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unzhenpo
1315 1

22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8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6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446 点
帖子
59
精华
0
在线时间
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16
最后登录
2016-6-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2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以土地为基础经济的私有制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


商品交换早在领主社会时期就出现了,到了土地私有制社会时期,就发展到商品生产了。而历经几千年的时间却没有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其原因,一是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交换范围小;二是单个家庭所需要的生活生产物品,大多数都可以自己生产,需要从交换中取得的很少;三是生产工具简陋,剩余产品不多,用于交换的数量较少,交换所取得的增益也不多。但到了土地私有制社会后期,随着铁工具的改进,出现了铁木工作机械,畜力的广泛应用,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使物产大为丰富起来,剩余产品用于交换的部分逐步增大;住房、医药、饮食的改进提高,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密度达到较高的程度;大车大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现,陆路、水路、航海的拓展等,使商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量空前增大,使大宗商品贸易成为可能。使商品贸易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业,商品交换才兴旺起来。

由于土地私有制,土地所有权不断集中到少数有钱有势的人家手里,失去土地的人逐步增多。失去土地的人只剩下劳动力和技术了,他们或者当地主的雇农,或者用自己的手工制作技术,制造一些工具、用具、工艺品等换钱为生。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提高,交通的发达,人口密度的增大和需求量的增大等,为这些靠手艺为生的人们提供了条件。于是,手工业便逐步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了,随之出现了一个手工业生产者阶层。社会出现了农业劳动与工业劳动的分工。这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较普遍地出现了。开始时,这些手工业者生产的商品,直接卖给使用者,劳动所得全部归己。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的商品随之增多,在当地卖不完,便只能到外地销售。商品生产者,不可能同时生产又同时再到外地销售。于是出现了商品贩运者,解决了这个问题,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商品贩运和商品销售固定为一种专门行业了,由此出现了商业与工业的社会分工。这是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
社会又出现了以商品买卖为职业的商业阶层。工业阶层必须将自己的劳动收入中的一部分转让给商业阶层;否则,商业就无人愿意干了。当然,这种转让,是通过商品贸易市场自然地无意地进行的。商人从商品生产者手里低价买进商品,再以高于买进的价格卖给使用者,除去运费、损耗、自己生活费等,还有剩余,这个剩余额,使他达到积累财富的目的。为了得到更多的剩余额,促使他认真研究商品市场行情、商品质量、商品进销门路、国家政策、经济情报等等。他只贩卖买进来能再卖出去的并且能赚钱的商品。商人的这种作法,迫使工业生产者跟着市场行情和商人的要求生产商品,并且要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商品质量,以冀自己生产的商品在同行生产的商品中占据优胜地位,以便优先全部卖出自己的商品。这样,市场竞争便出现了。竞争的结果,使那些落后的、质量差的、成本高的商品卖不出去了。这样的商品生产者不得不改进生产或转产,否则就破产。质量好价格低受购买者欢迎的商品便发展起来了。从而出现了商业和工业互相促进的局面。
商业的出现,促进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随着商品销售量的不断增长,以单个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生产方式已赶不上市场的要求了。一部分富有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便开设作坊或工场,雇佣一些破产的手艺人为他生产商品,这就由分散的家庭生产逐步发为工场集中生产了。由此就出现了工场主和工人两个新兴的阶级了。另有一部分富有的商人,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城镇市场上开起了货栈或商店,变贩卖行商为坐商了,他雇佣一些人员,为他采购和推销商品,他成为组织指挥者,成为商业老板了。

由于商品运输量的增大和坐商的出现,一种专门进行商品运输的行业便产生了,商品运输从商业中分离出来了。运输业的出现和发展,对商业、工业、农业、行政等一切社会性行业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些富有的商人或车船运输者,便购买一些车船畜力,雇佣一些工人,专门为别人运输东西,成为运输行业的老板。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从前的以出借货币赚钱的高利贷行业也发展起来了。由从前的只贷不存转变为又贷又存,将社会上的暂时的闲置资金集中起来,用于再生产之需,起到了货币蓄水池的作用。因此,它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成为商品社会生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行业,被称作银行业。一些老的高利贷者或富有的工商业者,投入一批货币为工具,雇佣一些人员,当起银行老板来了。


工场主和老板们,都以自己所掌握的货币来参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从中赚取更多的货币。这种货币就成为他以钱生钱的资本了。掌握资本的人就叫作资本家。工业资本家是以货币---商品(生产设备。原料。工人)---货币的循环方式增加货币的;商业资本家是以货币---商品---货币的循环方式增加货币的;银行资本家是以货币--货币--货币的循环方式增加货币的。



商品交换首先从人口集中交通发达的城镇和交通要口点发展起来,出现了一些商业城市。商品生产依托于市场,以市场为转移,因此,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各种作坊、工场也在城市里发展起来了。一些交通发达的城镇,逐步变为商品的集散地和生产基地。与之相应的其它行业如交通业、银行业、建筑业、饮食业、服务业等也随之发展起来了。人口、技术和经济力量逐步向城市集中。城镇的发展不再主要由国家政治决定,而主要由商品交换和生产的经济力量决定了。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的经济势力逐渐大于农村经济势力了。

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城市中的各种业主和工人,不同于原先依附于地主统治阶级生活的老式的居民,这些新式市民逐渐占了城市居民的多数,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于地主和农民。他们是新的生产关系上的新的两个对立的阶级。他们不象地主阶级那样,把土地当作社会财富的基础和标志,而把货币当作社会财富的基础和标志,货币和货币的增殖是这些新市民所追求的目标。他们的商品经营实践使他们形成了这种观念,这种观念反过来又促进商品经营。随着他们追求货币增殖活动的发展,商业得到快速地发展。商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进步。
因为要生产大量的赚钱的商品,靠“神鬼”是不行的,必须靠真实的劳动技术和科学的组织方法才行。这样,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工、商业阶级的人们就冲破了地主阶级的“神学思想”,倾向了“科学思想”。所以,资产阶级的“科学”、“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的思想,就是这样在商业、工业发展的实践中和与地主阶级的经济政治斗争中产生出来的。
到十世纪左右,在世界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专业的私人办的手工业作坊或工场。这种工场以工人集中化,技术分工划细,商品生产专业化为特点,它比分散的单个的家庭生产商品速度快,质量好,成本低,在商品市场上占了主要地位。

商品市场的发展也促使家庭生产逐步专业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资本主义经济 资本主义 商品生产者 土地私有制 土地所有权 资本主义 私有制

沙发
sunzhenpo 发表于 2010-8-2 05:13: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商品市场的发展也促使家庭生产逐步专业化,各个家庭不再象从前那样无所不包地生产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物品了,因为自己家庭生产的东西不如市场上的物美价廉,所以就只生产自己特长的东西,然后到市场上卖出剩余产品,换取自己所缺少的物品。这种情况一经形成社会的普遍现象,家庭的生产生活如离开社会交换便不能进行了,从而使家庭生产生活趋于社会化了。从前的以土地为基础的封闭的家庭生产方式不能成立了。这种社会化的联结物就是货币。从此,货币不单成为城市市民必须的东西,也成为社会上所有的人必须的东西了。地主不单以实物的形式向农民收取地租,也以货币的形式收取地租了;国家向官员支付薪俸也以货币的形式为主了。因为这时商品已发展到,无所不包的程度,货币已成为代表一切社会财富的标志了。所以,这时货币取代了土地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了。货币从出现时候起,就把商品的使用价值(物质形态)和价值(人类一般劳动)予以直观地分离了,使商品的交换价值有了一个外表的可以衡量的可以分解的形式,使人们可以对它进行直观地使用。货币本身是劳动的产物,是有价值的,它又是价值符号。作为价值符号,它代表的价值应当等于社会已有的总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价值,货币总量与商品总量形成一种适当的平衡的比例。在货币总量不变时,如果商品总量增加,如果没有别的东西代替货币的功能,货币代表的价值就相对上升;反之则下降。到了商品经济为主的时期,货币具备了如下的功能:1、劳动价值的标志;2、交换价值的尺度;3、商品交换的中介物;4、财富的储存和转移手段;5、占有价值增殖的权力---资本。6、世界统用契约。


在地主阶级国家时期产生的资本主义的萌芽,现在开始成长了。它的成长,直接危害着地主阶级的利益。这是因为: 一方面商品生产的扩大,需要增加工人,为了吸引劳动力,资本家出高于地主雇佣农民的价格,从地主的土地上夺取农民,这对地主束缚农民的力量是一种破坏,对地主的土地收入产生不良作用,削弱了地主阶级的经济势力。另一方面,地主阶级手中的财富,通过商品的交换,不知不觉地转移到资本家手里了,资本家们日渐比地主富有,成为暴发户,而地主的收入却每况愈下,由此引起地主阶级的羡慕和嫉妒。第三方面,商品市场的竞争规律,迫使商品生产者不断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成本的办法除了降低原料设备的消耗、降低劳动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外,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这种作法,很大的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由原来的偶然的、无组织的状况,变为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开发状态。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浪潮的出现,就是商品大发展促进的结果。科学是唯物主义的,它只相信客观事实和现实利害。这与地主阶级统治的理论基础---神学,是完全相反的。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动摇了地主阶级的统治理论基础。第四方面,从地主阶级取得国家统治权力之始,国家权力就是全部私有化到国王的家族和他的勋臣们。因此,国家无法阻止国家权力进一步向下级官员的私化,也无法挽救由此引起的国家权力的弱化。在货币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财富目标以后,资产阶级以货币为武器,将地主阶级国家社会的一切规矩打得零乱不堪,使国家统治网络漏洞百出,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地主阶级面对资产阶级的侵蚀,便不断进行反击。在思想方面,禁止科学思想的传播;在经济方面,利用国家权力极力加以压制和掠夺;在政治方面,固守着官僚门第等级制度,不给资产阶级任何政治权力。对于资产阶级的反抗言行,实行残酷的镇压。这样,就使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遇到了难以逾越的政治障碍。地主阶级在压迫和剥夺资产阶级的同时,工人、农民也跟着遭殃,处境更加艰难。当社会再生产达到十分艰难的地步时,便导致了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一致反抗。由于这些被统治阶级的日益广泛深入的反抗斗争,最后导致社会危机出现了。这时,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也趋于公开化和激烈化:他们各拉党朋,分崩离析,统治网络更加松弛破碎,统治能力极度衰弱,政治危机也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以新生阶级---资产阶级为领导的、工人农民的反抗力量乘机壮大起来。资产阶级提出反对地主阶级的独裁专政,建立民主制度的政治主张。开始了以推翻地主阶级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为目标的政治的、军事的、思想的等,全面的革命斗争。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欧洲最早在11世纪萌生于意大利,然后逐渐扩散到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家;在亚洲,在中国的宋朝就已经很普遍了。十七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首先在资产阶级革命力量较强,地主阶级统治集团最腐败、对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压迫最严重的英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至十八世纪末,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的国家制度,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建立起法兰西共和国,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在世界上真正确立起来了。

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大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从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也逐步完善并向世界各地扩展开来。





23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