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ixiangzhe
2755 4

转贴: 人本经济学宣言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粉丝

副教授

6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277 个
通用积分
1.3101
学术水平
24 点
热心指数
36 点
信用等级
17 点
经验
6598 点
帖子
1189
精华
0
在线时间
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3
最后登录
2021-3-2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人本经济学宣言

巫继学

迄今为止,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都把物质财富的生产与分配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面对刚刚从贫穷与饥饿挣脱出来的人类来说,经济学的创始期有理由以物为中心、为元本、为主体、为基点。这种对象取向的经济学,实质上是以物为本的经济学。相反,我认为作为一门成熟的经济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必然将经济生活中的人作为对象,必然以人为中心、为元本、为主体、为基点来展开理论体系。这种对象取向的经济学,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学。

我创造了两个词,来表达我对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两类经济学的新划分:Materialcentric Economic 即物本经济学,Anthropocentric Economics即人本经济学。 本文就是对由我提出的人本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的一个概括表述。

§1 政治经济学原来是人本经济学

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自主意识的强化,使得人文科学各学科对于“人”(Man)的问题愈益关切。政治经济学必须反躬自问:人在经济研究中究竟居于什么位置?

  以为经济学必然以物为本来展开自己的理论体系,是天大的误会,莫大的过失。这个失误究竟归咎于弥漫着拜物教的旧时代,还是委过于学者们偏狭的视野,这并不重要。问题在于,如何审视经济生活中人与物的关系?我们从两种不同的视野来分析问题。

  先从社会经济生活的横剖面来看。其一,我们知道,经济研究的实证基础是经济活动。而人,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制动者、参加者和归宿者;就是说,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站满了人,它是这个舞台上真正的“主角”,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质言之,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所谓经济关系,就是人与人在经济生活中的相互联系,经济学所揭示的所有规律无不有人的因素加入其中。离开了人的经济活动是不可思议的。其二,既然经济活动的主角是人,而人的行为又受先天素质(如智力与体力状况)和后天受教育状况的制约,那末,在经济学范围内涉及有关人的这些问题就很自然了。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受教育程度、生活经历、道德品质、气质与气量、心理状态、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思想感情、行为举止、家庭情况乃至个人嗜好,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在经济活动中反映出差别来。人的不同个人素质,不仅直接在经济活动中发生作用,而且个人在经济活动之外的行为也将起间接作用。其三,就对一个社会的经济作宏观控制来讲,无论是行政的、经济的还是法律的,都是人们意志的贯彻。一项经济政策或法律条款的制定是人的活动,要使其贯彻下去同样是人的活动。进一步讲,政策法规制订的依据本身就是人。经济研究若要提高其应用价值,脱离了对人的研究是毫无前途的。最后,经济研究涉及的深层关系是人们的经济利益(物质的和精神的),怎么能设想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利益分析呢?

  再从社会经济生活的横切面来看。撇开社会差异不说,可以从两条线索来思考:(1)人与经济活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需求,同时为满足需求产生了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不仅因人始,且以人展开。在生产要素中,劳动者是能动的、主观的要素;在生活过程中,劳动者始终加入其中,并按人的意志使再生产过程有目的地进行下去;流通过程,更是人的杰作,他们因而创造了市场;生产劳动的恩惠——产品,是人们分配的对象;基此导致了人们的消费活动。所谓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环节,正展示了人们经济活动全过程。在这里,作为经济活动参加者,人是主体。斯密以经济人范畴概括了这一经济事实。根据每个人居于经济活动的不同位置,他可能是劳动者、管理者、计划者等等,但同时都是消费者。社会经济活动不依理性怎样走偏,总是以人为归宿。(2)经济活动与人。人类又是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地发展自身、完善自身的。正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正是人类的基本实践生产活动,一方面发展了人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丰富了人的社会属性。人是万事万物的尺度。这一古老的判断,在当今世界变得更加耀眼,更加丰富,更加不可或缺,日益为现时的志士仁人重新推崇。作为尺度,它将使经济发展与增长富于人性,它将使一切经济活动以人为准则,从而使经济活动重新作为人类自身的活动。鉴此,可以说经济学原本就是关于人与经济活动的科学,抑或经济学本应是以人为元本、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来展开理论研究的人本经济学。

§2 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更应重视

在具体的意义上说,以自主劳动社会为前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应重视“人”、更应成为人本经济学。这是因为:其一,在这个新型经济制度下,实现劳动普遍化,人人都成为劳动者,昔日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变为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在新的视野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囊括了一切人的活动,因而经济活动富于全民性;把握住人的经济活动,就抓住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

  其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人人成为劳动者,而且“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劳工神圣;人人成为当家做主的劳动者,劳动的社会主义形式是自主劳动;自主劳动是社会主义总生产运动依以旋转的轴心,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关系的体现,是囊括经济生活中一切范畴本质的范畴,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唯一的经济权力,因而它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占统治地位的范畴;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作为人本经济学的自主劳动经济学。自主劳动经济学是人们第一次站在自主劳动者集团的立场上,来研究自己组织的、以劳动者为主体的社会生产。自己研究自己的主体活动,更为真实、更为切近,当然也更为关心。

其三,从社会发展的本性上看,资本社会的经济兴奋点在追求利润、追求剩余价值上,这在客观上势必造成限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同时,现代经济的固有趋势,又要求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人材。在这对矛盾中,只有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符合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时,才是允许的。相反,自主劳动社会经济兴奋点在于追求必要价值,而必要价值正是全体劳动者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在这里,现代经济要求提供全面发展人材的固有趋势与人的自由发展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尽管这两者因各种原因会出现不协调现象,但就其总的倾向看必将是会一致的。这就是说,自主劳动社会的本性要求更重视人,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

  其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在本性上应以人为尺度、以人为目标。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经济兴奋点集中在剩余价值上,因而经济增长、利润提高便成为经济发展的唯一尺度、至高无尚的目标,整个机体都受“为生产而生产”的社会神经控制。在新的社会里,由于以人为目标,社会生产的目的与其经济运动的必然归宿点消费相重合。整个机体理应受“为消费而生产”的社会神经所控制。在以人为目标的社会里,对社会经济发展衡量的指标体系、对财富增长与人生活的环境(生态环境)的关系、对效率与社会公正的关系,对人的自我完善等等,都应在经济研究中从以人为本的角度重新予以审视。

  如果站在科学的高度来思考,经济学的主体性就是人的主体性。需要区分的是,由于资本拜物教,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学考察,人是在幕后的,出现的人只是真实人抽动的“木偶”;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学考察,人应在台前,剧中人就是真实的人。

  无庸置疑,自主劳动经济学必须予以明确回答。它一开始就宣布:政治经济学应当也必须研究人及其经济关系;人在这里具体为自主劳动者;自主劳动者是经济运动的主体,社会生产四环节以其为中心而运行。比之以物质财富为对象的传统经济学,这是本来意义的人本经济学。一个以物为本(物本),一个以人为本(人本);一个以为本(资本),一个以为本(劳本),真可谓泾渭分明。

§3 如何对待人?经济学人分为三派

纵览经济学说史,尽管人们在经济研究中应具有什么位置尚未酿成太多的论战,但却一直存在着潜在冲突。在经济学家的历史序列中,在对待研究人的问题上他们大体可分为三大派。

  古典经济学以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理论气质,毫不掩饰地宣布政治经济学以致富为目的,开创了将国民财富作为研究对象的新天地。重农学派一个重要代表杜尔哥将其主要著作称为《财富的形成的分配的考察》、古典学派的集大成者斯密将其巨著命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不是无缘无故的;力求文题相符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想要把一种开拓性的理论建树旗帜鲜明地公诸于世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数典众多那一断代时期的著作,以财富为对象可谓蔚然成风。要说在他们的著作中根本不见人,也言过其实。人在其字里行间还是时有出现的:诸如劳动者、工厂主、销售商、经纪人、“鲁宾逊”等等。然而,这些人是没有感情、失去人性的“经济动物”。至多不过是作者导演的经济悲喜剧中的角色而已。在这里,经济学可谓“见物不见人”。

  马克思、恩格斯批评了经济学中见物不见人倾向,他们在从事经济学研究中,破天荒地将人作为经济学主体纳入考察对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鸿篇巨著《资本论》,以资本为对象。资本是什么?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是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资本,就是研究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经济活动的内在关系。马克思自己曾写道:我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本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恩格斯也曾针对古典学派而写道:“‘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的关系。 如果说古典学派只注重研究经济活动中物与物之间量的关系的说,马克思则更注重研究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本质的关系。《资本论》向人们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通过由抽象到具体地考察,我们看到了两类人——一类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资本家,一类是供资本家剥削的人身材料的雇佣工人;资本家阶级剥削雇佣工人阶级这一本质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轴心关系;在这一关系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生长着三大阶级:资本家阶级、地主阶级和劳动阶级,这是该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马克思还在更广的视野里,以人为尺度,按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自由个性划分了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 在这里,经济学使我们透过物看到了人

  在马克思之后,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两支,一支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支是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秉承古典学派宗旨,但随着人类解放运动的发展和自我完善程度的提高,他们也对人的问题在研究中有所涉及,诸如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维克塞尔、加尔布雷思、萨缪尔森。他们不仅给予了经济学界优秀的科学论著,而且在其论著中不乏对人的问题的独到见解。马歇尔在其代表作《经济学》中开宗明义写道:“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这一见解,至今看起来仍很别致。不过,人在他们的视角范围,是与物质财富并存的二元目标之一。进一步看,在他们的研究对象中,物质财富是一条主体线,而人则是一条辅线,不居于中心地位。在这里,经济学中的线条是“物主人辅”。

  最近几年,经济管理科学骤兴。在这个领域,人们可喜地看到人被纳入考察范围。经济管理各学科著作卷帙繁多,几乎无一不涉及到人,特别是行为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等,更是如此。然而,这里有一个微秒的差别:它不是研究自主的人,而是在考察被控制的人;它不是研究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人,而是在考察抽象的、一般的人;它不是研究人们的经济活动,而是在考察管人术。所谓“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决策人”正反映了其良苦用心。在这里,人被看成“黑箱”,一头输入刺激,一头输出反应。如果站在一个资本组织的社会来看待这一问题,当然顺理成章,但如果站在一个劳动组织的社会来看,就颇为费解了。

§4 物本经济学二百余年史

如果从斯密的《国富论》算起,经济学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了。这是一段以物质财富为研究对象、为中心内容展开理论研究的历史,实实在在的物本经济学统治的历史。马克思尽管以大无畏的气概对其进行了批判,以《资本论》为楷模建树了以人为主体的崭新的经济学体系,凡是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见物与物关系的地方,他都揭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他的后继者们却着魔般地争相倒退到物本经济学的窠穴。可算是“有心插花花不红”。

  实在令人费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诸子百家,无论在他们的著作中还是在教学中,给人的印象几乎都是千佛一面:见物不见人!物本经济学的迷途居然延伸至今,毫无收敛态势。

  事情之蹊跷远不止于此。马克思经济学说在被转述时,人退居幕后了。看看各种版本的关于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论著吧,商品—货币—剩余价值,循环—周转—再生产,生产价格—利润—各种资本形式—各种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马克思经济体系中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经济角色,要么化为子虚乌有,要么变得形同骷髅。这又是一个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被确定下来。以偏传偏、以讹导讹,对于进一步现状的理解就感到不足为怪了。

  笼统地这样讲,似乎也不分平,因为确实有始作俑者。当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时,苏联科学院经研所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长驱直入,很快地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体系肯定下来。它的影响之大,事实上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平心而论,该书还是有其积极历史作用的。但是,这本书在忽视人作为经济学主体这一点上,更有着深远的消极历史作用。

  尽管经济学界对苏联教科书早就耿耿于怀,而且时有经济学人愤愤然执笔分析批判,然而时至今日,出版的诸多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中,绝少有完全跳出旧体系蕃蓠的。究其缘由,虽很复杂,但以下两点尤其突出:其一,长期以来,高头讲章,陈陈相因,苏联教科书几乎成了许多人编织理论体系的主要思想材料,将抽象法单纯地归为规范研究,又将规范研究夸大化,注重概念推演,轻视对现实经济运动的考察、提炼。人在经济学中的主体地位,不过是经济生活中人的主体作用的理论概括。缺乏实证研究,自然难以觉察人的主体活动。

  详尽地分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忽视对人的研究不是本文的主要任务,但为了论述的需要,这里我们将择要指出几个主要方面:其一,在确定研究对象时,人们大多都沿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这没有错。问题在于人们大多都忽略了经济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对经济关系的研究应以人的经济活动为中心。关于研究对象的长期争论,人们的理论兴趣在于是否要在生产关系研究中加进生产力因素。在我看来,针对过去经济研究中空洞概念演绎的弊端这样提出问题确有针对性,可是其切中时弊程度远不能与提出重视人的研究这一点相比。其二,由于对研究对象理解上的偏差,决定了理论体系中始点范畴的非人本性。多数著作事实上是从所有制即经济体制发端的,也有主张从所谓规律、生产方式、企业、资金、产品等起始的,这些是否成其为最优出发点笔者早已有另文论述,这里只想指出,人的问题在经济细胞中不幸被排除了。其三,作为理论体系中占统治的范畴,人们也大多将视野集中在物质财富上。宋涛的“净产品”论,雍文远的“必有产品”论,卓炯的“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论就颇具代表性。最后,落脚到理论体系的终点范畴上更是离谱。在《资本论》的理论“帷幕”降下前,人们合乎逻辑是看到了资产阶级社会三大阶级。面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终场”,多数是预示未来社会的,也有讲国际经济关系的,偶有涉及“阶级斗争”的本子,却给人以外在“粘贴”之感。

§5 论道经邦:经济体制改革的人本观

提出走出物本经济学,建构人本经济学,与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从人本观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人本市场经济、或曰劳本市场经济。正是这一点,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划出了一条界限。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的准绳。重视人的价值,弘扬人的个性,从而最终促进人的自主发展,是造就全民改革素质的关键。以人为主体、为本位去建构改革理论、思考经济发展方略,也许可以使改革迎来柳暗花明的景观。

  ——人,就其本性来说,具有个人性(利己性、私)和社会性(利他性、公)两重心理。每个人在同一经济生活中,都既有追求个人利益的一面,又有投身公共社会利益的一面。在一个极端自私的社会环境里,会压抑人的社会性,进而会挫伤人的创造性与献身精神;相反,在一个没有个人利益只强求人们一心为公的环境里,会压抑人的个人性,进而会挫伤人的积极性和进取性。这一特质,要求一个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应有个人所有权和公共所有权“两块天地”。这样,人性(个人性和社会性)、人的劳动(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方可充分实现,从而人的自主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能有效实现。这便是改革中民营经济勃兴,从而造成主体公有混合所有制结构的人本基础。正是在这一基础上,社会发展的双重力体系(公动力与私动力、国营与民营)的重塑。

——城市经济改革至今之所以没有大的突破,就在于至今没有造成一种人的二重心性发挥、实现的经济环境。将农村的“包”引入企业,然而企业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企业有了自主权而广大劳动者却成为单面人,失去了自主性。企业家获得了自主权,成为“老板”,而真正的主人、真正的“老板”——劳动者却滑向雇佣劳动的境地。企业必须将自身改革为一个大家庭,劳动者真正当家自主,有一个人生价值实现的内环境与外环境,物的目标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只有到这时,企业其他经济问题的解决才会收到治本的效果。如果真正的经济问题归结为人而不是相反,如果真正重视人、关心人,改革的一切行为以人为中绳,那末,又怎么可能被物价上涨、通货膨涨、失业一类的问题困扰至今呢?

——关于生产力标准。这大概是天经地义,无可非议的了。但是,生产力发展就自然会赢得社会进步,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素质的优化吗?且看世界经济史上的反例:生产力提高引起反人道行为的泛滥、以牺牲人为代价取得经济效益的增长。生产力标准必须有人的标准来补充、校正,或者说生产力标准必须人本化。关于经济增长,这又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信条。可是人类的经济增长会遇到两个限制:资源的限度(稀缺)和人自身能量摄取的饱和。那末是否存在一个无限增长的条件和必要呢?增长最终会遇到人的限制。不仅如此,近百年的经济增长史几乎是与生态环境破坏、人道主义践踏、实现军事战争现代化相伴生的。这说明什么?是否应提出增长人性化的要求呢?关于平等与效率。人们通常将此视为两难选择的典型问题。其实不然,联结平等与效率的是人。人既要效率又要平等。为了生存人们开始务求效率,生计有望后又追求平等。正题—反题,接下来必然是一个合题。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政治新秩序不是一种尝试吗?平等与效率问题的实质是分配,探求一种对个人和类完善有益的分配标准是症结所在。按权分配业已臭名昭著,屡受批判的按资分配至今仍对效益产生着影响,倒是按劳分配还未受到历史的全面验证。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应是恢复以人为本,真正站在人及其类的立场上重新审视经济学、建树人本经济学的时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人本经济 经济学 Economics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Economic 经济学 宣言

沙发
亢龙有悔 发表于 2005-2-18 10:5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富有哲学的意味
与古为新,旧邦新命

使用道具

藤椅
warsky 发表于 2005-2-18 12: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新儒家!不属于制度经济学内容,建议版主删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8 12:57:45编辑过]

治学之道,日进一尺,长久坚持,也能通达!——warsky

使用道具

板凳
gaoyufirst 发表于 2006-11-24 22:5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赞同楼主的观点

我研究经济学越深入,越觉得经济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社会科学

特别是微观(更不要说宏观了,宏观的基础就是微观)

现在流行——这个词或许不准确——的行为经济学就是这样一门新兴学科!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使用道具

报纸
gaoyufirst 发表于 2006-11-24 22: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但是楼主的一部分观点,我持保留态度

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但是不能否定经济学应该研究人的基本论调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