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ll9981
1161 0

网传银行出售金条纯度不足 业内人士:少见多怪 [推广有奖]

  • 3关注
  • 81粉丝

学术权威

58%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投资银行资料

威望
3
论坛币
104858 个
通用积分
36.0207
学术水平
618 点
热心指数
931 点
信用等级
644 点
经验
61872 点
帖子
5208
精华
3
在线时间
44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5-11
最后登录
2023-8-30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楼主
cll998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10-9 13:11: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12年10月09日10:00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桑海波


保存到相册

  本报济南10月8日讯(记者桑海波)这两天,一则关于某银行出售的黄金被验掺铱的消息在网上疯狂转载,尽管该银行已于8日傍晚作出回应,表示“金条掺假纯属谣言”,但已有不少网友对金条的含金量表示怀疑,而记者采访的省内黄金加工业人士表示:“黄金里面掺假一点都不稀奇。”有的加工厂一年从回收金饰中提炼出的铱重达七八公斤。
  “有人拿着银行销售的一公斤黄金,附带证明和发票,到金银加工厂出售……加工厂老板就收了,检验黄金的精确纯度,必须去南京,结果一周后报告来了,该金条掺杂了‘铱’。”10月6日,先智创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冯小缺、微博名“JASON冯小缺”发布了一条标题“中国市场40%金条用铱或钨掺假”的微博,微博链接是一条8月22日的新闻,新闻标题是“黄金价格攀升,中国市场部分金条用铱或钨掺假”。
  对于金条掺假事件,其真实性与否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该微博一出,立刻引起许多业内人士关注,很多民众表示非常震惊,并怀疑该消息是否属实。
  银行回应 金条掺假纯属谣言
  针对网传一银行出售掺假金条的消息,8日傍晚,该银行新闻处工作人员对财新网表示,网传纯属谣言,该行对每一根金条都出具产品质量证书,对产品的成色、重量和品质进行保证,并承诺回购。
  按其“情况说明”表示,该行发售的金条产品全部由国有大型精炼厂或造币厂加工生产,加工企业均获得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可提供标准金锭企业”合格证书。黄金原料从上海黄金交易所统一出库,符合上海黄金交易所交仓标准。加工流程和生产工艺采用国际先进的压制和浇铸技术,加工出来的金条产品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业内人士爆料 “金饰品掺假不稀奇”
  “在黄金加工业,往金条、金饰品中掺杂钨或铱并不是一件稀罕事。”8日,省内一家规模较大的珠宝首饰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一些加工厂或个人在金饰品加工过程中掺假并非绝不可能。
  该人士介绍,由于钨、铱两种金属元素与黄金的物理特性较为接近,但是价格比黄金便宜很多,常常被造假者拿来掺杂到金条、金饰品中。一克黄金的价格为360元左右,一克铱的价格只有50元左右,仅相当于黄金价格的零头,巨大利差成为造假者的驱动力。
  “仅我们一家加工企业,每年回收的金饰品熔化后提炼出的铱重量就达七八公斤,可见掺假行为并不罕见。”该人士称。
  造假不难,消费者辨别起来却不容易。业内人士称,因为铱和钨与黄金比重相近,消费者很难通过观色、听声、掂重等传统手段进行辨别,只能通过化学、X光等方法检测。
  “消费者无法辨识,只能依靠厂家的诚信经营,还有加强行业监管。”该行业人士也对黄金掺假行为深恶痛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业内人士 业内人 上海黄金交易所 科技有限公司 Jason 金条 银行 业内人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