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中砥
6950 23

[讨论]劳动计量问题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7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11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1016 点
帖子
159
精华
0
在线时间
3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18
最后登录
2022-7-2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劳动价值论的前提是劳动可以量化,马克思给于劳动的单位是劳动时间,而且很重要的一点,衡量商品价值的是社会时间(马克思是用平均来处理的)的长短。但是有些问题还是不太清楚,一个东西可以被衡量,很显然需要具备客观性,就像4kg纯度为80%的铁,马克思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用了平均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来确保交换的商品中的社会劳动是一致的,是相同强度的脑力体力耗费,只存在量上的差别,但是引入时间跨度后劳动计量仍然存在着几个问题。

其一,先列出资本论的两段话,“因此,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假定生产一件上衣的必要劳动增加一倍或减少一倍,在前一种场合,一件上衣就具有以前两间上衣的价值,在后一种场合,两间上衣就只有前一件上衣的价值”,现在举个例子,就是一年的时间跨度后,上衣的生产力提高了一倍,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现在的上衣价值显然是以前的一半,因为社会必要劳动量是以前的一半。我现在疑惑的是,一年前的社会条件下生产上衣的社会劳动和现在的生产上衣的社会劳动虽然都是脑力体力支出,但是到底是不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是不是同等强度的,只存在量上的差别呢,从而只是时间长短上的问题呢?显然马克思的观点,认为这是同一强度的劳动(当然这个劳动是指社会平均劳动)

其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社会现有的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现在以制鞋,织布和制衣为例,在行业内平均则结果是织布的劳动强度为1,而制鞋为1.5,制衣为0.5,如若在全社会内平均,则劳动强度都为1,而一匹布,一双鞋,一件衣服所需要的平均的行业时间都是10,那么价值是不是都是10?还是按照社会平均的10,15,5?

其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引入时间跨度后,只是时间段,不用精确到无穷小和微分,问题就变的复杂了,举个例子,三样商品,布,衣服,斧头,布的价值为2,衣服和斧头为一,我们不考虑货币,直接用交换来考虑,在年初的时候衣服厂用10把斧头换了10匹布,通过一年的时间在年末的时候,把十匹布制成了衣服,而这个时候恰恰织布技术提高了一倍,布的交换价值降了一倍,那这个刚做完还没有进行交换的衣服到底应该是什么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运作的时候都是直接静态的分析c的转移,从来没有在动态的时间上去考虑c的变化!引入动态时间的问题就又变得复杂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6 9:09:3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计量问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 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价值论 讨论 劳动 计量

沙发
ccggqq 发表于 2008-7-12 21:4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知这个回答是否满意?这是个人很早研究出的一个公式。

劳动量(价值)=劳动力*劳动时间,Q=FT。

依照这个公式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没有关系。事实也是这样,在劳动生产力中劳动力本身就是一个变量,马克思将它处理成了平均量,于是问题很多。

使用道具

藤椅
ccggqq 发表于 2008-7-12 21:4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板凳
中砥 发表于 2008-7-14 08:5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晓得你里面那个劳动力是个什么意思,度量单位是什么?你专辑里文章众多,不知道那一篇是讲述这个理论问题的!

使用道具

报纸
中砥 发表于 2008-7-15 18: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Q=F*T,如果把劳动力变成变量,那商品价值就变成了一个变量,这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么在市场上交换的商品就没有了统一的标准,都是按照个体价值量了,平均然后把社会和私人劳动分开分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使用道具

地板
descartes 发表于 2008-7-16 09: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郑小迈在2008-7-16 9:00:00的发言:

楼主先生:

您的问题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也就应该学习马克思到此止住。因为,往哪里走都是死胡同,或者得出自相矛盾的结论,例如,懒汉(懒人)理论。

经济学有个奇怪特点,逻辑学上证明成立的,经济学上则可以不成立。逻辑学上证明不成立的,经济学上则可以成立。反过来亦是。这大概是经济学有其自身的逻辑吧。

有这种情况呀?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太离奇了。经济学岂不是伪科学?

使用道具

7
中砥 发表于 2008-7-16 09: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读过郑先生商品价值趋减的前三章,基本上也是并没有考虑这种精确计量的情况下开始分析的,郑先生的例子记得很清楚,一个人100年前能养活几个人,现在能养活几百个人,当然这种笼统意义上的脑力体力的抽象劳动分析可能就是你所说的经济学自身的逻辑,大致的分析得出大致的经济运行解释,用逻辑学来苛刻现实经济可能确实过于求全责备了,虽然我不太懂逻辑。

顺便问问懒汉理论,不太清楚您说的是什么,如果是说越懒消耗时间越长从而价值越高,这个倒是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因为马克思都是平均处理的,那个是他的个人劳动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6 9:39:47编辑过]

使用道具

8
descartes 发表于 2008-7-16 11: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郑小迈在2008-7-16 11:05:00的发言:

七楼先生:

例子如下:增产增收,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在经济学上可以不成立,即可以增产减收。减产减收,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在经济学上可以不成立,即可以减产增收。

谢谢,这东西太玄妙了。不过我好像没有完全懂。那经济学是不是伪科学呀?

使用道具

9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08-7-16 14:0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劳动的计量,价值的计量,自由意志的计量,理性的计量...这大概只有上帝才能做到.

唯物主义申明世界是可知的,所以,唯物主义尝试运用科学手段去证明终极真理的存在,上帝的存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6 14:12:48编辑过]

使用道具

10
中砥 发表于 2008-7-16 14: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从某一时点T上或是某一较短的时期垂直来考虑,我觉得用这种平均的方式用时间来衡量劳动的量是大体说的过去的,这个所谓的平均过程就算是在市场上自发形成的吧,但是在水平的时间跨度上,不同时期的社会平均劳动是不是一致强度的,而只有量上的差别,从而只是可以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就不太能说的过去了,显然资本论里是认为一致的。

其实这里首先有一个理论上的现实前提是在时间轴上的各个时期的劳动都是人类的脑力和体力支出,这点预示着劳动价值论是有基础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