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096001
1173 0

[财经时事] 中国时报20100816顾尔德__人人都可以当无冕王? [推广有奖]

  • 3关注
  • 58粉丝

院士

7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26677 个
通用积分
12.5167
学术水平
127 点
热心指数
166 点
信用等级
72 点
经验
226433 点
帖子
3346
精华
0
在线时间
179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1
最后登录
2019-4-2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观念平台-人人都可以当无冕王?

·
2010-08-16
·
中国时报
·
【顾尔德】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x112010081600294,00.html


信息通讯科技的发展,为讯息传播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上世纪九○年代,SNG大幅提升电子媒体的实时报导能力;接着,网络新闻提供了和SNG一样实时的讯息。这些改变已逐渐为阅听大众所接受。



 上述变化,其实还未冲击到新闻传播体制的核心,只改变了传播速度与媒介。不论SNG或网络媒体,还是以一个媒体的编采部门为中心,对众多读者观众进行一点对多点的传播。资通科技对新闻传播根本冲击是这几年来才发生的:互动、离散的社群媒体,大量承载起信息传播功能。你自己可以透过网络、手机传播信息,也可透过这些工具获得信息。网络上与苹果iPad等载体上,提供各种软件帮你把这些信息编辑成如专业媒体般精美的「报纸」、「杂志」或多媒体。信息传播结构扁平化,去中心化,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




 就技术而言,报纸、杂志与电视要「数字化」,要透过手机、网络或iPad来传播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过去只是单纯受众的消费者,如今自己成了信息提供者,且往往可以提供比专业媒体更及时的信息,传统「专业」媒体到底还有哪些无可取代的功能?



 「新闻专业」是传统媒体信心的依恃,但是传统媒体对自己「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何?其实还很不清楚。例如,传统媒体在报导分析新闻时,往往会采访相关领域专家,藉由专家意见对新闻事件做更专业分析。而现在这些专家很可能自己就有部落格、也透过脸书或推特把其专业意见主动传播给其它人,这大幅降低传统媒体做为信息整理分析的功能。



 传统媒体的权力,相当部分来自于它是与主流政经结构相因应。数字传播可以是离散、去中心的,但是我们社会的政经结构还是由封闭的权力中心在支配。一般乡民可在网络发布他们的见闻观感,却无法像记者一样拿起电话就打给企业大老板,不能三不五时跑到部长办公室和部长聊天。因此,一般公民无法精确掌握菁英们到底在想什么、如何进行决策;相对的,专业新闻工作者有这个职业上赋予他们的特权,与决策菁英近身接触,知道一般庶民所不知道的内幕,所以理论上更能准确掌握事实的来龙去脉。



 不过,这个专业能力也开始受到挑战。除了美国官方记者会早已邀请部落客参加之外,民间要求政府信息透明化的声音也愈来愈大。目前美国联邦信息长康卓(Vivek Kundra),在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联邦政府原始信息公开上网。之前担任华盛顿DC科技长时,他就因推动政府信息透明化而获得哈佛肯尼迪学院的政府创新奖。



 若政府信息完全公开透明,媒体记者做为黑盒子解密者的功能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当然,掌握权力与财富的菁英不会希望黑盒子真的被打开,封闭决策模式能确保他们政经垄断权。也许信息完全透明化是个乌托邦,但公民要求信息公开的压力会愈来愈大,媒体工作者也愈难只靠「圈内人」身分维持自己不可替代的专业性。



 媒体面临的挑战,绝非单纯的数字化问题,而是触及一个根本问题:过去代表「第四权」的无冕王,未来到底有哪些不可替代、也责无旁贷的社会功能与责任,是值得媒体工作者去承担、把它当做志业来投身实践。


(作者为专栏作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时报 顾尔德 Chinatimes 苹果iPad forum 中国 顾尔德

一手論語,一手算盤。
熙熙攘攘,名來利往。
下載資料,有來回覆是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4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