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孟子的学生
22502 295

[创新发展]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建立在譬喻的基础上 [推广有奖]

291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8-10-18 10:58: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建立在譬喻的基础上(修改稿)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一节和第二节中论述了他的劳动价值论,仔细考察马克思的论证过程,我们会发现,马克思把他的论述,建立在譬喻的基础上。




什么是譬喻,通俗地讲,就是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为了帮助人们理解某些事物的特点,不是直接说明和描述这个事物本身,而是借助说明和描述另一个和该事物在某些方面在人们的思想中具有相似性的事物的特点,来说明和描述该事物的某些特点。比喻或者打比方的使用,一般在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在经济学的著作中,也被经济学家经常使用,比喻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它能帮助人们理解某事物的特征。



但是,在应用比喻的时候,一定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比喻的过程中,被拿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和作为本体的事物,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而并非是一种事物。这两种事物,只是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而不是具有完全一致的性质。我们也可以打个比方,我们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小船和月亮在“弯弯”这一特点上具有相似性,但是,我们都知道,月亮的“弯弯”和小船的“弯弯”,绝不是一回事,同时,我们也知道,我们并不因为小船和月亮都具有“弯弯”的特点而把小船和月亮当成完全相同的事物来看待,并且通过研究月亮的性质来说明小船的性质,或者用研究小船的性质来说明月亮的性质。因此我们说,运用比喻,只是帮助我们认识某一事物的特点,而并非是能准确地描述和说明某一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只是是帮助理解,而非是用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来代替对另外的一种事物的理解。



而马克思在论述他的劳动价值论的时候,就错误地把他的论述过程建立在了譬喻的基础上,并根据此譬喻得出了他的结论,也就是说,马克思是用喻体所具有的特点,来说明和喻体完全无关的本体的特点,他的理论试图用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来代替我们对另外的一种事物的理解。这样,我们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不是科学的理论了。



那么,马克思是怎样地把他的劳动价值论的论述建立在了譬喻的基础上?请我们一起来考察马克思的论述过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一节中指出,商品是一个二重性的东西,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负担物。什么是交换价值呢?马克思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别的一种使用价值互相交换的数量关系和比例”,因此,“交换价值的公式是:20码麻布=一件上衣”。这个公式,被马克思称为“简单价值形态”,它是马克思在说明交换价值并论述商品价值的时候,经常使用的一个公式。



好了,此时,我们就会看到马克思是如何把他的论述建立在了譬喻的基础上了。20码麻布=一件上衣。其实,究其实质来说,就是一个譬喻的说法。它本身只是一个喻体,而非本体。请大家注意我们的分析,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一个人拿着20码麻布和另外的一个人的一件上衣交换,也就说,一个人拿20码麻布换来了另外的一个人的一件上衣,这个现象,就是20码麻布=一件上衣的本体。换句话说,马克思把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人拿20码麻布换来了另外的一个人的一件上衣”这个交换过程,用数学等式对之进行了描述和说明,一个人拿着一件东西和另外的一个人的东西进行交换,在马克思看来,这两个交换的东西A和B之间,就具有了好像数学中的等式“A物=B物”一样的关系。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如果这两个东西不具有如数学等式“A物=B物”一样的关系,这两个不一样的东西是如何能交换成功的呢?


而其实,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在交换结束后,任何人都不会在脑海里出现一个“A物=B物”的公式,没有哪个人会在他用A物交换来B物后,把用A物交换来B物的这一结果,比喻为或者想象为“A物=B物”。也就是说,在任何人的脑海中、在任何人的意识里,都不会存在这样的一种比喻关系,即把用A物交换来B物的这一结果比喻为“A物=B物”,这样的一个公式:“A物=B物”,只是马克思个人脑海中的臆造,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臆造,无非是马克思坚持认为商品交换只能是等价交换,马克思根深蒂固地坚持等价交换这一观点,说明马克思根本不明白商品交换对每个人的实际的意义是什么,不明白人们是为了等价而交换,还是为了需要而交换,也根本不明白人们交换时以及交换后的具体心理是什么,不明白交换的双方是怎么看待他们的交换结果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马克思在学术上的固执,因为商品交换中交换双方的心理活动以及交换结果对交换双方的意义,在马克思之前早就有人已经清楚地进行过论述了(详见《早期经济思想》),马克思为什么不去批驳交换是建立在交换结果对交换双方来说都是占了便宜的基础上而不是绝对的等价交换的基础上呢?因此,不论是从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换双方的实际心理活动——不认为是等价交换来说,还是从交换双方在交换后任何人都不会存在把用A物交换来B物的这一结果比喻为“A物=B物”这一心理活动来说,把用A物交换来B物的这一结果比喻为“A物=B物”,只是,也只能是马克思个人在头脑中的臆造。

而正是因为马克思如此的臆造,并且把他的理论大厦建立在此臆造的基础上,因此,他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自然就是一个他自己建造的庞大的形而上学理论体系了。何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其实只是17、18世纪陈旧的经典拍的不合理的古董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自然以及一切环绕在我们身边的东西,都是我们先天的观念的一种反映,想认识物的世界,并不是去观察自然和实际,而是要深究精神的超自然的现象与事实,用精神探究精神的结果来认识精神之外的事物。马克思把把用A物交换来B物的这一结果比喻为“A物=B物”,用他自己精神中存在的“A物=B物”这一公式来代替实际的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的用A物交换来B物的这一结果,岂不是用研究精神的现象来代替对实际的事物的研究吗?因此,柯尔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只能恰当地评价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了!而形而上学和科学无关,只不过,很荒谬的是,马克思、尤其是恩格斯却指斥是用归纳法进行研究、直接考察研究自然现象的自然科学、归纳法科学是“形而上学”(见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反杜林论》)》),而只有他和马克思发明的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这岂不是颠倒黑白、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吗?(此处原文无,为修改后所加段落)

有了马克思自己臆造的“A物=B物”这样的一个数学关系,马克思开始他的劳动价值论的形而上学和辩证式的论证了。既然两件东西的使用价值无法比较,但“A物又要=B物”,那么,在A物和B物后一定有一样东西相等,如果没有这样相等的东西,“A物=B物”这个等式就不能成立,A物和B物就不能交换。于是,马克思找到了A物和B物后完全一致的性质相同的、又可以进行量化的东西:抽象的人类劳动。于是,劳动价值论就建立在了马克思对经济现象的譬喻的基础上,这样,马克思就拿着喻体的特点,来说明和描述本体的特点了!


而马克思的20码麻布=一件上衣的价值公式,在某些人眼里,是马克思对经济现象进行的抽象而得出的结论,其实,仔细考察具体的经济现象,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得出它的价值公式,并不是对现象的抽象,而是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后得出的一个说法。我们知道,一个东西能够和另外的东西进行交换,具有一定量的关系和比例,是受很多实际的条件限制的。比如,要受这两件互相交换的东西的数量的限制,比如要受这两件东西的供求关系的影响,比如要受和这两件东西有关的其他商品的数量的影响等,如此众多的影响和限制的存在使一件商品和另外的一件商品能以一定的比例和数量关系交换就具备了多种和复杂多变的原因,因此,要正确分析一件商品和另外一件商品的交换比例的形成,不分析限制其形成一定的交换的数量和比例关系的众多条件,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而马克思呢?一个“20码麻布=一件上衣”,就把限制这些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数量关系和比例的诸多原因彻底地弃之不顾了。在马克思看来,一个商品和另外的商品交换形成一定的数量关系和比例,只是因为“A物=B物”,而不是其他。



因此,我们说,马克思的“A物=B物”的价值公式,是首先把经济现象用数学等式来进行描述,这本身是一种譬喻,而这种譬喻,又让他忽略掉了影响商品交换价值的其他因素。而这样的论述过程,本身并不是抽象,而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是什么?是指在思想中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非本质属性。结合抽象的定义来看,马克思的“A物=B物”,并不是对交换过程中商品形成一定的交换比例的原因的本质把握,而只是对A物能交换B物借助数学等式所做的现象的描述。(当然,有些人把马克思的价值公式当成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也是因为他们是在知悉马克思的论述结果后,把论述结果套用在了价值公式上得出的结论,这样的做法,也违背了人类认识问题的基本思路。)这样的一种对现象用譬喻的方式进行描述,如何是对和商品交换比例形成的原因的本质把握呢?把问题简单化的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又如何能得出有关商品价值的正确结论呢?



我们可以再来考察““A物=B物”这个价值公式,我们说,这是马克思对现实经济活动加以简单化都得出的譬喻性的说法,而既然是譬喻性的说法,那么“A物=B物”这个价值公式,在现实生活中,就根本不会存在。我们在把“A物=B物”转换成日常语言的时候,我们只会说,我用几件A物换来了几件B物,而绝不会说,我手中的A物等于B物,或者说,我用来交换B物的A物和B物价值相等。因为我们都知道,实际的交换过程的发生,并不是因为两物的“价值”或者“价格”相等,而是因为我觉得“我的A物的价值大于B物或者至少等于B物”。仅仅因为“A物=B物”,交换是无法进行的。生活中的经济事实,也告诉我们“A物=B物”只是一个人们头脑中的譬喻的说法,而不是实际存在着的事实,“A物=B物”这样的价值公式远离了现实的经济生活。



马克思在譬喻的基础上构建了他的劳动价值论,这样,就使他的劳动价值论犯了这样的逻辑错误。首先是倒果为因。“A物=B物”即使存在,也是因为交换成立后,人们才会在脑海中在思想上用这样的譬喻形式的数学等式来描述两件商品之间的关系,而在马克思看来,只是因为“A物=B物”后,两件商品才能交换,交换才能成立。按一般的经济事实来说,交换是因,交换后表现出来的“价值”关系(我们不说相等)才是果,没有这样的交换,就不会有这样的价值关系“果”的存在。马克思恰恰是犯了倒果为因的错误,把“A物=B物”当成了交换能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原因。其次,马克思似乎故意混淆了两类完全不同的问题,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我们看不到人类到底为什么而交换,我们只看到了,因为“A物=B物”人们才进行交换。而再仔细分析马克思的“A物=B物”这一价值公式,我们知道,在马克思那里,他是用该公式来论述不同的商品能以一定的数量关系和比例来交换的原因的,而不是论述交换为什么能进行的原因的。而马克思却似乎忘记了,“交换为什么能进行”和“交换为什么能以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和比例进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他用解释“交换为什么能以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和比例进行”代替了对“人类为什么要进行交换的原因”的解释。而一旦我们清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以上逻辑错误,我们就会明白,用所谓的劳动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绝对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结果。



庞巴维克在《资本与利息》中批判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论述过程,他说,马克思论述的第一步,因为在交换中,两件商品是彼此相等的,所以它们二者必定含有数量相等的一种共同元素,交换价值 的原则必然包含在这个共同元素里。庞巴维克评论马克思的第一步说“第一步理论还可以过得去”。庞巴维克的这一论述,说明他对马克思的第一部论述也是有意见的,有什么意见,在《资本与利息》第三编第九章《独立的效用:起源于法律的假定》中,庞巴维克隐约地表达类自己的看法:他说:“这样,资本的纯效用就要被贬入它从未曾挣脱的领域——这就是假定、比喻的领域,正像巴斯夏曾非常正确地说,这种假定或者譬喻常常会使科学走入歧途”。而马克思论述的第一步:“两件商品是彼此相等的”,难道不是一种思想上的譬喻吗!而这种譬喻,也是庞巴维克对马克思论述第一步的支持有保留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把自己的学说建立在譬喻的基础上,能是一种科学的做法吗?做法的不科学,结论的正确与否就不是要讨论的关键问题了!当然,歪打误撞、做法错误但结论正确的情形在科学史上比比皆是,但作为经济学大师的马克思会承认其做法的不科学说自己的做法是歪打误撞来维护其结论的正确性码?



草作于2015年4月23日下午于从吾庐
修改于2018年10月18日早 于从吾庐


应徐光伟研究员邀请,到此一游,不妥之处,欢迎批评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清华乔木生 + 1 + 1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292
flamecg 发表于 2020-4-23 22:18: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就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建立在“光速不变”的假设前提之上一样,“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可能就是马克思理论之锚,一个常量,用来衡量和推导其他变量。
重点在于“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光速不变”。
因为“劳动无差别”,所以推导出“价值”=作用在“商品”之上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

按照这个定义,不管是谁,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一样的、无差别的;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做得快还是做得慢、也不管你是技术先进还是落后、效率是高还是不高,反正都是一样的、无差别的;
也就是说不管你需不需要、喜不喜欢,一件商品它的价值是固定的,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无差别的;
也就是说一件商品从它生产出来的那一刻起,价值就已经“凝结”在商品中,不增不减;
显然这说不过去,然后又有了“使用价值”的概念。简单理解:
1.价值是在生产时凝结在商品中的,是生产时的计量单位(简称卖方);
2.而使用价值是在购买或消费或使用时,所“获得”的一种又不是“价值”的“价值”,就叫做“使用价值”(简称买方);
3.买方通过支付“价值”来获得“使用价值”;
4.卖方通过交付“使用价值”获得“价值”;
(咦,这不是量子力学上的波粒二象性么?不观测的时候是波,观测的时候就变成粒子,既是波又是粒子)

言归正传,先来看看把“价值”和“使用价值”隔离起来的办法存在的问题:
1.一个商人他既不生产商品也不使用商品,他只是持有商品并随时准备卖出去时,那么他持有的是什么呢?按上面的逻辑他支付了“价值”从生产者那里获得了“使用价值”,嗯?不对,这样的话他就不能卖了;那么就只能理解为只有在使用时“价值”才能转变为或实现为“使用价值”;好,继续,那么假设商人手中的商品还是“价值”属性,在卖给消费者之后,也依然还是“价值”属性;也就是说只有在消费者使用完以后,“价值”才完成向“使用价值的转化”;按照这个逻辑,“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使用者的使用度或者说完成度决定的;这个使用度该怎么衡量呢?按使用的次数?按使用的时间?没办法衡量,只能回过头来参考生产时的“价值”,这是问题一。
2.怎么样才算是彻底“使用完”或者说彻底完成“价值”向“使用价值”的转化呢?很难,基本上不太可能把一件商品的“价值”彻底“榨干”为“使用价值”;也就是说基本上,“价值”向“使用价值”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减少”的过程,从整个社会来看总的“使用价值”<总的“价值”;换句话说我创造了1块钱,然后通过交换得到了几分钱,这是铁定吃亏的事情,那为什么还要交换?怎么解释交换行为的产生?自己赚的都不够花,哪来的“剩余价值”?这是问题二。

差不多得了,总的来说问题在于,这个对价值的定义把价值和劳动绝对化了,既脱离了效益谈劳动,又脱离了需求谈价值,还脱离了个体的差异谈集体,所以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和解释客观现实。

然后,不能光破坏不建设,尝试提出一个对价值的定义如下:
价值,是人的需要和与之对应的(被需要)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需要的重要程度、紧急程度,与对应资源的满足程度、稀缺程度,共同构成了这一资源的价值;需要是内因、是依据;资源是外因、是条件;

资源匮乏时(没吃的),资源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资源丰富时(吃什么好呢),需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应该是同样的道理)

同样的资源,对于不同的人,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段来说,它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这是能够产生交换的前提条件,如果大家的需要都一样,那有什么好换的?那么通过交换,双方都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获得了相对而言更高的价值,这是交换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剩余价值”或者说“增值”的根本来源。

反思:
可能根本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好像找不出一个不变的常量,用来作为经济、作为生产和分配的锚点、一个稳定的支撑点;好像所有的东西都是变量,价值、劳动、需求、货币等等,都是变量;因为这个漏洞或者说不确定性的存在而导致种种不公现象的存在。

使用道具

293
flamecg 发表于 2020-4-27 13:47: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实资本论里所有的价值都是指劳动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S =(特定条件下的)人类劳动”;按照这个定义来说,这里的S只能是属于人类劳动的范畴,而不能超出这一范畴。

看资本论的时候把里面的“价值”改成“劳动价值”或者“劳动的价值”就比较好理解了。另外,你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的价值都是由劳动创造的”。

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劳动)价值的综合体,二者缺一不可。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劳动)价值。

资本增殖的秘密在于剩余(劳动)价值。

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来生产的剩余(劳动)价值,称作绝对剩余(劳动)价值。

资本家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劳动)价值,称作相对剩余(劳动)价值。

对于工资,资本家坚持认为它是劳动价值,但事实上它是劳动力的价值。

交换价值:单个商品来看是使用价值,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关系来看就叫做交换价值。

在资本论的世界里,“劳动的价值”或者说“价值”的地位就类似于美元,不管你是使用价值还是交换价值还是剩余价值,反正最终都是得通过“美元”来结算的。

问题在于“美元”或“劳动价值”本身也是变动动的,或者说这只是一个维度,但实际上至少是需要两个维度,比如x轴和y轴,形成坐标系,(比如供给和需求两端),才有可能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和测算这些关系。

使用道具

294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20-8-25 09:58: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久不写这样的文章了!

使用道具

295
leijy 发表于 2020-8-29 19:33: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