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讨论]奇文啊,奇闻?那些在海外回来的经济学人要接管中国的经济学研究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邹恒甫模式VS张维迎模式VS田国强模式
中国经济与管理学科追赶西方主流的模式,现在看来已经出现了三种主要的模式。
第一种是邹恒甫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追求纯理论和学术研究,在经济学教育上彻底革新,让马列系的老教员找不到北,让学生们接受大剂量的灌输。由于这一激进的革命方式大幅度触动既得利益,所以往往在所在学校引起剧烈震动,容易与现存的教师或者教育项目引起巨大的冲突。邹恒甫老师的经历可算是这一路径的经典,但是虽然一路走来始终如一,但是始终没有看到持续发展的希望,现在更陷入了玩IAS数理哲的魔幻现实主义。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曾经也是这一路径的主力,在北大推动经济学双学位和规范中国经济学术研究,在90年代独树一帜,但是最近几年来有萧条的趋势。林老师高升到世界银行,易纲高升到人民银行,海闻高升为副校长,最近十年来新招聘的人没有出头,而且CCER办BIMBA和光华冲突很多。南方的厦大WISE异军突起,但是其前景还是不明朗。但是可以相信的是:这几个地方的毕业生在海外经济学博士生中已经或者将成为主力部队。虽然冉冉升起的新星还不多,但是假以时日,这批人可能会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学发考题的中坚。
第二种是北大光华的张维迎模式。在中国最好的商学院里面全面革新经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由于有巨大的财力和综合性高校的崇高声望,这些学院的教职员整体进步非常快。在这些学院,90年代中期就已经形成海龟回归与上位的潮流,在田国强开始上财改革之前他们给出来的薪水和待遇就已经不错,只是相对比较低调,主要是因为要平衡老员工以及兄弟院系的感觉,所谓闷声大发财也。田国强的改革高调出场之后,他们跟进的速度很快,给出的OFFER更优厚。北清复交是这一类型的主要代表。
在这些商学院,也曾有过海龟与土鳖你死我活的斗争,但是现在看来,随着实力对比的差异增加以及老人的退休,土鳖已经落花流水去也,邹恒甫和何志毅2007年的出局意味着土鳖化的海龟已经稳取中盘。张维迎,蔡洪彬,周黎安,李稻葵,白重恩等应该是典型的例子。这些土鳖化的海龟熟悉西方的学术规范,与炸药奖级别的大牛多有师门渊源,在顶尖刊物可以灌水,在国内可以直达高层,直接控制了最好的学术资源与最重要的人脉,而且他们还拥有国内最聪明的本科生和最好的MBA研究生。从长远来看,这一模式可能会最有生命力。不是说他们会在学术上做得最好,可能他们永远都不会去追求学术上的最好,但是他们有雄心,有资源,有实力,在国内可以做老大,在国际上可以和最好的学校对话,对他们可能已经足够。
第三种是田国强模式,在中国最好的财经类院校开始改革。这一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得到学校方面的支持。上财中财西财在校长这个级别的决心非常大,可以说拼老命在干革命。但是经济实验室(EconomicLab)认为这阻力更大。一方面,这些传统财经院系的海龟力量基本上是从零开始。传统的财政金融学科与西方经济金融区别之大,不可同日而语,马列主义等传统势力的影响非常难以根除,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年轻海龟部队们其实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版上也有帖子讨论到海龟申请最重要的国家社科基金或者自然基金管理学部项目其实是非常难。另外一方面,传统的势力已经将既得利益制度化,不是任命几个院长就能够革新一个体系的。上财最赚钱的部门MBA学院基本上成为老同志们的禁娈,根本不在几大海龟院长的手中。
虽然田有几千万RMB在手,但是谁都知道这几个铜板是搞不出中国的伦敦经济学院的。中财和西财实质上还是处于玩票的性质,从他们对海龟的隔离设置就可以看出传统势力的阻力有多大。上财的谈校长很难得,是个人物,可惜过几年就要退休,倒时候谁来当家还不知道。如果田国强肯全职回来作上财的校长,倒是有希望将这一革命进行到底。不过一方面组织部可能通不过,另外一方面德州农工的TENURE职位田国强是否愿意放弃也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怎么样,上财的大规模招聘海龟还是树立了新风,为在北美苦苦挣扎又报国无门的广大学子打开了一扇门,同时也推动了国内发考题在经济管理的国际刊物上灌水的潮流。
一将功成万骨枯。好文章都是从垃圾文章中推出来的,牛人也都从萎缩男/女中涌现。邹/张/田其实都是过客,他们会走入历史。也许再过十年,随着老人们的彻底退休和海外学人的真正大规模回流以及人民币的升值,国内社会科学类发考题的水准上升,国内在薪水高低和研究标准上逐步和北美二三流大学接轨,在英文经济类顶尖刊物上发文章不再成为新闻,是否讨论这些模式差异的问题已经没有必要。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