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课中的“互动探究性”教学_其他论文
发布时间:
2015-04-14
来源:
人大经济论坛
[摘 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前教改关注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的一大难题是学生充分活动的问题,我们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我们的教学,就必须追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活动起来且真正学有所得的高层次教学境界。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向:由重知识的接受性学习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学习;由单一的认知性教学转向多维的体验性教学;由呆板的机械性的教学转向互动的交往式教学。这些,都给我们的传统教学带来了冲击。“互动探究性教学”正是实现这三大转向,冲击传统教学的最好方式。
互动探究性教学,就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性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性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一、互动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互动探究性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理论、建构主义“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
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协作
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交流
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
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二、互动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在开展互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首先教师必需重新定位。平日,我们好似已经习惯了,教师讲,学生记,这倒也便当,知识似乎也灌下去了,可就是一遇检测,问题就出来了:明明讲得清清楚楚的东西,他却迷迷糊糊;明明再三强调的重点,他却懵懵懂懂,甚至张冠李戴,笑话百出,更不消说有什么发挥与创见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恐怕是老师包办一切,而学生缺乏自己的思索与辨认。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又不得不死扣教材,奉教材如同圣旨,生怕有所误漏。这样教学也不可避免“填鸭”或“变相填鸭”。学生除了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别无选择,这与互动探究式学习的主旨显然相悖。互动探究式学习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不再是将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到课堂教学,以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其次,学生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互动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样的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习的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
问题情景是指学生观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知道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拟出以前未曾有过的新的活动策略。创设问题情景的实质在于揭示物理现象的矛盾,引发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的探究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探究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设置一个个、一组组彼此相关循序渐进的探究性问题,通过连续提问,诱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以问题为引子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强化探究活动。创设的教学问题情景有一定的难度和可接受性,维果茨基指出,教学的最佳结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教学的设计既要考虑教学达成的目标,更要符合学生实际,通过情景烘托,将学生置于“由接近全知而又不能全知”的境地,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愿望,为探究作好铺垫。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认识过程本身包含有积极的意义,而不是消极的。一个人要使现有的知识成为他自己的知识,他必须亲自从事“发现的行动”,经过构成模式的过程。他认为,教学过程究其实质,就是使学生成分发挥其探究发现的能力,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和技能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利用所给定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地去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家那样去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语文学习本是最具主动性、发现性、创造性的学习,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还很多,不少教师照本宣科,惟“教参”“标准答案”是从,其思路和答案都是现成的,直接体现着教师和教材编写者的思想。显然,这类问题并非学生自主参与的产物,而且一味追求标准答案,因而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因此,教师要不断营造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乐学”思想作了全面而辩证的阐述。怎样使学生以学为乐呢?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真正燃起学生求知的渴望之火。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以前没有多媒体教室,我只能给学生讲述新闻、案例和其他事件。虽然我已尽力做到生动、具体,但总不能达到很好情感体验的效果。现在我们学校配置了多媒体教室,我就能把自己录制下来的新闻、收集来的VCD、网上下载的图片、生动可爱又具有教育意义的FLAS1H作品等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看,以此激发探究的兴趣。如讲到《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时,我就在多媒体教室里放映FLASH《逼上梁山》。这个FLASH作品反映了一只牛在环境污染前后的生活变化,最后只能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学生们观看了动漫之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很多同学都表示,环境污染不只是把牛逼上了梁山,同时也把我们人类自己逼上了“梁山”。于是我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自己的周围寻找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文章及资料,并分析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及探讨保护措施和意见。应该说这部分内容的课堂效果我认为是比较理想的,“互动探究”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是成功的。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原有的课程内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学生探究式学习。这样既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学生学习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活动,外界可以对个体施加影响,但无法代替个体活动。学习的途径,只能是学生自己通过学习的实践去尝试、体验和感悟,而不是通过教师上课讲授。互动探究式学习就是给学生一个亲自实践的机会。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在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例如,在讲我国的人口问题时,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我国人口的状况和收集人口问题方面的资料,课堂上通过学生自制人口图表、计算不同人口的家庭对生活水平的影响、小组讨论、小品表演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使学生既深刻理解教材的知识,形成对人口形势的正确认识,又能激发学生探究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
三、互动探究性教学的方式
创新教育不存在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创造的过程,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注重实效”。在语文课探究式教学活动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小组合作式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学生可根据其选定的“问题”或“项目”要求,自行组织小组学习的方式、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时间,他们可以利用各种可行的学习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学习的形式包括查阅文献、自学、调查统计、请教专家等。在合作小组的内部探究性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共同探讨课题中的理论、观点和假说,并进行辩论和对话,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最终达到思想上的共识,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也可以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其优势互补。探究性教学法开创了中学语文课教学的新境界,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探究性教学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学习生动、主动,主体作用发挥充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2.交叉学科综合式探究学习
当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已成为大趋势,也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相适应。在语文课探究式教学中,对于一个问题,可引导学生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探究分析,实现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让学生触类旁通,培养多维度思维的能力。 如在讲解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时,在课堂上,我依据学生不同的学科爱好,分成地理、化学、语文、语文四组。从地理角度可以看出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且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从而得出我国资源形势严峻;从化学的角度分析环境污染的形成,并得出治理污染的措施;从语文角度上来探究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在保护资源环境方面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从语文的角度要求学生就资源环境问题撰写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
3. 社会调查式探究性学习
这种探究形式是通过调查的方式开展的。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激发自己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在生活磨炼中培养自己的创造意识和探究能力。社会调查式探究学习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地掌握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同时还能创造性地掌握教材所没有规定的内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地方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如我国的人口状况,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校园文化环境等等。这样的探究调查,不但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深刻性,激荡起学生创新的激情和成功的欢心,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互动探究性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等等。不仅激发了课堂的活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