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胡馬依北風
1753 3

中医理论主要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吗?ZT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2粉丝

教授

6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8764 个
通用积分
19.6362
学术水平
270 点
热心指数
235 点
信用等级
190 点
经验
48909 点
帖子
1263
精华
0
在线时间
126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28
最后登录
2019-5-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这是张效霞在《回归中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有一节分析过的问题,在他的博客里的也专门贴出了这一篇,从中医理论史和出土文物角度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套路认为是先偶然发现穴位,再连接形成经验理论的解释进行了质疑,不知道他是不方便点毛的名还是真把这个当作唯物主义思想,称这个是“唯物主义套路”。其实王明和王凡西都指这是经验主义套路,与唯物主义无关。王凡西指出这个套路只是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幼年时期的公式,发展深入以后,知识经过传递交换,就不应该再以实践为起点,而是以认识为起点了。高级的公式应该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王凡西支持列宁说的“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也和我前阵子看到了郭博信主编的明清医话中的一则观点一致。

张效霞这篇文章里提到“我国长期以来曾经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先进思想和理论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过批判”这个原因其实不难想到,就再专门再新的贴子分析吧。

中医理论主要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吗?


张效霞



长期以来,在中医学术界有一种观点颇为盛行:“中医理论主要从实践中来,其规律是从临床实践总结经验,再用于临床实践,然后在理论方面进一步升华。”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现述管见如次。


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唯物主义套路,经络的起源与发现长期以来被解释为“源于临床实践观察”、“经络的发现,和针刺术的发展相关联”,并形成了一个关于经络起源的著名的“由点到线”说。即经络的形成主要是以穴位的主治功能为基础,由穴位的“点”推演到经络的“线”发展起来的[1]。我相信,20世纪70年代以前去世的中医,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抱着这种认识去见马克思的。但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这两部先于《内经》的文献,论述经脉却都是有脉无穴,且十一脉彼此孤立,不成网络;虽涉及一些脏腑,但无四肢和内脏由经脉相连的记载,更没有后世十二经内联十二脏的说法


显然,出土文物以无与伦比的证据给了机械地套用所谓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而来的“由点到线”说——原子论式的想法,一个响亮的耳光。推而广之,那些基于劳动创造医学的理论,将经络学说的发现解释为劳动生产中的偶然发现,甚至于臆想碰伤某处而起到某种意外的治疗效果等等的说法,也都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无稽之谈。


另一个与之有相映成趣之妙,颇能说明问题的是关于脏腑开窍理论。宗“理论来源于实践”之旨,对脏腑开窍理论的来源只能解释为:“长期来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了皮毛、鼻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或“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例如,许多眼疾,从肝着手治疗而获愈,久之,便得出了‘肝开窍于目’的理论。”[2]但是,客观地考察一下,就会发现五脏与官窍的配属,经历了一个杂说纷陈的历史时期,存在着众多的岐说。仅就《内经》而言,综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金匮真言论”、“五常政大论”及《灵枢》“脉度”、“五阅五使”等篇记载,口为脾窍,鼻为肺窍,目为肝窍都无异述,唯心之窍及肾之窍有所不同,大致有二说,即《素问·金匮真言论》心“开窍于耳”,肾“开窍于二阴”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肾“在窍为耳”。如果我们把视角扩展到非医学古籍中,则情况就变得更加明了。心—口、肝—目、脾—口、肺—鼻、肾—耳,仅仅是五行学说介入脏腑理论建构后进行归纳后的一种说法而已,在当时还存在着其他异说。如此众多不同的异说,显然不能用“不断实践、验证与完善的过程”可以解释的了的。质而言之,也当然不全是观察和实践的产物,眼疾从肝论治,是在“肝开窍于目”这一从五行而来的理论已然确立后,才有的一种实践,而不能反过来,从前者推论出后者,否则便是循环论证了。“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在官窍与脏腑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经验因素掺杂其间,然而,这毕竟是次要的。三、五百年间,关于同一命题而大异旨趣的论述竟有三、四种,且都是经典性的,足以资证此说。”[3]


这种情况在科学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牛顿“苹果”的故事。据说,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由此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于是牛顿想到它们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在此理论信念指导下,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并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有人问牛顿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他回答说:“靠不停的思考(By thinking on it continually)。”[4]


另外,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过程也颇能说明问题。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一年内发表了至少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探讨》,是把普朗克关于物体发出辐射时所放出的能量不是连续的假说扩展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从而首次提出了光量子假说,首次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说;《根据分子运动论研究静止液体中悬浮微粒的运动》,其理论前提之一便是布朗的假说,而此文则从理论上说明了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并从悬浮粒子位移的平均值推算出单位体积中液体的分子数目,从而解决了半个世纪来争论不休的原子存在问题,爱因斯坦的这一理论预测三年以后为法国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其理论背景之一是洛伦兹等人的工作,爱因斯坦于此首次揭示了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空间与时间在本质上的统一性,揭示了力学运动与电磁运动在运动学上的统一性,揭示了能量与质量的统一性(由著名的公式E=mc2所表达),并为核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狭义相对论发展为广义相对论。他曾预言从遥远的恒星所发出的光,在经过太阳附近时会弯曲,后来为另一科学家观测证实,他又预言引力波的存在,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后被有力证明,他又有关于统一场论、宇宙有限无边的众多宏伟的假说[5]。


由此观之,便知爱因斯坦的理论最初大都以假说的形式出现。如果我们把假说的来源一概地简单地说成是实践,就有许多事实说不圆通了。对于《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探讨》,我们可以问:爱因斯坦关于能量、关于光的传播的不连续的假说来自何种实践?对于《根据分子运动论研究静止液体中悬浮微粒的运动》,又可以问:爱因斯坦关于悬浮粒子数目的预测来自何种实践?对于《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关于光的弯曲、时间的伸缩、质量相当性的假说又来自何种实践?后来的广义相对论是怎样遇上了那个半个多世纪仍派不上用场的非欧几何之一的黎曼几何的?这怎么用源于实践来解释呢?许多的异想天开、别出心裁又怎么用实践解释呢?也许好事者还可费些力气找到实践的影子,但却很难直接看到实践的绝对意义。


至此,我们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说:理论源于实践,这是就知识的总体而言的。“总体”的意思至少需要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把某个理论放在历史长河中看,二是从人的总体,从人类活动的总体去看。例如,从历史长河看,非欧几何,如果追根溯源,追溯到欧氏几何之前,那确实可以看到实践的背景,但就其直接来源而言,它是源于对显然具有理论特性的欧氏几何的绝对性的思考,更具体地说,来源于对欧氏系统的第五公设独立性的思考,也就是说,它不直接来源于实践。如果把非欧几何也说成是源于测地、丈量,那就实在是太牵强附会了。非欧几何的伟大理论直接产生于理论兴趣,直接产生于对逻辑的确信,也来自于理论勇气。


恩格斯曾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6] 然而,这一观点在中国是受批判的,是定性为唯心主义的,只要清理一下即可发现:我国长期以来曾经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先进思想和理论有意或无意地进行过批判。当实践这个美好的词汇被用来作为一个进行政治斗争的武器时,不仅损害了理论事业,也大大损害了实践本身。从本质上说,我们对实践的强调并非是对实践的真正重视;而对实践的非实质性重视和实质性轻视则导致了对基础理论研究的长期忽视,结果是理论与实践同时受损,而理论上的受损与落后则会带来更深重的后果。


以中医学为例,如果恪守“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的教条,那么就永远也不会有“经外奇穴”这一概念的产生。总之,“尽管经验可以抽象成为理论,但理论却不是经验的必然产物。许多尚存的土著部落、民族虽然具有大量治疗经验与药物知识,但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后仍然没有出现理论化的发展迹象,即充分说明了理论的产生并不全凭经验的数量累积。”[7]因此,中医理论是不是经验的直接结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否则,想当然地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就会一不小心即陷入“中医很多内容不需要了解为什么,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因为中医是一种临床的经验总结,很多东西很难解释“其所以然”的误区而不能自拔。我们几十年来的教科书、著作的编写和撰著,均没有走出这一误区,不能不说是莫大的遗憾。不给莘莘学子从中医理论本身出发讲明其“所以然”,也就无怪乎他们向西医学靠拢了。至此,笔者不禁要问:“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能用中医的思路、方法看病的中医”,到底是谁之过呢?



参考文献


[1]陆瘦燕.经络学说的探讨和针灸疗法的关系[J].中医杂志,1957,(7):10.


[2]印会河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8.


[3]何裕民,张晔.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4.340.


[4]龚时中.牛顿传[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8.76~90.


[5] 爱因斯坦是怎样创建相对论的[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17~66.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218.


[7]廖育群,傅芳,郑金生.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Thinking 万有引力定律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广义相对论 唯物主义 出土文物 经验主义 起点 博客

沙发
he_zr 发表于 2016-10-23 11:38: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实践是带有人出于某种目的开展的主动行为,理论是对物质世界运动规律和存在形式的发现和总结。因此应该分开来说,实践并非是理论发现的唯一来源,但理论的总结和完善则必须来自于实践。

使用道具

藤椅
胡馬依北風 发表于 2016-10-23 12:55: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贴子是从中医的角度,就再抄一则医话。是郭博信主编的《明清临证医话精选》里的一则,《增订医医病书》,原来是清代吴鞠通写的《医医病书》,后来曹炳章增订加了按语,不长,全文抄下来:

俗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或曰:古今元气不同,古方不可以治今病。二说误尽后学不少。似业医者,可不必探究古法,惟求临证多耳,此医道所以日趋而下也。盖必先读书,而后胸有成见,临证始知用方之变化。若不读书而徒临证,虽多而奚为哉!况病有虚实,变化万端,治有补泻,方不执一。如同一发热,而热有虚实,宜温宜补,宜凉宜泻,不读书何以知彼虚而此实,如大匠之无绳墨,不几怅怅无之耶?学者务须深究古法,循其规矩,而后见病知源,得心应手。盖古人立方之意,既是规矩所在。由规矩而生巧,方为真巧,若眩奇而弄巧,则巧反成拙。孟子云:大匠使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则必先熟规矩,而乃能生巧。予谓必先读书而复临证,此物此志也。

[炳章按]先读书而胸有成竹,而后临症,凡病之属虚、属实、属寒、属热,得有一定之标准。而用药宜补、宜泻、宜温、宜寒,必不至于妄施。此一先理想而后实验必由之一径也。世有创读书不如临症之说,此不学无术者欺人语也


使用道具

板凳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6-10-23 14:26: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因决定一果”是宿命的因果律,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哲学依据。但这是科学不承认的,也是中医不承认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术,在中医看来叫庸医。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9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