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
摘要: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甚至“9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之所以将该群体名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
蚁族-简介
“蚁族”,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将该群体名之为“蚁族”,是因为这个群体和蚂蚁有许多相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
“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是继三大弱势群体(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天之骄子”的光环不再惠顾这一群体,他们比普通人有着更多令人堪忧的现状、年轻脆弱的心灵以及无法释怀的青春梦想……他们代表着我们这个社会不能忽视也不应该忽视的最敏感的群体,他们揭示了一代人的痛苦、无奈和彷徨。据统计,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其它大城市如上海、广州、西安、重庆等地都有大量“蚁族”,其在全国各地有上百万的规模。北大博士后、青年学者廉思认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就业结构等一系列的调整,“蚁族”现象将长期存在,可能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特征:“蚁族”大多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餐饮服务和临时性的工作等,收入低且不稳定。大多生活在城乡结合部或城中村。“蚁族”的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思想和情绪波动较大,故而挫折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他们普遍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与外界的交往主要是靠在互联网上宣泄自己的情绪。
蚁族-基本特征 像蚂蚁一样生活在一起的蚁族蚂蚁和“蚁群”的共同点
首先,蚂蚁具有较高的智商。据相关研究表明,蚂蚁有25万个脑细胞,在所有的昆虫当中,蚂蚁是最聪明的物种。蚂蚁的高智商能用来描绘“蚁群”所具有的“高知”及“受过高等教育”等特点。
其次,蚂蚁属群居动物,一个蚁穴里通常都有成千上万只蚂蚁,这也与“蚁群”在物理状态下所呈现出聚居生活的特征相似。
此外,蚂蚁虽然很弱小,但是若不给予它足够的重视的话,它也会对我们造成严重的灾难,如:蚁灾。因此,有人称蚂蚁为“弱小的强者”。
另外,蚂蚁还有很多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优点,而恰恰这些优点与“蚁族”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比如蚂蚁永不言弃的精神。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就会立刻寻找另一条去路。要么翻过或钻过障碍物,要么就是绕道而行。比如蚂蚁所具有的期待情怀:在整个冬天里蚂蚁们都憧憬着夏天,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马上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即便是在冬日里少有的暖阳也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聚集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一旦寒流袭来,它们并立刻躲回温暖的巢穴中去等待下一个艳阳天。此外,蚂蚁还具有勤恳的精神和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等。这些特点,都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真实写照。
蚁族
基本特征
1.受过高等教育,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
2.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绝大多数没有“三险”;
3.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九成属于“80后”一代;
4.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
5.生命力顽强,虽然生活艰辛,但奋斗目标明确;
6.虽然没有如蚁般可以搬动30倍于体重的东西,但是都能咬牙背起
自己的责任,无论多重。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期望能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7.群体活跃而且行动团结一致。
生活之下生存为上
雪后,蚁族的家“蚁族”多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和餐饮服务等低层次、临时性的工作,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收入低且不稳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或者城中村。低廉的房租,较低的生活成本以及较为便捷的交通大大吸引了“蚁族”聚居,称为“蚁域”。北京唐家岭就是著名的蚁域之一。 通常来说,聚居村就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早出晚归的“蚁族”们都在等待着与梦想邂逅的那一天。
蚁族-生存现状
1.生活条件差,经济来源少。
蚁族的生活窘境2.缺乏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3.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挫折感、焦虑感等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且普遍不愿意与家人说明真实境况。
4.公共社交匮乏,与外界的交往主要靠互联网并以此宣泄情绪。
5.朋友聚会,吃完饭,去唱歌或看电影是常有的事儿,但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有些奢侈,他们的娱乐项目多是上网聊天、打游戏。
并不是一种昆虫族群,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指的是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他们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同名图书《蚁族》就是描述这一群体的读物。
蚁族-心理现状
“蚁族”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消极完美主义特质明显,大多数人对生活状态不满意,社会支持较低,社会政治控制力相对较高,且个体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心理层面的相对剥夺感。这与该群体目前面临的较高的生存压力,频繁更换工作或找不到自己理想工作的现状是密切相关的。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及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冲击着他们的内心。因此,应当对"蚁族"心理健康状况给予高度重视。 “蚁族”一方面对未来充满期待,另一方面,对于现在的生存状况如居住环境、经济收入、社会福利等感到不满意。
“蚁族”为什么留在城市,而且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据调查,“大城市的吸引力”是首要原因。许多“蚁族”来自农村和小城镇,他们认为大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因此都留在城市工作,“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套房”的想法很普遍。
高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也是“蚁族”的催生剂。自2003年我国首批扩招的大学生毕业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今年达到611万人。当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激励政策不够完善时,高校众多的大城市必然出现大学生滞留的现象。调查发现,“蚁族”年龄多数在22岁到29岁之间,都是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
蚁族-婚姻 “性—爱情—婚姻”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系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调查显示,“蚁族”中未婚人数占调查对象的93%,在未婚者中有49%没有恋人。与异性同居的人占到被调查对象的23%,但最近一个月内有性生活的人占到被调查对象的33%。从这些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蚁族”结婚的比例小于与异性同居的比例,与异性同居的比例小于最近一个月有性生活的比例,最近一个月有性生活的比例小于有恋人的比例。
1.婚姻状况与同居状况对比。未婚的人数占到被调查总体的93%,结婚的为7%,然而与异性同居的只有23%。这说明与异性同居的比例大大高于结婚的比例。与结婚相比,更多的人选择了不结婚同居生活。
2.同居状况与近一个月内性生活状况对比。与异性同居的人占到被调查对象的23%,但最近一个月内有性生活的人占到被调查对象的33%,高出与异性同居比例的10%。如果假定同居的人都在最近一个月有过性生活,证明除了同居的人外,还有10%的人有过性生活。那么这一部分人可能是和未同居在一起的恋人之间发生的,也有可能是买性、一夜情等。
3.“蚁族”存在"婚恋困境"。“蚁族”中,未婚人数占总数的比例特别高(93%),绝大部分处于未婚状态。在未婚人群中,几乎一半的人没有恋人。“蚁族”已经经历过大学阶段,有恋人的比例应该明显高于大学生群体,但与大学生群体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该群体与大学生群体在此方面差距很小。“蚁族”的收入水平较低,社交圈子小,恋爱对象的选择范围小,整日忙于找工作或工作,谈恋爱的机会也少。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该群体的结婚比例应该比较高,但目前只有7%,结婚的比例很低。可见,“蚁族”绝大多数正处于生理旺盛期,他们渴望同异性交往,在恋人或夫妻方面得到感情上或生理上的支持和安慰,但由于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没有固定的住所,使他们无法在婚姻和恋爱的问题上考虑更多,所以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单身或同居的方式来生活。
4.“蚁族”的性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93%未婚人群中有恋人的人占51%,其中的23%选择了同居的生活方式,33%的人在最近一个月内有过性生活。但大部分处于未婚、不与异性同居、最近一个月没有性生活的状况。如果假定最近一个月内有性生活的人的性生活对象为恋人,那么证明该群体中有恋人的人群之中将近半数的人没有性生活,更多的是感情上的交流和支持。就全国成年人而言,平均性生活频率是在每星期1次左右。然而该群体的67%的人最近一个月没有性生活。对比之下,“蚁族”在性需求方面难以得到满足,人际性活动的缺失很可能会通过独自性生活(如自慰)或其他途径进行宣泄,如果通过其他途径则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地下性产业的发展。
5.“蚁族”不同性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课题组通过t检验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恋爱方面、婚姻方面、是否与异性同居方面、最近一个月内有没有性生活方面差异不显著。并且和总体的分析一样,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存在"婚恋困境"和"性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问题。
6.个人收入、居住面积和人际关系是影响有没有性生活的主要因素。"婚姻"作为政府的一种"制度设置",实际上只有性关系才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实体"。课题组运用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有没有性生活"的因素为:个人收入、居住面积和人际关系。这三个方面也是有没有性生活的最基本的条件。收入、居住面积和人际关系为“蚁族”性生活提供了最起码的物质保障、地点和对象,这三者是最基本也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课题组在调研中曾遇到在男性宿舍留宿女性的情况,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宿舍里同时居住四个男人和一对情侣。虽然居住空间隔着帘子,但是性生活的质量以及对其他人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性—爱情—婚姻”的现状影响了“蚁族”对生活的满意度,性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影响身心健康。即使对于有性生活的人而言,其性生活的质量也要受到性生活的地点和环境的影响。如果长期压抑,可能导致犯罪,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催生蚁族的几种原因
第一,蚁族学校教育的失败产物。
第二 关于高校扩招。
第三 关于课程改革。
第四, 关于大学生就业。
第五,教育成本过高。
第六,投资不慎,也是导致部分蚁族们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七,社保医保均无,也让这部分人沦为蚁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