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ungirl
4291 25

[学科前沿] 华尔街:衍生品重回舞台中央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0粉丝

贵宾

教授

5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83907 个
通用积分
29.9660
学术水平
23 点
热心指数
21 点
信用等级
18 点
经验
25188 点
帖子
734
精华
0
在线时间
14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3
最后登录
2024-6-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华尔街:衍生品重回舞台中央 <p></p><p>经济观察报 记者 袁朝晖</p><p>“当音乐停止时,事情就完结了。但是只要音乐不停,你就得跳舞。我们仍然在跳舞。”花旗集团前首席执行官普林斯(ChunkPrince)说过的这话很契合华尔街节奏,音乐不停息,舞步就要继续。</p><p>当然,相比去年底的凌乱,华尔街现在的舞步已经开始逐渐平稳。 </p><p>上个月,美国主要的金融机构公布了今年一季度财报,除了摩根士丹利,包括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等机构都取得了盈利。与此同时,“各大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都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有的已经具备了重新融资的能力”。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人士说。 </p><p>看起来,市场的确在重新恢复运转了。而且,金融机构们又开始重新打衍生品的主意——<strong>如果没有那些衍生品业务,传统业务还是无法做大,这是华尔街的共识。 </strong></p><p>这也就意味着 “新的生存已经开始,不管怎样,依然是华尔街方式”一位身在华尔街的公司高层认为。是的,这就是现实,当雷曼兄弟和华盛顿互惠银行已经成为金融版的“生存者”玩家游戏的淘汰者而消失时,其他的玩家依旧,舞池中依然拥挤而热闹。 </p><p><strong>回到旧秩序</strong>
        </p><p>情况似乎比预想好很多。 </p><p>“在过去两到三个月当中,美国市场乐观情绪在不断的增长,也带动全世界的乐观。”5月13日,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邓肯·尼德奥告诉本报,“我们已经有3-4个IPO将在最近完成,几乎是所有的人,所有的IPO现在已经开始准备。” </p><p>还有那些金融机构的财报,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高盛集团一季度净利润16.6亿美元,摩根大通一季度净利润21亿美元,花旗集团一季度净利润15.9亿美元,美国银行一季度净利润42.4亿美元,富国银行一季度净利润30.5亿美元。对于遭受了沉重打击的机构们来说,这个成绩并不容易。 </p><p>但是,让人感到担心的,缓过气的机构们又盯准了金融衍生品。有华尔街人士对本报表示,投行、并购等传统业务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但“如果没有那些衍生品业务,传统业务还是无法做大”,他说,“在现有的机制下,衍生品业务还是要发展的。” </p><p>这有些让人吃惊,谁都知道,如果不是衍生品,席卷全球的这场金融危机就不会存在,难道现在,一切又要重新开始了吗? </p><p>华尔街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一个充满了贪婪欲望的场所,即使每十年,它经历一次打击,但是仍然会很快就忘记。 </p><p>与之如影随形的是四个最危险、最昂贵的英文词:“ThisTime,It's different”(这一次,它不同了。) </p><p>它永远都是不同的,又总是相似的。 </p><p>雷曼兄弟、贝尔斯登、美林、美联银行和华盛顿互助银行等华尔街金融机构或是破产或是被并购,但这并不是第一次。 </p><p>可以看看1987年10月19日,即著名的 “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下跌20.47%,随后市场大幅波动。而在结束于1987年11月的三个月内,市场下跌30.2%。 </p><p>KidderPeabody、汉华银行、新英格兰银行 (BankofNewEngland)、FirstExecutiveCorp、MCorp、美国金融公司(FinancialCorpofAmerica)和德崇证券(DrexelBurnhamLambert),22年前这些填满华尔街的名字,现在,又在哪里? </p><p>“一旦你经历过这些改变人生的事件中的一件,当整个金融界突然变得一片黑暗,所有规则似乎都不起作用了,你发现这些事情不完全是偶然事件。它们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他们是未来行事的教训。”德意志银行集团董事会成员、环球银行业务全球总裁麦克·科尔(MichaelCohrs)说。 </p><p><strong>贪婪</strong>
        </p><p>显然,似乎没有人吸取教训。 </p><p>“华尔街的传统商业模式如此,在华尔街工作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美妙梦境,但是对于客户而言则可能是一场噩梦。”一位曾在华尔街工作过的人士说。 </p><p>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 </p><p>显然,你用别人的钱打赌,如果赢了,你获得巨大红利,如果输了,你输掉的是别人的钱,然后你可以去下一个公司继续工作。如果你特别聪明,就像雷曼首席执行官迪克·富尔德一样,那么你就可以从“桌子”上拿钱了。在他任期内,富尔德在股票操作中共得到4.9亿美元(税前)现金。许多雇员的财富与公司股票紧紧相连,所以当雷曼破产时,他们的财富也随之而去。但是富尔德并没有如此。 </p><p>对此,摩根大通集团董事长杰米·戴蒙在接受本报访问时也承认:当然,从整个按揭程序来看,很多的按揭是很差的,另外整个系统的债务杠杆也太大。你可以说是监管的问题,是监管允许这些银行有如此高的杠杆。但是银行用这么高的杠杆干什么,不能怪罪到监管当局,因为他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p><p>沃伦·巴菲特是美国最成功的投资者,回溯到2003年,他把这些金融衍生产品变成为 “破坏金融的武器”,在当时,他的说法没有几个人可以理解。但是他是如何得知的?他是一个有着忧患意识的守旧的人,他的狼来了的观点已经呼喊了很多年。但是,没有理由去担心狼,除非你在门口听到它们的嚎叫声。 </p><p>以雷曼兄弟为例。很多美国金融机构的人都说两年前的雷曼兄弟太兴奋、太嚣张了。2007年的5月,它租用了12层地处曼哈顿市中心的建筑,并从时代公司手中租到时代大厦,它穿过雷曼兄弟总部所在的大街,雷曼签了10年3.5亿的合同。 </p><p>2008年9月15日,当雷曼兄弟公司外墙的巨大显示屏上公司Logo的戛然而止显然成为了这家曾经不可一世的“玩家”的最后“悼词”。 </p><p><strong>痼疾</strong>
        </p><p>泰丰资本(Terra Firma)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投资界的传奇人物Guy Hands则把矛头直接刺向了华尔街的心脏。 </p><p>他直言,2007年夏之前的数年中,投资银行和他们所雇用的金融“专家”似乎实现了alpha,并因此而收入颇丰(投资界用“alpha”表示这超越市场的表现,而“beta”则表示与风险相对应的市场回报)。 </p><p>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激进的投资策略和更加复杂的技术创新,所有这些探索都是在寻求更多“假定的”alpha。当然,投资人现在明白了这些年高额回报背后的真相。这些高额回报其实根本不是alpha。因为回报虽然很高,但其实相应的风险也很高,只不过在前几年没有露出真相。最近的一些讨论声称这些都是偶然的,甚至一生才会出现一次的事件。其实这和事实无关:因为风险就是如此,如果风险时时发生,那怎能称为风险? </p><p>“银行业的激励机制不仅没有追寻这些假冒alpha的手段,相反他们还积极的鼓励这种行为。能获得al-pha的人就能获得年终奖金意味着银行等金融机构只以当年发生的事件为依据发放年终奖。然而事实是风险并不按年度循环。投资银行的员工们在过去,甚至现在,仍然在激励机制的推动下不惧越步雷池,以获得更多的个人收入,并让他人去担心最终的后果。而高级管理层,那些本应监督、制止这些员工行为的人们面对的却是相同的激励机制,这使整个事态进一步的恶化。在现行的激励机制下,一旦市场受挫,受到惩罚的并不是那些收入丰厚的人们,而是金融机构的股东以及整个大众。实际上,由于政府最终是终极贷款方,我们几乎可以认定纳税人总是最后的 ‘埋单’者。我认为,直到股东们要求在长期评估的基础上支付奖金,整个机制会依然如故,而最近这类金融危机仍将卷土重来。”GuyHands忿然。 </p><p>华尔街的银行家应该了解的更多。但真的是这样吗?</p><p> </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华尔街 衍生品 Different Executive financial 花旗集团 华尔街 保险公司 摩根大通 执行官

沙发
sungirl 发表于 2009-5-17 11: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篇文章似乎过于忧虑了,衍生品这条路一旦走了,就不可能停下来,我还是比较赞成华尔街的共识的,即继续发展衍生品,但是监管要加强,小心谨慎一点。大家以为呢?

使用道具

藤椅
wenge 发表于 2009-5-17 12: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只要监管加强,衍生品就不可能继续发展。说不好听一点,复杂的衍生品就靠欺骗和操纵赚钱。

使用道具

板凳
矿主 发表于 2009-5-18 09:3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wenge在2009-5-17 12:02:00的发言:
只要监管加强,衍生品就不可能继续发展。说不好听一点,复杂的衍生品就靠欺骗和操纵赚钱。

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金融衍生品也不会因为监管加强就不可能继续发展了,金融衍生品它本身就是期货、期权、远期和掉期等几种基本形式,这几种基本的衍生品也是建立在无套利、风险中性原则下,但可以增强金融资本的流动性,从而盘活很多沉淀基本,对经济发展是起到促进作用的。

但是美国总是把事情做到极致,互联网是如此,金融创新也是如此,这次的金融危机的发起是由次贷问题引发,但促成全球的金融危机,就不仅仅是次贷的问题,是美国整个金融体系特别是监管体系和美国的消费模式等一系列问题综合形成的。这也是为什么别的国家没有次贷危机而偏偏是美国有呢的原因?

我们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也肯定是离不开金融衍生品的,但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做起,一边做一边探索,对于那些复杂的奇异期权等衍生品一定要加强监管,加强教育。

宽客之路

使用道具

报纸
irvingy 发表于 2009-5-18 10: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矿主在2009-5-18 9:37:00的发言:

但是美国总是把事情做到极致,互联网是如此,金融创新也是如此,这次的金融危机的发起是由次贷问题引发,但促成全球的金融危机,就不仅仅是次贷的问题,是美国整个金融体系特别是监管体系和美国的消费模式等一系列问题综合形成的。这也是为什么别的国家没有次贷危机而偏偏是美国有呢的原因?

UK: Northern Rock, HBOS, Lloyds, RBS

Belgium: Fortis

Iceland: the whole country

基本事实都没搞清楚

这里混的大多数都还是学生吧,讨论讨论基础的数学模型也就算了,为什么都喜欢装得像人行外管局证监会的高级顾问一样,整天把监管挂在嘴上

那么多说要监管的,倒是说说咋监管,一个option都没有trade过,一个subprime CDO都没见过的人,除了会说会写“监管”两个字,还能干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8 10:32:44编辑过]

使用道具

地板
矿主 发表于 2009-5-18 10:3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irvingy在2009-5-18 10:15: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矿主在2009-5-18 9:37:00的发言:

但是美国总是把事情做到极致,互联网是如此,金融创新也是如此,这次的金融危机的发起是由次贷问题引发,但促成全球的金融危机,就不仅仅是次贷的问题,是美国整个金融体系特别是监管体系和美国的消费模式等一系列问题综合形成的。这也是为什么别的国家没有次贷危机而偏偏是美国有呢的原因?

UK: Northern Rock, HBOS, Lloyds, RBS

Belgium: Fortis

Iceland: the whole country

基本事实都没搞清楚

这里混的大多数都还是学生吧,讨论讨论基础的数学模型也就算了,为什么都喜欢装得像人行外管局证监会的高级顾问一样,整天把监管挂在嘴上

那么多说要监管的,倒是说说咋监管,一个option都没有trade过,一个subprime CDO都没见过的人,除了会说会写“监管”两个字,还能干啥


论坛是大家畅所欲言的地方,每个人有自己的见解和言论自由,你如果不喜欢就谈论你感兴趣的,没有人限制你。

也许你交易过衍生品,也许你见过CDO/CDS,可是没见过你给大家贡献过多少有水平的帖子或文章......

宽客之路

使用道具

7
irvingy 发表于 2009-5-18 10:5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原因挺简单,因为没什么值得我回的有水平的帖子或文章,我说了这个论坛越来越没意思 。我在这里混了快5年了,才注册一两个月的人没见过没啥奇怪的。既然说了是大家畅所欲言的地方,我就发表一下意见呗。

使用道具

8
矿主 发表于 2009-5-18 11: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irvingy在2009-5-18 10:50:00的发言:
原因挺简单,因为没什么值得我回的有水平的帖子或文章,我说了这个论坛越来越没意思 。我在这里混了快5年了,才注册一两个月的人没见过没啥奇怪的。既然说了是大家畅所欲言的地方,我就发表一下意见呗。

老大,都在这里混了5年了,不容易啊,备受煎熬了5年呀。

这个论坛的水平如何,咱先不用发表评论,你认为没有值得你回的有水平的帖子或文章,那你就自己贡献几篇有水平的帖子或文章特别是关于金融衍生品方面的,也是给大家以指导啊?也让更多的坛友有向你学习的机会!

宽客之路

使用道具

9
irvingy 发表于 2009-5-19 01:1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这不是已经指导过你了吗,让你先搞清楚基本事实

使用道具

10
Snow_man 发表于 2009-5-19 10: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irvingy,你让人家搞清楚什么基本事实啊?

另,感觉“为什么都喜欢装得像”这样的字眼看起来不是很舒服!!!

还有你在这个论坛混了5年了,也不能嘲笑别人呢?!

有事说事,希望见到好的文章和评论,而不是这种争论,没意义,也许是癖好那就没办法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