有三种可能:

    一类是真的倒掉了。他解释道,“倒掉”的意思是破产,是倒闭的意思。

    一类是转出了珠三角。“不过,这类企业只占少数,约为10%。”

    一类是退出了制造业。他认为,1/3以上的关张企业属于此类,1980年代初一批台商来到珠三角打拼,现在发展空间不断压缩,索性“退休”,“出租厂房做房东,或者回台湾,也算衣锦还乡。”

    记者之前在香港采访五大商会时就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第二代港商的归属早已成为港商之间的热门话题。当年小伙子赤手空拳闯内地,正是干事业的年纪,如今转眼二三十年过去,已是白发上头,“儿子、孙子许多都不愿意接班,干加工贸易这种累活,怎么办?那就关门退休咯。”梁伟浩曾经这样感慨自己同行的命运。

    “建议把广东早前出台的有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相应政策措施的有效时间适当延迟。”梁伟浩认为,即便是有港企不愿意转型,但是ZF继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仍然是有必要的。

    转型孕“生机”

    能够熬过金融危机不算什么,是否能找到化解困境的根本路径,才决定企业命运

    金融危机时期,大部分企业通过缩减开支降低成本来维持运营。但仅仅凭借节衣缩食只能维持短期的生存,不可能解决长久的发展。

    左右企业发展的资金和订单归根到底要靠什么解决?

    “过去七年,我们持续研发,产品实现七次升级,今年开始正式投放市场。保守估算到后年,年销售收入可达35亿元。”

    而这样的回报所需的研发投入是多少呢“两个亿。”欧阳朝曦肯定地告诉记者。

    七年持续研发与投入,换来一年甚至更短时间就可实现盈利,一个月的回报就可抵所有的研发投入——— 这样好的买卖被谁得着了?

    欧阳朝曦所介绍的企业叫惠州市厨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自七年前开展研发厨电灶以来,去年正式注册成立,直到今年5月对外销售,“一个多月,已创销售收入8000万元。”

    厨易智能的民用系列品牌叫“厨房先生”。在“厨房先生”眼里,这个大家都在叫苦的市场是它出生的最好时机:产品已经成熟,“十二五”国家倡导节能减排,居民消费不断升级。

    在这么好的时机,产品的毛利达32%—35%,“比同类产品高出5个百分点”,欧阳朝曦得意地说,消费品最怕被仿造,企业从生产线到产品都是自主研发,市场想仿造都难。

    许多大企业在市场战胜仿造,采用的办法是快速占领市场,不断更新产品。但谁都知道,这得有“烧钱”的实力。

    厨易智能同样面临这个考验。“企业自己投入那么大笔钱是不可能的,但已经有风投想来投资,也有银行愿意贷款给我们,老板正在考虑。”

    欧阳朝曦口中的老板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兼产品研发领头人、惠州本土企业家刘文斌。

    让刘文斌如此淡定的原因是,厨易智能的产品技术一直主打“节能减排“牌,号称比明火炉灶节能50%—66%,“银行看好我们的节能技术,才愿意贷款。”

    “逼得没办法,企业只能不断转型升级,只要看到企业发展有亮点,股东就愿意追加投资。”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何佐贤认为,我省中小企业通过改革开发30年的发展积累,在本土成长起来一批知名企业,这是一批成长性很强的新型中小企业,他们有技术团队,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同时也有新的经营模式,定位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这批企业是未来5—10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锋和骨干力量,也将是ZF重点扶持的重中之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制造业 劳动力成本上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 宏观经济政策 外商投资企业 制造业

对于知识的渴求是无止境的,学海无涯
沙发
hmhsm 发表于 2011-8-3 11:09: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越早动越主动


    加快转型升级,赶在几波市场动荡之前“武装自己”,每着都要快人一步


    2011年,距离广东正式推动“双转移”战略,推进珠三角转型升级已经三年多了。整个珠三角经济体正在通过市场机制加快配置资源,而很多企业也在这个过程,才以切身的体会真正认识到,“加快转型升级”真的不是一句口号。


    “可以这样说,如果企业没有实行转型升级,这些年我们能否坚持走到现在都是个问题。这些年来,2006年的民工荒、2007—2008年上半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纺织行业的调整,以及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每一次都是一个坎。”位于汕尾的敏兴毛纺有限公司原本是香港敏兴集团在深圳投资的一家毛纺厂,新世纪以来将投资总部搬出珠三角落地汕尾海丰,2006年意识到劳动力成本压力后,投入10亿元升级自动化设备,“凭借技术优势,实现转型升级”。


    在许多人眼里,敏兴毛纺赶在了几波市场动荡之前“武装自己”,每着棋都快人一步。敏兴毛纺的厂长却认为,这既有企业自身的主动发展需求,但也确实有当地ZF部门的客观推动和引导,这些年来推动的一些政策客观上也“推进了敏兴的转型升级”并取得明显成效,从2006年至今,敏兴用工从1万人压减成2000人,而产值却从3个亿跃升为10个亿。


    “越早动越主动。”在公开场合,敏兴曾当场表态,接下来还要响应产业政策精神,继续推进自身转型升级。


    广东省外经贸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对多家企业调研后发现,大多数外贸企业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尤其是在国家、省、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措施帮扶下,转型升级起步早、行动快的企业应对困境的能力较强,回旋空间较大。


    刘小锋也算是个动手早的企业家。四年前,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的千江油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小锋作了一个如今看起来非常高明的选择:


    在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内购置了一大片发展用地,建设自己的工厂,并于去年10月份正式投产,取名为“肇庆千江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同时终止了花都厂房租赁合同,结束了在广州长达14年的油漆生产。


    没想到,这一搬,竟躲过一劫。从花都搬到大旺后,运输费用、用电等综合成本下降,抵消了相当部分原材料涨价的压力


    “我们是提前行动。”孙文蕾——— 肇庆千江的一位主管经理,对自己企业的高瞻远瞩非常得意。


    早在几年前,广州市出台政策,要求所有像“千江”这样的油漆企业,在2015年之前搬入化工园区。


    被“逼”无奈,刘小锋必须做个权衡,为自己的工厂和事业选择一块新的安生立命之所。


    就在这时,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园为配合广东省委、省ZF“双转移”战略,铺开第一拨红红火火的招商工作,准备要承接从珠三角“笼子”里“腾”出来的“鸟”。


    肇庆大旺于是成了“千江”的福地。那是在2008年初。


    此后不久,众所周知的金融海啸席卷而来;再往后,环珠三角逐渐成为投资热土,用地指标趋紧;再往后,“千江”在2009年并购了业内另外一家实力相当不错的广州市星冠涂料。


    “我们的并购是强强联合。”孙文蕾一再强调,星冠涂料的加入带来了其高科技产品——— 纳米涂料。


    与记者最初猜测不同,“星冠”愿意委身“千江”不是因为生产经营上出了问题,恰恰是看上了千江在肇庆赢得的全新的发展环境。


    事实上,从少数转出到形成一个产业转移潮流,作为转型升级重要载体的“双转移”政策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响应。广东省经信委最近提供给南方日报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也就是广东正式推进“双转移”战略以来,从珠三角地区转出企业5900多家,其中半数以上转到粤东西北地区。


    广东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生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产业转移,已经拉动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经济走上快车道:上半年粤东西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大大高于珠三角。


    死与生,有时也许就决定于关键时刻的一个转身、一种选择
对于知识的渴求是无止境的,学海无涯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6 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