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关于我国劳动就业问题 _工商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5-06-26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关于我国劳动就业问题 _工商管理论文

关于我国劳动就业问题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至今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现今面临的是人口的过快增长、就业质量底下、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这与美国现今发生的金融危机造成的大量失业问题与经济增长都是密切相关的。失业率增长时,就意味着经济出现了衰退。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如何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成功就业对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影响 失业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我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就业,从来都与宏观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据统计数字显示,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6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9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0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8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11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119%。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的影响。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进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作为就业的主要群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在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形势严峻、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要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成功就业对国家、学生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年以来,就业和各项社会保障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好的进展,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制定出台了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维护劳动这合法权益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二是我国经济基本没有发生改变。三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和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推动社会保证政策落实和制度建设,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从就业情况看,随着《就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就业工作稳定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一、在金融危机下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因素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形成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扭曲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以及招聘歧视的存在对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影响,而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来袭使得原本就已很严峻的就业问题更加艰难,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因此而更加凸显。2)就业者自身因素 现在相当一部分就业者对自己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据中国教育在线网上调查,大学生中有36.5%对白己的兴趣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29.3%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个性不十分清楚,54.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长不十分清楚。了解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儿乎没有人能完全做到客观和准确,但这是大学毕业生走向职业生活必须做的工作。同时,就业者对职业的认识也很模糊和不确定。就业者一方面比较关心就业问题,对自己大学学习的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但另一方面又对当前就业政策、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的类型、职业的内涵和职业素质要求缺乏主动认识的意识。如何看待当前劳动力市场
3)如何看待当前劳动力市场
在2008年以前的若干年中,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和劳动力供给速度缓的双重影响,我国就业形式良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减少,甚至许多地方遭遇到劳动离短缺。但是,当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以后,就业的这种局面就发生了变化,即劳动需求大幅度减少。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88个城市收集的劳动力时常供求信息,我们看到,劳动力时常求人倍率从2001年的1.75大幅度逐年回升,并持续到2007年的0.98。但是,到2007年的第四季度,求人倍率急剧下降到0.85。系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可见,我国实体经济增长显著减缓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就业增长的减速,以及失业率的上升。如果失业率上升得到证实,很显然,其性质属于直接受经济增长波动影响的周期性失业率。我们可以利用有关分析机构提供的采购经理指数(简称PMI)的情况来理解这个性质。PMI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先行指标。它主要通过企业调查,将以下五类指标合成为一个综合指数,即企业的新定单情况,存货水平,生产情况,供应情况以及就业环境等。一般认为,PMI在50以上表明经济处于上升的区域,而低于50则表明经济处于收缩。考虑到PMI的先行性,因此,它是预测其他宏观经济指标走向的一个有用指标。认识当前劳动力市场状况,判断失业严重的程度。
4)未来就业面临三个挑战: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从劳动力市场监测情况看,第三季度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一些地区新增就业人数增速减缓。 二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对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三是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这种影响,广东劳动保障部门同志概括为“四大四小”:对外贸出口型企业影响大,对内向型企业影响小;对纺织、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影响小;对外资企业影响大,对民营企业影响小;对外来农民工影响大,对本地劳动者影响小。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创业与产业结构升级、转移和承接相互促进。把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和就业扶持等政策扩大到城乡所有需要就业的对象,消除对农村劳动力的政策歧视。这包括将农村劳动者纳入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就业扶助政策范围;探讨适当的方式,将税收减免、信贷担保和岗位补贴等政策覆盖到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加大培训力度,提该就业和创业能力。培训是教育的补充,在经济危机中加强培训,不仅有助提供对路的职业培训,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工尽快回到劳动力市场,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前,还可以延缓青年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

要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成功就业必须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解决。 虽然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应当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正确认清就业者就业形势的利与弊。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目前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这期间必然需要大批量受过高等教育、有专业技能、讲究社会公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四有"新人去参加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次,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级政府、组织、各类学校都越来越关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扩招后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新增的就业岗位优先录用符合资格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此外,户籍的淡化、求职资格(2年)的保留,等等,国家有关政策正向着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方向倾斜;同时"双选会"的此起彼落,常设就业市场的先后开业,各级各类就业指导机构的纷纷建立,以及用人单位频繁地走进大学校门招聘求贤,更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多种选择职业的机会。(2)就业者要完善自我,塑造自身生存本能。 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只有正视就业压力,大学生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因此,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要勇敢地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就是选择终生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择业观、就业观;要敢于吃螃蟹,敢于经办 “汤包店”;要明白“先就业,后择业;先求生存后求发展”、“人在职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恰当定位,迎接挑战”等道理。(3)期望值要适度。 在正确认识社会需求与自身竞争条件的基础上,以社会的需求作为自己求职的第一选择,适当降低期望值,先求职,有了立身之地,再寻求发展。(4)不要奢谈专业对口。
香港早在10年前就注重通才教育,以便在职业生涯中灵活地选择。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人才的划分出现了新的标准: 博士生为专业性人才,硕士生为应用性人才,本科生为通用性人才。中国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迈进的过程中,也进行着类似观念的转变,并且通才教育在我国高校的逐步实施,使专业对口的奢谈趋于淡化。因此,即使你的专业不对口,但是你的素养和素质都会潜移默化地体现在你成才的过程中,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本科生的可塑性很大,即使是硕士生,也应该灵活地调整专业方向,不要死抱着专业不放。 在统一、开放、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中,各类企业的竞争条件和机会应该是均等的,因而要求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不分所有制性质、不分职业身份、不分工资分配形式,实行统一的制度,以利于劳动力的流动与资源的合理配置,落实企业自主权,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宽的就业渠道。
三、多项措施化解不利影响
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必将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将进一步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的影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尽可能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1)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针对性更强、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发展,更多吸纳就业。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的稳定性。抓好小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个体经营者收费优惠、发展旅游业扩大就业、资金管理使用等五个配套文件的落实,对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推进对地震灾区的对口就业援助,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有力支持。2)是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惠及更多群众。强化基金征缴和管理监督,采取切实可行征缴措施,做好稽核清欠工作,实现基金应收尽收,确保基金安全。继续完善各项制度,推进扩大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2009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统筹考虑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等因素,继续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工伤保险待遇,适当确定调整水平,指导各地制定调整方案并组织实施。3)是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指导各地适时出台配套措施,有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执法监察,推动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督促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劳动者工资,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今年第四季度,我部将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劳动合同签订专项检查、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活动,坚决打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
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很多具体的保增长和促就业的措施,忠言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上个世界90年代末以来形成的积极就业政策基础上,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是要求把保增长、迢结喉和扩内需。更加紧密地与扩大就业集合起来。具体来说应该包括政府积极就业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拓展。首先以扩大就业为目的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就是就业扩大的前提,但是,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却可能产生不同的就业扩大效果。特别是在刺激经济增长的投资计划中,偏重哪些产业会产生十分不同的就业拉动。在利用投入产出表对16个非农业补部门进行分析时,中央政府进行的大规模投资和实施的产业振兴规划,通常一基础设施等大型项目和能够产生显著的拉动效果。而对于替代房产等行业不振影响到的对上下游产业的需求,预期能够产生显著的拉动效果。历史经验显示,经济危机的时期也是进行创新和产业重组的大好时机,包括在东部地区进行产业升级的同时,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仍然具有比较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其次,就业和创业扶助的瞄准点就是青年劳动者。在整体就压力加大的同时,青年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除了农民工就业面临困难之外,大学毕业生等新进入劳动者群体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在正常的经济增长情况下,青年就业遇到的难度就比其他群体要大,失业率也更高。目前在每年需要解决的就业人群中,各类毕业生大约占一半,他们在经济危机中面临着最严峻的就业困难,各种扶助就业和创业的措施应该更加瞄准青年人。最后保持劳动力时常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劳动合同法》的严肃性决定了不应该因为经济形式变化而在其执行力度上有所减弱,更不应暂缓执行。因为经济波动周期是永远都有的,因为经济周期波动就对一部法的执行力度有所差别,显然是非常不严肃的态度。另一方面,企业遇到困难,职工自然会受到影响,依法守法,保持良好的劳动关系对保持社会稳定尤为重要,在规范的同时,制定更多的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措施,应该说是解决当前劳动关系的正确思路。在困难的时候,灵活的就业渠道对保持就业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劳动合同法的目标不是伤害劳动力市场灵活性,而是规范后者,因此我们要执法中格外重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等。

四、当前稳定和促进劳动就业的政策建议
1)集中释放一揽子短期刺激政策,增强社会公众就业信心和预期公众信心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要素,公众信心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效率具有倍增效应。当前中央政府不断出台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涉及到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资等领域,遏制经济下滑态势,有助于稳定社会公众的不安情绪。短期内,宏观调控政策应以范围广、见效快、惠民多的措施为主,如加强廉租房建设、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实施劳动技能免费培训、增加一些专项补助和减免部分税费等,切实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提升居民的消费预期。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重点宣传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稳定就业局势的重要部署、促进就业的社会经济政策,营造全社会关心就业工作、互帮互助、共渡难关的良好氛围。
2)积极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
当前应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服务业更好发展,从而更多吸纳就业。但由于指导意见在操作层面上缺乏具体措施,导致地方政府在实际执行中无法掌控尺度,实际标准也高低不同。因此应抓住时机,将指导意见切实转化为政策行动,真正发挥其对劳动就业的促进作用。应届大学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是创业的主力,建议相关优惠政策的重心应以他们为主,充分考虑到其群体特征和实际需要,尤其要在资金上提供支持。可考虑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风险担保基金,前者直接为创业者提供资金资助,后者为创业者申请贷款提供担保,以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机制和引导作用。
3)大量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是政府运用财政资金稳定劳动就业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前我国城乡公用事业领域存在大量的公益性岗位可以开发,这些岗位都能吸纳较多的低技能劳动者。公益性就业岗位既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来实现,也可以采取政府直接资助的形式。在公益性岗位开发上,尽量少使用人工可以较好替代的机械化作业,短期内以增加劳动力就业为导向。公益性岗位以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为主,并尽量实现其体面就业,所需资金由财政负担。公益性岗位的工作机制可以灵活安排,以合同制就业为主,但不排斥灵活就业,将增加就业岗位放在首位。
4)大范围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人力资本战略储备劳动力技能总体水平偏低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这一机遇,大范围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以做好人力资源储备工作。劳动力技能培训对农民工尤为重要,既可以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同时也可以缓解农民工的就业压力。技能培训以满足实际需要为目的,注重实践,能切实提高参训人员的技能素质。培训所需经费由财政负责,个人无需承担费用,可由政府提供就业培训券。另外,还可在全社会组织开展大规模的职业培训,将更多的城乡劳动者组织到职业培训中来,使得劳动者在提高就业能力和素质的同时能够使失业找工作者处于一个积极准备就业的状态。瞄准和培育 10 年、 20 年后的核心竞争力,做好战略谋划,加大社会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为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新一轮持续发展奠定必要的物质和人力资本储备。
5)组织实施大学生就业专项措施和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为应对金融危机,应号召机关、事业单位和政府主导的非营利组织增加吸纳应届毕业生的用人计划,以提高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建议政府实施大学生就业专项措施,将大学生就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任务来抓。政府向企业等用人单位提供岗位补贴,以促使后者增加用人计划,并保证最低雇佣年限。政府免费组织应届毕业生的集中岗前培训,提高其实践技能和工作适应能力,以减少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从而提高新增大学生的就业水平。政府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和未来个人发展上给予优惠政策,并提供相应资金支持和服务保障。积极支持和组织大中企业、沿海地区抓住发达国家高端人才就业低谷时期,加快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以优惠措施广泛招揽金融、投资、高科技、管理等各类海外高端人才,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研究开发充实战略人才资源。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