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ingjingfeitai
627 0

[图行天下] 【独家发布】金渠先生夜话=23 [推广有奖]

苗实:读书是我最大的嗜好,没有之一。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京城四老和白老师

京城四少和林老师

学者苗实现象争论

威望
9
论坛币
260439 个
通用积分
20765.5036
学术水平
1387 点
热心指数
1921 点
信用等级
1075 点
经验
581502 点
帖子
32239
精华
2
在线时间
264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31
最后登录
2022-5-5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41.苗实:自从大学毕业以来,我一直是吃着自家的饭,操着国家的心。仔细琢磨,也不奇怪。毕竟,经济学这玩意不是个人发财致富的有力工具,而是国家这样的群体创造财富所必备的科学知识。改革开放前,中国不重视经济学,甚至把经济学视为毒草,结果搞得一塌糊涂。改革开放后,经济学逐渐发挥作用,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所以,经济学也罢,经济学家也罢,都是公器。或者说,大多经济学家自个没有独立生存能力,必须依附于ZF或企业。至于独立经济学家,如果家底不殷实,我还是奉劝年轻人不要从事这个职业。就像某资深人士所言,独立经济学家纯粹是为社会做奉献,根本得不到社会的丰厚物质回报。有不少人说,经济学家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一定程度上讲,事实上就是如此。所以,经济学家除了比普通人多一些经济见识之外,其实和普通人没有两样,更不神圣。当然,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很讲究职业操守,不会存私心以欺骗大家来谋取利益。但是,这部分经济学家通常都默默无闻,几乎不为人所知。或者说,没有什么影响力。今天,有财经评论员杨国英先生发微博问道,独立经济学家与主流经济学家的区分标准是什么?国内有哪些名符其实的独立经济学家?我回答道,通俗一点讲,一个是端自己的饭碗,一个是端国家的饭碗。而且,敢于对政策提出异议,甚至批评ZF的,以独立经济学家居多。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甘犁先生是这样认为的,经济学虽然有思想,但主要还是技术。经济学家更像工程师,发现经济活动中的问题,提出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无所谓独立与主流之分。目前的中国,确有学者为民营企业、市场或ZF代言,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经济学,变成公众人物,也就不能算成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了。

242.苗实:在当代经济学界,有三个怪人。之所以怪,就是因为他们对经济学的痴迷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第一位是陈岱孙先生,整个一生就是经济学陪伴着他,一直没有妻室;第二位是邹恒甫先生,热衷于经济学家排名,甚至全世界就只有他这样;第三位是苗实先生,为了经济学研究,直到四十岁,可以不结婚,可以无收入。所不同的是,陈岱孙先生和邹恒甫先生都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博士,而苗实先生是自学成才,既没有上过经济学院,也没有留学经历,就是在宝文理物理系学过五年理论物理。可能不少人会认为,陈岱孙先生和邹恒甫先生都是大师级人物,而苗实先生只不过是毛毛虫。但是,我觉得,如果抛开门户之见,无论是陈岱孙先生,邹恒甫先生,还是苗实先生,都是学问中人,都是经济思想家,都是为经济学贡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从这一点而论,三位先生完全可以并驾齐驱。当然,相对于前两位,苗实先生是晚辈,按照中国人的讲究。

243.苗实:近日,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调查称,在西安市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家庭人员中,40%外出务工从事第二产业,55%从事第三产业,这也意味着,在西安农村仅有5%的农村劳动力专门务农。要我看,这是好现象,而城镇化是大势所趋。

244.苗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先生指出,我们这次要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要减少ZF对经济的控制,也就是要改革ZF。ZF自己要出政策改革自己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各个部门都有一些既得利益,各个部门的既得利益、地方的既得利益怎么能够让位于我们全民的利益,让位于市场经济效率的提高,这是基本性的重大挑战。我认为,这是实情,所以中央专门成立了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来推动。而且,除了中央的权威,部门和地方的既得利益根本就无法克服。

245.苗实:作为独立经济学家,首先要有批判性。更具体地讲,要敢说主流经济学家不敢说的真话,即便批龙鳞,逆圣听。

246.苗实:左小蕾先生在一篇短文中写到,有人问曾经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58次升空作战,出生入死,死里逃生的前美国总统老布什先生是不是英雄?布什先生回答:“不管我是不是英雄,我和英雄们并肩战斗过”。这是何等的胸怀。本人非常钦佩布什先生的境界,虽然当今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的贡献远不如战争年代那么精彩,作为经济工作者,我还是与布什先生有同样的骄傲:不管我是不是经济学家,我和这一代“经济学家们”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努力过。我认为,左先生举得这个例子相当好,也说出了我自己长期藏在心底却又不便直接表达的心里话。

247.苗实:张维迎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学者,应该在学科规范、思维逻辑、学术思想上讲独立性。学者只代表知识本身,经过科学的分析,得出什么结论就说什么话,这才是真正的学者。学者不应该迎合任何人,包括大众。学者不是民意代表,不能用公众投票的办法评价谁是真正的学者。那些号称自己代表多数人利益的学者,实际上是最不独立的学者,是典型的投机分子,是被学术界所不齿的。哗众取宠,像商人一样,别人想要什么就兜售什么,尽管个人可以出名,但对社会的损害是非常大的,需要大家高度警惕。可以说,张先生对学者的独立性很看重,透过现象看本质,理应如此。而且,学者天生就是为了探索真理,如果没有独立性,学者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248.苗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恩师童庆炳先生说,应该抱着一种大历史观的精神看一部作品好坏,而不是看今天发表了明天是不是有反响,后天是不是全中国都轰动,再过几天是不是得什么大奖了。所以,我一直认为,所有的东西都要沉淀,沉淀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直到若干年后,东西是好是坏才能见分晓。要我看,童先生这个大历史观很有说服力。本质上,一部作品是某一时代的侧面写照。但是,它不仅仅属于某一时代,而且属于随后的所有时代。

249.苗实:杨朝明先生是这样翻译《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假如学说被社会采用,不是很高兴吗?退一步说,假如社会没有采用,但是赞同我的人从远方来和我一起讨论,不是也很高兴吗?再退一步,如果全世界都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有君子的胸怀吗?从我的角度看,这种观点很高远,值得向往。但是,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践行起来相当有难度。

250.苗实:甘犁先生认为,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要经过严谨的训练,了解国内外的学术前沿;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探索的精神,并能够把思想见诸笔端,供大家查阅和研读,这样才能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社会,包括世界现状和中国发展。对于甘先生这个观点,我基本赞同。不过,国内还有许多土生土长的经济学家也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即便他们不熟悉国际学术前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主流经济学家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家排名 经济体制改革 诺贝尔文学奖 经济学家 创造财富 发财致富 大学毕业 年轻人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