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itone
2479 2

[学科前沿] 研发人员离职引发的烦恼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学前班

8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0 点
帖子
2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4-16
最后登录
2015-11-1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研发人员离职引发的烦恼

  春节刚过,某高科技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就开始发愁,最近连续接到了几位研发技术人员的离职申请。虽说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公司的离职率仅在5%左右,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值。但每个核心和骨干研发 技术人员的离职都会对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这时他脑海中不断闪现出近年来研发技术人员跳槽后,对公司产生的负面影响。

  ●研发技术中心研发技术人员黄某于去年3月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报告,在同年4月该公司的竞标中,公司竞标人员发现其中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提供的竞标条件和样品的主要技术指标竟然跟公司的非常相像,最终该公司失去了该订单,而该竞争对手的讲标人竟然是黄某。这让公司总裁大发雷霆。

  ●2008年3月事业部应用研发部核心技术骨干张某和区域经理李某,先后向公司提出辞职申请,跳槽到另一家同行业公司,并分别担任市场总监和研发副总经理。此后,公司在与该公司的竞标中又多次落败,使公司蒙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左右为难的员工离职

  虽说合理的员工流动有利于企业人员结构的优化和更新,但如果真的让企业面对辛辛苦苦培养的核心技术人员被竞争对手恶意挖角的现实时,却总会显得无奈和尴尬。如就像前文中那位人力资源总监所头疼的一样,如果执意留住员工,就会违背《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属于违法行为;而如果批准这些人才的离职,无疑将会削弱公司的核心力量。

  《劳动合同法》赋予了劳动者更多的权利,却使用人单位在用人、管人和留人方面受到了更多的约束。如《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赋予了员工更加自由的离职条件,受到企业的约束性越来越小,尤其是离职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在加盟竞争对手后,往往会直接对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更不用说企业为了培养这些人员所付出的培训成本、人工成本了。因此,如何有效防范研发技术员工的离职(尤其是防止员工恶意离职,不顾职业道德约束直接加盟竞争对手)是企业所面临的严峻课题,也是困扰大多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共同课题。

  解决方案

  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中高层人员,幻想通过单纯增加研发人员的薪酬来留住他们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想在短期内解决核心和关键技术人员的离职问题,只有通过提高研发技术人员的离职门槛,才能达到短期内控制研发技术人员离职的比率。

  1、摆正心态,正常看待人员流动,正视核心研发技术人员的离职问题。正如人生的悲欢离合一样,将离职淡然地当作夫妻离婚,“离职就像离婚,员工可以‘再嫁’,企业可以‘再娶’”。但幸福的婚姻,更多基于企业做一个有心胸和有远见的‘老公’,员工也要做一个有爱心、忠贞的‘老婆’。虽然骨干离职是企业最痛心的事情,但也不应该让对方嫉恨一辈子,当年应对林彪的叛逃,**曾经释然地说过“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让他去吧”,因此,针对核心研发技术人员离职,企业应具有较大的包容心,即使是国内知名企业如创维还曾经出现过陆强华的“集体背叛”;联想当年也有孙宏斌的“带头造反”;坚秉“狼性文化”的华为,也有曾被视为接班人的李一男的“二进二出”的离职创业事件,因为业务和华为直接竞争,任正非不惜花重金成立“打港办”,予以了沉痛打击,这些人都曾经是他们所在企业的顶梁柱甚至接班人。相反经历过这类事件后,企业内部针对该类员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整治,加强内部管理,修炼内功,反而,致使很多企业进一步增强了对高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因此,面对核心研发技术人员的离职要摆正心态,反正中国人才市场比较大,多他一个竞争不多,少他一个竞争不少,即使短期内受损,我们一样可以找到更诚信的合作伙伴,忘掉已经离开的这个人,鼓舞团队的士气,调整竞争的策略,部署竞争的准备,然后以更加“勤奋和学习”的心态投入竞争。

 2、加强内部流程建设,细分研发流程,将研发工作进行模块化切分。以往研发工作的条状分工,使每个研发技术人员都可以操控企业的全部研发技术流程,企业所培养的研发技术人员大多是全才,这样无形中放大了核心研发技术人员离职的风险,尤其是骨干员工的离职,甚至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企业研发过程中,要不断理顺研发管理流程,研发高层主管要有意识地将研发流程进一步细分,将原有的条状研发流程,切割成模块状,同时对现有员工管理进行精细化分工,对员工进行清晰定位,使其掌握的技术要点是整个研发流程的一小部分,坚决杜绝“大厨式”人才培养。同时,加强研发文件档案管理,必须明确新技术得到传承更多是依据有形的工具,坚决杜绝那种关键项目仅仅依靠关键员工匹夫之勇的现象。

  3、在运营中,企业要逐渐改变运营模式,努力从过去的“经营产品”模式转变到“经营服务,经营客户”模式,从而达到从依赖明星员工转变到依赖组织力量。核心研发技术人员较为了解公司产品成本、核心技术等内部情况,该部分人员离职后,要么依靠自身掌握的技术或产品会选择自主创业,要么跳槽到竞争对手,但无论怎样的选择,都会带走企业的核心关键技术秘密,直接跟公司形成产品竞争,正如盛先生所在公司的三个案例中所列举到情形一样,作为大多数企业不可能像当年微软通过协议规定李开复在google的头两年只能做他能做的事情,而李开复也顾及到自身的职业经理人身份,很好的遵守这些条款,将微软的损失降低到了最小。因此,企业在经营中,要不断调整经营策略,重视产品研发的同时,也重视产品经营所带来的服务等,跟客户形成良性的供应商关系,同时也经营自身的供应商,形成优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4、未雨绸缪,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沟通机制和用人管理机制,从新员工入职时,各级主管本身要起到表率作用,本身要做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并能不断向新员工不断传递在公司合格新员工标准,即必须具备诚信的品质和专业的技能,同时向新员工传递企业梦想和价值观,新员工能融入于企业目标和团队,并能使自己的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步调一致,并能经过转正考核,以及团队的不断熏陶,这样新员工成长为核心员工后,就不会轻易离开。

  5、当然留住核心研发技术人员的前提是尽量把员工的利益想在员工前面,通过为他们提供期权、股票等,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他们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主人,为他们提供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成长空间和逐步增长的福利待遇。

  总之,提高核心研发技术人员离职门槛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千万别忘记花大力气去培养更多的核心骨干。只有这样,当一两个核心研发技术人员离开时,才不会感到巨大的威胁,也才能真正做到“心态平和,态度从容,眼睛看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总监 Google 劳动合同法 职业经理人 人力资源 竞争对手 高科技 平均值 技术

沙发
lucke 发表于 2010-4-16 15:14: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错,学习了,市场化啊

使用道具

藤椅
wyw970511 发表于 2010-4-16 16:13: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知易行难!!!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