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esearch
4512 12

[经济学教育] 转贴: 作为中国人 我被日本人完全折服 [推广有奖]

精神客栈CEO

大师

9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4
论坛币
114378 个
通用积分
94.3158
学术水平
1175 点
热心指数
1426 点
信用等级
1087 点
经验
50288 点
帖子
9604
精华
2
在线时间
68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26
最后登录
2020-10-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p align="center">作为中国人 我被日本人完全折服 </p><p> <br/>一位名叫沃格尔的美国人曾写过一本书,叫《日本名列第一》。这本书中,他将日本战后的迅猛发展与日本人的"认真"精神联系在一起,认为正是日本人的"勤敏好学"、"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干劲"、"完成任务、履行职责的严肃态度",使他们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p><p> <br/>据说,不光世界各国的评论家对此欣然首肯,连日本人也颇以为然,觉得自己对人生、对事物就是"认真"。这一点我在日本时深有体会。</p><p>为日本人的细心和耐心所折服</p><p>日本人给人的感觉是思维非常缜密,做事非常细心,细心到让你不得不为之深深地折服。一般在做事之前,他会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考虑种种可能要发生的情况,并思索如何去应对这种可能性的发生。</p><p>比如要铺建地铁,就要事先论证铺地铁的地方需配备什么设施,将来该地还可能有哪些其他的用途,尽量配齐所有需要配备的设备,以减少后期改造的麻烦。细心也就增强了计划性,因而在日本很少看到公共设施有重复建设的现象。同样,日本的建筑业和制造业非常发达也与此有一定的关系。到过日本的人都会感叹新干线的畅通、快捷和安全。让我们看一下新干线的维修周期表也许会找到一些答案:所有在线车辆每两天进行一次常规检查;30天以内或者3万公里进行一次月检查;12 个月以内或45万公里进行一次台车检查;如果超过36个月或行驶90万公里以上就要送到仙台的车辆检查所进行解体和设备更换。所有的检查数据都存入电脑中,以便为系统管理提供支持。</p><p>日本人凡事都很耐心。无论是商讨问题还是会议谈判,都莫不如此。他们会不厌其烦地与你磋商,一遍又一遍地与你讨论,不管战线拉得多长,直到他们达到目的或认为满意为止。尤其是在双方谈判的时候,为了争取最大的利益,他们会与你反复交锋,软磨硬泡,直到把你磨得锐气全无,无心与之计较为止。</p><p>这种耐心和认真在对顾客的态度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回国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几个人陪一位女团友去大阪的一个贩卖店买点心。那天是周日,晚上8点多钟店铺就已经打烊了。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敲了几下已经落地的卷帘门,出乎意料的是,里面的灯亮了,接着就是稀里哗啦的开门声。门开了,一张四、五十岁妇女笑容可掬的脸。接着,就是选点心。女同志买东西天生的有耐心,反复挑选,认真比较,半个多小时很快过去了。但那个日本女店主表现出了更大的耐心,始终是微笑地看着我们,通过"笔谈"(她不会英语)向我们介绍商品的情况。精挑细选总算完事了,在要交钱的时候,她突然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国,什么时候到家。当她得知买点心的那位同志还要在国内耽搁两天才能到家时,便提醒说,你不能买,因为刚好超过保质期一天。其实,她如果不提保质期的问题,我们也就忽略了。而且距离如此遥远,即使点心变质了也没有机会回来退货。但她却主动提出来,让我们非常感动。看我们那位团友恋恋不舍的样子,她又出了一个主意,让我们明天离开大阪前起早到店里来,取新做的点心,这样回到家里刚好在保质期内。</p><p>生活中小事处处认真</p><p>日本人的认真还从许多生活中的小事体现出来。在日本时,每项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都要发给我们每人一张调查表,征求对活动的满意程度以及还有什么额外的要求。对这种表格,我并未在意,以为走走形式而已,每次随手一填便算交了差。但在归国之前,所有调查的统计数据竟又发给了我们。包括大家提的意见,都作了详细的解释,有的内容还作了修正。</p><p>有一天晚上我们出去逛街,在幡谷车站下地铁后,转了几个胡同后却怎么也找不到住地。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向路人询问,恰好有两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女孩推着自行车走过来。这两个年轻人很热情,非常仔细地告诉我们行走的路线。大概是探讨怎么走更近便一些,女孩还和男孩争论起来。最后,他们拿出纸笔为我们画了一张地图才放心地离开。</p><p>日本人也很讲规矩。对于历史上既有的习惯与风俗,多数日本人会主动认真地去遵守,比如说上车自觉排队、车内不打手机、大街上不吃东西、在规定的场所干相应的事等等。盛夏时节,人们有时穿着背心都会大汗淋漓,但一些公务人员却西装革履,并一丝不苟地打着领带。</p><p>再拿吸烟为例,在有禁止吸烟标志的场所,绝对不会有人破这个规矩,不像在我们这里,几乎每个会议室都写着禁止吸烟,而几乎每个会议室开会时都烟雾弥漫。其实,即使在日本的大街上你都根本看不到边走路边吸烟的人。在一些商店的门口,你有时可见烟瘾很大的一个或几个人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便携式烟灰缸安静地吸烟,很少有人会乱弹烟灰,乱扔烟头。实际上,日本人也自认为在守规矩方面,除德国以外没有哪个国家能与其相比。</p><p>有时候这种守规矩甚至让人感到很刻板。比如我们在大阪进行培训的时候,有一天上午,课结束得比较早,大家便提前几分钟来到了餐厅,原以为会稍早一点儿吃上饭,避开用餐的高峰。但尽管人越聚越多,大家牢骚满腹,负责开门的服务员小姐仍然眼睛盯着时钟直至时间到了才准时开门。</p><p>企业运作循规蹈矩</p><p>日本人的循规蹈矩还体现在企业的运作上,在这方面日本人只相信制度或系统,而不相信个人的能力。他们只是把人安排在相应的位置上按照系统的准则去做事,尽量不依靠个人的能力去搞突破,从而也降低了人为的失误。但日本员工一旦犯错误,却是不可饶恕的。根据这一准则,日本人宁愿踏踏实实地按照上司的意思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使上司的吩咐是错误的或是荒谬的,他也不会主动去违反。日本人之所以能做出很好的产品来,与这种服从性有很大的关系。工人只要按照图纸去认真施工,其他的一切根本不考虑,更不会投机取巧。即使他知道图纸是错的,也会按照图纸去做,至于图纸的对错,与他是不相干的,自有其他的人去承担责任。</p><p>"日本人工作起来像玩命,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放弃节假日休息也不算稀罕"。一位在日本生活了几年的朋友介绍说。根据官方统计,至今日本每人年劳动时间比德国多547个小时,比法国多542个小时。工作时,日本人严格照章办事,有什么拿不准的,马上转身去请示,既不拖延,也不想当然地自作主张,自行处理。而且,今日事今日毕,尽量把当天能够解决的问题全都解决,以便第二天早晨一上班,就能进入对最新问题的考虑和处理。上班时,一般不打私人电话,不聊天,不做私事。即使公司业务不多,真的闲下来,就看看有关的书籍,丰富知识;或是走出去调查,访问客户;或者和协作企业开研讨会、联谊会什么的。</p><p>日本人的认真还体现在对"痛苦"的深刻记忆上。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记录得比较详细。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在南京却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 3000个死者的名字,广岛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p><p>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我们的古人也提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p><p>看来不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认真的精神是绝不能丢弃的。<br/> </p><p><br/><a href="http://arxiv.org/PS_cache/math/pdf/0612/0612069.pdf">http://arxiv.org/PS_cache/math/pdf/0612/0612069.pdf</a></p><p>怎样才能得不到诺贝尔奖?<br/>  <br/>最近,2004年的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的获奖名单陆续公布。这次诺贝尔获奖名单像往年的一样,再次重复了两个由来已久的特征。一是获奖者中依然以美国人居多。二是在获奖者中没有一个人生活在中国的大地上。<br/>  <br/>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略低于百分之五,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却占全部获奖者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3名美国科学家获得;此前公布的医学或生理学奖的获得者也是2名美国科学家;两位经济学获奖者中有一人是美国人,另一位虽不是美国人,但却是在美国受的教育,现在还在美国教书。据有人初步统计,截至2003年,美国共有27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br/>  <br/>对于为什么美国有那么多的人能够获奖,这个问题,国人问得不多。为什么中国人始终未能出现在诺贝尔获奖名单上,我们却一再追问。也许,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思考,会得到一些新的线索。我们要问:怎样才能得到诺贝尔奖?或者问,怎样才能得不到诺贝尔奖?我发现以下的一些做法与得不到诺贝尔奖有着密切的关系。<br/>  <br/>第一、限制和歧视私立大学及民间研究机构肯定消除了产生诺贝尔获奖者的温床。如果把美国私立大学和民间科研机构全部国有化,那么,美国的诺贝尔获奖人数就可能减少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美国的诺贝尔获奖者中八成以上来自私立大学。没有私立大学,就没有那么多的诺贝尔奖候选人;没有顶尖的私立大学,就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是世界上私立大学最发达的地方。美国可能是唯一没有国立大学的国家。美国顶尖的前20个大学,几乎是清一色是私立的。美国的大学,不论是公立还是私立,不需要与任何政府机构协商办学方针。治理大学的权力和对校长的任命来自于独立的校董事会,这样的董事会既独立于大学,也独立于执政党与政府。学校管理层仅向独立的基金会董事负责。私立学校也有来自政府的经费,但是这些学校对独立的经费托管人负责,而不是对教育当局负责。中国有多少私立大学,中国顶尖大学中有多少是私立的?中国的公立大学对谁负责?对这三个问题有了答案,对怎样才能得不到诺贝尔奖就增加了不少把握。<br/>  <br/>第二、靠增加政府经费投入是错失诺贝尔奖的有效办法。中国很多人士人为,美国人获奖多,是因为美国政府的投入多,如果中国像设立奥运“夺金”工程一样,倾举国之力办诺贝尔“夺奖”工程,中国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零的突破。有人测算,奥运金牌每块背后有七亿元的投入,一个诺贝尔奖还不知道需要投入多少钱。但是,这样的工程违背了诺贝尔设奖的初衷。诺贝尔要把奖颁给那些能造福于人类的人,而不是那些能花钱的人。如果以造福于人类为宗旨,不得奖又何妨?如果不能造福于人类,得了奖又如何?浪费纳税人的金钱而已!就像在特定的制度下勤劳很可能不致富一样,在特定的制度下经费投入与得奖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何况,这几年学术风气的败坏与前几年各高校得到数额不等的行政拨款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其结果是,对经费的追求代替对学问的追求,对博导的追求代替了对博学的追求,权术的探险取代了学术的探险。当教育以培养接班人为目的并为之设置无休止的课程时,当学术期刊的价值大小是按照该期刊所属的行政级别来决定的时候,当研究课题指南是掌握权力的人来制订并受理项目申请的时候,当每个研究人员被强制按照先红后专的次序定期向党政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诺贝尔奖的苗子就被连根拔断了,除非他能用脚投票。<br/>  <br/>第三,用国家选拔人才重点培养的办法来取代为科学家的成长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是扼杀获奖者幼苗的不二法门。诺贝尔的获奖者是自由成长、自由追求而来的,不是国家机器上锻造出来的。美国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获奖者,是因为国家从不拿纳税人的钱去专门培养诺贝尔的获奖者。获奖是个人的事业,不应该是国家的事业。获奖是个人追求的副产品,而不是主业。如果美国常设教育部和科技部,美国的教育和科技一定会迅速落后。现在有的高校办起旨在“夺诺”重点速成班,真是南辕北辙。获得诺贝尔奖不能靠培养,尤其不能靠重点培养。政府越重视诺贝尔奖,得到诺贝尔奖的可能性越小。国家对大学的资助与管制,不是导致大学的独立,而是导致大学的政治依附,使得学校和科研机构成为权力的附庸。行政官僚,与科学天才从来就不可能水乳交融。现在,中国的博士数量已在超短的时间内超过德国和美国。中国现在可能是世界上博士导师最多的国家,也是官员中博士学位获得者最多的国家。博士与博导数量和科研经费的窜升,以及博导收入和经费的窜升丝毫没有缩短中国与诺贝尔奖的距离。<br/>  <br/>第四,不容忍另类和异端学者的教育制度和社会住制度不可能产生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一个从根本制度上最大限度容忍自由与独立思考、鼓励创新精神和向各种假设提出挑战的国度,离获取诺贝尔奖就为期不远了。有创见的科学家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方式,有关怀的作家不同于常人的视角。对各种人物的制度性宽容程度与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可能性呈正比。一个谔谔之士没有立锥之地的地方,不会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身影。非主流的文学作品有多大的自由发表的空间?有多少民间实验室和独立研究机构?有多少不需要挂靠的绝对独立民间基金会来扶持学术研究?这些问题有了答案,诺贝尔奖与中国人的相关性的问题也就有了答案。<br/>  <br/>总之,政治权力对学术与科研控制的越多,造就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可能性越小,除非把诺贝尔奖变成通过政府出题统一考试的方法来评选。通常,一个社会的诺贝尔获奖者的数量与社会的自由度成正比,与不自由度呈反比。中国若能改掉上述那些导致国人得不到诺贝尔奖的东西,该奖离国人就不远了。其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培育诺贝尔的获奖苗子能够自由生长的环境,而不是置大环境于不顾,去重点在个别人身上下赌注。我以为,造就能够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环境比得到诺贝尔奖本身重要得多。有了这样的环境,诺贝尔奖的潜在获得者和所有其他人都能受益。<br/>  <br/> </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日本人 中国人 诺贝尔奖获得者 美国科学家 南京大屠杀 中国人 美国人 沃格尔 评论家 日本

沙发
天空一线 发表于 2007-12-14 15:4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 。

  

使用道具

藤椅
swufelite 发表于 2007-12-14 15:5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认真的人最可怕!

使用道具

板凳
woyaokaoyjs 发表于 2007-12-15 20: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日本人曾经犯下过滔天罪行,但在某些方面,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All  the  enemies  are  paper--tiger----------Grandfather  Mao

使用道具

为什么我们的社会诚信体系建立不起来呢?谁是最大的过失?
被抛弃的不是我,而是整个世界。

使用道具

地板
laudon 发表于 2007-12-17 15:3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日本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据此就“被日本人完全折服”提法不妥。

日本的民族、日本文化确实给人的印象。但正如这些事物所象征的:一边是美丽和柔弱,一边是尚武和残暴;一面是现代文明与礼仪,另一面是贪婪与霸道。

使用道具

7
llmail2005 发表于 2008-3-6 17:4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细心啊

使用道具

8
lijipercy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8-3-9 09:4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实,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我们中国人知道的还太少,我们都一味的排斥日本人痛恨日本人,然而我们却不太了解我们的敌人我们的对手,相反日本人对我们的了解要远远大于我们对他们的了解。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此我们要战胜日本人首先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文化!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lijinathan/。

使用道具

9
liufeng111 发表于 2008-4-21 16:0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6、8楼朋友的看法,国耻不能忘,更要向敌人学习!

使用道具

10
lufenqiang 发表于 2008-4-21 17: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手也值得学习和尊重啊!

上善若水!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