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拓咨询
1334 0

[咨询文摘] 2014年丙二醇新增产能放缓 出口量稳健提升 [推广有奖]

大师

5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062 个
通用积分
71.3957
学术水平
79 点
热心指数
76 点
信用等级
51 点
经验
77772 点
帖子
6377
精华
0
在线时间
7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11
最后登录
2018-7-3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13-2014年对国产丙二醇行业而言虽经历了颇为难熬的休整过渡期,但在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外宏观经济不景气,丙二醇自身行业产能过剩发展遭遇瓶颈背景下,因其金融属性不强,却也走出了相对独立的行情。现将2014年丙二醇行业走势特点作如下分析:

    丙二醇新增产能放缓,随后几年将维持自身产业调整升级


    产能过剩及收益不济近两年丙二醇新增产能投放脚步明显放缓,2014年多为前期已建新装置的投放运行,德普二期2.24万吨、榆林云化绿能二期2.4万吨均投入运营正式供应,不过一期老装置多数时间保持停工状态;2013年投建完成的浙铁大风4万吨丙二醇装置于2014年8月份投料出产品,9-10月负荷维持八成上下,11-12月调试运行下游聚碳酸酯(PC)装置,因蒸汽不足再次停车。2015年仅一套山东朝阳新能源2万吨丙二醇/碳酸二甲酯装置计划投产运行。


    联产产品碳酸二甲酯工艺日趋多元化,后期投产热情不减


    近几年因长期受困于环氧丙烷的高成本压制,我国致力于碳酸二甲酯新工艺的开发,2012年11月份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的煤制乙二醇联产碳酸二甲酯工艺获得成功后2013-2014部分产品阶段性投放市场。尿素醇解法及甲醇氧化羰基化合成DMC新工艺的开发应用获得实验成功,但大装置真正投放仍需时日。2014年,福建泉港恒河化工新投产的甲醇氧化羰基化法4万吨碳酸二甲酯装置11月少量出产品后因局部故障再次停工调整,产品尚未达到合格品质。后期随着新工艺的突破,2015-2020年期间DMC产业将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当然长线而言,产能过剩及各工艺潜在的成本差异化问题也势必加剧碳酸二甲酯的行业竞争。


    2014年一反常态,丙二醇表现良好,但联产产品二甲酯持续不温不火


    众所周知我国国产工业级丙二醇内贸销售60-70%的量用于制做不饱和树脂,近几年UPR产能增长缓慢,产品由单一的追求数量而转为品牌与质量的双提升,高价环保的丙二醇既符合“低碳节能”概念,也相对进口工业级丙二醇有一定价格优势,目前部分外企为代表的高端树脂工厂对国内丙二醇的需求已略有增加。在外贸出口稳步提升之下,内外贸双管齐下,丙二醇出厂价格常年保持在9500-10500元/吨附近。


    但联产产品二甲酯而言,2014年全年暗淡无光,往年,二甲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分担厂家的高成本压力,不过今年受国家房地产等宏观经济调整制约,终端油漆涂料主要行业表现不济,“旺季不旺,淡季很淡”贯穿始末,全年工厂出货价位围绕4500-5500元/吨低位徘徊,均价较2013年低300元/吨上下。


    2014年丙二醇出口量稳步提升,全年总出口量保守估计突破11万吨大关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外贸出口首度突破5万吨,2011-2012年出口量提升至8万吨上下,2013年全年出口总量首次突破10万吨大关高达10.57万吨。2014年依旧保持良好,1-10月份出口量9.3万吨,全年总量有望超越2013年再创新高。产能过剩严重背景下,积极扩大出口比例也将是保证我国丙二醇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


    进口工业级丙二醇话语权继续下降


    近年来进口工业级丙二醇在行业中话语权持续明显下降,一方面国产货源以其自身明显的价格优势逐步进军进口货源终端领域,上文我们已经提过,部分外企代表性高端树脂工厂已对国产工业级丙二醇的品质予以肯定,需求也在逐步提升;另一方面,国外工厂多因中国价位偏低,且工业级丙二醇薄利甚至亏损,对出口中国兴趣明显下降,转而出口利润相对丰厚的医药级丙二醇。据保守估计2014年我国进口丙二醇仅有7-8k吨左右,占进口总额比例的不足15%.不仅如此,广东壳牌近两年也多生产上游环氧丙烷及医药级丙二醇为主,工业级全年产量寥寥。


    原油2014年下半年接连破位遭受重创下,相关产品二甘醇连创新低,二元醇之间差价突破常规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国际原油2014年下半年持续震荡下行,累计跌幅高达近40%,创2009年以来新低。大宗化工商品集体躺枪受挫,相关产品二甘醇从10000元/吨略上最高点震荡下滑至6550-6600元/吨,同期华东丙二醇依旧坚挺在9800元/吨附近,价差3000元/吨有余。


    丙二醇长期受原料环丙压榨,明年有望得到一定解压


    作为丙二醇行业走势的“风向标”,环氧丙烷后期供需发展尤其引人注目。2015年国内环丙新装置将陆续投产,PO市场供给量预期大幅提升,但同时环保压力导致部分环氧丙烷企业关停,下游聚醚工厂不断扩充产能,对环氧丙烷的需求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未来新增环氧丙烷产能一部分是聚醚工厂自产自用的,对市场供应不会产生颠覆性变化。另外,进口方面,在泰国和新加坡的下游装置相继投产后,源于东南亚的PO供应量将会大量减少,届时依赖进口东南亚货源的中国市场将转向国内采购。2015年环丙供大于求趋势或存在,但整体差距并不明显。丙二醇高成本压力有望得到一定“松绑”,但预期值不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丙二醇 出口量 成本差异化 环氧丙烷 产能过剩 中国经济 环氧丙烷 聚碳酸酯 丙二醇 过渡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4 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