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3423 1

[学科前沿] 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绩效及其基本经验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91 个
通用积分
245.0522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  要: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过程明显地区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本文用中外两套统计数据标准对三阶段的经济增长质量、经济结构变化、国民经济增长效益、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等几个方面作实证分析,从中找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绩效,基本经验
  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的6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刚建国时的贫困落后到60年后的今天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位,总体国力迅速增强。从解放初期工业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42.9%,三次产业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6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到8.O%,这样的高速度和长时期的经济增长在历史同期处于世界前列。但是,60年来经济增长平均维持高速度的情况下,在不同时期还是存在一些波动和挫折。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探索中出现问题和挫折时难免的。我们只能在探索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并将这些经验教训升华为理论,用以指导下一步的实践。这种总结和升华工作,会使更多地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发展中少走弯路。
  在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的情况下绩效如何,需要用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本文对经济发展绩效的考察用四个指标: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的变化、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纵观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其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标准,将1949~2009年的经济增长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6年经济恢复时期、1957~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和1979~2009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本文用分阶段的方式对中国经济绩效从纵向的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国际比较进行分析,用两套指标体系进行论证,一套是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上关于中国的数据资料,另一套用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和《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一书中的数据资料。
  一、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波动性
  (一)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GDP和人均GDP增长率比较
  1.用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对三个阶段的GDP和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进行比较
  第一阶段是1949~1956年。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小阶段。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的统计数据为国民收入,以1949年为基期,这3年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3%;以1952年为基期,1953~1956年期间GDP年均增长率为10.3%。
  第二阶段1957~1978年是计划经济时期,若以1956年为基期,以可比价格计算这一时期22年GDP年均增长率为4.05%,明显低于第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
  第三阶段是1979~2009年,这个阶段最明显的变化是经济快速增长。若以1978年为基期,扣除价格因素这30年GDP年均增长率9.76%。中国是这个时期世界上GDP增长最快的国家。
    从1949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总体趋势如下图中曲线所示。   

图1 新中国60年GDP和人均GDP年均增长率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2007、2009年中国统计摘要数据计算

  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是很快的,均值的中位线在10%,年增长率围绕10%波动,增长的总趋势呈上升状态,而且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的表现明显好于1978年之前的表现。
  2.用麦迪森估计数据计算的三个阶段GDP和人均GDP增长速度比较
  根据麦迪森对中国经济的估计,以1952年为基期,则1952—1956年GDP年均增长率为5.78%;以1956年为基期,则由1956年到1978年22年的GDP年均增长率为4.14%;以1978年为基期,1978~2003年这25年GDP年均增长率为7.85%,低于根据中国官方统计年鉴数据的计算结果,但是,无论从哪个结果来看,在第三阶段即1978年以后中国都是这个时期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二)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速度与世界上其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
  1.麦迪森对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经济增长的比较。
  麦迪森的数据表明中国计划经济所处的时期,正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1950~1973年西欧国家合计人均GDP增长率为4.08%,前苏联为3.36%,亚洲合计(不包括日本)为2.92%,世界平均增长率为2.93%,中国为2.86%,中国的人均GDP增长速度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不管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比较,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不能令人满意。而在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不论是从GDP还是人均GDP的增长率上看都是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三)国民经济发展的波动性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的中国GDP和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变化情况。
  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能明显地反映经济发展的波动性,我们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计算出1949~2007年中国GDP和人均CDP的增长率,在图形上表现其波动性
  第一阶段1949~1956年。1949年到1952年属于经济恢复时期,经济发展波动是难以避免的,并且增长速度的起伏都在正常范围之内;1953~1956年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看虽然平稳性不是很强,但却是在较高位上运行。
  第二阶段1956~1978。这个阶段经济在决策失误和政治动乱中大起大落。建国60年经济发展中最明显的波动性发生在这个阶段,最高值是大跃进中的1958年GDP和人均GDP比上年增长21.3%和18.3%,最低值是1961年的负增长达到27.3%和26.6%,从1958年到1961年经济增长的波动差值达到48.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济增长最高的年份,最低的年份,负增长的年份,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第三个阶段1979~2008。这个阶段总体上看经济增长速度高、波动性小。经过1984年经济的过热,增长速度达到15.2%的高峰和.1990年的3.8%的较低速度以外,其他年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10%左右,在这样的高位保持了18年的增长态势,使得中国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到2005年GDP总量跃居世界第四。
  2.利用麦迪森的数据计算中国的GDP和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也用图形表示其波动性。   

图2

    根据麦迪森估计数据计算的中国GDP增长率

  从麦迪森的估计数据计算得到的图形可以看出,中国GDP的年增长波动性更大,没有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得到的结果平稳性好,但是,波动幅度小一些,总体年经济增长速度较低一些,阶段性特征不明显,除了1957—1968年这一阶段外,其他阶段的波动大致相同。麦迪森的数据显示,在中国60年发展过程中有5个年份为负增长,分别为1960、1961、1967、1968、1976,比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少一年,即1962年,但是这一年虽不是负增长,但是增长率只有0.4%。另一个较大的差别是1998年,麦迪森的估计增长率是O.3%,而中国统计局的数据计算结果为7.8%,差别将近30倍。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
  经济增长的长期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经济的长期和稳定增长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转换,因此,在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一)一、二、三产业占GDP比例的变化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比较分析。
  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处于很低的发展阶段,1949年,国民收入中农业、工业和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的构成为68.4:12.9:18.7,第一产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二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到195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为51:21:28,到1956年变为43:27:30,第二产业有较快速度的发展,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
  从1957年开始实行的计划经济阶段,我国采用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国家重点投资工业部门,经过22年的发展,到1978年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变为28:48:24,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第二产业份额的提高几乎完全是由于工业份额的提高带来的,工业份额从1956年占GDP比重的21.9%提高到1978年的44.4%,而第二产业的另一部门建筑业占GDP的比重却由1956年的5.4%下降为1978年的3.8%,一直处于下降和徘徊状态;从建国到1978年第一产业即农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或徘徊状态,由1952年的50.5%除下降到1978年的28.1%,中间经过调整期时期时比重有所回升,基本上是下降趋势。
  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49年到“一五”时期结束处在缓慢上升过程中,但此后,在第二产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时第三产业比重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可以看出,一直到1978年,第二产业呈现挤压一、三产业的趋势,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更是明显的降低,1978年比1957年下降了6.3%,直到1982年才恢复到1952年的水平,占GDP的比重为28%。
  1978年底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体现出了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资源的比较优势得到逐步实现。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上的表现是,首先在农业领域的改革使农业领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1979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7.9%上升到31.0%,当年的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为31.0:47.1:21.9。由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制度效应让我国的农业保持了将近10年的高速增长,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稳定在30%左右。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进行,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明显的表现在第二产业在比重稳定的基础上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比重的较快上升,在三大产业中增长速度一直保持最快,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在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08年达到40.1%。

2.根据麦迪森估计的数据对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比较。
  1952年中国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为60:10:30,直到1978年中国三次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为34:37:30,第一产业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又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德国在2006年已经突破1.O%,达到0.9%,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提高,一般都在60%以上。这首先和中国的农业生产率低下、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有关,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城乡分割的制度体系人为地抑制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中国的城市化远远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比较来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很明确,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速度。
  (二)城乡结构的变化
  1.中国统计年鉴关于中国城镇化水平变化的统计。
  1949—1957年是中国城市化稳步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国家经济建设取得较大的进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程度的稳步提高。到1957年城镇人口比1949年的5765万人增加了418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49年的lO.6%提高到15.4%。1958—1960年城市化的特点,是城市发展失控,脱离了基本经济国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15.4%上升到19.7%。在1961~1978年这一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长期停滞不前,并间歇性地发生逆转。1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1960年为19.7%,1978年仅为17.9%,下降了1.8个百分点。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从1949年的10.6%提高到19.7%,此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我国城市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城镇人口的比重增加很快,1989年为26.2%,1997年为31.9%.2005年43%.2008年45.7%。   

图3 1949~2008中国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

    数据来源: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8年统计年鉴

  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市化的阶段性,1949—1956年是稳定增长阶段,1957~1960年是反常的加速增长阶段,1961~1978年则是长期的停滞阶段,1979年以后是较快增长阶段。
  (2)城市化速度的国际比较

    表1 不同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1974年、1984年和1993年、2005、2007、2009年。

    从上述数据资料可以看出:(1)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1995年之前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5年之后有较快发展,但是仍无法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2)城市化水平是与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紧密相连的,在中国的表现比较特殊,中国在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情况下,使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但是,城市化滞后所带来的内需不足对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并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突破形成瓶颈约束。
  三、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分析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我们选取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指标来反映劳动效率,以国民生产总值积累效果来反映积累或投资的效果。
  (一)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我们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产出量,并以1952年为基期的增长指数加以调整,以剔除产出量中的物耗和价格上涨的影响。劳动者采用全社会劳动者人数,反映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情况。   

图4 社会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根据《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9年中国统计摘要汇编》计算。

  可以看出:首先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稳定性差,并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周期大致同步。其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者人数增加不完全相关。如“一五”时期和1963~1965年,在劳动者增加的同时,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提高;而“二五”时期劳动者增加速度不快,劳动生产率却大幅度下降。最后,劳动生产率增加的速度总体上看是很慢的,特别是从1958年~1978年的21年间,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8%。
  从1979年开始,在劳动者数量较快增加的基础上,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表现为增长幅度大,增长速度较稳定,30年的改革开放时期,若以1978年为基期,1979-2008年从业者人数年增长速度为2.2%,低于计划经济时期2.5%的增长速度,而年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9.2%,远远高于计划经济时期2.8%的年均劳动生产率。总体来看,1979—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效率较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这一阶段保持了较快稳定增长。
  (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从2008年世界统计年鉴的资料,比较中国与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美国、巴西、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联邦和英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1990年之前,中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在比较国的范围内是最低的,为590美元/人,是比较组中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次低的巴基斯坦的43%,而在比较组中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意大利是中国的90倍。直到2006年,经过20多年的快速解决发展,中国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在比较组中只是超过了巴基斯坦,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最高美国为92270美元/人,是中国的26倍。不过仍然可以比较看出,199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与世界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只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的按人口平均的各项指标都比较低。
  四、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1949年到1956年这一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比起建国之前提高很快,改善明显。1957~1978年这一阶段由于我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为了推行这一战略,积累率水平提高很多,以积累发展工业的资金。同时必然带来消费率的降低,这22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直在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努力。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飞跃。我们从以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两个指标来衡量中国建国6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一)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
  除了1963~1965年这一短短的经济恢复时期以外,从建国到1978年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都是很慢的,若以1956年为基期,1957~1978年居民消费水平的年均增长率只有1.8%,远远低于1979~2008年7.6%的年均增长速度。
  建国前3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慢,1953—1978年25年的时间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只增加2.2%;改革开放以后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78~2008年均增长7.6%。
  (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
  基尼系数是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O.3表示比较平均;0.3-O.4表示相对合理;O.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表2 中国与世界不同国家基尼系数的比较

    数据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231页。

  从基尼系数比较来看,中国处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警戒线”以上,分配的不平均程度远远高于发达的日本、法国、德国,甚至高于美国的水平。
  在较低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分配的不平均对居民的消费影响很大。消费倾向高的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欲望却没有消费能力,消费倾向低的高收入阶层有消费能力而没有欲望,因此,使得改革开放以后内需不足一直困扰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容易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结论与启示
  新中国60年的发展成绩显著,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计划经济时期的22年给我国带来的更多是教训,由于政治影响和政策的多变性,工业生产大起大落,农业生产增长速度很慢,致使人民生活水平二十二年几乎没有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我国所实行的渐进式改革在启动的初期避免了社会经济中大的动荡,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使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
  1.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较强,对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增长缓慢,人均GDP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这段时间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对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利用这一契机实现了经济腾飞。但是,中国却错失这一良机,由于没有市场机制对企业形成利润约束,中国企业没有利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的敏感性,没有赢利意识。计划经济效率的低下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而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发生在美国并很快波及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使人们看到了市场机制运行中所存在的巨大风险,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应该在制度和规则的制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市场失灵发生的几率,从而使得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减少经济中的波动性。
  2.城镇化滞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进而对中国实现GDP增长的既定目标带来了威胁。这一方面是世界经济大环境造成的,另外也对中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出口,特别是对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依赖模式提出了挑战。长期以来国内消费不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使得在改革开放以来刺激消费和拉动内需成为政府的经常工作,但是往往成效不是很大。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城镇化的滞后发展以及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到目前还占人口近60%的农村人口消费能力弱。调整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我国的内需水平,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是巨大的。
  3.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仍然严重,需要进一步调整
  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小的状况必须改善。这是适应经济发展规律,解决我国越来越严重的失业问题的根本手段。现阶段我国体制改革要求加快改变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是,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失业,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逐步缓解失业压力。同时,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也将使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注释
    ①1980年为前苏联,1985年至1991年为现俄罗斯地域。



作者:王萌 来源:《探索》2009年第5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新中国60年 经济发展 新中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 经济发展 绩效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xuehe + 20 根据规定进行奖励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mkhr 发表于 2010-2-6 16:21: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是否可以设想,如果中国经济沿着抗战前的道路走下去会是什么样子。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1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