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解放”的中国,其国家根基却是从旧社会(民国)中来的,但是,它却要走苏联的道路,只是这条路越走越窄,直至直至今天的改革开放,重新接近西方而离开苏联的道路。但是,虽然经济体制上想接近西方,但政治体制仍然想保持苏联式的,结果,就碰到今天复杂的局面。
张岂之:民国教育影响我最大http://guoxue.ifeng.com/a/20151115/46247152_0.shtml我在北大的四年是两种体制的交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是北大的哲学系和其他系依然上课,没有中断,而且教授讲课认真得不得了。我从哪儿受益很大呢?汤用彤老先生,他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教授。他能开起很多课,西方哲学、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东方哲学、还有印度哲学、中国哲学、魏晋玄学。他一个学期开两门课,没有多少学生听,他一样地讲。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详细回忆了跟汤用彤先生学西方哲学史的经历,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好多地方转载了。那种教学的方法,启发式的教育方法,老实讲,在解放以后,除了民国时期留下的这批教授,后来接替不上。
所以,民国时期那批优秀的教授,给解放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做了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的话,谈不上。后来当这批教授先后离世以后,我们就出现了一种中断的现象。要跟上我们老一辈民国时期的教授,确实不行。所以我们对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不能否定太多。新中国建立以后,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办下去,保持了一定的水平,就因为民国时期留下了一批品学兼优的教授。这点不能否认吧?如果否认这一点的话,等于否认历史。
后来叫苏联专家来讲课,第一次听还可以,第二次听就没有意义了。确实,我听汤用彤先生讲课,他总有新东西。苏联专家讲课,听第二次就没意思了。他们都说“斯大林教导我们说”,教导教导教导,教导完了以后,你什么看法也不知道。而且苏联(专家)老是“教导”,自然科学方面比美国要差远了。可惜民国留下的这批老教授,因为生理的原因而相继不在了,迫害致死的也不少,后来接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