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大宗商品定价权问题,主要是这个新的铁矿石定价,说到底还是怨某个老师,详见我之前发的一个版主悬赏贴。不过既然看了,那也不再多抱怨,学到一点,借着《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研究》这本书,我在这里逐节述说他的思路以及我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讨论这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掌握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也算是给这个板块加点人气,剩下的课节我就顺着这个帖子一直写下去。
第一章 定价权问题总论
1.1定价权的提出:
我国入世之后,更深的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加上我国最近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要日益增大,其中石油、铜、铁矿石、大豆进口规模日益扩大。随着我国制造业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对初级产品进口也越来越多,初级品净进口额从99年的69.2亿美元到2005年已经达到986.7亿美元。
我国铁矿石进口占世界需求的45%,据我国钢铁工业协会预测,2010将很可能达到55%以上;原油进口需求已经仅次于美国,成为第二大进口国,对外依存已经达到40%以上;大豆进口量占31.2%,棉花进口量达到26.1%。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由此带来的巨大国际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拉动效应被人们成为“中国因素”,这当然也同时确立了中国在国际商品市场上大买家的地位。我国对初级产品的进口当然一定程度缓解了国内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但是,应注意到,在我国对初级品需求极大增加的情况下,国际资源品价格也有了极大上涨。原油、铁矿石、铜的价格均有了极大上涨,这除了由于“中国因素”带来的巨大需求外,国际投资炒作资金的大量进入也为这一趋势推波助澜。
与我国进口初级品的价格大幅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出口的初级品的存在严重的低价竞争。作为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纺织品、服装等领域存在极为严重的无效竞争,互相降价竞赛,甚至导致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了竞争力与利润;此外,由于价格多头谈判,我国出口的稀土资源在03~05年间也出现了增产不增价的被动局面。
有上述两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在宏观层面,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对外贸易的“高买低卖”问题,这无疑会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本。甚至一些如粮食、能源问题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在微观层面:进口原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出口品的低价竞争很大程度上压缩了企业的利润,如前些年的大豆榨油行业,居然出现了全行业的“180天大流血”这样的恶性亏损事件。
形势如此严峻,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问题自然是常见诸报端,可以说,我国的经济仍然会高速发展下去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那么大宗商品的定价问题就不得不说,也是我们无可回避的挑战。我们该如何完成由price taker到price maker的转变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6 12:48:22编辑过]
诸葛止于 金币 +1 爱问中发布专题讨论 继续努力咯 2009-6-3 7: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