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angzt
19385 70

[财政体制] 财政与共益机制(送金币币) [推广有奖]

51
syliuxa 发表于 2008-9-16 10: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单纯从公共选择行为理论解释共益机制显然不妥。

一、公共选择行为理论仅指制度形成阶段。即每个参与行为投票的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偏好,但最终形成的制度却是可能达到共赢的。尽管最终形成了不体现私利的选择结果,但这种结果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公共产品,这种公共产品对于投票的参与者又都想搭便车了。因此在制度执行阶段公共选择理论无法解释,假如说我们的公共财政是一种公共选择,但其实践中公共性仍不见得很有效。

二、法规被俘现象是公共选择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体现了共益的机机制的形成本是好事,但很容易被俘虏。这是崇尚精英的社会劣根之一!

使用道具

52
qq619916 发表于 2008-9-20 23:5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讨论]

公共利益的实现往往借助于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而财政政策执行的失败往往归咎于相关制度的缺失。

以至于把财政政策置于一种尴尬、无奈的境地。财政问题的讨论自然就进入一个怪圈,除非对中国体制进行一次全面、颠覆性的改革。

否则,财政政策不仅无法惠民反而会害民。

使用道具

53
myselfvivi 发表于 2008-9-23 09:4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5555555555,没金币了!来晚了啊

使用道具

54
yanchaosuper 发表于 2008-10-15 15: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市场本身虽然不是一种完全的公益机制,但是市场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运用凯恩斯主义原理,在政府积极的干预和调控下,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保障分配公平合理。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强民众的监督作用,保证政府行为和政策的及时、准确、完整和合理性。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还望大家斧正

使用道具

55
refugee 发表于 2008-12-25 11: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财政特别是公共财政历来都是被认为是公平,现在国家财政的重心,从购买性支出向转移支付发展.就是公平的分配的体现

使用道具

56
andyzqx 发表于 2008-12-26 16: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奇怪:公共交通一直需要补贴,据说总是亏损;但是为什么还有民营企业或是民间资本进入呢,难道他们进入不是为了盈利?!

政府公共交通的财政补贴政策是共益的吗?或者说财政政策的利益应该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呢?

如果打着亲贫的政策来补贴“资本家”们,应该不是政府的初衷吧!

使用道具

57
zhaodq9999 发表于 2009-2-25 17:0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的共益机制严重扭曲。

一是利益集团势力太强大,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严重制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二是中国的社会结构畸形化,对共益处机制形成起关键作用的中产阶级不成熟;

三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施政目标,共益机制的形成得不到政府的呼应和必要的支持。

使用道具

58
jndx_jndxdong 发表于 2009-2-26 00: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关键是政府官员们要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和“为自己服务”。

使用道具

59
ilikepissa 发表于 2009-3-1 14:4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也许存在一种共益机制,但那像理论上追寻的一种均衡一样,可望而不可求!财政本身不会是共益的,没有“劫富济贫”,财政的公平何以实现?

使用道具

60
seemeheaven 发表于 2009-3-4 13: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市场经济嫌贫爱富不太恰当,关键是是看在什么政府下,什么样的政治导向下!回顾罗斯福新政那一段历史不难发现,对于税收和财政等的控制是很关键的!单独的把市场经济拉出来定性未免有点太主观···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