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石立刚
4451 15

如果股市泡沫破裂,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推广有奖]

  • 0关注
  • 6粉丝

等待验证会员

博士生

9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34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24 点
热心指数
19 点
信用等级
17 点
经验
150928 点
帖子
426
精华
0
在线时间
2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7-25
最后登录
2016-6-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如果股市泡沫破裂,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中国股市20多年前是赌场,现在依然是赌场。这个市场,如果能称为市场的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零和博弈场所。具体来说,中国股市实际上是主力和中小散户展开零和博弈的场所。即市场主力(庄家)正在设局诱捕中小散户这一肥嫩猎物。如果对此论有任何怀疑,请打开创业板的K线图,就会发现一幅令人目瞪口呆的画象:有28个股票在两年半时间内涨幅超过10倍,其中有3只超过20倍;银之杰以4099.5%挺立榜首,其市盈率高达7936.7。警惕!庄家正在利用“互联网+”等等概念诱捕新入市的没有足经验和相关知识的中小散户。

人们是否想过为什么会出现主这样一幕呢?原因很简单、并不太复杂;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中国股市生态适宜大鳄生存,并任其肆意捕食猎物。原因又在于:一、市场监管的有效性缺失了,可能没有足够的技术发现坐庄做庄。二、可能此中存在严重的寻租行为。因为租金太丰厚了,不能不令人怀疑。除了以上两种原因再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了。

其二、中国股市中有太多的中小散户,据说他们是市场主力。而这些投资者,总的来说,知识结构偏低,每个人所有资金量也不大,绝大多数低于50万,没有做股指期货进行保值操作的资格,属于被收缴武器的散兵游勇、成为金融大鳄鲜美猎物并不足怪。每一次牛市到来都招引来了一大批这样的投资者(更确切说,一大批新的炒股人)。虽然这批新手都带着发财梦而来,但避免不了最终成庄家的猎物。

众所周知,股市上升总会产生财富效。实际上,股市对美国经济来说,有着特殊的作用。换言之,此中隐藏着美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秘密。如果我们认真研究美国经济,就不难发现其独有的增长方式。即由于股市长期走牛,形成了有效的财富外溢效应。促使其社会财富的增长率领先于经济增长率,令消费增长领先于经济增,即消费增长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而好新好奇的消费尚追求,又促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最终由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而强大的创新力又成了美国长期垄断世界高端产品市场的秘器。

美国股市之所以能形成有效的财富外溢效应,原因在于这一市场是有效有序的,即存在着一种双赢或多赢的利益格局,也即市场中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是一种有纳什均衡的非零和博弈,甚至是一种理想的合作博弈。

而在我国,从股市30多年历史来看,财富外溢效应基本存不在,至少这种效应非常弱。原因在于我国股市是一个纯粹的零和博弈的场所。这种博弈的结果只会引起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促使社会财富进一步集中,导致两极分化进一步恶化,最终降低了社会的总消费水平。因为富豪的消费率低于低收入者。可见,如果没有一个健康有效有序的股票市场,也即如果不能消灭坐庄做庄行为,股市对中国经济来说,只有负面作用,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而当股市泡沫破裂之时(历史表明:泡沫终归要破裂),股市中的零和博弈又会演变成负和博弈。这时股市就象一个巨型怪兽不停地吞食社会财富,迅速减弱社会消费力,加深经济危机。

目前经济形势非常严峻:我们远未达到新常态;而正处于相对过剩的危机中。目前有种观点认为,在新常态下经济低速增长是必然的,似乎目前经济失速是正常的。实际上这种观点荒诞不经。道理很简单:如果经济运行正常,厂商信心指数必然稳步上升,而不是不断下降。也有人认为,结构调整已经见成效,因为就业增加了。实际上,完全是自欺欺人而已。如果就业增长,消费必然增长。因为社会收入预期增长了。而目前社会消费的增长率正在下降。实际上,失业统计漏掉了农民工这一大块。现时“中国崩溃”论又起了,我们不能不起警惕心。如果任凭经济不断失速,任凭对经济预期不断恶化,而不果断采取补救措施;也许这一诅咒变成现实。笔者最担心的是:如果失业严重恶化,在这一矛盾尖锐的社会里,很可能诱发动乱。如果股市泡沫在此时破裂,情况更不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雪上加霜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率 社会消费力 零和博弈 中国经济 中国股市 股指期货 互联网 创业板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水浪 + 100 + 5 理性分析

总评分: 经验 + 100  学术水平 + 5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peixinjian1 发表于 2015-4-12 10:45: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的文章写得真不错,宏观微观都照顾到了。不过中国股市似乎不仅仅是零和博弈,而在更大程度上是负和博弈。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我认为主要还是在于房地产方向,而不是传统的庄家和散户的问题。散户自然没有庄家抵御风险的能量强大,庄家可能也会宰杀部分散户,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一旦破裂,整个市场的后果不堪设想,根本不是散户或者庄家可以讨论和处理的。散户和庄家的问题,无非是一个大头小头兼并的问题,但房地产泡沫确实整个生态存亡的问题。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PROBLEM.

使用道具

藤椅
水浪 发表于 2015-4-12 11:30: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股票。如果没有欺诈,它们就是对一个股份公司拥有的实际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和索取每年由此生出的剩余价值的凭证。”
在货币市场紧迫的时候,这种有价证券的价格会双重跌落;第一,是因为利息率提高,第二,是因为这种有价证券大量投入市场,以便实现为货币。不管这种证券保证它的所有者取得的收益,象国家证券那样是不变的,也不管这种证券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增值象在产业企业中那样会因再生产过程的扰乱而受到影响,在这两种场合,这种价格跌落的现象都是会发生的。”(《资本论》第3卷,第530页)
“由这种所有权证书的价格变动而造成的盈亏,以及这种证书在铁路大王等人手里的集中,越来越成为赌博的结果。赌博已经代替劳动,并且也代替了直接的暴力,而表现为夺取资本财产的原始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1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五章


“股份资本,作为最完善的形式(导向共产主义的),及其一切矛盾。”(《1858年4月2日致恩格斯的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这段引文挂弧里的一句话非常重要。既然股份资本是“作为最完善的形式”,并且是“导向共产主义的”,那自然也是适用于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的
-------------------------
马克思从批判股份资本到承认股份资本,是不是正表明他的理论是不成熟和自我矛盾中
中国的证券市场如何从现实的赌博阶段走到马克思说的导向共产主义阶段.是政治和经济,这种政治制度和经济生产方式能实现吗?

使用道具

板凳
mhhjj 发表于 2015-4-12 12:09: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股市是为政策服务的 政策还没出 股市不会倒

使用道具

报纸
100305018 发表于 2015-4-12 15:07: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mhhjj 发表于 2015-4-12 12:09
股市是为政策服务的 政策还没出 股市不会倒
政策也只是起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已。这段时间国内经济建设环境并无较大改变,股市却涨幅明显,究竟是之前的市场行情被低估了呢?还是泡沫已经到一定程度了?

使用道具

地板
100305018 发表于 2015-4-12 15:09: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5-4-12 11:23
必然破裂,就等退休老大妈们跑步入场了。
据报道最近开户的人多了,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

使用道具

7
龚民 发表于 2015-4-12 17:47: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水浪 发表于 2015-4-12 11:30

马克思从批判股份资本到承认股份资本,是不是正表明他的理论是不成熟和自我矛盾中
中国的证券市场如何从现实的赌博阶段走到马克思说的导向共产主义阶段.是政治和经济,这种政治制度和经济生产方式能实现吗?


        否!马克思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导向共产主义阶段指的是为社会提供积累产生共产主义所需大量生产资料。

使用道具

8
店小二訁上菜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5-4-12 20:12: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人们都不是傻子,说白了就是在博傻,只要自己不是最后一个,没有人会拒绝收益。一群小散投资的股票,你会拿大把资金投资吗,资本利得少,中国股市分配股利的行情不是都像今年。都不是傻子。

使用道具

9
石立刚 发表于 2015-4-14 09:50: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警惕!庄家正在利用“互联网+”等等概念诱捕新入市的没有足经验和相关知识的中小散户。

使用道具

10
石立刚 发表于 2015-4-14 20:28: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各位不吝赐教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