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浪子逍遥醉
24481 301

农村人,请你们回家吧!非地域性歧视贴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博士生

2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356 个
通用积分
8.1780
学术水平
22 点
热心指数
20 点
信用等级
11 点
经验
3153 点
帖子
259
精华
0
在线时间
25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6-28
最后登录
2013-6-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非城市户口外来务工人员——持有非城市口户,在城市范围内,从事任何职业和工作的人。(简称:非城人)
  这个庞大的群体,对城市、对城市人有什么影响?我选择一个切入点,来说明这个问题。
  就业,工作,竞争,生存。很遗憾,这场战争城市人输了。而我们并没有输在个人能力上,而是输在了数量上。
  竞争是由同级别与同级别之间产生的,白领与白领之间、蓝领与蓝领之间……
  非城人(数量)>城市人(数量),所以,在人才(上中下等)方面,非城人无论在哪个等级,都超过了城里人。(数量上)
  兵对兵、将对将,农村人一拥而上,来打城里人。10个农村“兵”打1个城里“兵”、10个农村“将”打一个城里“将”……
  关键词——数量。
  无论是“兵”还是“将”,城里人都打过农村人。这场永无休止的“战争”,最后只有一种结果——城里人“死”!
    
  什么是公平竞争?
  A的能力=B的能力
  A的工资要求=B的工资要求
  A群体的数量=B群体的数量
  二人同去应聘一份工作,这是公平竞争。
  目前的情况:
  A的能力=B的能力
  A的工资要求<B的工资要求
  A群体的数量>B的群体的数量(非城人>城里人)
  老板想雇1个人干活,有100个人都能干这个活。
  其中,80个人是农村的,他们的工资要求比城里人低。
  就算这80个农村人,他们的工资要求与城里人持平,那么,至少在概率上,老板更有可能雇用农村人。
      
  为啥同一职位,工资要求不同?
  1、生活成本
  拿出同样数额的钱,做为基本生活费。城里人在城里花销,能维持几个月;农村人拿回老家花费,够他活一年的。
  2、农村资源
  农村人比城里人多出一份资源,即农村资源。
  农村资源——在农村范围内获利的途径。(如:种植粮食、蔬菜、果园,家畜养殖、水产养殖,开发林业、旅游业等。)
  而城里人呢?城里人没有农村资源,他没有额外收入!这些工资,就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他要生存,他不能失去这点可怜的工资!
  3、剩余劳动力
  衡量资源多少的标准——人均。
  同样面积的耕地,1个人种和10个人种,收入能一样吗?
  原理:
  人多地少→收入少→剩余劳动力多
  他要求1000元的工资,是因为,他在老家挣不到1000。这是他的额外收入,就是工资再低,他也愿意干。
      
  当你乘坐公交车,你会发现车内很拥挤、人很多,你找不到空座位。
  你注意观察和思考,车上基本都是农村人。他们赖在城里不走,吸食着城市的资源,令你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座位。
  车内的空间已经饱和。有限的空间,能承受多少人?
  身处车外的农村人,不能因为其身体强壮和数量优势,就把弱小乘客挤下车或踩死。这不是优胜劣汰的问题,而是道德层面的问题。
  (“公交车”——城市的空间、资源,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那么,你不在企业打工,你自己做生意,他对你有影响吗?
  “仓买店”原理:
  从前,该小区有1000个居民;现在,有8000个居民。外来人口增加了,这个店是不是火了?
  分析:
  有1000个居民的时候,当地有一家仓买店;有8000个居民的时候,当地还会是一家仓买店吗?
  居民“1000”,仓买店“1”。(利润一般)
  居民“8000”,仓买店“20”。(利润降低)
      
  再说,你开的这家仓买。
  可能从表面上,农村人并没有与你直接竞争(他没在你对过也开家仓买)。那么,我为什么将矛头指向农村人呢?
  间接竞争:
  国营企业中,临时工(农村人)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正式职工(城里人)。
  这些年,绝大部分国企,都变成了私企。私企,是要考虑用人成本的!农村人的工资要求低,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下岗。
  下岗职工,唯一的出路——再就业。
  这样的话,就打破了“生态平衡”,对其它行业造成压力。再就业,这个范围很广,开仓买店或干其它工作,都属于再就业的范畴。
  “仓买店”,是一个举例和比喻。
  “仓买店”——做小本生意的、低收入群体的、无稳定工作的市民,他们的生存途径。
  “下岗”——这类工薪阶层或社会阶层的市民,他们所面临的艰难处境。
      
  你不开“仓买店”,你开一家公司,那么,农村人对你就无害了吗?
  你或许会问,“进城打工的农村人越多,工资标准就越低。用人成本降低了,利润也就提高了……”。
  解:
  工资越低,企业的利润就越低。
  同一份工作,从前城里人能挣2000,现在工资低了,他只能挣1000。他甚至会失去工作,一分钱也挣不到!
  他的收入降低,就等于是降低了他的生活水平、他消费能力和购买能力。
  企业的赢利途径,是向购买方提供有偿服务。谁是购买方?
  进城打工的农村人越多,城市的贫困人口就越多,市民的购买能力就越差,企业的利润就越小!
  企业的利润越小,它就越想降低用人成本。而此时,非城人的数量有增无减,他们还再继续把工资往下压!
  另外,企业的利润降低了,那么,城市税收也就降低了。同时,吃低保的人多了,增加了国家的负担。
  财政收入降低、负担加重,相应的,对城市的投入,也就减少了。(如:修桥补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再说,直接竞争:
  进城的农村人,他们有能力开“仓买店”和“公司”,他们有能力竞争任何档次的工作岗位,他们的数量太多了!
  “公司”——创办企业的、高收入群体的、有能力和实力的城里人,他们的获利途径。
      
  换个角度:
  既然,农村人有能力开“公司”,也就是说,农村人与城里人争抢工作的同时,又向城里人提供了工作。
  分析:
  是打工的农村人多,还是创办企业的农村人多?是农村人占有的工作岗位多,还是他们提供的工作岗位多?
  另外,城里老板是老板,农村老板也是老板。只要是老板,他就必须考虑用人成本。农村老板,也必定雇用农村人。
      
  蝴蝶效应:
  你的收入降低了,相应的,你对子女的投入也就降低了。上什么档次的学校,要根据你的收入、你的承受能力。
  退一步,就算你的收入高,你能供得起孩子上学。但,农村人对你还是有危害。很多农村学生在城里上学。他们,占据了城市的教育资源。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你的后代都必须和他们竞争。
  而你的亲属、你的朋友、其他城里人,也将面临与你同样的处境。(略)
  我很难用文字形式,来说明农村人对城里人的危害。
  这种危害,类似于蝴蝶效应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恶性循环!!
  
  补充:
  本帖只针对非城市户口外来务工人员。
  关键词:务工
  “务工”——竞争工作岗位。(害)
  “企业”——提供工作岗位。(利)
      
  利:
  1、市民利益
  当市民不能满足就业缺口时,农村人适当的、小规模的、遵纪守法的、有针对性的进城就业,对市民有利。
  2、国家利益
  某农村人,能力很强。他为城里人,乃至全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这类人对市民有利。
  本帖不针对这类高级别的、高层次的、可实现高价值的农村人。我仅是站在普通市民的立场和角度,从大体上、大方向上,来说明农村人进城务工对市民的危害。
  注:
  回顾历史,农村人……(利)
  但,这与本帖的观点不矛盾。
  历史——从前。
  我说的是现在!从前,有利;现在,有害!(害>利)
      
  害(用排除法说明):
  假设,农村人不进城打工。
  三种情况
  1、需要工作的城里人>空缺的工作岗位
  城里人有竞争压力。(大)
  2、需要工作的城里人=空缺的工作岗位
  城里人有竞争压力。(小)
  3、需要工作的城里人<空缺的工作岗位
  城里人无竞争压力。(无)
      
  目前的情况:城里人>工作岗位
  农民兄弟:
  我们有成千上万的下岗工人,我们有成千上万的低保家庭,我们渴望有更多就业机会,我们渴望高品质的生活!我们的城市容不下那么多人,请你们走吧!(也别全走)。
  “市民>工作岗位”,这不是绝对的。有些“高档次”的、城里人无法“适应”和“胜任”的工作,需要农村人去做。所以,我的观点是,限制农村人进城务工。
  限制——在数量、类型、级别、条件等方面加以约束。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农村人与城市人竞争是害,那么,城市人与城市人竞争,不也同样是害吗?
  解:
  1、性质
  例:某非城人收入1万元,他不能把这1万元都花在城里,他得拿出一部分回老家消费或寄给老家的亲属;某城里人收入1万元,他的钱基本都消费在城里。
  公式:
  非城人(数量)>城市人(数量)
  数量×平均收入=总收入
  结论:
  非城人(总收入)>城市人(总收入)
  城里的钱,源源不断地流向农村;而农村的钱,流向城里的又有多少呢?
  这种恶性循环持续下去,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2、程度
  关键词——数量。(非城人>城市人)
  非城人的危害程度,远大于我们城里人之间的内部矛盾。
  3、根源
  如果说,城里人与城里人的竞争是一场战争,那么,农村人发挥什么作用?
  这些农村人,扩大了这场战争的规模。参战的人多了,危害也就更大了,死伤更加惨重!
  进城打工的农村人,他们的入侵扩大了贫富差距。他们是战争的源头!是战争的导火索!他们才是罪魁祸首!!
      
  补充(概念):
  “城里”,市区;“城里人”,市区的市民。
  “郊区”,市区周边(不包括农村);“郊区人”,市区周边的郊民。
  “城市区域”,市区和郊区;“城市人”,市区和郊区的人。
  “远近”关系:
  市民→郊民→农民
  市、郊关系:
  市民通过郊区(工业基地)获利;郊民通过市区(经济中心)获利。市、郊之间,资源交换、优势互补。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城里人”与“城市人”属同一群体。故,二者同义,帖(字面),不特别强调和区分。
  市、农关系:
  “农区”,农村区域。
  农村人,既在农区获利,又在城区获利;而城区,是城市人唯一的获利途径和区域。由此,产生利益冲突。
  市、市关系:
  “同市”,本市人与本市人之间(同城市的市民,在同城市竞争资源。);“外市”,本市人与外市人(不同城市的市民,在同城市竞争资源。)。
  “外市”:
  北京人去上海工作,占用了上海人的就业岗位。同时,在北京工作的,也有上海人。(资源互占)
  另一种情况:
  小城市的人,去大城市工作;大城市的人,去小城市工作的。
  虽然,去大城市混饭的小城人,多于去小城市混饭的大城人,但,这最起码,还勉强算是资源互占。
  “外农”:
  农村人,大小通吃;而城市人,“吃”农村什么了?
  相对来讲,在资源互占的比例上,农村人占有的城市资源,远大于农村向城市人提供的资源。
  所以,本着严谨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以及捉大放小的原则,我将矛头指向进城打工的农村人。
  他们的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他们疯狂地扑向城市,他们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渗透在各行各业中!
  他们,正在,直接或间接的,抢我们的饭碗,抢我们亲人的饭碗,抢我们子孙后代的饭碗!!!
      
  松子原理:
  松子,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口感也好。
  农村人,哪怕是让城里人少吃1粒松子,那也算是危害!危害!危害!!
  “松子”——城市资源。
  “1粒松子”和“1筐松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因为,它是1粒松子,你就放弃它,那么,你就可以再放弃1粒松子。今天少1粒,明天少1粒,后天少1粒……
  结果——没了!
  
  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松子”是谁的?
  我有发票(户口本),它就是我的了?另外,啥叫城市人,啥叫农村人?户籍制改革,取消了农业户口,从这一角度上,农村人与城市人就没有分别了。还论什么,“农村人”?
      
  解释这一问题,我必须提到一个关键词:城市化
  城市化的条件:
  饭店很火。食客的数量>饭店的空间;食客的需求量>厨师的工作量。咋办?扩大营业面积,招聘厨子。
  “饭店”——经济水平。
  “食客”——市场需求。
  “厨子”——人力资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地域性 性歧视 基础设施建设 剩余劳动力 自己做生意 农村 歧视 地域性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liyg2000 -20 -20 -1 -1 这种贴放在经济论坛?LZ重新学过经济学吧。

总评分: 经验 -20  论坛币 -20  学术水平 -1  热心指数 -1   查看全部评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沙发
浪子逍遥醉 发表于 2010-8-12 13:36: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的城市化。
  “打法”:
  政府,只做了三个事:1、招聘厨子。2、招聘厨子。3、招聘厨子。
  他不考虑,厨师能否拿到工资;不考虑,饭店的经营状况;不考虑,有多少人“吃饭”,多少人吃得起饭!
  “套路”:
  在户籍政策上,从表面上或称呼上,把村民变成市民;从行政关系上,把小县城、小城市划给大城市(变区)。
  “动机”(崇拜大哥):
  墨西哥的国民生产总值,位居拉美之首,号称“白银王国”!
  按理说,老百姓应该很富。而实际的情况是,该国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1.7%。什么原因?
  墨西哥城(首都)有2000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五分之一。绝大部分穷人,都集中在这座城市。市民的艰难处境、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可想而知。
  “目的”:
  向“大哥”学习,也搞出“五分之一”这么大场面,让某城市的人口突破两个亿……
      
  观点:
  城市化的意义是,让农村的经济水平达到城市的程度,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翻回头来,再说户籍制改革。
  他家是农村的,他是农村人,他进城打工。取消户籍制了,他还是在城里打工。性质上,有分别吗?
  他进城打工,他在城里长期居住、他把子女送进城里的学校上学、他把父母接到城里来,那么,性质上,就等于是落户了。
  对取消户籍制,我的评价,四个字——掩耳盗铃!
  农村人,还是农村人!城乡的利益冲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绕了一大圈儿,又回到前面的话题:“松子”是谁的?
  答:谁抢到就是谁。(弱肉强食)
  问:城里人为什么是“肉”?
  解:
  他们“强”,是因为,数量优势。
  数量优势的成因——超生!
  养活农民的孩子,比养活城里的孩子,成本要低很多。他们有这种思想:一个孩子(独生),长大以后的发展前景很难说,可三个五个甚至更多的后代,总有一个会出人头地的。只要他在城里落户,他就会把一家人的户口都迁到城里。
  “超人”落户城市的途径:
  1、坚持
  农村大学生,有几个想离开城市,回去建设家乡的?
  他宁可在城里当孙子,他也不愿意回家!
  2、婚姻
  通过与城里人结婚,将户口落在城市。一个有目的的婚姻,能幸福、长久吗?结果往往是,“母鸡”刚变“凤凰”,就迫不及待地飞走了。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3、犯罪
  他们向往城市的生活;同时,又对城里人带有无边的仇恨!他们偷盗、抢劫、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城市的黑社会成员,基本都农村人。他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怕吃苦受累,不想通过劳动致富,又羡慕城里人的生活。于是,他们将黑手伸向可怜的城里人,他们的贪婪和欲望,摧毁了多少幸福的家庭?!
      
  为了生存,我们被迫与“超人”竞争!我们的亲友、我们的子孙后代,被迫与“超人”竞争!更可怕的是,“超人”还再继续超生!这就是所谓的,弱肉强食!
      
  “超人”的危害:
  超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家境。但,不是所有的“超人”,都能实现这个目标。(超生≠优生)
  由此,出现了一个连锁反应:
  人多地少→收入少→想改变家境→超生→人更多地更少→继续超生→越生越穷
  农村人穷→城里人穷→中国人穷
  原理:
  国家是不是大,要看它的人均土地面积;国家是不是富,要看它的人均收入。
  中国既不大,也不富,为什么?人太多了!是那些“超人”,拉下了人均生活水平!而且,还再继续地往下拉,还再超生!
      
  超生的概念:
  俄罗斯人,生10个孩子,是多生;中国人,生10个孩子,是超生。多和超,有分别吗?
  “超”,多出了规定的数量。多生和超生,在行为上,没有分别。只是,政策上,不允许多生,那么,这种行为就是超生。
  为什么不允许超生?为什么要出台计划生育的政策?两个字说明问题——国情!
      
  补充:
  超生,并不是农村人的“专利”,城里人也超生的。
  “城超”与“农超”的分别:
  1、年代
  只有政策出台后,多生才能算是超生。在政策出台前的历史时期,老百姓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和认识,所以,他们“超”是有情可原的。
  而政策出台后(老百姓知道超生的危害),城里人和农村人态度,截然不同。城里人,支持国家的政策;农村人,宁可被罚款,被罚得倾家荡产,也要超生!
  2、数量
  80、90后的城里人,基本是独生子女。在比例上,“城超”远低于“农超”。
  3、条件
  “城超”,多是些家境比较好的。(相对于农村来说)
  而“农超”呢?
  “某市民在某地,发现被遗弃的女婴……某医院有一弃婴……”,对类似的报道、类似的事儿,您觉得新鲜吗?
  4、出身
  农民落户城市,以市民的身份超生,那么,这算是“农超”还是“城超”?这类人,占“城超”的很大比例。
  《都市零距离》(电视媒体):
  一农村夫妇,落户省城,先后生3个孩子(女)。他(她)想要儿子。于是,继续生,生到最后,无力抚养。结果,社会替他(她)“买单”, 好心的市民替他“当爹”!
  
  超生→穷→进城→危害城里人
  根源是超生;关键环节是穷!
  那么,抛开超生因素,他还会穷吗?这一连锁反应,还会延续吗?
  农村贫穷落后的原因(除超生外):
  1、人才流失
  你去一些农村看看,场面特别凄凉。壮劳力,去城里打工了;有学历、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村民,去城里人创业了。村里还剩什么人了?都是老幼病残!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发展当地经济?
  2、忘恩负义
  走出去的人,一去不返!他们,不去建设自己的家乡!难道,这个重担,要落在城里人的肩上吗?!
  3、目光短浅
  有些林区,当地人滥砍滥伐。他们把自己的资源毁了,又去抢城市资源。  
  4、口碑极差
  闻名全国的骗子村、小偷村、“乞丐”村……
  谁敢与他们交往?      
  5、观念陈旧
  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这种思想能发展当地经济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使用道具

藤椅
浪子逍遥醉 发表于 2010-8-12 13:37: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原帖中,有个农村网友回复:把你的电脑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儿童,也算为你自己积德!
  我驳:
  你以为,他们缺少的只是电脑吗?
  政府和慈善机构,没短了扶贫。为什么越扶越贫?!
  给一台他“电脑”。“电脑”坏了,再给他一台“电脑”。坏了,再给;给了,再坏……
  他不去“生产电脑”,所以,他会永远穷下去,越来越穷!
  “电脑”——资源。
  “坏了”——消耗资源。
  “生产”——开发资源。
  长期地、持续地捐助,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现状。我能给他一台好的电脑,但是,我不能给他一个好的将来。
      
  补充:
  不是所有走出去的农村人,都一去不返。只是,他们“返”的方式、程度、比例……
  如,前文“他得拿出一部分钱寄回老家”。可以说,这是“返”的方式。这种方式,顶多是让老家的爹娘日子好过点。
  没有牺牲,就没有胜利!他必须做出更大的牺牲!这是“返”的程度。
  但,仅牺牲某个人,是救不“活”农村的。只有所有走出的人,一同“返”回,才能救“活”农村!这是“返”的比例。
      
  而他们,是怎么做的?
  走出去的人,有经商的、有当官的、有出国的……
  直到今天,穷村,还是穷村!
  结论:
  农村贫穷落后的原因,是农村人自己造成的!
  欠债的人,逃避责任,跑了。
  后果:
  城里人付出了代价!国家和整个社会付出了代价!
      
  进一步分析:
  “跑”=“逃避责任”
  “逃避责任”≠没有“还债的条件和能力”
      
  “条件”——农村资源。
  例:
  1、农产品(粮食)
  2、农副产品(蔬菜、水果、家畜、水产品、土特产品等)
  3、林业
  4、旅游业
  5、矿业
  6、招商引资
      
  “能力”——开发农村资源。
  关键词:开发
  电视剧《刘老根》。龙泉沟,从前是个穷村子。因,开发旅游业,村民致富。
  所以说,“宝”,在地底下埋着,只有把它挖出来、卖了,它才有价值。
  农村有“宝”,村民有能力“挖宝”,但是,他们不去“挖”!
  原因:
  穷→进城→更穷→更想进城
  恶性循环!
  没人去“挖宝”,是因为,在农村越来越穷的情况下,第一个“挖宝”的村民,必将会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但,如果没有第一个人去做,就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恶性循环!
  所有的村民,都不想去做“第一人”,所以,农村越来越穷!农村越来越穷,村民就更不想做“第一人”!
  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产生的连锁反应,不同于多米诺骨牌。牌,所有的牌倒下,连锁反应停止;而农村人对城里人的危害,是永无休止的!
  前文,仅表述在物质方面,“农害”对市民的影响。
  再说,其它方面:
  电视(或广播)新闻中,总有类似报道:“某居民楼失窃、某商店失窃、某市民被抢劫、某公共设施被毁,是某外来务工人员……”(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朋友,对此现象和经历,必深有感触。)
      
  农村人进城犯罪的主要原因:
  1、收入
  从整体情况看,农村人的平均收入低于城市本地人。贫穷起盗心!
  2、环境
  贫穷落后的家乡与灯红酒绿的城市,形成强烈的对比。长期受此环境影响,再加上收入过低等因素,他们难免会心理失衡,走向极端。
  3、观念
  非城群体中,农民工占很大比例。因,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所以,法制观念淡薄。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是犯罪。
  4、地域
  他今天在北京,明天兴许就去广州了。流动人口,无论是流动到哪,他都是流动人口。犯罪地点,不是他老家,所以,他有这种逃避打击的侥幸心理。
  5、警力
  流动人口数量庞大,犯罪率极高,警方无力控制。
  失控的后果,不堪设想!
  6、没有归属感
  农民工第二代的犯罪率,占城市犯罪率的比例越来越高。什么原因?
  实例:
  某民工的孩子回老家探亲。由于,他长期在城市生活,所以,他早已不适应了农村的环境。而农村的孩子,在情感上,认为他是城里人;同时,城里的孩子,在情感上,认为他是农村人。(两头不是“人”)
  《马斌读报》:
  这里不是我的家,那里也不是我的家。
  ——“回家”的孩子如事说
      
  设想:
  受这种环境影响的农村人,或者是说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农村二代,他们会对城里人有好感吗?
  引用原帖中,农村网友的回复:
  作者:深圳片子 回复日期:2008-12-24 21:40:36 
  我进的服装只三十元的成本,但卖给你们城里人穿,知道我卖多少钱吗?
  150,你莫不信,我还是打八折卖的,你们城里人还得说声:谢谢啊
      
  评论:
  他还是比较“理智”的。因为,原帖中,绝大多数农村网友的言论,都比较偏激、有明显的暴力倾向。甚至,扬言,要干死我!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eros_zz + 5 + 5 + 5 我发现没人支持你,我挺你,你要知道帖子里说80%农村人。。这论坛也跑不了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使用道具

板凳
浪子逍遥醉 发表于 2010-8-12 13:38: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原帖在猫扑可以找到,写的很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使用道具

报纸
jinling101 发表于 2010-8-12 13:41: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写的不错!
精灵

使用道具

地板
zgkd2006b 发表于 2010-8-12 13:44: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帕累托最优?

使用道具

7
imouren 发表于 2010-8-12 14:00: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世界上本没有城,来的人多了也便成了城。

使用道具

8
wusi126 发表于 2010-8-12 14:37: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贴必火 已阅
人大经济论坛&理论学术超级群 6277004

使用道具

9
oyjy1986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8-12 14:50: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鄙人经济学离楼主差的太远,就不敢质疑楼主的推论是否基本正确了。
但是楼主自己想想如果城市没有农民工会怎样?我可以列出几条:
1:没有人盖商品房、没有人盖廉租房、没有人修下水道;
2:没有人打扫卫生,没有人清理城里人每天堆积的垃圾;
3:吃饭只能去大酒店,而且大酒店的价格会更高,因为厨师、服务员、保安等都是农民工;
4:再也没有那么多小摊卖几十元一件的衣服,当然,城里人也许工资已经高到了不需要买那种衣服的地步,但是目前就算是上海也大部分城里人达不到这个水平;
5:没有农民工,城里人上下班也许不会那么挤,然而有些公交路线会莫名奇妙的撤销了,或是原来三分钟一趟的车,现在要二十分钟一趟了;
6:......
现在有些大城市变得臃肿不堪,根源在于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合理,或者说政府的规划、政策的倾斜不合理,这些不合理导致了农村发展的落后,现在国家也已经开始调整,中西部发展计划、新农村建设都是一些正在改变这种现状的措施。
然而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只看到农民工进城的事实,却从不用他们聪明的脑袋想想背后的原因,反而生搬硬套一些理论,证明农民工不应进城,打压、贬低、诬蔑农民工,他们的理论是死板僵硬、脱离本质、形是神非的理论;他们建议的措施是饮鸩止渴、治标不治本的措施。
农民工以自身的辛勤劳动求取一份极其微薄的报酬,为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奉献了他们最美好的青春,但他们自身无法扎根城市,甚至子女也只能留在乡下读书,他们生病、老去的时候也从未想过要城市给他们回报,即使这是那个他们为之建设、奋斗了二十年的城市。
为什么农民工要回家?只因为城里人竞争不过他们?
我只能说:卑鄙的、不学无术的经济学家,GO TO HELL!
已有 22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heather_yao + 1 lz虽然有道理,但是思路偏了。于是反对他支持你:)
liuhang1019 + 1 + 1 + 1 不要总拿经济学说事,经济学是否是一门科学还没得到公认呢,更别说他的分析结果了!
baiygggg + 1 + 1 + 1 精彩帖子
淡水河和阳明山 + 1 + 1 + 1 城市病归结于农民,本身就是扯淡!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zhangsch125 + 1 人人生来平等
ziyouhun9527 + 1 + 1 我很赞同
anluo217 + 1 + 1 真切
淡紫色石楠花 + 1 我很赞同
12上午 + 1 + 1 + 1 我很赞同
sunshin + 1 有思想,顶

总评分: 论坛币 + 2  学术水平 + 20  热心指数 + 17  信用等级 + 1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0
hawk123456 发表于 2010-8-12 14:53: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农村人不是人?  就不讲人权了?  你的几代以上祖先不也是农民?
农民能挣几个钱?  整个社会都踩在农民身上立足.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zly05 + 1 我很赞同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3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