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庞德曾担任了四届国际奥委会的副主席,因而得以目睹并亲历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体育和政治的风云变幻。在本书中,针对奥运会——这一全球最大的体育盛事幕后的商业运作,内部人事,体育宗旨以及组织工作,他都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奥林匹克内幕:商业赞助
最成功的全球营销
现在,奥林匹克计划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全球市场营销方案之一,创利上亿美元,其收益分为两部分。奥运会组织者及各国奥委会提供市场营销权,所以,国际奥委会分给他们一部分收入,以表示他们为奥运会的市场营销活动做出的贡献。奥组委获得一半,其中三分之二给规模较大的夏季奥运会,三分之一给冬季奥运会。另一半收入的80%分给各国奥委会,20%给国际奥委会,这20%的收入是国际奥委会本来就有资格获得的,而且也表示了国际奥委会对制定方案给予的帮助。
国家奥委会的收入部分,有整整一半分给了美国奥委会,以反映美国市场的重要性。其他国家的奥委会获得剩下的一半,且各方分到的数额基本反映该国市场的相对重要性。美国占有这么大的份额,其他国家的奥委会当然会愤愤不平,对美国产生强烈的敌意。我们很难向他们解释清楚:在这个市场方案中,各方的关系不是根据各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性(以一个国家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及获得的金牌数为评定标准)来确定的,而是取决于赞助商对各国市场的青睐程度。
确保赞助权的排他性
各个奥组委跟各国奥委会一样难对付。
威士信用卡公司的奥林匹克计划非常成功,已成为该联盟的市场营销杀手锏之一。美国运通气急败坏,好几次想用推销计划及其他方案暗地偷袭威士信用卡公司和我们。有一次,美国运通还搞了个大奖章方案,据说是一个名称与国际奥委会极为相似的组织授权的。他们甚至以起诉相要挟,而且真的提出了几次上诉。我们揭穿了他们的这些阴谋,每次,他们都被迫撤诉。
耐克取代锐步
现在,政府面临巨大财政压力,期望政府承担奥运会这样一项高级活动的所有费用,这是不现实的。
那么,人们指望谁呢?靠运动员或参与人员自己?这绝对不行,就算行得通(实际行不通),这也会让体育限于有钱人,这是社会的退步。我们已取得了重大成就,终于让全社会都能参与体育运动。我们不能就这样倒退回去。那就剩下私人赞助了。
一般来讲,私人赞助有两种方式。一是购买奥运会门票,较小一部分是购买纪念品。另一种形式是成为奥运会赞助商。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商业赞助的一些重要的基本规则。首先,赞助不是慈善行为,而是一种商业决策,它应该用投资换取回报。
我们必须保护国际奥委会赋予赞助商的权利。尽管我发现公开曝光那些耍阴谋诡计的人或市场上的寄生虫比打官司更有效,但是,如果有必要,我们还是要诉诸法律。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我们就遇到过这样一桩趣事。耐克公司的产品质量一流,但是,耐克公司在市场上的姿态咄咄逼人,其企业文化与真正的体育精神背道而驰。当时,耐克公司在亚特兰大做宣传,亮出的口号是“你不是赢得了银牌,而是输掉了金牌。”这种宣传口号在奥运会期间非常不合时宜。我们让耐克公司停止这种宣传,他们不答应,说这对耐克公司非常有利。我们让他们至少在奥运会期间取消这种宣传方式,他们还是不同意。“好,”我说,“那我们召开记者招待会,邀请刚刚获得银牌的美国体操选手,请他们出席,辅以适量的眼泪,说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耐克这样的公司要抹煞他们的成就和他们这么多年的奋斗。”最后,耐克公司收敛了他们的态度,取消了宣传活动。
赛场不许有任何广告
我们很讨厌市场上的那些寄生虫。他们假装或试图给人一种印象,让别人以为他们跟奥运会有联系,实际上,他们跟奥运会毫不相干;他们企图从活动中获利,又没有为活动做出任何贡献。
只要奥运会还是世界体育盛会的领头羊,我们就离不开商业赞助。赞助商可以帮助我们,保证奥运会一直屹立在世界体育运动会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