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拓咨询
1193 3

[咨询文摘] 2011—2015年我国水污染事件及原因分析 [推广有奖]

大师

5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062 个
通用积分
71.3957
学术水平
79 点
热心指数
76 点
信用等级
51 点
经验
77772 点
帖子
6377
精华
0
在线时间
7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11
最后登录
2018-7-3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依据中国环境统计公报,我国2001—2007年共发生环境污染事件9757起(水污染事故5341起,占54.7%)。2001—2005年突发污染事件年均20起,2006年75起,2007年80起,2008年107起,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呈现数量增多且危害变大的趋势,这与我国近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有关。同时,化工厂位置不合理、环境保护应急响应能力不足也加剧了水污染事件的处理难度。
    水体突发性污染事故主要来源于企业违规排污,其次是工厂事故泄漏、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破坏。2006至2012年,已公开报道的重大水源污染事件发生65起。近年来,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重金属污染严重,对流域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具有大量污染物突然集中排放的特点,严重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生产。国际上的重大水污染突发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0年罗马尼亚金矿污水沉淀池漫坝事件和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海洋平台原油泄漏事件。
    国际社会对水污染关注度很高,目前相关计算机模型已较成熟,并广泛应用于管理和保护水资源方面,如非点源径流泥沙污染模型、农业面源污染模型、养殖污染模型等,如YANG等在北爱尔兰班恩河流域应用并测试了HSPF模型,证实HSPF模型可用于处理水污染扩散。DOSSKEY推断建立缓冲区可以减轻水污染。同时,国外学者对水质检测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BAKER等选取英格兰东北部的乌斯河,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河流污染状况。
    统计分析我国2011—2015年水污染事件的分布、数量、污染类型、污染物质、污染原因和处理措施等方面内容,掌握水污染事件发生的规律性并加以探讨,以期为减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水污染事件来源、统计与分类
    所统计的2011—2015年373件水污染事件均有一定来源,内容多来自报刊资料、互联网新闻报道、ZF文件、公开发表的论文等,少数通过查找水污染文献获取。若同一事件有多次跟踪报道,不重复计次,整合该事件所有报道的有效信息。
    依据水污染原因特殊性和突出性,将统计的水污染事件分为突然排污、累积污染、污染泄漏、养殖污染、交通事故、管道事故、自然灾害和其他污染共8种类型,所涵盖的水污染事件主要有:
    突发性水体排污,其主要污染方式为违规排放(包括超标排放、偷排、直排)和通过某种方式突发性排放污染物,此类水污染事件由人为控制,具有突发性强、历时短的特点;
    累积性水体污染,即在长时间内持续向水体排污,主要由企业、工厂、饭店等长期性排放污水和污染物(包括农业废水)造成,往往在长时间的累积下爆发;
    非人为主导的污染物泄漏,主要包括船舶燃油、化学品事故、工厂事故、码头装卸事故、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于暴雨冲刷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二次水体污染和一些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的污染泄漏等,不包括管道破裂造成的水体污染;
    动物排泄物收集困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不彻底以及养殖生产中附设物品等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车辆、船舶等发生交通事故直接造成污染物排入水体,不包括交通事故发生后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二次水体污染;
    管道破裂或突发性故障造成的水源严重污染;
    自然灾害导致的水体污染,如泥石流、暴雨等极端气象条件使含污雨水及其他废水直接排入水体;
    其他污染,包含无法具体归类的污染事件,如水葫芦、藻类等生长引发的藻类污染和人为投毒事件等。
    “突然排污”通常由于污染物集中排放所导致,如2011年5月南京市秦淮河死鱼事件,暴雨将沿岸管道和沟渠内沉积物冲刷入河,并集中排放,水体在短时间内急剧缺氧,导致大面积鱼儿死亡。当地ZF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武定门闸的下放流量,并推进雨污分流和截污治污工程。秦淮河死鱼事件暴露了ZF监管力度不足、相关部门排污缺乏考虑以及水环境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ZF部门应加强城市建设,建立完善的排污制度。
    “突然排污”事件往往不可预见,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最近几年此类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由于其突发性强、历时短,往往会带来较大影响。故在处理“突然排污”这类事件时,首先要遵循快速、有效的原则,其次才是经济性。同时,ZF应加强建设排污治污工程,提高应对“突然排污”事件的处理能力,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建立应急监测机制。
    累积污染
    污染累积造成的水体污染,如2014年2月济南市护城河水遭污染“变蓝”事件,佳驿酒店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护城河,使得水体遭受突然污染而“变蓝”。此事一经发现,环保部门立即向该酒店发出警告,责令该酒店停止排放污水,并且将污水抽送至污水管道。
    “累积污染”事件在短时间内影响不大,往往在长时间累积下爆发,且爆发时影响极大,难以治理。针对此类污染事件,监管部门应加大监测力度,控制污染源,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将“累积污染”扼杀在摇篮中,同时,累积污染一经发现,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追踪并控制污染源。
    污染泄漏
    污染泄漏造成的水体污染,如2011年3月发生的江苏省江阴市长江水污染事件,污染原因为一艘化工船在装卸货物时,苯乙烯发生泄漏,长江水体遭受严重污染。环保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无锡锡澄水厂取水口及江面表层水样采样分析,并对苏南码头江面表层水样采样分析。同时,为确保取水口安全,两大供水水厂停止供水。直至环保部门认定水质符合饮用标准后,水厂才恢复供水。
    污染泄漏往往难以预测,具有很强的突发性,易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故需要ZF部门完善应急措施方案,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及时处理并控制污染范围,将影响降到最低。此外,处理污染事件的同时应加强对舆情的处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管道事故
    管道污染事故通常是因为管道破裂、故障等导致水体受到污染,如2014年4月兰州市发生的自来水苯超标污染事件,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出厂水时发现水中苯含量严重超出国家标准。出厂水质不合格的直接原因是石化管道泄漏,油污主要来源于兰州石化1987年和2002年的2次爆炸事故,使渣油泄漏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暴露了我国城镇饮用水的水源安全问题,如城市布局不合理、ZF环境监管不到位、法律规制不完善等,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管道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大多是没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发现故障没有及时处理等。对此,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力度,尤其对重要地段的管线应不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最重要的是加强维修和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管道事故”发生频率大大降低。
    污染物质分析
    按污染物质分类,在373起事件中,污水、化学品、油类分别为181、34和40起,共计255起,占68.37%。其中,发生次数最多的污水事件比例为48.53%,2011年最高,占全年污染物质事件的61.25%,2013年最低,仍达38.24%,可以推断水体污染的最大污染源是污水,主要来自于一些企业的生产废水、农业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的违规排放,此外,暴雨冲刷使含污雨水及其他废水直接排入水体也是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故加大对污水的监管力度和掌握高效的污水处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品污染事件虽然仅占9.12%,但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极大,可能会威胁到城市饮水安全。
    油类污染事件占比为10.72%,其主要发生原因为原油在开采、加工及运输途中发生了一些不确定的突发因素,如交通事故、船舶触礁、安全事故、暴雨等天气造成原油泄漏,海上泄漏的原油会隔绝空气,造成大规模的污染甚至会影响气候,且处理耗时耗力,陆地上泄漏的原油会侵蚀土壤,带来长久性的影响。
    统计结果表明仍有15.28%的未知污染物质,此类污染事件未公开污染原因、处理措施以及处理结果等,也缺乏相关追踪报导,故列为未知事件。
    此外,农药污染事件比占最低,还不到1%,我国农药面源污染严重,不符合实际情况。农药污染水源,作为非突发性事件,很难被发现,且农药对人体危害性大,因此,加强农药污染的监测极有必要。
    2011—2015年373起水污染事件中有80起未得到处理或未采取相关措施,占19.48%,284起事件得到处理,占事件总数的76.14%。上述结果表明:
    部分事件得不到及时处理,任由水体持续污染;
    部分事件采取的措施停留于表面,并没有根除污染源;
    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往往需要几天相关部门才会采取有效措施,应急反应时间过长;
    对水污染的监测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处理水污染事件缺乏经验,影响相关进度;
    舆情处理不到位,水污染事件发生后,没有相关的跟踪报道,公众只能了解部分情况,无法了解最终处理结果,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具有严重危害性和不确定性,处理时应该按照快速检测且有效解决的思路。今后应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建立应急监测与预警机制。统一规划建设水污染防治工程,应用先进的处理工艺。强化水环境监测项目和监测站点,扩大监测范围和服务领域,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培训和应急演练。(来源:《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原因分析 污染事件 水污染 自来水苯超标 可持续发展

沙发
512661101 发表于 2020-3-12 15:24: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藤椅
512661101 发表于 2020-3-12 15:25: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板凳
512661101 发表于 2020-3-12 15:26: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