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oxian2011
1381 6

[东方哲学] 【原创 修改后重发】从《道德经》看道家的“道” [推广有奖]

  • 5关注
  • 28粉丝

院士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7993 个
通用积分
274.4380
学术水平
255 点
热心指数
226 点
信用等级
209 点
经验
86055 点
帖子
3063
精华
1
在线时间
216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3-1
最后登录
2024-4-5

初级学术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从《道德经》看道家的“道”

肃宁一中闫会增

(一)《道德经》对“道”的主要提法

《道德经》中除标题外直接提到“道”的共37章、76次(详见附录1)。主要提法包括:“道”(见第一、四、十六、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三十二、三十四、三十七、四十、四十一、四十二、五十一、六十二章)、“可道”(见第一章)、“常道”(见第一章)、“几于道”(见第八章)、“天之道”(见第九、七十三、七十七、八十一章)、“古之道”(见第十四章)、“道纪”(见第十四章)、“为道”(见第十五、四十八、六十五章)、“保此道”(见第十五章)、“大道”(见第十八、三十四、五十三章)、“道之为物”(见第二十一章)、“从事于道者”(见第二十三章)、“同于道者”(见第二十三章)、“在道”(见第二十四章)、“有道者”(见第二十四、三十一、七十七章)、“字之曰道”(见第二十五章)、“法道”(见第二十五章)、“道法”(见第二十五章)、“以道佐人主者”(见第三十章)、“不道”(见第三十、五十五章)、“道之在天下”(见第三十二章)、“道之出口”(见第三十五章)、“失道”(见第三十八章)、“道之华”(见第三十八章)、“道之动”(见第四十章)、“道之用”(见第四十章)、“闻道”(见第四十一章)、“明道”(见第四十一章)、“进道”(见第四十一章)、“夷道”(见第四十一章)、“有道”(见第四十六章)、“无道”(见第四十六章)、“天道”(见第四十七、七十九章)、“尊道”(见第五十一章)、“非道”(见第五十三章)、“长生久视之道”(见第五十九章)、“以道莅天下”(见第六十章)、“道者”(见第六十二章)、“此道”(见第六十二章)、“我道”(见第六十七章)、“人之道”(见第七十七章)、“圣人之道”(见第八十一章)。

(二)《道德经》关于道的特点、特性、功能的提法

《道德经》中直接涉及道的章节中关于道的特点、特性、功能的提法(详见附录1)主要包括:

1、“可道”、“可名”、非“常道”、“无”、“始”、“有”、“母”、“常无”、“常有”、“妙”、“徼”、“玄”(第一章);

2、“冲”、“用之或不盈”、“渊”、“湛”、“先”(第四章);

3、“善利万物”、“不争”(第八章);

4、“已”、“保”、“守”、“功遂身退”(第九章);

5、“不见”、“不闻”、“不得”、“夷”、“希”、“微”、“混”、“不皦”、“不昧”、“不可名”、“无状”、“无物”、“惚恍”、“不见其首”、“不见其后”、贯穿“古”“今”、“是谓道纪”(第十四章);

6、“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豫”、“犹”、“俨”、“涣”、“敦”、“朴”、“旷”、“谷”、“混”、“浊”、“澹”、“飂”“无止”、“浊以静之”、“安以动之徐生”、“徐”、“清”、“生”、“不欲盈”、“蔽”、“新成”、(第十五章);

7、“虚”、“静”、“复”、“归根”、“复命”、“常”、“容”、“公”、“全”、“天”、“久”(第十六章);

8、可“废”,而后会降阶(第十八章);

9、“恍惚”、“有象”、“有物”、“有精”、“甚真”、“有信”、有“名”、“以阅众甫”(第二十一章);

10、“希言”、“自然”、“不能久”、“同于道”(第二十三章);

11、不“企”、不“跨”、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第二十四章);

12、“先天地生”、“独立”、“不改”、“周行”、“不殆”、“为天地母”、“大”、“逝”、“远”、“反”、“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13、“好远”、“善有果”、“不以取强”、“勿矜”、“勿伐”、“勿骄”、“勿强”、勿“壮”、勿“老”(第三十章);

14、“不得已而用之”、“恬淡”、“胜而不美”(第三十一章);

15、“常无名朴”、“小”、“莫能臣”、“相合”、“自均”、“知止”、“不殆”(第三十二章);

16、“恃之以生”、“衣养万物”、“万物归焉”、“不自为大”、“成其大”(第三十四章);

17、“执”、“往”、“用”、“安”、“平”、“泰”、“不害”、“淡”、“不足见”、“不足闻”、“不足既”(第三十五章);

18、“无为而无不为”、“无名之朴”、“自化”、“不欲”、“静”、“自正”(第三十七章);

19、不“华”、“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第三十八章);

2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21、“明”若“昧”、“进”若“退”、“夷”若“颣”、若“谷”、若“不足”、“建”若“偷”、“真”若“渝”、“白”若“辱”、“方”则“无隅”、“晚成”、“希声”、“无形”、“无名”(第四十一章);

22、“生”之、“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损益”互生(第四十二章);

23、“知足”、“常足”(第四十六章);

24、“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第四十七章);

25、“损之”、“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事”(第四十八章);

26、“生之”、“畜之”、“形之”、“成之”、“莫之命”、“常自然”“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五十一章);

27、道“大”、“夷”、可“行”、“唯施”(第五十三章);

28、“精”、“和”、“知和”、“知常”、“明”、“益生”,“强”、“壮”、“老”则为不道(第五十五章);

29、“唯啬”、“早服”、“重积德”、“无不克”、“莫知其极”、有其“母”、“可以长久”、“深根固柢”、“长生久视”;(第五十九章)

30、“其鬼不神”、“不伤人”、“两不相伤”、“德交归焉”;(第六十章)

31、“道者万物之奥”、“善人”、“美言”、“美行”、“为天下贵”;(第六十二章)

32、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不以智治国”、“稽式”、“与物反矣”、“乃至大顺”(第六十五章);

33、道“大”、“似不肖”、“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勇”、“广”、“成”、“长”(第六十七章);

34、“勇于不敢”、“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疏而不失”;(第七十三章)

35、“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损有馀而补不足”、“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第七十七章)

36、“不责于人”、“无亲”、“常与善人”;(第七十九章)

3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为人”、“与人”、“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三)《道德经》关于“道”的观点涉及的主要内容

概而言之,《道德经》关于“道”的观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详见附录1):

(1)道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参见第一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四十二章、第六十二章。

(2)常道(普遍性)与变道(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有常道,但道也经常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参见第一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五十五章。

(3)道之可知与否的问题:道有一定的可知性,但却不限于其已知的具体内容、形式。参见第一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七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七章。

(4)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生性的问题。参见第四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七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三章、第五十一章、第七十三章。

(5)虚与盈、无与实(有)的关系问题:道先是由虚入盈、由无入实,进而由有入无、由此入彼,此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归根”、“复命”。参见第一章、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七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八章、第五十五章、第六十七章、第七十七章。

(6)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道利之、生之、育之、形之、成之,但功成身退而不争、不居、不恃。参见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五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四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六章、第五十一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第七十三章、第七十七章、第七十九章、第八十一章。

(7)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参见第一章、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八章、第五十一章、第六十五章、第七十三章、第七十七章、第八十一章。

(8)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人需“闻道”、“尊道”、“为道”、“保此道”、“从道”、“同于道”、“有道”,发扬光大它就成为“圣人之道”;如“非道”、“不道”、“失道”、“道废”则成“无道”,或者成为某种与“天之道”相对立的特殊的“人之道”。参见第八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五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八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八章、第五十三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五章、第六十七章、第七十三章、第七十七章、第七十九章、第八十一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道德经 敢为天下先 功成身退 对立统一 主要内容 道德经 天下 肃宁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水浪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5   查看全部评分

我的座右铭是:只求成功因我,不管收获谁多。如果你觉得阅读内容有价值,请广为宣介,让更多人早日从中获益。
沙发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6-8-22 09:35: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附录1:《道德经》直接涉及道的章节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常道与变道的关系问题;道之可知与否的问题;虚与盈、无与实(有)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生性的问题;虚与盈、无与实(有)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常道与变道的关系问题;道之可知与否的问题;虚与盈、无与实(有)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飂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道之可知与否的问题;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道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常道与变道的关系问题;虚与盈、无与实(有)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道之可知与否的问题】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生性的问题;虚与盈、无与实(有)的关系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生性的问题;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常道与变道的关系问题;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生性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远。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虚与盈、无与实(有)的关系问题;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

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道之可知与否的问题;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生性的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生性的问题;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道之可知与否的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道之可知与否的问题;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生性的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生性的问题;虚与盈、无与实(有)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之可知与否的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具有普遍性的问题;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生性的问题;虚与盈、无与实(有)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之可知与否的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虚与盈、无与实(有)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我的座右铭是:只求成功因我,不管收获谁多。如果你觉得阅读内容有价值,请广为宣介,让更多人早日从中获益。

使用道具

藤椅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6-8-22 09:36: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生性的问题;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财货有余﹔是为盗夸。

非道也哉。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常道与变道的关系问题;虚与盈、无与实(有)的关系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

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虚与盈、无与实(有)的关系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虚与盈、无与实(有)的关系问题;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利而不争、生而不居、为而不恃的关系问题;道在对立统一中相反相成的问题;天道与人道的关系问题】



我的座右铭是:只求成功因我,不管收获谁多。如果你觉得阅读内容有价值,请广为宣介,让更多人早日从中获益。

使用道具

板凳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6-8-22 09:38: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附录2:我的道德观

道是事物持久而普遍的自有趋向和过程的总称。德是基于对道的认识而提炼出来的、普遍而基本的良性行为规范的总称。

“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指事物中存在的两种相反而互补、能互根互生和互变互通、既相斥相克又相辅相成的属性、内容、力量、趋向和过程。其中,阳刚强、主动、热烈、外放、上升,阴柔弱、随动、冷淡、內蓄、下凝。阴阳共存于一体,称之为冲;达到圆满可久的状态,称之为和。


我的座右铭是:只求成功因我,不管收获谁多。如果你觉得阅读内容有价值,请广为宣介,让更多人早日从中获益。

使用道具

报纸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6-8-22 09:3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附录3:网友总结的《周易》中的阴阳观(详见后附文)

阴阳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一切客观存在无不具有内在的阴阳性,阴阳性是一切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属性。

特殊性:不同类的事物具有不同的阴阳性。

阴阳的总体平衡性与具体不平衡性

阴阳的总体平衡性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在每一卦的具体阴阳爻结构构成上说,阴阳之间则是不平衡的。

总体的平衡与具体的不平衡是对立的统一。

阴阳的对立性和统一性

阴阳的对立性就是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否定的趋势。阴阳对立性的价值并不在于破坏性,而在于动力性。正是这种阴阳的对立,才促使客观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

阴阳互动、互化、互根、互生、互依、互透。阳动变阴,阴动变阳。阴动化阳,阳动化阴。阴阳互根,也就是阴在阳中(《三十六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阳在阴中。阳动生阴,阳即为阴之根。阴动生阳,阴即为阳之根。这又叫阴阳互依性,互透性。

《周易》的阴阳说

出处:http://www.doc88.com/p-7129849721498.html

《周易》是部什么书?古往今来,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谓之筮书,或谓之史书,或谓之哲理之书。笔者以为三论皆不为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实际上,在《周易》作者那里,筮为其用,史为其据,而哲理则为其根??。其哲理蕴含博大,核心是它的阴阳学说(以下简称阴阳说)。《大传》作者硬易入几,悟及这个道理,于是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著名论断,并且竭力在全部卦、爻辞的阐释中来揭示《周易》的阴阳说。其实,《传》与《经》的阴阳说是不尽相同的,有些是一致的,有的则不一致,还有些则是《传》作者所不曾悟及的。本文受篇幅所限,仅扼要地阐释《周易》的阴阳说。好在《传》的阴阳说为读者所熟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比较。

一、阴阳的普遍性

《易经》有六十四别卦,每卦皆有六爻。爻象只有两种,要么是阴爻,要么是阳爻。为什么把爻称谓阴阳呢?据郭沫若先生生前考证,卦、爻象由来已久,它们最早是生殖文化时代的象形文字,阳爻最初的形状是,象征男性生殖器,谓之阳根;阴爻最初的形状是 ,象征女性生殖器,谓之阴根。阴阳称谓由此而来。到了《周易》作者时代, 字已改为用"-"即一长横来替代,而 字也改为用"--"即两个短横来替代。这样做很可能是缘于书写的方便。

周易的八经卦都是由三个阴阳爻的不同排列构成的,而六十四别卦则是分别由两个经卦的排列构成的。这就是说,阴阳在卦象中具有普遍性,即任何卦象都是阴阳的组合,卦象的不同,仅在于组合情形的不同而已。

更主要的是,在《周易》作者那里,六十四卦分别代表社会与自然不同类别的事物,所以六十四卦都是专卦。例如乾卦是官贵者专卦、坤卦则是民佣者专卦、师卦是军旅专卦、震卦是雷电专卦、丰卦是农业专卦、蒙卦是教育专卦、咸卦是婚恋专卦等等。当然,《周易》作者也注意到六十四卦不能涵盖天下万事万物的情况,而在大量的实际占验中也存在某一专卦占验它事的情形,所以大多数专卦都有关于专卦事类之外它事的附载。总之,六十四卦是涵盖自然与社会万事万物的。即一切客观存在者可以用阴阳的不同组合来概括与表述,也就是说,一切客观存在无不具有内在的阴阳性,阴阳性是一切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属性。请注意,《周易》作者的阴阳性,就是我们今人所说的矛盾性,两者的差别仅在于借喻的事物不同罢了。《周易》作者在司及阴阳普遍性的同时,也注意到阴阳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就是六十四卦的阴阳爻组合都是各不相同的。专卦分野的依据就是不同类的事物具有不同的阴阳性。《周易》作者对阴阳性的这个理解和表达,在哲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阴阳的平衡性

易象共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经卦,每卦三爻,共有二下四个爻象,其中阳爻十二、阴爻也十二,阴阳总体上是平衡的。同理可知,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个爻象,其中阳爻一百九十二、阴爻一百九十二,阴阳在总体上也是平衡的。这种阴阳总体上的平衡性也反映在揲筮法中。在最初《周易》作者创造的揲筮起卦法中,阳爻出现的概率是32/64,即1/2,阴爻出现的概率也是1/2。这就说明,阴阳总体上的平衡性是《周易》阴阳说的一个基本观点,而不是偶然的巧合。  

今天的大量科学研究都证明,阴阳的总体平衡性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例如,世界人口总量上说,男性与女性基本上是对等平衡的。在一个原子中,正负电荷的总量也是平衡的。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讲的也是能量总量的平衡。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也必须遵守货币总量与社会物质财富总量大体平衡的原则,否则,经济运行就会出问题。  

但在每一卦的具体阴阳爻结构构成上说,阴阳之间则是不平衡的。八经卦卦象中,无一卦是阴阳平衡的。总体的平衡与具体的不平衡是对立的统一。唯其具体上是不平衡的,才有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客观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易经》六十四卦首乾坤而终于既济未济,所反映的就是由具体的不平衡向具体的相对平衡发展变化的过程。乾六爻纯阳、坤六爻纯阴。这两卦都是绝对的阴阳推移,所以六十四卦从乾、坤为发展变化的始点。既济卦六爻三阴三阳,达成阴阳平衡;未既卦六爻也是三阴三阳,也达成阴阳平衡,所以六十四卦的相互演化终于既济和未既。既济卦上坎下离,阳上阴下,阴阳相向。而未济卦上离下坎,阴上阳下,阴阳相背分离。既济在前,未济在后,说明《周易》作者已经认识到阴阳平衡只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趋势,而不是发展变化的终极。任何阴阳平衡状态,那怕看上去绝对平衡的状态,也还是要打破的。这个阴阳说观点也是极为重要的。  

三、阴阳的对立性

所谓阴阳的对立性。就是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否定的趋势。在六十四卦中,这种对立性最为鲜明的就是乾坤两卦。乾卦六爻纯阳,把阴爻完全排斥、斗争和否定了;坤卦六爻纯阴,把阳爻完全排斥、斗争和否定掉了。《周易》首乾坤,就是强调和突出阴阳的对立性。

在《周易》作者那里,阴阳对立性的价值并不在于破坏性,而在于动力性。正是这种阴阳的对立,才促使客观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在卦序方面则表现为由乾坤两卦演化出阴阳同一的六十四卦来。由乾坤到既济,阴阳由对立达到最完美的统一。未既也是理想的阴阳统一,但不如既济完美。既济在前、未济在后,说明在《周易》作者那里,对立与统一都是手段而不是标的,客观存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才是最主要的。而对立与统一都是促使客观存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动力。

四、阴阳的互动性

在《周易》中,阳爻有七、九之分,阴爻有六、八之别。九为阳动爻,七为阳静爻。六为阴动爻,八为阴静爻。阳动变阴,阴动变阳。这就是《周易》的阴阳互动性。

这里最重要的是"阳主动、阴主静"的观点。这种观点是哪里来的呢?它源于《周易》的揲筮之法。熟悉揲筮起卦法的读者不难发现,如此起卦,每占得一爻,其为阴动爻的概率是1/16、为阳动爻的概率是3/16、为阳静爻的概率是1/16、为阴静爻的概率是7/16。显然,阳动概率是阴动概率的3倍。《大传》作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提出了"阳主动,阴主静"的观点。这个观点与《周易》作者所处时代的男尊女卑,以及当时受科技水平限制,自然现象中阳动易知、阴动难觅情形都是相吻合的。但《易经》所载的全部动爻卦中,阳动与阴动的总量却是对等的,如果研究一下六十四卦的四千零九十六象,也不难发现,阳动与阴动的爻数也是总量上对等的。这就是说,阴阳双方的动量总体上说是对等的,"阳主动,阴主?quot;的阴阳观是错误的。西汉京房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发明了摇钱起卦法以取代揲筮起卦法。按摇钱起卦法起卦,占得任何一爻,其阳动爻与阴动爻的概率分别是1/8,其阳静爻与阴静爻的概率皆为3/8。摇钱法与揲筮法比较,所改变的仅仅是阴阳动爻的概率分布,其它完全相同。且摇钱法更便捷适用,于是摇钱法逐渐淘汰了揲筮法。

五、阴阳的互化性

易卦六爻,不但有阴阳,也有动静。阴动化阳,阳动化阴。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各向对立的方面转化。《周易》的阴阳互化性应该是唯物辨法这一法则的最古老的表述。

在《周易》原文中,表面上看虽然有阴阳动静,但却只是言其动、用其动,似乎不见言其化和用其化。其实在卦爻辞中是有所交待的。例如坤卦上六爻辞中:"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坤卦全卦都是民佣之卦。在《易经》中,唯有官贵才称之谓龙的,如乾阳言龙。初九为潜龙,九二为田龙,九五为天龙,上九为亢龙等等。坤卦诸爻皆阴,上六亦为阴爻,何以言龙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上六动变为阳,据此则可言龙了。乾卦用九爻辞:"现群龙无首"。这里的"无首",就是不现头尾之意。那是因为乾卦六爻全变成了阴爻,阴主暗味不见,故有"现群龙无首"之辞。这里不但有了阴阳之动和动之变,而且有了阴阳互变,可谓是把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动变法则表述的近乎完备了。

六、阴阳的互根性

阳动生阴,阳即为阴之根。阴动生阳,阴即为阳之根。阴阳互根,也就是阴在阳中,阳在阴中。这又叫阴阳互依性,互透性。《三十六计》作者深谙此理,所以他说"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见微而知著,见阳而知阴,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由阴阳的互根性,我们可以预言,丁肇宗教授利用阿尔发磁谱仪到太空中寻找的反物质,肯定就存在于我们的物质实体之中。只不过我们的物质性一面是阳,反物质一面是阴罢了。任何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由物质基与反物质基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物质基为阳就是物质性的基本粒子,反物质基为阳它就是反物质性的基本粒子。区别仅在于此。总有一天,科技的进步使人们拥有了切割基本粒子的能力和手段,那时人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物理实验室里获取反物质。

七、周易阴阳说的启迪

稍有哲学修养的读者都不难发现,《周易》的阴阳说近乎于现代哲学的对立统一律。说它是古朴的唯物辨证法是确切的。早在三千一百多年以前的商末周初时代,这样的思想方法应该说是最先进的哲理。西周能够战胜殷商并取而代之,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在于西周有最为先进哲理的理论指导。历史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也不论是一个政党还是一个社团,乃至一个厂、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拥有最先进的哲理指导。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能够打败国民党,根本的一条是共产党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能够高速发展,再创辉煌,靠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改革开放的竞争扭氛围使人们更加尊重知识、渴求知识。笔者坚信,不久的将来,正确而实用的哲理必将成为人们最普遍青睐的知识。一个全社会学哲学的热潮即将到来。


我的座右铭是:只求成功因我,不管收获谁多。如果你觉得阅读内容有价值,请广为宣介,让更多人早日从中获益。

使用道具

地板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6-8-22 11:17: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古代哲学之阴阳说

一、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二、阴阳学说的观点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剧烈运动着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主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明亮)、热的(温热的)、增长、上升的、轻的、无形的、外露的(外向的)、机能的、生命活动等。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相对静止着的)、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随动)、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阴暗(晦暗)、冷的(寒冷的)、减少、下降的、重的、有形的、在内的(内守的)、物质的、肉体等。

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例如,天为阳、地为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火为阳、水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日为阳、月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若是以一个动物为例,则它的肉体为阴,生命活动为阳;它内在的脏腑为阴,外露的皮毛为阳;它向下的腹为阴、向上背为阳……。

由以上例子说明,阴阳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对立(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现分述如下:

1、阴阳相互对立

阴阳的对立制约古人称之为阴阳相反。(1)指阴阳属性都是对立的、矛盾的。如:上与下、水与火。(2)指在属性相对立的基础上,阴阳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抑制,相互约束,表现出阴强则阳弱、阳胜则阴退的错综复杂的动态联系。

阴阳对立的相对性:不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存在宇宙间的,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阴阳的区分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条件而定。就人体而言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为阴,肾的“命门之火”属阳。另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由此可见,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2、阴阳统一(阴阳的依存)

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古人称之为阴阳相成。(1)指凡阴阳皆相互依存,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如果没有上,也就没有所谓的下。(2)指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畴的阴阳还体现出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关系特点。中医学有“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和“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论点。意思是说,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以自然界来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以人体生理来说,机能活动属阳,营养物质(津液、精血等)属阴。各种营养物质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了足够的营养物质,机能活动就表现得旺盛。从另一方面来说,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是依靠内脏的功能活动而吸取的。

3、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着(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所谓“消”,意为减少、消耗;所谓“长”,意为增多、增长,它们指的是数量的变化。

古代思想家以消长来概括阴阳的运动变化,其基本形式包括:(1)阴消阳长,阳消阴长。表现为阴阳双方的你强我弱,我强你弱,这种形式主要是和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相联系的。例如:四季气候变化,从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有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收藏。如果气候失去了常度,出现了反常变化,就会产生灾害。临床上常常以阴阳偏盛偏衰(即阴阳消长)来说明临床的不同证候。例如,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如受冷后出现的胃寒腹痛、腹泻等;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有些虚弱的病症,其发病机制不是因为阴或阳的偏盛,而是因为偏虚。如果某脏腑的阴偏虚,称为“阴虚”,此为阴消,“阳”相对的突出,因为热属阳,故阴虚见热证。这种现象称为“虚热”。如果某脏腑的阳偏虚,此为阳消,称为“阳虚”,此时“阴”相对突出,因寒属阴,故阳虚见寒证,这种现象称为“虚寒”。

(2)阴阳皆长,或阴阳皆消。表现为阴阳矛盾统一体的我弱也你弱,我强你也强,它主要是和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相联系的。

阴阳的“平衡”:指阴阳之间的消长运动如果是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进行的,这种消长运动往往不易察觉,或者变化不显著,事物在总体上仍旧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此时就称做“平衡”。

4、相互转化

阴阳的转化:指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阴阳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它主要是指事物的总的阴阳属性的改变。任何事物都存在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的孰主孰次就决定了这一事物当时的主要特性。事物内部阴阳的主次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处于消长变化之中,一旦这种消长变化达到一定阈(音同育,意:界限)值,就可能导致阴阳属性的相互转化。阴阳的转化一般都出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物极必反”,这里的“极”是指事物发展到了极限、顶点,这个是促进转化的条件。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往往表现为量变基础上的质变。《素问》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时,便有可能向热的方向转化,热“极”时,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转化。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邪热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这种病症变化,即属由阳转阴。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使正气恢复,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恢复,为由阴转阳,病情好转。此外,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证变化,也是阴阳转化的例证。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即阳)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即阴)证。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证。

对立统一的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阴和阳是相关事物的相对属性,存在着无限可分性;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就是阴阳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具体形式;而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阴阳双方不断的消长运动中实现的;若各种形式的阴阳消长运动处于一定限度、一定范围、一定时间之内,表现为动态平衡,整个事物就处于正常状态。反之,就往往陷于异常状态。

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寒、热、温、凉、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从治疗上总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这就是治疗的基本出发点。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具体用法:①阳虚和阴胜则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②阴虚和阳胜则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药);③正气不足,治法:虚者补之;④邪气偏胜,治法:实者泻之;⑤阴不足、阳偏亢,治法:滋阴潜阳;⑥阴阳两者均不足,治法:滋阴助阳(阴阳双补)。


我的座右铭是:只求成功因我,不管收获谁多。如果你觉得阅读内容有价值,请广为宣介,让更多人早日从中获益。

使用道具

7
水浪 发表于 2016-8-22 19:26: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原创,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