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醉心鱼
1921 7

[学术治理与讨论] 淡化数量只能使中国式科研考核雪上加霜 [推广有奖]

  • 3关注
  • 8粉丝

VIP

副教授

5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940 个
通用积分
31.7205
学术水平
43 点
热心指数
48 点
信用等级
30 点
经验
32093 点
帖子
821
精华
0
在线时间
78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5-11
最后登录
2024-6-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式科研考核一个突出特点是重数量轻质量,导致怨声载道。现在教育部出手了,发文要求科研考核要淡化数量。这毛用也没有,只会令弊端重重中国式科研考核雪上加霜。

   外行领导内行必然导致重量轻质

   只要不是少数海不归或海刚归,大家对国内科研管理行政化程度之深、渗透之广有目共睹,外行领导内行就是这种行政化的通俗易懂的概括。众所周知,学术发展离不开同行评议。这学科细化的今天,除了极个别通才,大家一般仅对自己做的领域比较有发言权。显然,不是每个行政领导都是通才。相反,很多领导都是外行(也许是曾经的内行)。
   外行领导内行时有两种选择。首先邀请内行评议。这显然是踢开领导搞评议了,谁是领导也不会放权,没权还叫领导吗?自己没本事鉴别质量,就只好数果果,看数量了呗。不过,我觉得这样的领导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比拍脑袋或者干脆党同伐异强吧。我有些恶意的揣测,当前科研考核之所以数量当道,很可能是之前所谓的领导评议被告状太多了吧。看看2011年施一公、饶毅在院士评选中的遭遇就知道了。多亏大家心中还有数量观念,知晓施饶二人SNC不下十篇后,纷纷为其抱不平。可惜增选院士那可是民主投票,嘿嘿,施饶二人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优化考核应先取消课题级别

   教育部要优化考核,请先从取消课题级别开始。看看高校职称条例,低级别课题与知名期刊平起平坐,国家级课题在不少学校顶若干篇《经济研究》乃至AER, QJE。没有省部级课题,副高免谈。按说,没花国家的钱做出了同样甚至更高的成果,是不是产出效率更高,评职称应优先考虑。现实却是,一个学者没有申请到任何课题,在评职上肯定干不过论文相当但有课题的人,也很可能干不过论文很差承担高级别课题的人。就好比一个企业甲乙部门,甲部门提出了很多貌似宏伟的规划,拿了很多银子,却毛也没开发出来;乙部门本子写的不好,没申请到经费,却产出了高质量的东西。你说哪个部门该受到奖励。
   当然,有人会说,论文厉害的人课题自然行。为这些人智商着急啊。课题的成果无非有三种:论文、专著和领导批示。在科学领域,严格地说,经过匿名评审的论文才能称之为成果吧。那干脆直接看论文多不是更节约成本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雪上加霜 中国式 科研管理 经济研究 匿名评审 教育部 领域 行政

沙发
ccco 发表于 2013-12-24 19:38: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道理!

使用道具

藤椅
千年孤独 发表于 2013-12-24 20:15: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学术的悲哀啊

使用道具

板凳
jjgl123 发表于 2013-12-24 21:36: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项一个!

使用道具

报纸
yjxy 发表于 2013-12-24 22:09: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严重支持楼主

使用道具

地板
campus2005 发表于 2013-12-24 23:16: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悲哀。否定不太好的办法,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愚蠢。
无意插柳之人

使用道具

7
tcyrdjjlt 发表于 2013-12-25 09:02: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的好

使用道具

8
ps0103 发表于 2013-12-26 17:41: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采纳楼主的建议,那负责审批课题的相关领导怎么寻租啊,评审专家怎么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捞好处啊?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8 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