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梁
1779 9

[学科前沿] 经济周期根源的数学推理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2粉丝

学科带头人

2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627 个
通用积分
2.1802
学术水平
79 点
热心指数
70 点
信用等级
56 点
经验
35698 点
帖子
1126
精华
0
在线时间
30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9-9
最后登录
2023-12-2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经济周期根源的数学推理
-----货币循环的逻辑错误(简述)

当前世界很多国家经济上都面临严重问题,概括为一句话就是:缺乏购买力。所以,美国、欧洲都希望借钱来提高购买力,渡过目前的难关。其实,解决目前问题并不难,而且不需要借债,也不必滥发货币。方法是:

央行减少货币供应量(可以用提高准备金率的方法),比如只投放正常所需货币量的90%,于是留得10%的货币资金。但这10%的货币并非不投放,而是交给一个专门的组织。这个组织用这笔钱去扩大就业,但就业者生产的是全民共享的产品,不上市销售。
这样一来,货币总量不变,市售商品总量不变,但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得以提高。滞销商品销售后,货币流回到企业,企业可以偿还债务,银行减少了坏账,于是放贷规模并不会缩减。从而,整个经济盘活。由于货币总量并没有变化,所以不会通货膨胀。

这种方法是新就业者用自己的劳动直接从央行换得货币,这是合理的。后面称此投放方法为“新投”。但是产出不得销售,而只能全民共享。这是解决经济周期问题的关键。这里面所涉及的数学逻辑将在下文中逐一简述。另外,新投与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不同,因为新投没有债务,也不产生用于销售的产品。因而新投所投放的货币是投向社会但没有收益的,是净亏损。不过,这正好可以保证社会其它经济单位获利。财政政策用来年税收为抵押,向银行借贷,货币投放后,间接产生了待售品,ZF通过税收来获得收益,偿还债务。货币政策调整利率,本身就是企图获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只在短期能够延缓经济周期到来的时限,而不可能解决经济周期问题,因为它们违反数学原理。

详见
http://www.pinggu.name/space-2134144-do-blog-id-110766.html
或浏览我的日志:
http://www.pinggu.name/space-2134144-do-blog-view-me.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周期 pinggu 提高准备金率 Space 货币供应量 准备金率 购买力 美国 数学 国家

沙发
马列光 发表于 2011-12-29 12:09: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有新的思想观点值得赞场,但不认同你说的方法。

1,我认为社会购买力并不缺乏,只是资金运动原因而导致资金沉积(储蓄增加),民间有购买力,ZF负债,财富过于集中,普通大众收入不多,导致购买力表面不足。

2,债务不仅指ZF债,还有银行,企业和个人,只要有货币投入和再支出周转就会形成债务。债务形成只与货币投放(贷款、发债、吸收存款…)有关,与供应量多少无关。

3,资金运动(指周转)就会有派生货币,部分派生货币会转化为储蓄资金,这部分货币因所有权转移,而不会被收回,即转化为还款,这样货币供应量会增加,债务也增加了。
浅浅的一问,引来深深思考。 唐突妄语仍金玉良言。

使用道具

藤椅
阿梁 发表于 2011-12-29 13:46: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发帖,答复:针对每一条而答
1.若说成是缺少购买行为,这样就都能认可了。接受你的指正。
2.我的观点中所说的债务,均指“无理债务”。这在文中有注明。“无理债务”指的是数学逻辑上无法偿还的债务,它可以滚存。但是“无理债务”这一词汇,却是我自己命名的,并非教科书所说。如果明白了“货币循环”,则对此不难理解。   你所指的债务是“有理债务”和“无理债务”的集合,“有理债务”对数学分析有干扰。
故对这一点,认为您未了解全文。参见:http://www.pinggu.name/space-2134144-do-blog-id-95106.html
3.所说的债务,储蓄等概念,我在定义上有所改动,目的是为了数学分析的必要,参见2的地址。数学分析时,所需指标的名词早被占用,但我无法沿用过去的定义,不得已而改。我要讲的是,经济周期原因是数学逻辑问题,如反对,请指出。

谢谢您的回帖。敬请继续回帖。

使用道具

板凳
马列光 发表于 2011-12-30 15:51: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按你的模式,企业有5元的收入,对应银行有5元负债,与你的理论矛盾;

2,现实中,企业货品不能全部出清,居民也不会把分配收入全部用于支出,未支付的收入形成储蓄。负债就不可避免了。

3,你的模型为应用而设计,不是纯理论模型,如果脱离实际,就失去了意义。
浅浅的一问,引来深深思考。 唐突妄语仍金玉良言。

使用道具

报纸
阿梁 发表于 2011-12-30 20:47: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列光 发表于 2011-12-30 15:51
1,按你的模式,企业有5元的收入,对应银行有5元负债,与你的理论矛盾;

2,现实中,企业货品不能全部出 ...
1.企业有5元币利(货币形式的利润,不包括商品形式的)时,肯定在社会中存在5元债务或者5元币损,并不一定在银行,比如企业间的赊欠。
2.现实中,企业的目的是零库存,所以按照企业能够销售掉所有库存来设计。居民的货币收入会分成支出与储蓄两部分。储蓄后形成债务,此债务会去匹配其它单位的币利。可以将储户存钱看成储户与银行合伙投资,以后按照利息约定分红,当然,银行贷出则应计算债务,有了这个债务,全社会总体上才能获利。否则,请计算总量,社会总体不能获利,也就是商品不能完全销售。
3.这一模型,是为了解说而设定。那种纯粹公式的模型,参见http://www.pinggu.name/space-2134144-do-blog-id-95106.html        这里的举例既可代表单一经济单位的实际情况,也是模拟全社会的集合。这个逻辑是怎么来的?解说:经济单位(用a表示)的一次简单循环:这个单位一轮中支出100元(包括投资、消费、上税等所有支出),产出105元;100元货币转手到b后,b将储蓄10元,而只有90元用于支出。于是,105元的卖与90元的买就存在15元的差额。
就这一个模型来说,a的支出产生了的卖大于新形成的买。
全社会是无数个a组成,规模是a 的 n 倍。这样说,你一定不会认同,因为小孩、慈善机构、事业单位等分明就不是这样嘛!其实,小孩的支出要并入家庭,慈善单位要并入母单位,事业单位要并入财政。结果,全社会就只剩下企业、财政、家庭了,这三个单位是符合a的。如果产生的买大于产生的卖的单位,肯定入不敷出,自然淘汰。
当然,你会认为财政分明都是赤字,怎会符合a 呢?注意,分析开始时,财政要考虑成收支平衡的单位,既无利润也无亏损的。或者,因财政收入来源于企业和家庭,因而,财政可以并入到企业和家庭中。即企业和家庭的支出已包含了财政的支出,它们不过是将税交给ZF去花这笔钱。
因此,你会发现,没有货币上愿意亏损的单位。
于是,这些单位总共支出了100*n元,产出了105*n元产品,但是,100*n元货币转手后,最大购买力只有100*n元,如果储蓄10%呢?购买力将只有90*n元。
你会认为,储蓄10%后,不过是通过债务由其他人来购买。请注意,债务应视为商品,也是要钱来买的。多欠一份债,就多增加一份商品量。或者是商品销售了,但债务留存,而不会同时债务也消除了。这是数学计算的结果。
以上所说,也许你一时还不能算清。那么,请自己设一个社会小模型,共设2-3个单位。它们生产、消费、储蓄而且要有利润,每一轮再生产要扩大进行,最后商品完全销售(先不许出口),没有债务,无亏损。如果你真的设计出来了,那就是你对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宏观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e=2&from^^uid=2134144

使用道具

地板
马列光 发表于 2012-1-2 10:58: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阿梁不是学经济学专业的吧?因为有些概念还不专业,请别在意我这样说,有新思考是可贵的,批评和讨论对思想进步有帮助。祝新年好!
浅浅的一问,引来深深思考。 唐突妄语仍金玉良言。

使用道具

7
阿梁 发表于 2012-1-2 23:13: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列光 发表于 2012-1-2 10:58
阿梁不是学经济学专业的吧?因为有些概念还不专业,请别在意我这样说,有新思考是可贵的,批评和讨论对思想 ...
您说的一针见血。我是学医学的。因分析数学而解释经济周期。我使用的是自己分析所需概念范畴,参考经典经济学概念则不得已而变动。擅自改动多有不当,请当作唐突妄语吧。不过,沿用教科书中的概念也同样可以解释的。如下:
全社会共有n个企业,市场上有很多商品。在第一轮循环之中,企业总共支出100货币,共产出价值105货币的商品。它们支出的内容包括:买原料、雇员工、付房租水电、缴税、广告、捐赠、其他杂费等。100货币中,部分直接购买了商品,其余是经过转手给员工、ZF(再给事业单位,再给事业单位的员工)、慈善机构等,间接去购买商品。这部分货币转手后发生储蓄10货币,剩余的货币购买了商品。直接的加上间接的货币只会有90货币用于购买商品。因而在一轮结束时,只有90货币回到企业手中。市场上会多出15货币的商品。
第二轮开始时,企业总体上要扩大规模(这样,GDP才能逐轮增长),使总支出扩大到105货币。但实际上,企业只有90货币。不过,扩大支出相当于每一个企业都扩大了规模,而单个企业则认为自己肯定应扩大支出并能完成销售,于是,某些单位会去银行借款,或者单位中赊欠,或者发生国债等。只要债务总额达到15货币,于是企业就能总体上实现105货币的扩大支出。但是,第二轮还会发生与第一轮一样的情况,这一轮结束时,又产出110.25货币的商品,储蓄10.5货币,销售94.5货币的商品,于是市场再多出15.75货币的货物待售。
第三轮再扩大,需要再借15.75货币的债,也是由个别单位进行而总体上达到的。而上一轮的债务,如果还掉了,那么本轮仍然要重新借出来,否则,无法达到110.25货币的扩大支出。这样商品就不正常地积压了(剩余)。债务与剩余同步增大,所以经济衰退之时有大量的债务和剩余存在。数轮之后银行因债务庞大而不能够再扩大贷出规模了,只好收缩,……
把一年看作一轮,在数学逻辑上是合理的。尽管一年之中货币有流通速度,表明货币被使用了多次,但流通速度对上面的逻辑并不能影响。货币量也没关系。
以上所说,如不同意,请针对细节指明,我再解释。
谢谢!新年好!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宏观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2134144

使用道具

8
zxun 发表于 2012-1-30 15:34: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这叫工资补贴。

使用道具

9
阿梁 发表于 2012-1-31 09:43: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是补贴。因为这笔钱是就业者用劳动换来,而补贴则不需劳动或不必增加劳动量或不必增加产出值就获得货币。之所以要这样,是为了使合理地获得货币,同时,要造成该笔货币投放后是净损的,即只产出产品,但不产出商品,这样,该笔货币的净损,就使债务得以消除。债务消除了,经济就正常了。愿再审之。

使用道具

10
阿梁 发表于 2012-1-31 09:45: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关于补贴,若是补贴给居民,则对纠正逻辑错误有效,若补贴给企业,则无效。敬请浏览我的日志。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