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资料狂人
2841 1

[其他学者] 李宏彬(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在线访谈问答汇总 [推广有奖]

运营管理员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974817858 个
通用积分
41250.1287
学术水平
4617 点
热心指数
3402 点
信用等级
3620 点
经验
636804 点
帖子
9610
精华
140
在线时间
182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1
最后登录
2024-4-30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李宏彬,史带经济学讲席教授(C.V. Starr Chair Professor of Economics),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

1993年获中国农业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7年加入清华经管学院以前任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

2009年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5年4月荣获由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会举办的“关于中国收入分配和扶贫”国际征文比赛一等奖。曾获得斯坦福大学Koret 奖学金(1995至1998年)及斯坦福大学Provost 奖学金(1996年夏)。

主要教授课程 “高级微观计量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学术人才培养计划”,及“新生研讨课”。

在JPE, EJ, ReStat, JoLE, JPubE, JDE, JHR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大量论文。主持了多个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等多家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

是《比较经济学》和《中国经济评论》的编委,《中国农业经济评论》编辑顾问委员会成员,德国IZA的研究员,北京大学莫里斯经济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并于2006年至2007年间任香港中文大学经济金融中心副主任。


问答汇总:
1,坛友梅子黄时雨1234:
国内很多学者认为 “刘易斯拐点”已到来,中国经济即将进入一个劳动力短缺所导致的低速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被倒逼调整的阶段,我想请问李教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不存在什么拐点,但劳动力短缺、工资上升已成为长期趋势。


2,坛友songbaolin:
李老师你好:
我想请教您为什么在经理人员之间的生产率的微小区别却导致很大的工资差距?谢谢
A:很简单,典型的tournament,就像网球比赛冠军、亚军水平差距不大,但奖金天壤之别,为的是激励选手。


3,坛友Mertesacker:
李老师您好
今年暑假人大的会上听过您报告的论文,受益匪浅。
我的问题是:中国在过去20年间(1990-2010)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平均年GDP增长率超过了10个百分点。然而,这20年间的期望寿命仅仅增长了3.8岁,由68.9岁增加到72.7岁。在控制了初始GDP与初始预期寿命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长给寿命带来的回报率仍然低于很多国家。
   1.这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
   2.您是否认为我国在医疗和医保上投入低?
   3.有没有证据表明:在医疗和医保上的投入,会增加期望寿命,从而因为一国增加了人口与老龄化而导致了对经济的抑制?
   谢谢A:这个问题非常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影响寿命的因素非常多,公共医疗、环境、社会压力等,需要实证分析,要不你写篇论文,一定会发在英文不错的杂志


4,坛友582713673:
李老师:
     您好,我现在专业的研究方向就是劳动经济,在学习中我存在着一些疑问希望得到您的帮助,现在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愈演愈烈,而且行政干预在一定程度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还是喜欢向那些经济发达的就业过饱和地区涌入,这在很大程度上拉大了这种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因此就更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面对这严峻的形式,ZF究竟应如何处理
   还有一个问题,我认为就我国而言,还没有一个完善的鼓励资本发展的氛围,多数学生只瞄准了稳定的公务员和银行的工作,认为这有俗称的“铁饭碗”才是就业的出路,很少能有人真正开始自立的创业,您认为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我们国家应该如何改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才能为毕业生进行更好的引导?
                                                                  谢谢您 ,很期待您的回复A:市场使然:任何国家,劳动力都集中在很小的范围,美国在东西两岸,加拿大在美国的边境那一条。

5,坛友夸克之一:1 关于移民: 一般研究者比较多的关注农民工迁徙问题,但由于他们的技能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并不是城市主要劳动人群的替代者。如果我们关心同等技能水平移民对本地劳动力价格的影响,目前是否有文献和数据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问题在美国被广泛讨论,最近见于Card(1991)。问题可以归纳为“为什么大量的国际移民对与其技能水平相当的本地劳动者的就业和工资没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2 关于教育回报:最近的NBER文章“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1986 Compulsory Education Law”利用九年制义务教育做IV,得到了年20%左右的教育回报率。在论坛引起了讨论(见于:https://bbs.pinggu.org/thread-1518011-1-1.html)。直觉告诉我们,这个回报率偏高。不知道从技术上是否有合理的解释?
A:1、好问题,印象中有人写过文章,好像是澳洲的孟欣,但这个很难识别因果关系。
2、20%的教育回报率是偏高,我没读过文章,不过作者之一是我最敬爱的老师,scott rozelle


6,坛友390814002:
李老师您好,
      去年年中,我国的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不知这个数据是具有城镇户口的人口还是在城镇定居的人口,如果是前者,是不是以为着中国的城镇人口数量远比统计数据要多?
      如果是这样,是不是意味着当前中国的问题是城市的问题,已经不是三农问题了!
A:按统计局的定义,应该是居住满6个月就算;三农只是个概念而已,中国人喜欢玩概念,并没有经济学意义


7,坛友yeting2000:
李老师:
    您好!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为我们解答问题,我的问题是:80年代之后的新发展经济学强调,没有什么与主流经济学不同的发展经济学,发展中国家应该走发达国家的成功之路。这包括:、经济发展的惟一正确道路是市场经济。ZF的作用不在于实行计划或直接从事经济活动,而在于提供适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和基础设施。第二、应该遵照自由贸易理论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世界开放,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大进大出。第三、为了实现市场经济与开放,应该实现金融自由化,取消对金融市场的管制,放开利率、汇率,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采取了如上的一些方法后,近些年来国内GDP确实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发展疲软,缺乏后劲等一些症状也随之而来。想请教您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谢谢!
A:1和2都是中国正在做的,3要谨慎,我们也在探索,太激进会出问题


8,坛友ycs845:
李老师:
您好!
咨询一下:中国企业存在经理人市场么?如何开展此方面的研究?
A:一定存在,收数据最重要,找个招聘公司合作


9,坛友yian7391:
李老师您好:
   一个问题: 大家知道劳动经济学领域最近比较热的一个方向是国际人力资本流动,那么如果聚焦到中国的问题,研究人力资本回流这一问题,具体可以说成是海归吧,可以研究海归的技术外溢效应、海归企业家的创业网络等等,想请教一下李老师 ,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否有新的创新突破,能否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谢谢
A:非常好的想法,我自己也一直在关注,活得数据最重要


10,坛友sx_lx:
1.目前中国农民工基本是到了40岁向后就趋于回乡务农或创业,而随着大批中西部农民工本省就业或者就近就业的比率逐年增加(根据农民工检测报告),是不是意味着我国以后农村建设会在城镇化方面取得一定突破?
2.这样的一种趋势对农村土地政策制度变迁会不会带来一定契机,尤其是在当前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制度优势释放完全的情况下?
3.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对中国旧有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会不会有一定的影响和触动?
谢谢~

A:1别,任何国家都存在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2土地政策是应该市场化
3希望如此

11,坛友wliushichang:
李老师:
    您好!想请教几个思考的问题:
     1、 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着未强先大、未富先老问题。中国现在主要面临工业化、城镇化还在继续推进的时候,储蓄率、投资率就开始下降的威胁,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们该如何培育和构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2、我们该如何通过城市化进程提高我们的需求消费能力?
   3、又该如何通过进一步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保障我们供给充足?
   谢谢老师!

A:1 教育、科技
2城市化就行
3看1

12,坛友jack2004390409:
李老师,我问个比较细节的问题,您在一篇关于中国城镇独生子女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中发现,中国城镇家庭对女孩的投资较高,而且发现在小学阶段对女孩的投资高得多,而到了高中阶段家庭投资在男孩与女孩之间基本无差异。您给出的解释是小学阶段女孩一般较乖,学习成绩好,到了高中阶段,男女间成绩则变得差异不大了,因此在小学阶段时家庭对女孩的投资较高(注重效率)。
我的疑问是:女孩小学阶段成绩好,是否源于智力发育年龄不同,或许男孩智力上发育也和身体发育一样,比女孩要慢一些(一个可能的解释)。
为什么高中阶段,用在孩子身上的投资就无差异了呢(男女生成绩就无差异了),我的疑问是对女孩的前期投资是否有效,还是女孩的智力到了高中就低于男孩了。 如果高中阶段男女生智力无显著差异,且投资有效,那么,拥有前期投资优势的女生将成绩更好,因此获得更多人力资本投资。
所以,发生到了高中阶段男女生人力资本投资无差异的原因可能是:(1)前期投资有效,女生智力到了高中阶段不如男生,因为有了前期投资,女生成绩才能与男生一样好(从而高中阶段人力资本投资无差异),因此,家庭对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注重公平的(另一类关于对孩子投资的假说)。
(2)前期投资无效,男女生高中阶段可能智力水平相当,因为对女孩的早期更多的投资无效,所以对高中的成绩无帮助。(3)男女生智力水平相当,高中阶段男生比女生更努力了,因此,成绩赶上了前期获得更多投资的女孩。这些想法或许通过一些数据是可以有效检验的,可惜我没有学习过劳动经济学,还有待研习。
我还有个问题是:不知道你论文使用过的数据有没有公开,我们学生能否利用这些珍贵的数据,有了您那些珍贵的微观数据,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或许能从中找到新东西,把一些问题研究的更广泛些。
A:性别差异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现在没有定论,鼓励你进一步研究
有的数据公开了。我个人希望所有数据都公开,但合作者们不一定同意

13,坛友wanghaicheng:
李老师:
    您好,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产业结构转换如何影响通货膨胀、影响程度有多大等问题值得关注和探讨。这些问题的揭示对产业结构和通货膨胀的内在关联,以及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前对于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治理措施的研究由于往往盲从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规范,而忽视了中国的现实发展情况,往往着眼于短期的政策研究和现实具体时间,追求治理通胀的短期见效,而忽视了规律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思考。一定程度上讲,对于通货膨胀的认识存在重要的盲点,即忽视了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及其变动。
     请问李老师,产业结构转换影响通货膨胀的渠道有哪些?国外是否有相关的理论可以借鉴?
        望不吝赐教!

A:我不是宏观的。通胀是个货币现象,产业结构只不过影响货币流速、cpi的basket而已


14,坛友highhand66:
李老师,学生实在不才,有一很基本的问题纠结于心,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寝食难安。
如今,各行各业的经济利润已经趋近于零,金融行业垄断被打破也成大趋势,那金融以后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金融将如何创造价值……老师不妨说说你的看法,万分感激。

A:美国金融业可以说充分竞争,但华尔街创造了美国一半以上的利润


15,坛友夸克之一:
1、美国用过苏联解体后大批苏联数学家进入美国市场做过识别。中国目前的数据,包括研究者对数据的研究程度都还不足以做好因果识别。个人相信这个问题如能在实证得到解决(严谨的技术),应该可以达到JDE甚至JLE的高度,最起码也是JCE以上。
2、关于教育回报,看似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课题,但常谈常新。不知道李教授对最近Klein and Vella等发展的control function approach怎么看?已经有几篇应用性质的论文发表,但目前很多人似乎还比较集中于IV或者quasi-natural experiment。在20%回报率偏高的情况下,个人认为Rozelle教授他们应该使用Klein and Vella (2010 JoE)的方法或者其他近似的手段作为robustness。如果证明20%确实没有技术上的偏误,那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
A:1不错
2具体我也不知道,但直觉上讲,最终的因果识别还要靠外生的因素

16,坛友ceman2007:
很佩服李老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态度。我问一个可能是很差的问题:李老师从实证研究里面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吗?虽然或许劳动经济学领域理论相对难做,但是把实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不是每个经济学家应该做的吗?难道我们就这么一直寻找新的实证问题,为了发表而写作?如有冒犯,请见谅。
A:我给小学一年级的女儿班上讲经济学,上来就告诉他们“所有的问题都是好问题,只要问问题就发糖”,90分钟同学们的小手就没放下来过。理论非常重要,但最近20年经济学理论发展缓慢,滞后于实证研究。做理论的需要非常聪明的人,只有5%左右的经济学家能做


17,坛友sootoos:
李老师您好!
按照我对经济学的理解,
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有其人性理解的基础的,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的人性基础是什么?我们发展经济的目标是什么?我的理解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和普及的社会福利。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它和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有啥区别?
谢谢
A:经济学是科学,并不存在国别。经济学研究对问题却是有国家特性的。


18,坛友fanstata:
请教李老师:
1.占当前流动人口很大比例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未来在哪里?若是回农村,那他们的发展路径是?若是留在城市,他们的发展路径是?
2.由于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这个人群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那么整个城市的产业工人素质是不是在降低?这对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好的政策可以提升农村青少年的教育水平?
A:1逐步取消户口制度是出路
2没有流动性并不能增加中国的平均人力资本,而流动性(如果是市场的力量)一定会增加效率

19,坛友septown:
李老师:
   你好!
   最近两年学界、证券行业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判断,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但我的感受有所不同,基本判断是廉价劳动力进入城镇后,由于生活成本上升,企业支付的收入难以覆盖日益上升的生活成本,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扣除实际支付成本后的实际收益下降,导致原来在城里务工的劳动者返回原籍,导致廉价劳动力供给减少,这是主要原因。你如何看这个问题?
A:我同意你的观点,我在《财经》上写过文章,你要不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在线访谈 劳动经济 问答汇总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斯坦福大学 香港中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