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hj
2994 52

[学术哲学] 思想论--系统研究思想的本质与形成发展的首部 [推广有奖]

41
hhj 发表于 2019-6-20 14:50: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5. 理性的特性
本质是一个辩证的因素,----质则是一个形而上学的因素;本质使事物运动,----质则使事物静止。因此,把握本质的理性在头脑中往往会变成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变成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超凡的因素,在它看来,任何东西都不是永恒的。随着事物的这种不稳定性,人的理性和精神也是不稳定的,甚至变得反复无常。过去(在人类的宗教时代),理性和精神在上帝和主、神那里得到了稳定性,使之得到一种依靠。然而理性始终是一个变动的因素,因此它又把这种稳定性打破了。

使用道具

42
hhj 发表于 2019-6-21 09:48: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6. 本质与理性,理性的辩证本质
理性的对象就是这本质和世界,理性要把握事物及世界的本质。它要达到整个世界,----然而世界是无限的。世界是无限的,本质也是捉摸不定的(我们得到的确定性总是质的规定,而不是本质的),因此理性永恒地进行着,不断地追求和探索,绝对不能在某一地方停止下来。这样,理性同时也就表明了思维的最高本性:无限地进行着的思维。在精神界,知识、理论、学说等等都不是永恒地存在的,只有思维(运动)本身是永恒存在的;思维不是别的,就是思维运动,这种思维运动是永恒的,它并没有在它的某一最理想的产品中停止下来,因为这一产品迟早会显示出它的局限性。知性思维没有表明思维的这一最高本性,因为知性思维只是有限的一段,从它产生开始到它得出结果结束。理性思维则不同,它并没有在得出自己的某一结果后便结束,它还要超越于这一结果,而继续进行下去。因此在理性思维的永恒过程中(这一过程不仅是某一个思想家的无限的思想活动,而且还包括全部人类的无限的思想活动),将具有无数的思维结果存在于其中。理性思维(人类理性)总是这样,它得出某个结果,但又超越于这一结果。我们看到整个人类的思想史(这个思想史自然是无限的)中,存在着无数的思想,而思想史本身总是不满足于它们,总是一直向前进展着。

使用道具

43
hhj 发表于 2019-6-22 10:00: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7. 有限的“正确”,实践标准的“陷阱”
为什么“证明”、“检验”、“正确”等概念的意义是有限的呢?在理性领域(注意,这里说的是理性领域,这些概念只有在理性领域里才显得有限,在知性领域它们的意义是绝对而永恒的;其实,所有的概念在理性领域中其意义都是有限的,就象任何事物在世界中其意义都是有限的一样),思维和思想追求的是事物和世界的本质性,而这本质性完全是一种混沌的东西,是完全全面的;但是本质性所呈现出来的各种规定性、性质等是确定的,片面的。只要这本质性表现出来,它同时就是片面化了它自身。这样,依赖于本质性的确定化、表面化、片面化的“证明”、“检验”、“正确” 等概念同样便是片面而有限的。平常我们经常意识到:对于一个思想,根据事情的一个方面来看是正确的,但根据事情的另一方面来看则是荒唐和错误的;这种情况是十分常见的。同时我们会看到,在更深刻的内在性里,我们很难判断一个思想的正确性,它是否符合实际。相反,越是肤浅的思想,我们就越易于判断它的正确性。由此推知,一个纯粹感性的思想是最容易确定它的正确性的,比如有一个纯粹感性的思想为:物体A是红色的,那么我们只要亲眼看到物体A真正是红色的就可以判断这个思想的正确性,反之则是不正确的。同时所谓“证明”、“检验”、“正确”这些概念随着思想的深刻化而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可确定;而对于那些最深刻的思想我们简直是不可证明不可检验的,对它的正确性也是不可判断的。甚至最深刻的思想从表面上看往往是荒谬的,但它的价值和意义却无与伦比。就象一个艺术形象,特别是那些神的形象,从表面上看它们是极端荒谬的,因为实际上既没有神,也没有什么天堂、地狱;但它表达了人们的精神,是人们精神的结晶。 人们平常总是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错,如果一个理论、一个思想要检验的话,实践无疑是最好并且是最终的方式了。但这种方式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一种缺陷,即在这方式里总是包含着某种目的性。因为所谓“检验”就包含着某种目的性,如果一个理论达到一个预期的目的,则在检验中这个理论就是正确的。不过检验中的目的性是源出于理论中的目的性;每个理论都包含着它的目的性,包含着一种目标;这样实践只是使理论本身的目标得以实现罢了。正是这种首先存在于理论中然后又存在于检验活动中的目的性使‘实践检验理论’这一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缺陷。每一理论通过实践总会得出一个结果,如果这个结果符合某一目的,则对于这一目的来说这一理论自然是正确的;但是符合这一目的同时又不符合另一目的,这样,对于另一目的来说,这一理论又是不正确的。这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方式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总会给人有可乘之机来抵毁一个(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理论,或为人自己的各种目的服务。在这里应该确定这一实践结果所符合的目的是理论本身所内在包含着的,而不是别的什么目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当理论的实践结果符合理论本身的内在目的时,实践便证明这一理论是正确的。但是实践结果作为一个现实的结果,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在这里,它既符合理论本身的内在目的,又(在某些方面)不符合这个目的;因此,一个理论经过实践总证明它既是正确的,又是错误的。因此“正确”本身总是具体的,而没有绝对的意义;证明本身也是这样,理论既是可以证明的,又是不可证明的。人类精神依偎于证明和正确性,从证明和正确性中得到最大的慰劳;但是人类精神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证明”、“正确性” 本身的意义并不是绝对的,有些东西在某些时候并不能以证明、正确性等来进行衡量和判断。

使用道具

44
hhj 发表于 2019-6-23 10:11: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8. 思维材料的原始性与材料的思维性
这样便引起我们对“材料”这一概念的深入思考,是不是有些材料可以没有任何思维存在的情况下专门地搜集起来的?究竟专门搜集积累的这些材料其实质是什么。其实从广义上说当一个人还在幼儿时期,还不会思维的时候搜集积累材料就已经开始了,他从自然界,从自己的父母家庭那里看到、听到、感觉到(当然这种感觉还很低级)了某些现象和事情,这些被看到、感觉到的事情和现象便是日后进行思维的材料。这是最广义的材料,但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思维材料,因为思维是思维个体的,说思维的材料就要指明究竟是那一个思维个体的思维材料。只有当这些材料被某一思维运动所利用时它才成为思维材料----并且是这一思维运动的材料。因此在“材料”的概念中我们要定义“思维材料”和“一般思维材料”,并指出它们的区别。思维材料便是被某一思维所利用的,因而已经与这思维运动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一般思维材料;而一般思维材料则是脱离了所有具体思维运动而存在的材料,如图书馆中的材料----这种材料要等每一个具体思维运动去开发和利用才显示出它的意义。因此,思维材料和一般思维材料有实质性的区别,思维材料是已经被具体思维利用了的材料,而一般思维材料则没有被具体思维所利用;在思维材料中有相应的具体思维渗透于其中,在一般思维材料中则没有具体思维渗透于其中,因为它还没有被某一具体思维所利用。因此十分显然,思维材料比一般思维材料更接近于思维运动,思维材料是处于思维运动中并作为思维运动的一个成份;一般思维材料则远离思维运动。当然,一般思维材料是要化为思维材料的,并且它只有化为相应的思维材料才有价值和意义。比如,图书馆中有无数的材料,这些材料首先只作为一般思维材料而存在,因为它首先是远离所有思维运动的一般存在;然后有形形色色的头脑和思维个体进入这图书馆,在这些一般思维材料中寻找它们各自所需要的材料;这些材料由于有一个或多个思维个体的需要并被利用而变成了思维材料,这思维个体也要为此付出相应的思维;因此,从一般思维材料转化为思维材料要付出思维,这就象从初级原料转化为直接投入生产过程的原料需要付出相应的劳动一样。人们在寻找一件东西时首先就要了解并确定自己的需要是什么,然后再确定某件(自己要找的)东西是否与这种需要相符,是否能满足这种需要。思维在寻找它的思维材料时也是这样,它要了解并确定自己的需要是什么,然后确定某一一般思维材料是否能满足这种需要(在这里已经包含着思维对一般思维材料的改造,这种改造使原来不适合于思维本身的一般思维材料变成了适合于思维本身的思维材料)。这样,思维头脑在其寻找思维材料的过程中就要付出相应的思维,不付出相应的思维就得不到相应的思维材料,就象不付出相应的劳动,就得不到能直接投入生产过程的原料一样。

使用道具

45
hhj 发表于 2019-6-24 09:33: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39. 发现=表现×思维
所谓“发现规律”,即发现一方面取决于发现对象的表现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对这发现对象的思维及其程度。

使用道具

46
hhj 发表于 2019-6-26 11:08: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0. 思想是本质的反映,也是本质本身
思想便是思维对事物本质的实现了的把握,是思维在理性思维那里所达到的最高形态和最高结果;思想是事物本质的精神形式和在头脑、精神中的存在。这便是思想的基本含义----即思想是事物本质的精神形式和精神存在,在这里事物本质转化成了精神上的存在,从客观的存在转化为主观的存在。由于思想是事物本质的精神形式,因而思想也是本质的东西,思想是精神事物的本质,----而事物本质则是自然、现实事物的本质(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本质)。这里的情况是十分绝妙有趣的,由于我们找到了一种本身也是本质的事物本质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因而我们就能够与自然、现实平行而建立起另一个世界----精神界(与“自然界”相对应)。在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精神界中同样有其事物即“精神事物”,这种事物同样有现象、质和本质的层次;精神界的本质性就是思想,也就是思维。所谓精神事物便是那些人们每时每刻都接触到的知识、理论体系、某个思想、某一观点等精神的东西;因此我们(在认识论上)对待一个数学、物理或化学等等的定律就要象对待一个自然现象、自然事物那样。黑格尔哲学把理念看成是事物和世界之本质,这是一种头脚倒置的哲学;但这是无所谓的,因为哲学家总是用他的思想、用人类的思想形式来表达自然与现实。当哲学家说理念是每一个事物甚至是整个世界的本质时,他同样意识到事物和世界之本质是独立于任何精神与理念的客观实在,在这里他不过是用理念来表达这种本质和它的独立之客观实在而已。人们常说事物按照它的固有概念而运动,这实际上是说事物按照它的内在本性运动。这种说法与说事物按它的本质运动是一样的;甚至这种说法比后一种说法更好,更具有丰富的意义。因为“事物按它的概念运动”一方面说事物按它的内在本性运动,另一方面也表明人们正在进行认识、把握概念的活动;概念在这里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个它是事物的本质,另外它是人们的思维结果,现在事物本质完全融纳于人们的思维结果中了。因此说事物按照它的概念运动是具有较丰富的意义的。

使用道具

47
hhj 发表于 2019-6-27 08:58: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1. “现实”是什么含意?
人们在了解自然和世界时渗进了自己的活动,渗进了自己的思维和身体的力量,这样,要维持自然和世界的纯粹自在性、纯粹“客观性”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任何意义。对我们有意义的是自然与我们的各种活动渗透在一起的结果,在这里我把这一结果具体定为“现实”。实际上现实正是这样,它是作用并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的自然(因而它与单纯的自然就不同);现实与精神处于对立状态,它们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在实际情况中我们有时根本分不出一件事情那些是现实的因素,那些是精神的因素,那些是作用的因素,那些是被作用的因素。一个人既是一个被现实所作用的因素,但他同时也是现实构成的一部份,一个分子;人的两重性就在这
里:他既是现实的,又作为非现实的因素而与现实相对立(----超脱于现实)。
在现实中纯粹的自然并不存在,一切都是自然与人、与精神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当我们说“事物是按它的概念与理念运动”时我们说出了最真实同时也最意味深长的实际和思想,因为这样说已经包含了我们的认识和思维(思想)运动。

使用道具

48
hhj 发表于 2019-7-2 08:53: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2. 思想之超然而又深远的效用
思想具有很大的神秘性质,它离实用性也相当远,但它离一个人的精神却很近;任何精神、任何人的行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思想。通常人们并不重视人的思想及其创造性,而对所有有形的事物则十分注意;人们往往为日常生活中的“有用性”牢牢束缚住,而不懂得无用(无直接实用性)但却很有意义的事物(如思想)。在平常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往往与有用性发生矛盾,纯粹的有用性往往同时又最没有意义最使人感到精神空虚无聊,而最有意义的事物往往又最没有直接有用性从而为落后平庸的人所排斥。但另一方面,人们的一言一行都为他们自己的思想冲动所支配,人们的任何言论和行动都离不开思想和思想活动。只是平常人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依赖的思想冲动太低级了,只有感性的程度;有些思想活动达到知性的程度,这样言论和行动便是理智的(明智的),而不是随随便便的;只有极少数的思想活动达到理性的程度,从而成为真正的思想活动。我们把感性的思想方式称为“思想冲动”,以表明这样的思想方式是缺乏思维的,是十分随便地突然间产生的,如一个人在某一时候突然间产生出一个念头(不管这个念头是什么,有多奇怪)。于是他便被这个念头死死缠住,直到这个念头得到满足为止(或者被放弃为止)。把知性的思想方式称为“理智”或“明智”,把理性的思想方式直接称为思想(因为思想的本意便是理性的,是寻求事物本质的思维)。于是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很大情况下,其言语和行为是出于思想冲动的,如我突然间想买件时髦的衣服,突然间想去某个地方旅游等等。这种没有经过思考而突然间冒出来的念头在生活中非常之多。理智是比思想冲动更高一级的思想方式,在理智里言语和行为经过一定的思考才会产生,但这种思考是知性的不完全的,因为它只固执于某一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人们常说某人做事很明智,这是因为这个人每做一件事都懂得其中的某个原因,因为这个原因而做这件事;同样,不做某件事或怎样做一件事都有一个原因,这个人懂得这个原因,所以他是明智的。而思想(即理性思想方式)则比理智更高一级,它懂得一件事物的原因(从而它是明智的),但是它又懂得这个原因的局限性;总之它懂得一件事都出于多种原因,而并不是绝对的;绝对地做一件事不合乎思想,绝对地不做一件事同样不合乎思想。因此思想具有更高级的明智性,因为思想不把它的任何一个特殊的规定绝对化、无限化。对于一个人,这三种情况----思想冲动、理智和思想往往同时存在着,并且在一定的情况下表现出相应的思想活动。这三种情况在同一个人那里都处于密切的关联之中,它们互相依赖、互相利用。不过在人们平常的生活中,思想冲动最为普遍,理智则在较严肃的情况下才显示出来,思想则更少。这里,在不必要理智的场合滥用理智就会被人看作书生气和学究气,滥用小聪明;相反,在需要理智甚至思想的场合还受着思想冲动的驾驶,就会被人看作轻浮、令人生厌。理智与思想冲动是直接对立的,理智往往表现得死气沉沉,缺乏热情,而思想冲动往往表现得情感泛滥。思想则把它们统一起来;思想既有很高的理智,又有很高的热情;思想使一个人幽默有趣、活泼开朗而又稳重淡雅,使人具有最优秀的性格和最崇高的品格。 思想没有直接的效用,但它却非常有意义,因为它对人的头脑和精神产生作用;思想只对头脑和精神产生作用,而不对人的大脑与肉体产生作用,这便是思想的意义之所在。人们之所以认为思想无用便是因为它不能直接对人的大脑与肉体产生作用,不能象牛那样给人干活,为人们带来直接的物质实惠。但是思想能够作用于一个有头脑有精神的人,使之行动起来,使之具有精神的力量;思想绝不能作用于一个没有头脑没有精神的人,就象思想不能作用于一只禽畜一样。人的基本意义即在于此:人能够接受并受作用于思想(这思想也是人的产物,并且是人的最高产物),就象人能够知觉语言的作用一样。在这里思想便是最高级的语言,人能够通过这种语言而互相交流。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以这样的最高语言来进行交流的,甚至大多数人都不能这样,以理性语言来进行交流。我们把语言分为感性语言、知性语言和理性语言,于是我们便发现,大多数人或者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以感性语言来进行思想的交流,用知性语言来交流则少些,用理性语言来交流则更少。感性语言便是那些只表达事物现象的语言,知性语言则是表达事物质之规定的语言,理性语言则是表达事物本质的语言。另外,同一个语言在不同的人那里既能作为感性语言,也能作为知性语言甚至理性语言,这要看人们的头脑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语言了。一个语言,如果只以感性的方式和程度来理解,则这个语言便只以感性语言的形式出现,相反,如果以知性或理性的方式与程度来理解,则这个语言便以知性语言或理性语言出现。人们平时十分笼统地对待语言这种东西,而不分它的层次和它所包含的思维(思想)程度,以为语言能够直接地进行思想交流而全然不懂得思想交流过程中非常复杂的性质。在语言中,只有理性语言能够直接进行思想交流,因为思想是理性的;当然,如果思想只是知性的甚至只是感性的,则知性语言甚至感性语言就已能够进行直接的思想交流了。 思想作用于头脑和精神,从而作用并“驱动”一个人,这种作用和驱动是十分微妙和高级的。人不是一般的自然物,需要一种外力来推拉才能运动(行动)起来,也不是一种自动机械,给它动力和能量,它便运转下去。人是最高级的有机体,它能够接受思想信息并行动起来。总之,人是受思想决定和支配而行动的有机体。一个人的行动(作为人的行动)肯定出于某一思想,不管这一思想是出于他自身还是从别人那里来的(----实际上这两方面非常难以区别,每个人的每一思想既有他自己“创造”的部分,也有“接受”别人思想的部分,并且这两部分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定的思想(这思想或者是暂时的,或者长时的;或者是感性的、知性的,或者是理性的),这便是每个人行动的直接源泉。外界对象要使一个人行动起来(不管这外界对象是现实性还是语言性的),它就必须要作用于这个头脑中的思想;并且外界对象使一个人产生怎样的行动,取决于它对这思想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即受作用后思想的变化情况。这是关于人之行为的科学,----不过我们很容易把这种科学思想推广到一切有灵魂的事物中去----它的精髓和核心点是人的思想。人的行为取决于他的思想,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及思想运动,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如果人没有任何思想,人将没有任何(人的)行动。这一点,这种行为科学,无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整个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和其时代生活中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个社会需要变革,需要革命,如果没有一大群勇于思索的人,就决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使用道具

49
hhj 发表于 2019-7-3 08:19: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3. 理性、本质与思想
理性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并且把这事物本质转化成为自己的思想。

使用道具

50
hhj 发表于 2019-7-10 08:22: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44. 观察的混沌性与思想性
平时人们观察问题(观察事物)无不具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怀有一定的思想观点去观察,另一种则是混沌的观察----即不怀任何思想、没有什么精神准备的观察。前者观察具有一定的明见性和选择性,在极端的情况下也具有某种偏见性(世上的偏见也正从此产生)。后者观察则缺乏这些明见性、洞察性和选择性,也不会有什么偏见性。认识总有这样的规律:怀有什么思想便会发现什么东西。比如人们常说,诗人和植物学家在同一朵花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发现。因此,认识与其说是认识客观事物,还不如说是认识自己;在发现事物的同时发现自己,自在认识与自我认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发现的第一个环节便是“注意”----注意的深究和发展便导致发现。而注意的条件是头脑中要有一定的意识,由于携带着这意识,头脑才在现实世界中注意到某些东西;并且头脑携带着什么样的意识,它就会注意到什么东西。一个人去野外观察,首先他就要有一定的观察意识,如观察的动机、观察的计划方案等;如果没有这些,观察就不是什么观察,他在观察中也不会注意到什么、不会有什么发现。我们看一本科学著作,每次看都有不同的发现;这是看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体现着认识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对同一个事物每次接触都有不同的发现。这是为什么呢?这显然与事物的表现性和人们的注意点(意识点)有关,事物每一次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和方面都不尽相同,而人们的意识每一次也都不同。而象看书,书中的内容其表现情况是固定不变的,不象一个自然事物自身能够发生变化,因此对书中内容的不同发现全依赖于看书者的头脑及其意识了。看书者的头脑事先具有什么意识,他在看书过程中就会注意到并发现什么内容;象学生那样,读书以前头脑空空如也,没有任何事先存在的意识,因而他们在看书过程中就不会注意到什么,更不会发现什么。当然人们也许会说,这种意识只能在看书的过程中产生,而不是在此以前便产生和存在着,否则便有一种先天意识的味道。这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大多数人为什么没有在看书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意识?便是产生了,为什么这种意识每次都不相同呢?显然,这种意识并不单从看书中产生,除了看书的过程以外,人的生活的全部活动都是产生这种意识的源泉。并且,看书过程并不是书的内容给头脑以意识,而是头脑给头脑自己的意识(因而这种意识往往象幽灵那样出现在这个头脑中);因此看书对意识的产生只起启发作用,而不是给予作用(即指书中的内容给予头脑以相应的意识)。头脑是它的意识的直接决定者,因而意识的产生,产生什么意识,并不取决于书的内容,而是取决于这个头脑本身。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往往在一本书中看到了这本书上根本没有的东西;这是头脑的创造作用,在这创造作用中书只起到启发作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