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oyaoxueba
24718 26

[其它] 三位人大优秀毕业生(未删节版)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初中生

3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14 点
帖子
19
精华
0
在线时间
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7
最后登录
2013-7-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前一段时间 网上疯传一篇关于三位人大优秀毕业生的帖子,看后令人汗颜。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三人的文章已经被帖子作者(或者叫编辑者)删掉了一部分,不是原版。于是我又寻找他们最初的文章,今天与大家一起学习。其中侯瑀和郑才千的文章与网上的删节版差别较大
                                      越挑战越精彩——我的脑力竞技


关于我

      
郑才千,中国人民大学2007级本科生,大学四年学分绩均为全班第一,专业课学分绩多个学期保持在3.9以上,爱好脑力竞技。

      2008
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获得团体季军。个人获得最高奖世界记忆大师,并刷新世界纪录,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 (同时获得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国人民大学三好学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奥运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2008
年获得首届北京高校福乐球联赛第三名。

      2009
年代表人大参加首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获一等奖。(同时获得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明圆小学支教爱心志愿者……

      2010
年参加中国脑力锦标赛获得随机词汇并列第三名、历史年代亚军、快速数字亚军、人名头像冠军、一小时数字冠军。随后再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获得团体冠军。个人再次获得最高奖世界记忆大师,是仅有的再次获得该奖的4名选手之一。在十个项目中获得人名头像和随机词语两项季军,成为自比赛举办近20年来唯一一位在这两个项目上获奖的亚洲选手。并且成功刷新人名头像、随机词语、历史事件三个项目的亚洲纪录,成为新的纪录保持者。(同时获得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海航.慈航精英学子奖学金、谢无量学术论文和文学创作大赛创作组三等奖 ……


   
2011
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


   
荣誉只代表过去,那些真切动人的人与事值得写入永恒的生命记忆……


正文


     大学四年一路走来,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比赛。有比赛就有挑战,这四年人生中最美丽的韶华也因挑战而愈加精彩。


                                      

我的08,我的脑力奥运




        “小弟,吃点水果?姐姐走过来。我摁了下秒表:以后我记东西的时候就不要叫我了。”“切,不吃拉倒,我吃。


         这是088月的无锡,摄氏30+的高温。一个男生发疯般的对着桌前的扑克牌坐了3个小时,然后一声狂笑我练成啦!这不是恐怖片,这只是我每天训练中的一个很平常的段落。


        自从知道大脑奥林匹克”——世界脑力锦标赛之后,我就希望凭借自己的天赋和方法驰骋赛场。机会来得如此之快我甚至难以相信。08年的1月份我萌发了参加比赛的念头,331日,中国脑力锦标赛冠军、世界记忆大师郭传威就来到人大宣讲,我报名参加了学习。4月中旬,世界记忆大师黄金东带着我作为优秀学员到北外、中国农大等高校宣讲。6月,国家队就让我做好准备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毕业生 中国人民大学 一等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 励志奖学金 大学四年 人民大学 毕业生 本科生 专业课

沙发
hy880121 发表于 2012-11-7 16:50: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爱好脑力竞技——哈哈哈,是不是打DOTA啊、、
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https://bbs.pinggu.org/thread-5454313-1-1.html

使用道具

藤椅
woyaoxueba 发表于 2012-11-7 16:57: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貌似发不上来了

使用道具

板凳
jiangchenbasel 发表于 2012-11-7 17:02: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是什么?

使用道具

报纸
woyaoxueba 发表于 2012-11-7 17:05: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此前从没有人以如此快的速度参赛(外国选手需要3-5年),我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8月10号结束了奥运志愿者工作之后,我赶紧来到姐姐家进行自我训练。只有20天的时间,为了取得最佳的效果。只好寻找各种方式折腾自己的大脑。由于扑克牌很轻,所以在训练时只好关掉风扇和空调,有时手上的汗水甚至会把扑克牌给弄湿。在桌前坐2、3个小时算是轻松了。在比赛中,马拉松扑克项目需要选手记忆1个小时扑克牌的顺序,然后用2小时默写出顺序。所以,当姐姐让我吃水果的时候我自然只能克制内心的小馋猫说不吃。此外,为了万无一失,我要求自己在40分钟内写出顺序,30分钟内对完答案,剩下时间进行反思和改进。因为训练时间太短,很多记忆代码都不够熟悉。我就强迫自己晚上睡觉前过一遍才可以睡觉。白天经常要连续读10000个数字或者30副扑克牌的代码。每进步一点就大声对着自己说“我练成啦!”(寝室同学常常打趣我是练成了XX宝典)。天赋、方法可以使得努力的作用得到放大,马拉松扑克在训练4次之后已经从11副到18副(100%正确),马拉松数字则从800飞跃到了1700(100%正确)。随机词汇甚至能够打破世界纪录。   

短短20天,我的大脑已经脱胎换骨,足以为中国队征战赛场。9月份,我顺利地通过了国家队的最终选拔。在10月份我和其他队友从广东(训练基地所在地)飞赴巴林,历时三天的比赛结束之后。我成功拿到了最高奖“世界记忆大师”,并刷新世界纪录成为最年轻的获奖者。当许多国外选手得知我只有19岁并仅仅集中训练了20天时都惊讶地竖起大拇指“Chinese
is  very strong!”


                                                                             沉静下来,智慧升起
      
回国之后各种各样的采访、活动纷至沓来,我有些应接不暇。我思考良久:因为比赛的关系,我的课程已经落下了不少,需要赶紧补课;比赛当中,我想为亚洲选手在人名头像、随机词汇等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并没有实现;被名利侵扰太多对19岁的我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可能会因此迷失自己……我决定——低调隐退。

我没有想到有时候退也是一种进,正像张亚勤的座右铭一样“人沉静下来,智慧升起。”在08年世锦赛到10年世锦赛之间,我努力把赛场上的思维、记忆技术与我的学习结合。取得很好的效果,大一、大二、大三都保持了全班第一名,获得了三年的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先后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海航﹒慈航精英学子奖学金等。在自己的学习当中我逐渐革新了文字信息的处理技术,为10年比赛一鸣惊人打下了基础。其中最成功的一次运用莫过于带队参加首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的经历了。

09年刚开学不久,死党兼院学生会副主席李洋找到我“参加人文知识竞赛比赛吧,怎么样?”“为啥,我还有今年的世锦赛呢。”“我知道你不会去的,那个时间和我们考试冲突。而且你不是在技术改革吗?给个面子吧!我办的比赛!”“好吧,我试试!”

初赛结果出来,我是全校第二。接下来是学校的决赛,是团体赛。我们明德致知队在决赛中获胜,和亚军四世同堂队以及斯芬克斯队的隋翔宇师兄人员重组之后组成两支队伍代表人大参赛。直到这时候我们才知道很多学校在6月份就接到了比赛通知,暑假中就把推荐书都看了。我心里面正有点郁闷,王强说“没事,我们有记忆大师!”“嗯?”大家都朝我看。“是!”作为队长关键时刻可能不表态。这次也是个检验我方法的好机会,这么想着我就说“这些书其实也好处理。首先,谁对某方面(书分别有哲学、文学、国学等多方面)特别熟悉的负责那本书。至于诗词,各自承包自己耳熟能详的作品。所有不好背的,没见过的——都归我!”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很快把五本书记得烂熟。然后背四书五经精选、背经典演绎《命若琴弦》的台词、背燕京八景……我的文字处理技术让我节省了大量时间,可以专心地准备更有挑战性的环节。我们积极地为比赛做准备:修改剧本、排练剧目、商量人员分配……最终,由于我们五个人的团结协作和老师的指导,我们以初赛第一、复赛第一、决赛一等奖的成绩完胜!

使用道具

地板
woyaoxueba 发表于 2012-11-7 17:26: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王者归来


        经过实践中的锤炼,我的技术更加纯熟。就在这时候国家队通知我2010年的比赛在中国举办,希望我能够参加。当时我正面临保研复试,我横下心做了一个决定。暑假的20天空余时间不看专业课,只备战比赛。然后9月份专心准备保研复试。最终9月29日我看到了“拟录取”三个字,我把厚厚的复习材料塞进抽屉,拿出一堆数字表、扑克牌、历史年代表、词汇、人名头像……中国区的比赛国庆节就要在广州开赛,我只有几天的训练时间 。
         一反平常的慵懒(开赛前也只每天训练2、3小时),我在比赛前的2、3天时间里已经训练了16个小时。
10月6号结果公布,我拿到了两金两银和一项并列第三名。回到北京,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勤奋型的选手,那么就只好在方法上下功夫。其他选手记数字只要记忆100个代码,我就自创了1000位代码然后记熟。其他选手一次只能记忆2个代码,我就利用我思维速度快而敏感的特点记忆3个代码。这样的代价是大脑以更快的速度运转,有时候甚至能够感觉大脑中一阵风呼啸而过。一场核聚变在大脑中进行着……
       训练两周之后我就感觉厌倦,我就画出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来做过程分析和时间核算,制定新的训练计划。当训练实在无法继续时,我就放放假,做一做自我催眠……在训练一个月之后,我的马拉松数字、快速数字、随机词汇、历史年代、人名头像等都到了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
       12月1号我信心满满地参加比赛,谁知第一个项目抽象图形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对了214个。放在往年是前三名的成绩,然而这次居然没有进前十名。一看前面的名字,好多中国选手。中国选手果然还是发挥了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一名选手告诉我他一天练习这个项目10次以上。我承认我每周才练习两次,我感到大事不好。接下来的二进制项目我状态明显受到了影响,竟然填错了答案。本来应该进前五的成绩最好勉强进了前十。中午吃饭时候我认真想了想:大家肯定练习得很疯狂,但是抽象图是因为今年突然有了很大训练试题才会变动如此之大。数字、扑克牌不会受此影响。而人名头像、随机词汇与人的天赋联系很大,不是靠练习就肯定能提高成绩的。所以情况并没有那么糟,下面的项目还是很有希望的!
       果然下午的马拉松数字项目我就获得了第四,第二天的人名头像项目上我更是实现历史性突破——成为世界脑力锦标赛举办以来首位亚洲获奖者。进入前十名的亚洲选手仅我一人。随后我在随机词汇项目上复制了奇迹,同样实现了亚洲选手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历史事件项目上,我也成为唯一一位能够记忆80个以上历史年代的亚洲选手!

       此前,中国队虽然也表现优异,但是总是局限字、扑克牌类项目。因此我被称为“记忆怪才”、“非主流的中国选手”。一名外国选手和我开玩笑说“我终于看到中国队出现了你这样的天才型选手,数字和文字项目都能够表现出色。中国队真是王者归来。我们以后要防着你,呵呵!”
       一年的比赛结束了,新一年的又要开始,过几天就要参加今年世锦赛的新闻发布会了。人生也是如此,大学四年结束了。新的征程又要开启,人生处处充满挑战,人生因挑战而精彩!

使用道具

7
315525625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11-8 11:29: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8
xrym 发表于 2012-11-8 12:25: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还能自己标榜的?

使用道具

9
woyaoxueba 发表于 2012-11-9 11:50: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总有一种期待永不孤单
国学院2007级本科 林蕾

    林蕾,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2007级本科生,现已被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项目以全额奖学金录取,即将以两篇优秀毕业论文分别取得历史学与经济学的学士学位。曾获吴玉章奖学金,多次获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一等奖学金、国学基础一等奖学金及“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囊括本校荣誉类、学习类、专项类三大类奖学金的最高奖项,曾多次在大型活动中作为学生代表进行发言和演讲。多个学期学分绩为全班第一并保持在3.9以上。语言优势明显,现已熟练掌握英语(GRE 1530,TOEFL 110,四六级均在640以上,口语能力突出)、日语、韩语,以及书面藏文、梵文,曾参与并领导数篇英文学术文章、两本学术著作的翻译发表。此外,曾获二十院院际友谊辩论赛亚军、“人大精神与大学精神”杯辩论赛季军。除校级奖项以外,还曾荣获200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一等奖。曾任国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国学2007级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

  
    谨以此文献给在大学四年中关心帮助我成长的老师们,以及不论悲欢都始终陪伴在我身边的伙伴们。我以你们为荣,因你们的存在才走到今天。




    又来到了一个该数数过往的时刻。想想觉得不可思议,我的大学时光竟然只有短短二十天就要画上句号了。不知该从何说起,可就从提笔的那一刻,我的脑海中就出现了一副画面,挥之不去——索性就从这里开始吧,那是去年底的一个晚上,北方的风已经着上了毫不掩饰的寒意,天也已经黑得深沉了。我背着一整包书和资料,左手提着笔记本电脑和一盒刚买的方便面,右手拿着在跟母亲通话的手机,在路过静园的时候突然大哭了起来。或许是因为静园到了傍晚便油然而生的那种家的味道,或许是因为母亲温柔的安慰和鼓励,也或许是因为为了期末复习、写论文、写申请材料而连着熬了两个通宵又没好好吃饭的糟糕的身体状况,总之在那一刻一切可能的因素突然作用到一起,让我原本就紧绷而敏感的神经一下子崩溃了。
    那是在我递出头一份申请的前一天晚上,在那之后一个月,我顺利完成了两个学位的全部课程和考试,并按时递出了每一所学校的申请材料;而那之后四个月内,我陆续收到了来自Harvard, Columbia, Chicago, Michigan等多所名校的录取和奖学金通知函。现在回想起来,已经说不清当时是什么东西在支撑着我尽最大努力把一切事情完成了下来,但能清晰地回忆起,总有一种期待,始终不曾磨灭。

使用道具

10
woyaoxueba 发表于 2012-11-12 22:33: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 期待新知

    时常有学弟学妹问我是怎样始终保持在学习上的热情和冲劲的,说实话一直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相反,我打从心底里觉得它是我人生迄今为止所做的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我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而学习恰恰是最能满足我好奇心的过程,所以我喜欢学习,从学习中所获得的愉悦和成就感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而绩点之类的数据指标就更是不需要刻意为之了。
    不过现实中的过程并没有说起来着寥寥数语般简单。在本科阶段,我选择的两个学科是历史学和经济学。很多人都对我的选择感到费解,不明白为什么我会做跨度如此大的选择。其实理由很单纯,我喜欢历史学和经济学,它们让我对世界的把握变得立体而客观。历史学穿越时光,探寻和诠释过去的事实;经济学解释当下,预测和判断未来的走向。所以就业等问题其实并不在我的考虑因素当中,还是那句话,只是因为爱学所以学。然而就是这个单纯的决定,让我度过了别人眼中挺“苦”的大学时光。两个专业的课程没有交叉,所以我不得不在短短四个学期内完成经济学第二学位要求的所有课程。而要想学好这两个学科都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国学这方面,我通常会拓展阅读许多与课程相关的书籍和材料,这不仅包括史料和国内研究,更包括大量的外文材料,而事实证明这也在后来的申请过程中帮上了大。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或是与直接对象有关的别的案例,积极跟老师讨论,寻求解释并再发现新的问题,这个过程能让我的求知欲获得极大的满足。在经济学方面,我的本专业只要求修文科数学,而为了能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研究思路以及在未来利用各种各样的模型来解释问题,我自愿选修了所有经济学专业的数学课程,并高分通过了全部考试。印象最深的是大三上学期,我一边修着两个学位40多学分的课程,其中包括两门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等难度较大的课,一边备考GRE和TOEFL。每天不是在上课就是在自习,回想起来连饭也没好好吃过一顿,到期末的时候更是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但现在回想起来,正是那种高强度的生活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发现了原来自己可以做到很多在别人和自己眼中都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就在不久前,我的两篇分别有关黑水城汉译藏文密教文献,以及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文化去根化现象的毕业论文都已被评分为优秀,两个学士学位将见证我本科四年有知识和汗水陪伴的日日夜夜。
    说到学习就想提到我的语言学习经历。目前我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汉语和古文、英语、韩语、日语,并能够阅读藏文和梵文材料。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一点是,人类都有着沟通交流的本能,而语言便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因此各种语言都有着潜藏的共性,当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实再增加语种,即使是自学已经变得不像刚开始接触外语时那么困难了,也才越来越能体会到接触新语言、发现语言规律的乐趣。语言学习之于我的重要性和趣味真的难以言说,只能称为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了。当然,为了能去北美研究生院深造,我也和大家一样需要花大量时间准备GRE考试。备考的日子是孤独和疲惫堆砌而成,但最终1530分(Verbal section percentile: 99%)的顶尖成绩似乎让一切的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证明。尽管备考冗长乏味,但英语学习的过程完全不必要呈现出这种“苦大仇深”的状态,复习累了的时候读读paper、研究著作,或是看看电影、美剧,你会发现那些奇形怪状的单词竟然如此生动地活跃在学术的世界,也活跃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于是你才明白怎么使用它们,于是你才真正开始从备考中获得让你获益匪浅的东西。语言能实现即时交流是关键的一步,所以我一直很重视培养自己各种外语的口语能力。通过严肃的练习也好,休闲性质的娱乐也好,每天我都会有一段时间是用于纠正发音、积累用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在面对外国教授学者时,出色的听力和口语让我能完全地理解他们想要传达的学术思想,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自如地与他们进行零障碍的沟通;在大三前往UCLA参加交流项目的时候,当地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以为我曾经在美国生活过,殊不知这都是我在国内每天面对屏幕练习的成果。
    优秀的语言能力更让我能抓住各种课外学习的机会,满足书本无法满足的求知心。我积极参与各种与我的研究方向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讲座,也通过这些场合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国内外学者,并让他们记住了一个未来会投身该领域的叫做林蕾的中国女生。大三时我便开始每周末参加沈卫荣教授的藏文文献阅读课,后来哈佛大学著名学者van der Kuijp教授来到人大时,我作为一名本科生参加了他主要面向研究生开设的藏文历史文献研讨课。初期也遇到了不小的知识性困难,刚开始好几天我都觉得自己无法适应课堂的强度和节奏,老师叫我解释一段材料的时候总是害怕犯错而不敢接招,看着老师瘪瘪嘴那带着失望的表情,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于是后来我坚持每天预复习材料,补充阅读大量相关的外文研究文献,终于慢慢赶上了学长学姐们的进度。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某一天,教授面带微笑地拍拍我的肩膀说道:“You’ve got great talent in languages. Promise me, never waste it.”之后他向我介绍了哈佛大学久负盛名的东亚研究项目,并表示如果某一天我要申请去哈佛大学深造,他一定全力支持我的申请。现在想想,或许正是那头几天的打击才让我开始拼命适应教授的课程节奏,也最终真的能够实现了当初的目标。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5 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