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过山潮水
3653 8

解读国企改革“兰州模式”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粉丝

VIP

副教授

1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3679 个
通用积分
1.5500
学术水平
13 点
热心指数
9 点
信用等级
4 点
经验
8621 点
帖子
456
精华
1
在线时间
2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21
最后登录
2022-9-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国企改革总的来说应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企业经营方面的市场化问题,二是国有企业制度体制的市场化问题。从25年的国企改革历程来看,我们仅仅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刚刚开始。兰州市以“两个置换”为目标的“393”攻坚战,为第二个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突破。
  地处西北内陆的工业重镇兰州,近两年以无震荡改革的“兰州模式”引起业界和国人的关注。
  据了解,兰州市自2004年年底开展了一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两个置换”(即产权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393”攻坚战,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和引人瞩目的成效,并引起国务院国资委的关注和重视。2006年4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调研组莅兰调研,在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之后,对兰州市国企改革的经验与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调研组组长、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周放生认为,兰州作为西部重镇,国企改革的难度在同等条件下要比中部和东部难度大,在兰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兰州市国企改革工作力度很大,总体进展比较顺利,这实属不易。他说,兰州市国企改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比较成系统,做到了“三先一后”,即先制定政策、先统一认识、先组织班子,然后按计划按步骤进行改革,“393”国企改革政策配套,措施到位,操作稳健,而且在政策和操作方面都有很多创新,非常符合兰州实际,总的感觉效果显著。
  兰州市的国有企业布局大部分源于“一五”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的大量投入,老工业特色明显,其改革难度之大丝毫不亚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因此,“兰州模式”的成功推行对于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国企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兰州打响国企改革“393”攻坚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兰州市国有企业改革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年7月—1994年8月),以转机建制为主的改革阶段;第二阶段(1994年8月—1997年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阶段;第三阶段(1997年底—2000年8月),以扭亏脱困、股份合作制为主,积极推进“五个一批”的中小企业改革阶段;第四阶段(2000年8月—2004年底),以“抓大放小”、“三改一加强”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深化改革阶段;第五阶段(2005年以来),以“两个置换”、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为主的改革阶段,即国企改革“393”攻坚阶段。
  总的来看,经历了前四轮的改革之后,兰州市国有企业的总体情况有了一定改善,但国有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资产质量差、运行效率低的总体状况未能彻底扭转,一些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产权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两个关键的改革环节上没有到位,经营机制、重组机制和创新发展机制不活仍然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
  2004年底,兰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甘肃省委“两抓两放”战略决策,决心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组织动员全市力量,打响了一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两个置换”即产权置换和职工身份置换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393”攻坚战。
  “393”攻坚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业实干打硬仗,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两个置换”为关键,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和结构,积极推行股份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兰州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强市”的目标。
  “393”攻坚战的总体目标任务是:从2004年开始,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国企改革任务,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督运营体系,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履行好“管资产、管人、管事”三大职能;使90%的国有企业完成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改革,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基本退出;使90%的国有企业职工置换国有身份,实现劳动关系的调整;使35户左右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无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实施依法破产或政策性破产,彻底退出国有序列。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加快经济资源整合步伐,促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培养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和高素质的职工等三支队伍。
  “393”攻坚战的战略步骤是:一年完成“两个置换”的主体任务,实现产权多元化;两年抓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三年实现制度创新,通过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自攻坚战开展以来,由于改革攻坚的战略目标明确、组织领导得力、政策配套到位、操作规范有序、成本分担合理、责任落实到位、社会氛围浓厚、舆论导向正确及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攻坚,顺利完成了改制企业产权多元化、职工国有身份置换的主体任务,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此次改革伊始的2004年底,兰州市共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40户,其中工业企业94户,商贸流通等其他行业企业146户;共有在册职工83680人,离退休人员45668人;资产总额147亿元,负债总额103亿元,净资产44亿元。到2005年底,纳入“393”攻坚计划的240户国有企业中,已有219户企业实现了产权多元化;通过经济补偿或实物资产量化,共有79339名职工的国有身份得到置换,企业改制数和职工身份置换数分别达到91.3%和93.6%。到2006年6月底以前,其余21户国有企业的改制任务也将完成。
  “兰州模式”的十大保障措施
  ——抓组织保障,建立国企改革攻坚的指挥协调系统。
  国企改革攻坚战,强化领导是关键。一是成立了以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为组长、市长张津梁为第一副组长、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的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深化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专人集中办公,负责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协调处理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中的日常事务。领导小组下设资金筹措、职工安置、结构调整、国企改制、维护稳定、宣传报道和政策督导等七个工作指导组,协调落实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政法系统、宣传系统和市国资委、劳动、财政、土地、房产等职能部门及商贸委、粮食局等企业主管部门分别成立企业改制领导小组,从各自职能出发,负责推进本单位、本部门范围内国企改革的实施工作。三是从机关和企业抽调百余名干部组成35个企业改制协调指导组,深入企业宣传改革政策,协调做好企业维护稳定工作。四是各改制企业成立了以厂长(经理)和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企业改制领导小组,负责企业改制、职工安置和维护稳定工作。五是对部分改革思路不清、改制推动不力、战斗力不强的企业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六是积极探索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者相结合的新途径。
  ——抓政策配套,构建国企改革攻坚的强力支撑体系。
  攻坚战打响之前,兰州市委、市政府及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认识到,这次改革攻坚计划涉及面之广,难度之大,成本付出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首先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政策支持是否有力,是否到位。为此,兰州市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了系统的配套政策。攻坚战打响伊始,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市委发〔2004〕32号)、《关于实施国有企业改革“393”攻坚计划的安排意见》(市委发〔2005〕14号)两个纲领性文件,包括2个结构调整实施方案,9个鼓励企业改制的配套政策和8个规范企业改制行为的暂行规定,以及一系列促进国企改革发展的资金扶持政策和其他相关优惠鼓励政策。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陆续把有关国企改革的法规、政策和文件汇集起来,编印了《兰州市国有企业改革“393”攻坚战政策文件汇编》一套5册。
  ——抓资金筹措,形成国企改革攻坚的成本分担机制。
  支付必要和合理的改革成本是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改革成本支出的原则是以政府和企业为承担主体,政府、企业、职工个人共同承担2005年职工身份置换共支出成本20多亿元。一是省、市财政多渠道筹集改革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通过年度预算安排一部分、调整支出结构筹集一部分、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收益中结余一部分、破产关门走人企业资产变现一部分,筹集资金3亿元;同时取得省上国企改革专项资金支持2亿元,主要用于省属下划企业的改制。二是通过实物量化国有净资产约18亿元,置换职工国有身份及预留其他相关费用。对自谋职业的职工,由企业用国有资产变现筹集资金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三是职工个人承担了部分改革成本,为国企改革做出了巨大贡献。
  ——抓规范操作,严格国企改革攻坚的依法运作程序。
  一是严格按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的改制程序规范运作。市国资委聘请46家中介机构,承担改制企业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和土地评估、帮助企业制定改制方案等工作。同时由各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评审组,对中介机构的工作报告进行审核,以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涉及产权交易项目坚持进场交易。二是让职工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其中,职工安置方案全部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再组织实施。部分企业采取全体职工票决的方式审议通过职工安置方案,收效良好。三是严格按改制过程中的公示制度规范运作。公示包括改制准备、改制实施和改制后续三个阶段,均作了相应的公示规定。四是建立监控体系,实现国企改制全过程的动态监控。从人员安置、资金支付、资产处置和变现交易,清收管理破产关门企业的资产,使整个改制过程中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均处于受控状态。五是制定印发了《兰州市国有企业改制验收标准》,并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对改制企业进行验收,确保改制规范合法。
  ——抓工作创新,促进国企改革攻坚的目标责任落实。
  一是建立了包干责任制度。市里四大班子领导每人包干1户改制难度大、问题复杂的重点改制企业,加强指导和协调,促进企业改制。二是建立各类专题例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每两个月召开1次会议、市政府每月召开1次国企改革市长办公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三是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重大改革政策在出台前,都从上至下经过了多次调研论证,保证了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建立了现场办公制度。市里四大班子领导70多批次深入到改制企业第一线,广泛了解基层情况,解决了大批职工安置、资产变现处置、土地确权和房产办证过户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五是建立了联合办公制度,实行“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六是建立了调研督导制度。政策督导工作组定期巡回督导,及时检查通报落实政策和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
  ——抓市场取向,选择国企改革攻坚的因企制宜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改制重组。改制重组成股份制企业是改制的主要形式,有131户,占改制企业总数的59.8%。第二种形式是破产重组。对一些亏损严重、资不抵债,但产品仍有一定市场,管理基础工作较好的企业实施依法破产或政策性破产。通过转制、破产、减员使企业获得新生,已完成破产重组的企业24户,占改制企业总数的11%。第三种形式是实施破产关门(或关闭)。对长期停产、资不抵债、无市场竞争力的三类企业果断实施破产关门(或关闭)。实施破产关门(或关闭)企业60户,占改制企业总数的27.4%。这类改制形式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对从源头上消灭亏损,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资源优化组合却不失为一着好棋。第四种形式是并购、租赁及其他形式。这类企业有4户,仅占改制企业总数的1.8%,但突破了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资产重组,拓宽资本经营业务。
  通过债务重组,与四大商业银行和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打折回购企业不良债务15.5亿元,优化了企业资债结构,减轻了企业债务负担通过业务重组,精干主体,剥离辅业,积极推进企业分离办学校工作,11户企业所办学校顺利移交有关县区。
  ——抓国资监管,搭建国企改革攻坚的三层次运作框架。
  国资监管部门认真履行出资人职责,加强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先后制订出台《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及资产处置的暂行规定》等16项政策规定,夯实了依法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政策基础,进一步加强了国资监管的各项基础工作。依法规范地完成了168户企业清产核资、169户企业资产评估和122户企业的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抓舆论导向,营造国企改革攻坚的社会氛围。
  一是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7次大会,领导小组召开5次会议,全面部署和安排全市国企改革工作。二是国企办编发《国有企业改革“393”攻坚战简报》150期,印发转发各种会议纪要42份,使全市上下及时掌握改革的动态和信息,起到了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制定、实施《国企改革宣传方案》,为国企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抓队伍建设,培育敢打硬仗的中坚力量。
  一是狠抓骨干人员的培训工作。举办培训班,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解惑释疑,对有关部门、企业主管部门、企业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等2000多人进行了企业改革知识的培训。二是打造风正、心齐、劲足的打硬仗队伍。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营造想干事、愿干事、真干事的良好风气,积极谋划和组织实施打硬仗,形成迎难而上、敢打硬仗的正气。三是强化服务理念,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门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出发,引导干部主动增强服务意识,提前介入,上门服务,遇事不畏难,工作不推脱,勇于克服困难,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和预见性。
  ——抓有情操作,创造国企改革攻坚的和谐稳定环境。
  一是以人为本,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凡涉及人员安置、债务清偿处置和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发放等问题,必须听取职代会和企业职工意见,切实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在企业资产处置和政府筹措资金中,首先保证应预留或支付职工安置费用,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凡涉及职工切实利益的,尽可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积极寻求解决处理问题的方法,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解决好职工群众利益问题,使广大职工真正成为改革的受益者。二是树立“有情操作”理念,积极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安排了职工分流的三个主渠道:一进新企业,二进中心劳动力市场和托管中心托管托养,三自谋出路。市政府千方百计为离开原工作岗位的职工提供社会保障方面的支持。第三是坚持“问题要解决”的原则,化解调处矛盾纠纷。属于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通过耐心说服,政策宣传,解惑释疑,理顺情绪,达成共识;属于企业解决的问题,责成企业妥善处理;属于市里相关职能部门解决的问题,由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配合,按政策规定及时解决。第四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把不稳定因素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第五是关口前移、重心向下,强化制度建设,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由于调解方式得当,政策宣传到位,矛盾化解及时,大部分群众上访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有力地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稳定,实现了国企改制“无震荡”。
  “兰州模式”的启示
  兰州国企改革“393”攻坚战,基本完成了“两个置换”的主体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经产生或正在产生“三大效应”:一是促进体制创新效应,促进和完善兰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促进社会进步效应,促进人们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创业意识的增强,促进一支敢打硬仗、创业型干部队伍的成长,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促进经济发展效应,促进微观经济主体增强活力,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效益。
  而这“三大效应”的取得正是“兰州模式”的目标和内涵,支撑这三大效应的可资借鉴之处则有八个方面:
  一是明确的战略定位是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的前提。国企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总体目标是辩证统一的、互为联系的,必须坚持做到量与质相结合,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体制建设与队伍建设相结合,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关键是紧扣“两个置换”,就抓住了国企改革的“牛鼻子”。突出三个创新,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就能够激发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坚持“三资”并重,即通过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就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和保值增值能力。
  二是坚强的组织领导是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的保证。兰州市长张津梁提出:“国企改革既有工作难度,更要承担政治风险”指导和参与国企改革攻坚战,从攻坚克难看,是对干部意志和决心的考验;从复杂情况看,是对干部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考验;从解决际问题看,是对干部综合素质的考验;从承担风险看,是对干部政治觉悟的考验。必须形成强有力的指挥协调系统,必须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
  三是转变政府职能是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的条件。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这就必然促进政府改革审批制和减少直接干预,完善宏观调控和加强中长期规划,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建设服务型政府。兰州市国企改革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完成“两个置换”的主体任务,得益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参与、上门服务、特事特办、简化程序,加快了工作节奏,提高了办事效率,着眼于解决问题,服务于企业改革。
  四是完善的配套政策是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的支撑。国企改革政策性强、可变因素多、存在的问题错综复杂。必须坚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省政府出台的有关国企改革发展的政策规定;必须实事求是,结合市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把坚持政策的原则性和处理具体问题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处理特定时期的特殊政策结合起来。
  五是创新的工作机制是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的重要措施。事实说明,短期内完成如此困难多、强度大的艰巨任务,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方式工作,坚持重大问题决策的民主化,坚持运作程序的规范化,坚持办事结果的高效化,坚持落实目标的责任化,坚持现场办公调研督导的制度化。
  六是良好的攻坚环境是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的基础。兰州市委书记陈宝生指出:“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兰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又一次大规模的覆盖全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必须坚定信心、明确认识,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必须坚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思路,加强政策宣传,营造社会舆论氛围;必须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改革攻坚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省市联动,赢得指导和支持。
  七是创业实干的工作作风是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的保障。兰州市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书记陈宝生提出的“创业实干打硬仗,建设创业型城市”的要求,打破部门界限和利益,变被动为主动、变管理为服务,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企改革攻坚的大局,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八是依靠职工群众是打好攻坚战的法宝。国企改革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职工群众的自我革命,这就必须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宣传职工群众、组织职工群众,得到职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周放生说,中国国企改革总的来说应该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解决企业经营方面的市场化问题。也就是说从计划经济下的政府统管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到企业经营方式的市场化。第二个问题是国有企业制度体制的市场化问题。从25年的国企改革来看,我们仅仅解决了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刚刚开始。前25年的国企改革如果用地质钻探来比喻的话,是在土壤阶段。今后国企制度体制的改革是进入了岩石层,进入了国企改革的攻坚战。
  兰州市以两个置换为目标的“393”攻坚战,已为第二个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有所突破,为进一步实现兰州市国有企业制度、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国企改革 兰州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东北老工业基地 改革 国企 解读 兰州模式

沙发
mxgu 发表于 2007-3-1 23:3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典型的官方社论,sigh...

=============================== Second Life

使用道具

藤椅
financeman 发表于 2007-3-2 13:3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企业改革都是把国家的钱往自己口袋里装,区别是有人水平高,装完还得到歌颂,有人受到唾弃

使用道具

板凳
njleej 发表于 2007-3-2 22:1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说了 唉 国有企业如果不是垄断真的很难生存

使用道具

报纸
enya123 发表于 2007-3-3 00:4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可能是哦

使用道具

地板
wtgwinnie 发表于 2007-3-4 17:0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关键是人治与制度问题。

使用道具

7
wandering_rt 发表于 2007-3-4 17:1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通过债务重组,与四大商业银行和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打折回购企业不良债务15.5亿元,优化了企业资债结构,减轻了企业债务负担通过业务重组,精干主体,剥离辅业,积极推进企业分离办学校工作,11户企业所办学校顺利移交有关县区。
  
那欠的钱谁还

使用道具

8
zxg0931 发表于 2007-3-5 10: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兰州的国企都快完了,还谈成功经验,也真不知道成功在何方?什么谓之成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5 10:55:49编辑过]

使用道具

9
monkeyking107 发表于 2007-3-5 15: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太长了,看不到精要和特别之处

http://blog.sina.com.cn/monkeyking107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7 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