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淼的财大
2549 4

[转帖]农业产业化研究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8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17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08 点
帖子
7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2-25
最后登录
2007-3-2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农业产业化研究

——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关键是“三农”问题

农业产业化就是指农业的工业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正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和基础。在现代流通体系中,公平公正的交易不仅是市场法则,也是引导良性竞争的保证。它不仅可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更能够按照消费者的合理要求,鼓励优秀的农业企业家指导农产品生产迈向优质、高产、高效。而农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生产恰是公平公正交易的前提,也是扼制我国农产品流通交易中假冒伪劣猖撅、市场秩序混乱、污染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减少中间环节损失、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保障。农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还是超市、物流、信息化等现代市场流通系统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在不断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道路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外部制约因素:在我国入世后国际廉价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我国农产品频频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粮食安全等诸多问题。对我国的三农问题起制约作用的矛盾主要是两个:一是基本国情矛盾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二是体制矛盾即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理解三农问题,不能脱离对这两个矛盾的认识。同样,一切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也只能在深刻认识这两个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只有或多或少地消解这两个矛盾的政策才会有些效果。三农问题显然不是突然出现的。但它引起普遍重视也有时代背景。有研究者说: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济来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首先,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使墨西哥对亚洲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产生了替代效应。其次,城镇居民对食品消费的支出增长缓慢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并使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剩余情况更加严重。因此,在农业内部、农业外部以及中国外部发生的多种因素变化,是导致目前三农问题趋于严重的原因。

但其最关键的是我国国内的“三农”问题:农村的城镇化,农民增收,农业安全等问题亟需解决。其最根本而言无法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普遍落后农业现状也无法解决,更无从谈及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50年的中国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民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现在问题集中在那些贫困地区或者是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这需要采取不同的政策,如对那些资源已经短缺到不足以维持农民生存的地方,很难寄希望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来解决问题,需要异地扶贫,或者是国家有目的地上一些大型的工程项目,来带动这些资源短缺地区的农民就业,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而在中部那些传统农业地区,就是以粮食生产、粮棉油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地区,则要通过改变现在的农村经济的结构来解决问题。

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现在,我国人口已增加到13亿,人均耕地减少到约1.2亩。而且,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确立的0.8亩的警界线,463个县低于人均0.5亩的危险线。由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耕地承担的对农民人口的福利保障功能远远大于耕地的生产功能。耕地是农民的生存资料,是农民活命的基础,不是西方经济学里体现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生产要素,可以不断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或人手中。在耕地福利化趋势下,公平原则高于效率原则。80年代初期农村以均平地权为实质的改革推行以来,一些地方为了效率目标,强调规模经营,结果未必都理想。十多年来,实际通过转让集中的耕地面积,不到总面积的1%。规模经营的前提,是农民在非农产业上有就业机会和更大的收益,大量的农民离开耕地也能够生存,就算我国顺利地加快城市化,而且耕地保持现在的规模,人均耕地能够扩大一倍,也才达到3亩多一点,还是谈不上农业的规模经营。但农村劳力就要流出近2亿人。但实际上,耕地总面积不增加还可能减少。在未来几十年里,即便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0%,仍会有8亿多农村人口,人地矛盾得不到任何缓解。因此在耕地问题上,先保障公平,再兼顾效率。只有在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耕地的主要功能不是基本福利保障,而是土地收益率的时候,才有条件尝试那些以效率为中心的耕地分配和经营制度。当然,我国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沿海一些地区由于工商业的发展,许多农民已脱离了农业,部分耕地有条件集中经营。例如在浙江沿海,一些耕地通过转包集中到农业开发企业手中;在广东农村,在人地矛盾的压力下发展以土地为中心的社区股份合作制。这就在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间取得了一个平衡点。但在中国地区差异很大的情况下,没有一刀切的好办法。

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个内在的基本矛盾制约下,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外部条件的改善,要让农民在耕地以外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但正是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结构,将农民封锁在了有限的耕地上。在封闭的环境中,农村人口持续增加,耕地无限细分,农业效率低下,教育落后,生态破坏,农民贫困。80年代中期以来,这个封锁圈曾经一度被打破,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发展,将近2亿农民带出了耕地,城市化有了迅速的发展,使我国城镇人口比例在2000年达到36.09%。但是,对农民来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个愈来愈重的阴影,这就是城市工商业资本和技术增密排斥劳动的问题。在农村,是劳动替代资本投入,在城市,则是资本代替劳动投入。对城市而言,这是产业升级、竞争强化的表现;对农村而言,则是农民逐渐被排斥出城市就业市场。这次对农民的封锁,是由于国际资本及其技术标准所演化出来的制度的力量,主要是农民受教育不足。小生产被大生产取代,区域市场被大市场压缩,小城镇经济功能被大都市经济功能替代,资本密集结构挤垮劳动密集结构。

著名经济学家温铁军曾这样说过:对三农问题起制约作用的矛盾主要是两个:一是基本国情矛盾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二是体制矛盾即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因此,一切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也只能在深刻认识这两个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就是如何缓解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个基本国情矛盾,并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温铁军给出的解决之道是有建设性的。但问题是,这一基本矛盾是如何成为反对私有化的理由的,这两者之间缺乏逻辑联系。这点正如杨小凯先生指出的:此论似是而非,完全不合经济学逻辑。如果土地按现有的使用权私有化,变成完全的私有权,当然不会加剧贫富分化,因为目前土地使用权的分配相当平均。特别有趣的是,作为社会保障的土地所有权应该比土地使用权更为有效,因此以社会保障论来反对私有化更站不住脚。关于土地买卖会导致贫富分化,这一说法既无历史感也无现实感。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兼并总体上说和土地买卖无关,主要是战争及其后权力的圈占,以及饥荒年代农民被迫出售(在这种情况下,反对农民出售土地是更不人道的)。至于现实问题,中国目前没有土地买卖,但贫困分化程度早已经超越了国际警戒线。关键问题是,解决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不应该在土地上想办法,50多年来,城市向农村的积累的财富说明解决农村人口社会保障并不是一个经济问题。另外,农民进城经商不必卖地,他可将土地出租,这就是最好的保险,不但有固定租金收入,一旦生意失败,还可回家种田。(杨小凯)。至于说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土地私有化的要求,这一判断是轻率的,它忽略了人的要求往往是在能够而不是在应该的前提上提出来的,由于意识形态的刚性约束,农民不可能或不敢于提出非份要求,但这丝毫不意味着农民反对土地归自己所有。最后,游民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恰恰是因为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抛荒和圈地都因此产生.至于农民自愿出售自己的土地选择别的工作或进入城市,这正是城市化的题中之义,也是产权神圣的内在要求——它是权利不是义务。农民同样必须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也有学者以效率问题反对土地私有化,他们认为土地私有化未必能提高效率(或提高单产)。这一判断在和规模经营理论辩论的情况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规模经营一定比小块土地单产低下,这同样是站不住脚的。在土地私有化这个问题上,并不是小快使用权和大块私有权之间的争论,而是小块使用权和小块所有权之间的争论,因此以规模问题反对私有化完全是文不对题。至于私有化之后农民愿意出售土地并客观上导致某种规模经营,那完全是农民的自由,为什么要反对呢?反对私有化的理论整个思路是想代替和代表农民解决所有问题。这种思路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我们可得知中国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农业大国。为什么呢?第一,我的人均农产品的产量,无论是粮、棉、油、肉、菜、蛋,全都接近于世界平均线,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很少。像美国,尽管它是工业大国、科技大国、资本大国,但他同样也是农业大国,因为他的人均农产品的产量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中国)这个国家农业的总产量来算,它可能是非常高的,所以人们说(中国)是农业大国,其实我们说不是,(因为)按人均算它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在很多品种上它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的农业商品率非常低,比如说以农业主产品为例,以粮食为例,常年看,平均的农业商品率,就是粮食(商品)率多少呢?30%几,不到40%,哪个农业大国它的商品率这么低呢?美国农民种粮食,他吃自己的粮食吗?他买面包吃。因为他的粮食全部进仓,然后就有加工的厂商把他买走了,他再买面粉回来才能烤面包,对不对啊。他不会自己去磨麦子吧。所以他的商品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美国农民他也不吃自己养的猪,不吃自己养的牛,他不宰杀嘛。对不对啊。我们呢,百分之七十左右,是自给自足部分。当然这个统计上问题很多了,咱们不多说,但是就现在公布的统计数据看,我们的商品率按主产品算,也才是30%几,当它不能商品化的时候,它怎么能够叫做一个农业大国呢。所以就从这两个方面看,我们不能说中国是农业大国。

十五”计划的第一条大计,是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并且已经列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列为农村经济的重大结构调整。建国50年,农业产值从85%降到17%,正在趋向15%。第二、三产业的产值上升到85%。但农业人口从1949年的85%降到现在的70%,只减了15%。过去85%的产值对85%的人口,这是基本吻合的。2030年中国人口高峰期大约是16亿左右的人口,我们按比过去速度增加一倍的水平来匡算,到2030年达到50%的城镇化率,8亿多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农村还有8亿多,人地关系紧张、土地承受人口过多的问题仍不能解决。而且每当我们加快城市化,都会造成土地大量减少。因此农村可能还是这样一个小农经济。

  对三农问题,我们这样强调,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农村的问题和农业的问题。21世纪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问题。按照国家统计公布的数据,现在农村劳动年龄人口是5个亿。在这个正式公布的劳动年龄人口基础之上,恐怕还得加个30%,因为还有半劳动力,这么算下来,农村的劳动力就有6个多亿。我们的农业按照现在的生产力条件大概需要1.5亿的劳动力,也就是说,还有将近5个亿的剩余劳动力。这怎么不是就业问题呢?以前我们主要靠乡镇企业,特别是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就算乡镇企业还有1.2亿的就业,农业有1.5亿的就业,一共才2.7亿。所以说21世纪中国的问题仍然是农民的问题,但农民的问题将主要表现为就业的问题。

  一般讲农业经济科学,都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于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配置起调节作用。当某种要素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的时候,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会发挥作用。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假如土地要素的边际效益递减了,那么会有劳动力来替代它。假如劳动力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了,那么会有资金来替代它。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叫做优化要素的配置,或者叫优化资源配置。这是所有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当然农业经济科学也是这样认识的。但就我国农村经济来说,相对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任何其他要素都是价格昂贵的,因为劳动力可以不算钱。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让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被替代出去而到那里去。拿土地要素来说,我们的土地不可能增加,还在减少。每年非农占地几百万亩,再加上沙化、盐碱化的自然减损,比那个几百万亩还要多。人口增加,二元结构又不能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连社会平均利润都产生不了,因为劳动力生产率是下降的,劳动力投入产出是负值,那就产生不出利润来。假如认定资金按一般的规律它至少要分享社会平均利润,那么,如果农业生产产生不了社会平均利润,资金就进不来。这三个要素怎么在现在这样一个农业经济科学理论框架之内来考虑它的市场配置?更何况我们相当多的资金并不仅仅只是要求一个社会平均利润,它大量进入资本市场是要拿超额利润的。在这样一种不规范的投资条件之下,怎么可能让农业增加投资?再加上如果投资增加了,而其他要素不能相应地去优化配置,那么会导致什么呢?只会导致成本上升。9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农业硬成本上涨10%。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进行农产品贸易呢?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照搬农业经济科学的一般原理来解释我们的农村经济现象。

对三农问题,我们所有的办法大概只能瞄准一个目标,就是如何缓解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个基本国情矛盾。如果我们的政策能够有效地缓解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状况,就有可能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一线希望。我国最基本的国策除了计划生育之外,还应该再加上一个就是就业最大化。无论上什么项目,只要能够带动就业,那就是好的项目。另外,应该为农民安排必要的保障。因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土地承担了双重功能,既是生产资料,又是农民的社会保障依据,社会保障基础,如果不能把土地所承载的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剥离掉,那么这个土地就永远得按人分配,因为城市不可能短期内解决那么多人的就业问题,每增加一个农民,他没有其他的生活来源,只能依存土地生存。

总之,中国在不断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同样要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

(注:部分资料和观点来自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论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 产业化 边际效益递减 社会经济结构 研究 农业 产业化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braveheart_1987 + 20 我很赞同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三农问题,我们所有的办法大概只能瞄准一个目标,就是如何缓解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个“基本国情矛盾。如果我们的政策能够有效地缓解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状况,就有可能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一线希望。我国最基本的国策除了计划生育之外,还应该再加上一个就是就业最大化。无论上什么项目,只要能够带动就业,那就是好的项目。另外,应该为农民安排必要的保障。因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土地承担了双重功能,既是生产资料,又是农民的社会保障依据,社会保障基础,如果不能把土地所承载的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剥离掉,那么这个土地就永远得按人分配,因为城市不可能短期内解决那么多人的就业问题,每增加一个农民,他没有其他的生活来源,只能依存土地生存。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braveheart_1987 + 20 我很赞同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凌宇 发表于 2007-3-10 22:2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个人观点:

我认为中国的农民要解决人地的关系,其发展方向是,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也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农场主!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实现农业的科学化、机械化生产!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不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braveheart_1987 + 20 对论坛有贡献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板凳
ctccheng 发表于 2007-3-11 09:2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著名经济学家温铁军曾这样说过:对三农问题起制约作用的矛盾主要是两个:一是基本国情矛盾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二是体制矛盾即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因此,一切解决三农问题的办法,也只能在深刻认识这两个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就是如何缓解人地关系高度紧张这个基本国情矛盾,并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温铁军给出的解决之道是有建设性的。但问题是,这一基本矛盾是如何成为反对私有化的理由的,这两者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土地私有化呢?我们的政府已经承诺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30年后就更没有必要变了。至于有些地方相对较频繁的变动土地承包,只是当地政府的个别行为,并不是土地私有化的理由。我的家乡自从1980年以来,土地承包权就没变动过,也没有将要变动的迹象。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braveheart_1987 + 20 我很赞同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报纸
951459934 发表于 2015-4-10 13:35: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当前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大农业的要求存在严重的冲突,另外中国的加工业产业过于粗放,对农业资源的浪费也是产业化不发达的原因,在美国,对平米的加工利用可以做到全株化,中国基本上只有其中一段,那就是只利用其籽粒。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