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对于宏观经济学中 IS 理论的一些疑惑和见解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由于之前发的帖子未能完全解决我的疑惑,而且在写的时候也未能表达清楚我的想法。所以决定重新写一遍,希望原先看过第一篇的各位大家不要厌烦~
(下列图片来自我的word文档,两张关系图这里不易画图,就整体截图了)
http://www.pinggu.name/attachment/201004/20/1082770_1271750566RqQ5.jpg
http://www.pinggu.name/attachment/201004/20/1082770_1271750577g4rp.jpg

主要问题在于:图(1)中RC+RS推得2009F1NDP的过程成立,如果等式成立的话隐含就是 RI=RS,也就是援用了结论,这种逻辑使得我很矛盾,也很疑惑。


厚积薄发 发表于 2010-4-18 23:33 http://www.pinggu.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1、弄清楚什么是两部门经济,两部门经济不仅假设只存在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还有一个你忽略的假设是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都只发生在家庭部门,投资行为和生产行为都只发生在企业部门,这样你的推导中那些变量很多都是没有的,C就只由Resident来C,S就只由Resident来S,I就只由Firm来I,RI、FC、FS这些没有的,这是两部门经济本身的假设前提,这样等式两边的C都是家庭部门的C,当然可以消掉;
2、I=S并不代表居民不持有现金,全部存银行了,CCER09年宏观最后一题就是说这个的,楼主能考虑到这个深度很可贵。网上搜答案一直没搜到,我的理解是这里的S是广义的储蓄,不是只有存银行才叫储蓄,家庭持有现金放在枕头底下也是一种储蓄,在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当这种持有现金的储蓄增加后,意味着家庭对企业产品的消费就减少了,企业的非意愿存货(IU)增多,这种非意愿存货的增加就是一种投资的增加,只不过是企业被动地增加投资存货,不是主动的。
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呵呵~


对于“厚积薄发”同学所指出我那篇文章里变量过多的问题时,在文章中我表示过“由于F1I中包含了RI的投入,RC来自于FC对生产要素的支出。” 即由于重复而产生的累加以消除了。(不知是否可以这样解释)

此外,当满足 "I=S" 时,居民手中不存在通货,按照“厚积薄发”同学的解释,可以理解,进一步说明只要社会中通货越多,那么整个社会的效益,福利也就越低。也就是凯恩斯对于低利率增加就业的论断吧~


"I=S"的成立是否隐含着市场经济结构中只需要存在需求方和供给方就可以满足社会的运行,也是自由主义的论证,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形式?(或许可以称之为从凯恩斯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本人愚见,仅从经济角度的遐想)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 I+C=S+C ” 中两边的C为什么会是具有完全一致的表达意义,从而可以约去。虽然我能够推出等式,但并未十分清楚起含义。

这是本人第一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成果,由于IS理论其重要性之大所以不敢马虎。现正在学习凯恩斯的《通论》希望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孤陋寡闻还望同道者帮助,经济学真是博大精深啊~~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