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最大看点是什么?未来趋势将是一个钱变少的时代,阶层跃升会放缓,软阶层时代正在缓步来到。财政赤字货币化,有用么?
文 | FT中文网财经版主编 徐瑾
2020,注定进入历史。这一年的中国“两会”,自然也备受关注。
遭遇新冠疫情之下,两会延迟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历史上最短。作为政治经济政策的定调,“两会”到底透露了什么信号?市场解读多如牛毛,我尝试从一些不同的经济角度加以解析。整体而言,未来经济趋势,将是一个钱变少的时代,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跃升会放缓,软阶层时代正在缓步来到。
最大看点是什么?
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不设立GDP目标了。GDP,看起来简单,却可以说是两会最为核心的数字,是定调,决定了其他政策力度和方向。比如,即使在五六年前,中国经济年年“保八”,几乎没有悬念,但是每年围绕GDP是否继续还是8%,还是引发最大讨论。
既然GDP数字如此重要,那么为何今年又不设定目标?首先,直接原因是内外冲击。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其次,一叶知秋,这一改变,意味着高层对于未来宏观环境并不乐观。经济段子曾经说,2019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看来2020很可能也是如此。
第三,经济目标的设立,其实意味着一个政经体制的权责问题。在地方政府,“有没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一直很重要。今天,情况稍有改变,没有如同过去那样看重,甚至是上海这些发达地方已经不太关心GDP数字。即使如此,在不少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工作还是围绕招商引资等经济环节展开。一把手考核,在经济方面,也往往是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如今,中央政府不设立增长目标,也有为地方政府松绑压力的意图。
钱变少的时代
2020开始,将是一个钱变少的时代。
即使财政有发力,地方政府仍旧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企业和个人也同样如此。
钱变少,好像是不太符合常识,当下民众最为担心的,就是“印钞者”中央银行的各种放水。事实上,钱变少意味着,现金更加宝贵,钱更加难赚了。
从财政政策来看,其实也反应这一趋势。两会报告揭示,赤字率得到一些提升,也有计划发行特别国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