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hm303
4120 6

货币乘数与货币发行——揭开货币创造的神秘面纱(四)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4粉丝

贵宾

学科带头人

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272199 个
通用积分
4.2691
学术水平
137 点
热心指数
141 点
信用等级
186 点
经验
35692 点
帖子
809
精华
1
在线时间
212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15
最后登录
2023-10-8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货币乘数与货币发行——揭开货币创造的神秘面纱(三)  

在以前的讨论中,我们假定只存在央行和一家商行,本帖增加商行的数量和其他市场主体,探讨货币结构和流动机制。

从货币流通的角度,不考虑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货币流通涉及到三类主体、两个循环:中央银行 ← → 商业银行 ← → 其他市场主体。

其中,央行和商行组成一个货币循环体系,一般称之为银行体系。货币在这个体系内流通,我称之为(银行)体系内循环;商行和其他市场主体之间形成的货币循环体系,我称之为货币的(银行)体系外循环,或者称之为货币的市场流通。通常我们所说的货币流通大多是指后者(目前的货币银行学并没有在理论上对这两种货币循环作出明确区分)。中央银行作为唯一的政策性银行,非经法律许可,不得与其他市场主体发生货币流通关系。商业银行既参与前一个循环又参与后一个循环,从而把货币的这两个流通体系有机的链接起来。

从此前的讨论中我们知道:货币分为基础货币和准货币,基础货币分为准备金和现金,准备金分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中,准备金只能在银行体系内流通,现金既可以在体系内也可以在体系外流通;法定准备金正常情况下不允许商行提取,超额准备金则可以随时变现。准货币则只能在体系外流通。

上述各种货币的存在状态和相互关系我称之为货币结构。这样,两类货币、三类主体、两个循环就构成了货币流通的复杂体系和结构。下面我们首先以例子来简要说明货币流动机理,了解一下这个体系结构的运作方式。

当丙银行将10亿元存入央行准备金账户时,货币(此处是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流入中央银行。此种货币流动一方面是货币体系内的流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货币退出外部循环进入内部循环(因为央行不参与体系外循环,货币流入央行等同于退出流通)。

当A企业从丙银行贷出50亿元,货币(此处为派生货币)由商业银行流入体系外市场,到达A企业手中。此货币流动属于体系外流通,即通常所说的市场流通。此处,货币的体系外流通虽没有引起货币的体系内流通,但却引起了央行货币结构的变化。由于A企业从丙银行贷出50亿元,并当即转化为A企业在丙银行的存款。根据准备金制度,丙银行必须在央行存入5亿元的法定准备金。因此,此前丙银行在央行的10亿元存款,其中的5亿元转换为法定准备金,余下的5亿元仍然作为超额准备金而存在。即丙银行在央行的存款结构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由于准货币在体系外的商行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流动,造成了体系内货币结构的变化,部分货币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

A企业与B企业发生商品交易,A企业要支付B企业的货款1亿元,而B企业要将得到的1亿元存入丁银行。为了搞清楚问题,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谈。

一、A企业用现金支付。丙银行在不动用库存现金的情况下,必须从央行取回1亿元现金支付给A企业,A企业支付给B企业,B企业得到现金,存入丁银行。丁银行由于库存现金充足,它会把1亿元现金存入央行。此时1亿元现金货币的流通情况为:央行→丙银行→A企业→B企业→丁银行→央行,完成一次循环。这种情况下,货币在体系内和体系外都发生了流动,且此处的流动是基础货币,没有准货币发生流动。此时,体系内的货币状态也发生变化,丙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减少1亿元。同时由于A企业提现,丙银行的存款减少1亿元,所以其法定准备金会减少了0.1亿元。所以,其在央行的9亿元准备金中,4.9亿元为法定准备金,4.1亿元为超额准备金。丁银行存款增加1亿元(现金),这1亿元现金存入央行以后,其中的0.1亿元为法定准备金,0.9亿元为超额准备金。我们可以看出,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10亿元(丙银行9亿,丁银行1亿),结构也没有变化,法定准备金5亿元(丙银行4.9亿,丁银行0.1亿),超额准备金5亿元(丙银行4.1亿元,丁银行0.9亿元)。而体系外的准货币总量也没有发生变化,丙银行贷款减少为49亿,丁银行存款增加1亿,总量还是50亿元。

二、A企业用丙银行的支票支付。丙银行开出1亿元支票交给A企业,A企业支付给B企业,B企业将支票存入丁银行。此时1亿元货币(支票,准货币)的流通情况为:丙银行→A企业→B企业→丁银行,完成一次循环。在这种情况下,体系外流动的是准货币,丙银行存款减少1亿,丁银行存款增加1亿,未发生现金流动。现在来看一看体系内货币流动状况。丙银行存款减少1亿元,所以其法定准备金减少0.1亿元;丁银行存款增加1亿元,所以其必须上交0.1亿元的准备金。但是,丁银行接收的是丙银行的支票,不是基础货币,所以无法从中拿出0.1亿元的准备金。由于支票是丙银行开出(相当于丙银行的债务),所以丁银行要求丙银行提供0.1亿元的准备金,作为丁银行接收丙银行支票的条件。因此,丙银行须从央行准备金账户提取0.1亿元转入丁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账户。也就是说,体系内发生了0.1亿元准备金的流动:丙银行准备金→丁银行准备金。此时,体系内的货币状态也发生变化。丙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减少0.1亿元,变为9.9亿元。其中,4.9亿元为法定准备金,5亿元为超额准备金。丁银行在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0.1亿元。同样,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量并没有改变,仍然是10亿元(丙银行9.9亿,丁银行0.1亿),结构也没有变化,法定准备金5亿元(丙银行4.9亿,丁银行0.1亿),超额准备金5亿元(丙银行5亿元)。而体系外的准货币总量也没有发生变化,丙银行贷款减少为49亿,丁银行存款增加1亿,总量还是50亿元。此时,丁银行持有丙银行的1亿元支票,相当于拥有丙银行1亿元的债权。

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它们所起到的媒介交换的作用相同,都是为了完成A企业和B企业的同一笔商品交易,而且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第一种情况下,货币流动链条为一条,贯穿体系内和体系外,且都是现金的流动;第二种情况下,货币流动链条为两条,体系内和体系外各有一条,而且都不涉及现金流动。第一种情况下,丙银行和丁银行没有发生直接关系;第二种情况下,丁银行接收了丙银行的的支票,发生了信用联系。

实际上,第一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为法律禁止大额交易采取现金形式(大额货币采取这种流通形式既不现实也不经济),实际存在的只能是第二种情况。

由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货币的两个循环体系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货币媒介商品交易的作用是在体系外循环中发挥出来的,货币体系内循环虽不承担媒介商品交易的的作用,但它通过商业银行这个中介反映货币体系外循环的状况。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基础货币在两个循环体系之间的流动,利用体系内的货币循环调节体系外的货币循环。
(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货币乘数 货币发行 超额准备金 银行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 货币 乘数 神秘 面纱

经济学是劳动人民的科学,不是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沙发
ruohan8816 发表于 2010-6-6 19:03: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了,不错

使用道具

藤椅
ttzhaott 发表于 2010-10-1 00:21: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所以说货币量和经济价值或者国民产出的联动是很笼统的,谁也不知道中间的联系该是如何(至少操作层面是这样)。至今为止没有那一国哪一家银行能在实践中说出央行之钱币该是在哪一个时刻和经济体发生结合---目前为止的规则就是只要有需求商业银行就有信贷,无论这种信贷是投资买房、买机器设备还是支付劳动工资。
版主下面的文章可以在这方向下个功夫

另外,提醒一下,在理论上,法国的Bernard SCHMITT (可查维基百科,老头目前居住瑞士,在瑞士的货币银行研究所,也是我的老师的老师)开创的量子经济学已经很好的解答了这个问题,只待实践的实行了。

使用道具

板凳
看不见的脚 发表于 2010-10-8 09:59: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ttzhaott 发表于 2010-10-1 00:21
所以说货币量和经济价值或者国民产出的联动是很笼统的,谁也不知道中间的联系该是如何(至少操作层面是这样)。至今为止没有那一国哪一家银行能在实践中说出央行之钱币该是在哪一个时刻和经济体发生结合---目前为止的规则就是只要有需求商业银行就有信贷,无论这种信贷是投资买房、买机器设备还是支付劳动工资。
版主下面的文章可以在这方向下个功夫

另外,提醒一下,在理论上,法国的Bernard SCHMITT (可查维基百科,老头目前居住瑞士,在瑞士的货币银行研究所,也是我的老师的老师)开创的量子经济学已经很好的解答了这个问题,只待实践的实行了。
货币被银行所垄断,只要不清算,麦道夫的把戏就可以不被戳穿。如信用货币所宣扬的那样--信心比黄金重要;信则灵,不信则不灵。
踩死经济学

使用道具

报纸
ybwang1989 发表于 2010-11-14 02:55: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 whm303
谢谢楼主的文章,很受用。在下初学,有一个问题请教

在第二种情况是,企业B从企业A处拿到了丙银行开出的一亿元支票,然后把这一亿支票存到了丁银行里。


丁银行接受这一亿支票,这相当于丙银行欠了丁银行一亿,这种情况下为何丙银行还要再转给丁银行0.1亿的准备金呢?


若丙不把这0.1亿准备金给丁,那么丁收了丙的票据之后,丙就欠了丁1亿,公平合理,两家谁都不吃亏啊。


可是现在不但丙欠了丁一亿,而且丙还得再给丁0.1亿,这不是丙吃亏了0.1亿吗?
少壮不努力,老大做IT

使用道具

地板
CH_CO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15 14:05: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好学习下。跟书上讲的对比起来感觉到很迷惑

使用道具

7
钟过 发表于 2010-12-15 23:36: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错啊!楼主有水平啊!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wufei2134 + 1 + 1 + 1 补偿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曆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2 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