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许小年多年来呼吁取消发改委,但现实中发改委的权力却越来越大。要说对市场干预比较多的部门,没几个人会想到统计局。尽管统计局在GDP统计、CPI数据等方面经常遭到人们的质疑,但人们也就认为统计局不过摆弄一下数字罢了。至于干预市场,那是其他部门的事。
是否可以想象没有统计局的世界?估计很多人会有疑问:没有统计局?ZF还怎么调控经济?怎么管理市场预期?这样的世界可以想象吗?其实,这样的世界不仅可以想象,它还真的出现过。不只是出现在古代,它还出现在1960年代的市场经济体中。
前不久,一篇《在香港做穷人比在陆做穷人惨10倍》流行于网络。这篇文章提到,香港的“江南四大家族”中的田家亿万富豪田北辰参加真人秀节目体验底层百姓的生活,做清洁工,每天只有几十元零用钱。田北辰住在老弱贫苦的社会底层人士的笼屋里,每天为生活疲于奔命。所谓笼屋,就是用铁丝网或铁皮围起来的床位。大概作者认为,大陆的穷人怎样也没到住笼屋的地步吧,所以说香港穷人比大陆穷人惨10倍。但北京报道过住下水道的外地人,不知道香港有没有。
不管是不是比大陆穷人惨,住笼屋的香港人令人同情。同情之后怎么办?聪明的你可能会想了:香港ZF赶紧掏钱替他们建廉租房啊。当然,香港ZF可以这么做,而且也的确这么做了。但,ZF最重要的是大手放开土地供应(环保主义者对此不同意。他们认为保护青山绿水更重要),而不是以更低效的供给体系来取代开发商。
更关键的是,就算替部分香港穷人解决廉租房,那也没有解决全港穷人丧失希望的问题。笼屋只是结果,香港经济缺活力才是因。
香港经济活力日丧的原因是什么?是香港再也没有郭伯伟那样的财政司司长。郭伯伟于1961-1971任香港财政司司长。他的经济理念是自由放任、低税,奠定香港经济腾飞的基础。他的继任夏鼎基(1971-1981)、彭励治(1981-1986),也是市场经济支持者。但论到功劳,郭伯伟最大。
可惜的是,香港经济自由的根基不断被侵蚀。比如曾荫权任财政司长时,搞了所谓抗击金融危机的一系列干预。曾荫权称,因为干预市场有违他的市场经济理念,他还大哭了两三次。然而,这种哭有什么意义呢?香港的经济活力就是在这种哭声中趋弱。
郭伯伟的自由放任理念的最佳体现是他坚决不搞经济统计。他说过一段有金玉之声的话:“起码在财政司而言,我们的处境较为幸运,因为ZF极少参与经济活动,故此无须借助这些数字制定政策,这些数字对我们可以说毫无价值可言。我们应更格外警惕的是,一旦有了这些数字在手,我们便不难倒果为因、萌发干预之念,蓄意制定出一些直接左右经济运作的措施。我自己会为此感到悲哀。”
如郭伯伟所说,当有了统计局,官员就觉得可以从数字中找到“规律”,觉得干预经济有依据了。当干预失败,他们又会摆弄数字,说如果不干预情况会更糟。很多民众也相信,由于官员掌握更多的数据和信息,他们干预市场能带来好的结果。假如没有统计局,宏观调控、产业规划等等将大失凭依,发改委等部门就无法号称它是讲“科学”的。假如没有统计局,人们只须关注哪些地方市场活力被压抑、哪些权利没有得到尊重。当人们的目光集中在权利改进上,经济的活力就有了保证。
今天的香港是有“ZF统计处”的,隶属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香港官员现在有了干预经济的“依据”了,但穷人的处境却令人“感到悲哀”。
郭伯伟并非没有对干预妥协。比如他的任上,ZF建的廉租房也在增加。郭伯伟为此耿耿于怀。经济学家张五常安慰他说这是难民压力下的不得已之举。但是,廉租房搞了几十年,香港的最底层反倒住进了笼屋,这不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