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stjjhj
843 2

[经济热点解读] 经济下行压力大在哪儿 [推广有奖]

  • 5关注
  • 13粉丝

讲师

4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660 个
通用积分
4.7051
学术水平
18 点
热心指数
19 点
信用等级
10 点
经验
49915 点
帖子
333
精华
0
在线时间
56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30
最后登录
2022-3-3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消费需求一直上不去,关键是我们国民收入分配发生了扭曲,ZF、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给居民钱少了。
  去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从8%目标实践下来做到9.2%,通货膨胀率从预定3%提高到了5.4% ,这并不是违反了正常经济逻辑,而是因为我们通货膨胀形成背后的原因有它过去没有的特点。

  不同经济体,形成通胀压力时间滞后期不同,欧美通常6—18个月,我们国家一般7—24个月。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形成通胀压力一定程度是为前两年反危机扩张性政策买单。而且,这次通胀40%多的因素是来自成本的推动。而对于成本推动的通胀,靠传统的紧缩需求、紧缩银根不仅不起积极作用,反过来起副作用。再加上这次通胀带有强烈的国际输入性通胀压力,导致面对这次通胀,虽然水平并不高,但我们的压力却很大,政策也比较被动。

  今年计划控制通货膨胀4%左右,也就是3.5%—4%之间,经济增长率也调到了7%,经济下行或者经济衰退压力很大,主要来自于需求疲软。

  这几年投资需求有一个大起大落的波动,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8%,这个速度比新世纪以来明显偏低,2009年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3.3%,去年是16.8%。这说明我们投资主要是ZF拉动而不是靠企业力量。依赖ZF,显然无法长久。

  现在大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资金问题不大,创新力不够,独资研发能力不足才是大问题。它有钱却缺少新的投资机会,在原有产品和技术结构下扩大投资,只要投资就是重复建设,重复建设危机一来就会化作泡沫冲掉,所以它们投不出去。

  民营小企业有发现机会的可能,但是跟它对接的金融体制市场水平很低,垄断的金融体制导致对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很难有正规的金融市场服务。怎么办?寻求民间借贷,成本非常高,承受不起,风险非常大。

  中国投资需求为什么上不去?大企业有钱投不出去,小企业想投没有金融体系给它支持,想投变不成有效投资需求,这就使得我们投资成了问题。

  同时消费需求也是一个问题,关键在我们国民收入分配发生扭曲,ZF、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给居民钱少了。“十二五”规划提出居民收入增长跟GDP保持同步,GDP增长又比财政增长慢了一步。ZF、企业、居民三者之间,ZF收入增长最快,居民增长最慢,而消费主要靠居民,这样使我们消费和经济增长不匹配。

  还有纵观上的分配,城乡之间分配差别大也是个问题。我们城市化率去年第一次超过50%,但是还有将近7亿人口是农村居民。

  农民收入增长比城里人慢得多,三个农民纯收入大概相当于一个市民可支配收入。13.4亿人口大国,消费需求长期依靠占一半的城市居民拉动。农民六七亿人,如果收入增长速度达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由此扩大的消费购买力,不仅解决中国产品过剩的问题,而且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产能过剩和产品过剩的问题。

  中国农民责任突然变得非常大,有没有这么严重?不敢说,需要进一步研究。但确实中国广大农村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严重不相适宜。

  越有钱人占消费比重越低,越没钱的人又越不敢消费,有钱人不花钱,没钱人的人不敢花钱。投资需求疲软、消费需求疲软,背后问题没有真正根除,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下滑完全有可能。

(来源:财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下行 压力大 固定资产投资 国民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放缓 经济 通胀压力 国民收入 副作用 压力大

沙发
gamebabycn 发表于 2012-4-26 11:08: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物价上涨必然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
我累,我睡!

使用道具

藤椅
qi509 发表于 2012-4-26 18:49: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的经济政策导致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