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还是谈宏观经济学的基础问题,这次希望你们能看懂。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也包括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已经离开了生产和流通过程,进入了谁也说不清的人脑,还有宏观经济学家们头脑想象的简单市场。正是这种方向的迷失,导致了人们对于现代化大生产内部蕴含的规律和法则完全的无知和漠视,正是这种无知,产生了一系列似是而非的“常识”,这些常识加起来就是当今的经济乱象的根源。

当代经济学家对生产和市场的认识,还停留在分工产生交换的封建社会阶段,他们认为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上只不过是分工更加细致了,导致市场上交换数量多到无计其数、更加难以捉摸而已,于是他们放弃了对生产和交换的研究,专攻人脑,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其实现代化大生产早已不是“分工”这么简单,市场也非杂乱无章、不可捉摸。

劳动价值论者,把现代化大生产的过程分解为两个“部类”的生产,其实是生产过程研究的一个进步,一个小小的进步,因为他们知道,生产过程是有规律的。然而,马克思把名字起错了,不是“部类”,而应该是“步类”!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在于“分步”,而非单纯的“分工”。没有领会到“分步”的概念,导致了对生产过程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没有踏上正确的轨道。

与“分步”概念相对应的,在现实生产中的概念,就是“产业链”。所有的企业,已经被一条条无形的产业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整齐地排好了顺序。这种顺序,是以产品的流动方向来决定的,而产品的流动方向,是一个客观的东西,完全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经常举飞机的例子,那就是,卖航空发动机的企业,只能把产品卖给飞机制造企业,飞机制造企业造的客机 ,只能卖给各大航空公司,各大航空公司,只能卖机票,反过来是没门的。由于企业的顺序是固定的,产品的流动方向是固定的,我们当然可以顺藤摸瓜,找到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了。

对于宏观经济学家来说,他眼中应该做到视物非物,任何产品,都是“价值”,无论怎么分工,人们都是在创造价值。因此,分工这个概念,在宏观经济学家眼里,根本就是“没分”!也就是虽有众多不同的产业链,其实质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在创造价值。只有“分步”,才是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和精髓,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因为虽然产业链内部的企业也都是在创造没有区别的价值,但它们产生的价值是有相互关系的,一种必然的传递关系,在必然的传递关系中价值不断积累和增殖。

这种传递关系我们已经比较清楚了,我已经举了例子,就是前一个企业创造的价值,要传递给产业链相邻的后面的一个企业,让它在这个原有价值上继续积累价值,产生更大的价值,并一直传递下去。而如何做到价值增殖呢,当然是通过劳动了,不管是人的劳动,还是传说中资本等待(劳动价值论的人不要着急,这种说法并不改变现实),都不断地让价值在传递过程中增殖,而我们头脑中抽象出来的价值“流线”,每穿过产业链的一个企业,就会变得更粗。

那么,这种传递总有结束的时候吧,当然有,瓜熟蒂落,有始有终。价值流线的起点在于自然资源,也就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然后我们从零做起,逐步积累劳动,创造和积累价值,让价值流线从零逐渐变粗,直到它流动的尽头。

这个尽头是哪里呢?劳动者本身!劳动者干活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取得劳动成果并享受它们。这时,劳动者摇身一变,变成了消费者!因为价值是他们创造的,他们当然可以消费这些价值了。

也就是说,每个产业链的劲头,每条价值流线的尽头,或者说所有产业链对应的的价值流线,所合并成的一条代表社会总生产的总价值流线,必然终止于“最终消费环节”。因为只要没到最终消费环节,它就还在企业内部,继续吸纳劳动,积累价值,只有出了产业链最后一个企业,它才算到达尽头,等待真正的消费者来取走它。

这里我们就看到投资品和最终消费品的本质区别了,所谓的投资品,必然是被一个企业买走了。这里所说的企业和投资品,是个最宏观的概念,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现实中的企业,也无论你买的这个产品是什么具体东西,只要你把买这个东西的钱算作了你的成本,需要回收所花出去的钱,还要取利,那购买者就是“企业”,有所企图的企业;那个产品,就是投资品,在我的字典里,叫做“半成品”。而最终消费品,购买者是自己用的,虽有代价,你也可以称呼这个代价为成本,但消费者是无法收回这个货币成本的,更加没有取利的企图,他就是为了让这个产品或服务满足他的某种需要而已,而无进一步的企图。

由此我们知道了,代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的价值流线,是一条起源于自然资源,从零开始,不断依次穿过产业链里的企业,不断吸收劳动,不断积累增殖的价值流线,最终流到消费环节,等待消费者的购买和消费。如下图所示:图中的竖线代表产业链前后不同的企业。

光有价值流线是不够的,在商品社会,一切都是交换,价值的流动必然伴随货币的流动,价值流线每穿过一个企业,就要发生一次交换,价值从前面企业传递到后面企业,必然有等量的货币从后面企业传递到前面的企业,这是交换的必然要求。因此,货币的流动特点是,与价值流动等量,反向。于是我们毫不费力地得到了货币流线,它是一条发源于最终消费环节,与价值流线反向流动,在流动中不断减值,直到价值流线的起点。而减值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工资和利润的过程。

然而有一个特殊现象是必须要注意的,货币流线的流动,离不开资本的作用。因为每一个企业在获取后面企业给你的货币之前,你必须先付出你工人的工资,并购买前面企业提供给你的产品。这就是说你要先有本钱,空手套白狼是个别现象。因此资本的真实面目出现了:资本就是每个企业要准备好的垫付货币。货币流线的流动,不是连续的从最终消费环节而来的,而是由资本的逐级垫付来实现的,没有资本,货币流线根本实现不了,越到产业链后面,你需要的垫付资本规模就越大。

因此,我们就得到了货币流线,图中的蓝色竖线,代表交换过程和资本的作用。

我们可以把它和价值流线放在一起。


好了,我什么也不说了,你们自己看,收入等于不等于最终消费品价值之和呢?这里面有投资什么事情吗?于是,现代化大生产运转的真谛出现了:

收入=工资+利润=最终消费品价值之和

怎么能是宏观经济学鼻祖给你们留下的等式:收入=消费品+投资品?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