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因为在国外受过教育,大一在墨尔本大学,大2在IC,现在读大三,回到墨尔本大学,专业是土木工程,DOUBLE MAJOR.
,所以我才更加清楚一个大学生,特别是优秀的大学生,应该要有什么素质.
因为在国外,正如我所读的墨大,都是放养的.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就是自己去学习的能力.但是在我接触到国内很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却正是缺乏这种能力.而对于研究性人才,或者需要兼顾夸学科的领域的时候,这些人就会面临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由于所需要的技能,就是学习的技能.当你需要策划一个项目,例如考虑一个矿床需要用什么方式去开发,到底适合不适合开发,不单纯是考虑到那个矿床的地质结构,还需要考虑到未来对能源的需要,结合到到你平均的采矿成本,还有运输,原料消耗,一个矿可以踩多久.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很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根本就缺乏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因为会计,审计的学生不懂技术,而工程的学生又不了解成本控制和未来市场需求.但是企业所需要的,确实能两样都能兼顾的人,懂技术,但是要对经济有足够了解.
但是作为工程系的学生,你大学里面不会教你经济,商科的学生,不会教你相关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
另外一个,作为大学生,刚刚毕业,工作能力确实是很有限,首先大学教的知识永远会比市场所应用的落后,你到一个企业工作之后,特别是刚工作的前两年,又是一个学习时间,除非你一边读书,一边实习. 例如我们的本科,甚至硕士毕业生,刚毕业之后进入一个企业找工作,都会边工作,边被培训,由一个比较熟练和有经验的前辈去带两到三刚进去的大学毕业,让他们更好适应企业,并且减少他们出错,至于小的企业,就基本上你碰上什么不懂,也没有人带你,只有靠自己去学.我在大一去实习的时候,第一个工作是什么,就是帮人家整理资料,准备文件,或者叫我上网找什么资料,甚至帮他们拿文件去销毁.我大3从新找新的实习单位的时候,刚进去工作前两个月,都是对着电脑帮前辈从数据库里面把资料抽出来,把新的资料输入数据库,等我熟悉的这些情况之后,才能学怎么建立分析模型,怎么去收集新的资料,怎么去整理.半年之后我才开始独立的处理一些分析报告.但是我每次回国和一些HR,和企业的管理层交谈希望了解中国就业情况的时候,他们都有一个这样的评价,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这个耐性去完成这个学习过程,或者根本上缺乏学习的能力.或者说我了解的有局限性,因为主要都是集中在广东和上海,另外就是苏州和杭州.香港那边的这样的情况比较少.
什么叫做局部,什么叫做主要.你自己认为呢,假如那一整批大学生,不改变自己思维的方式,去学会怎么适应企业,市场对这些人才的要求,从根本上就是限制了中国未来的发展. 不可能要市场去适应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只有让他们自己去适应市场,在高端工作应付不了,就把自己期望降下来,去做那些差的工作.这个是中式思维还是西式思维,那你自己认为呢.个人更加认为这样的问题是在于那一大批的毕业生缺乏适应市场的能力.
princemlk你怎么看我是你自己的事情,我门门科拿A,我没有这么搞水平,只是平均分数能达到.至于我所说的,只是想你自己明白,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业,说到底是企业说了算,另外就是关系到一个那批大学生自我的定位问题.那些我没有办法去干涉.至于对于我所说的情况,你自己去问问那些在国外读书和工作过的人,他们的工作是不是像我所说的那样.
或者我忘记总结我所说的话,现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严峻,不是供过于求的问题,或者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产品适应不了市场变化的问题.我不认为大学扩招造成这样的问题,或者说是大学教育所造成这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文化所造成的问题.
至于保护知识产权,可能你们只认为知识产权是只需要在IT方面,但是在重工业,设计,这些方面同样是存在知识产权,或者说,只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必须要的.要不就没有办法能够发展.至于说是个取舍问题,我不认为是这样,假如在短期之内能够提高生产效益,我不否认,但是这样做无疑是杀鸡取蛋,把中国未来知识密集型企业发展的路给砍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