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发货币导致灾难是必然
李俊
鸡蛋价格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创造了今年的一个个新纪录,从3元/斤提高到目前的4元/斤左右;惠氏、雅培等奶粉巨头也从7月中旬起陆续调高了部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建议最高零售价格。同时,进入8月份以来,以农产品为代表的商品价格新一轮上涨的苗头出现。这意味着,CPI转正为期不远了,通胀即将通过消费品表现出来。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和媒体上有关上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将在不远的将来引起通货膨胀的争论日趋白热化。但是事实很快就告诉我们,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胀是必然的,近期多起商品价格上涨就是一个很好证明。尽管政府可以通过物价管制,将CPI控制在低位,但是这种做法却是自欺欺人的。这就好比天气变热,为了保持温度计处于低值,放入水中。
2009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投放持续加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约7.37万亿元,远远超过年度设定的“全年5万亿元以上”的目标,半年新增贷款比全年预定目标超额放贷47.4%。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说过,“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 他是货币主义者,讲来讲去就这一条,票子多了,物价一定要上涨。尽管大量货币通过信贷方式注入经济体,对股市和资产价格造成冲击,但是迟早要流入消费品市场。因此未来几个月,物价普遍上涨是难以避免。
滥发货币就好比喝酒一样,喝时却是很痛快的,但是醉了却很难受。从理论上说,解决通货膨胀是很简单,就是增加生产,减少货币供应。实际上,有了滥发货币的习惯,如果短期不发了,就会非常难受。同时,如果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对实体经济伤害也是非常大。一旦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就导致很多企业生产资金断裂,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则更难,从而无法正常生产。
物价暴涨、资产暴涨、归根到底都是过多货币追逐的结果。费雪在1911年说过,“不可兑现的纸币几乎总是成为使用它的那个国家的一个祸根”。事实上,通过滥发货币不能促进经济增长,最终只能将导致通胀,同时还带来长期的滞胀。
如果现在还不及时调整货币政策,付出代价将更加严重。任何情况下,滥发货币都会导致通胀,只是时间迟早而已。要是迷信滥发货币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那么滞胀也是难以避免的。当前,中国经济并没有走出危机,但是已经走进通胀了。
不管怎么说,泼出去的水成为一种事实。滥发的货币已经流入消费品市场了,物价普遍上涨也是难以避免的。这是货币发行问题上没有自律而导致的,因此必须为之承担代价。因此,现在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尽快整理通胀,否则将是一场更大的灾难。
200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