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ightsOn
6500 91

案例分析:如何判断各自劳动的“价值”? [推广有奖]

81
crj302 发表于 2013-7-10 00:24:58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lm0600 发表于 2013-7-9 23:02
我还是那句话,没事不用怕,你太小,人家看不上。
---------
我也没看上它,都属于尘埃一类的东西。
假,敢不敢留电话。

使用道具

82
xiaxt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3-7-10 00:43: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ightsOn 发表于 2013-7-9 21:34
貌似没有回答主题贴的问题啊
LightsOn兄:

对不起!我更多地关注了跟帖里的内容,反而忽视了主题了。

近期以来,我正是对马克思的这句话有所感悟,才写了自己的看法的。

“劳动力使用一天所创造的价值比劳动力自身一天的价值大一倍。这种情况对买者是一种特别的幸运,对卖者也绝不是不公平。 ”《资本论》第一卷P219

因为,劳动力是人类社会按照其意识,把握和运用的“自觉生产力”,或称之为“初始生产力”。但是,光凭劳动力,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现实的生产力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个“物质的变换”(马克思语)过程,即劳动过程。显然,马克思说的“劳动即劳动力的使用”(详见《资本论》第1卷),并不准确。而且马克思本人也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而其中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互结合,构成现实的劳动过程。所以,岂能简单地概括为“劳动即劳动力的使用”呢?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商品使用价值是与其价值分割开来的,使用价值自始至终无法进入马克思的“法眼”,而人们始终弄不明白为何商品使用价值就无法转化为交换价值,而仅是作为其交换价值的某种“物质载体”(马克思语)而孤立存在着,甚至被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属于商品学范畴,而将其踢出价值范畴。

马克思认为,未经劳动之光照耀过的物,皆无价值。马克思举例说明,他一一列举,诸如处女地、草原、河流、空气和水,都是无价值之物。这就与现实的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社会实践发生冲突。穆勒为此做出合理解释,他指出,自然资源是人们赖以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如果自然资源出现短缺,往往由于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大肆获取的结果。比如北海的鳕鱼曾经被认为多得不计其数,人们疯狂地捕捞鳕鱼,最终其数量日渐稀少。由此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就开始其作用了,鳕鱼活动的渔区所有权就通过法律予以确认,未经渔区所有者的同意,捕捞该渔区的鳕鱼就属于非法捕捞。那么,该渔区的鳕鱼就是价值物,而非单一的自然物了。

马尔萨斯曾挑战李嘉图并质问道,葡萄酒储藏二年后,其间未经任何人的劳动,每桶为何从1000先令上升为1100先令?李嘉图思考了许久,最终答复是,储藏二年的葡萄酒,其实外形看是葡萄酒,但其实质看却已不再是葡萄酒,而是资本!作为葡萄酒的资本,其滞留属于资本的生产性滞留,所以这二年储藏时间是按照资本的生息时间计算的,因此多出来的100先令是资本滞留二年的利息。马尔萨斯又继续质问李嘉图,说道,既然如此,作为布匹的资本的1000先令,其滞留也应属于资本的生产性滞留。但为何作为布匹的资本,在其滞留二年时间后,却未这1000先令上升为1100先令,即该1000先令的布匹却未按照资本二年的生息时间,计算出100先令利息呢?(详见《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9集)

据说,此战之后,李嘉图私下与他的朋友诉说,他对劳动价值论产生了动摇。马克思在解释葡萄酒升值问题上,采用的是李嘉图的解释。但是,马克思尽管也看到了葡萄酒的使用价值确实有所提高这一经济现象,马克思却始终认为这是极为特殊的一种经济现象,没有将商品使用价值的研究,作为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道理很明确,马克思坚持认为,交换价值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关系,其中包括人们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价值范畴的基石是劳动的二重性,核心是剩余价值,正是剩余价值这一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范畴,反映出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根本利益的冲突与对立,是不可调和的敌我性质和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

但是,如果我们从商品使用价值分析问题,道理也很明确,我们就会坚持认为,使用价值同样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关系,其中包括人们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价值范畴的基石是全要素及其贡献,核心是建立在企业竞争和劳动生产率基础上的价值剩余(即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而不是剩余价值。所以,使用价值这一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范畴,反映出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根本利益的合作与妥协,是可以相互调和的劳资和谐性质和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

那么,如此一来,岂不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永远地存在下去了吗?是的,这就如同马克思的“两个决不”所讲的一样,只要新的、更高级的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形态仍未出现之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一定会存在和发展下去,就如同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那样,若不是西方工业文明藉以“商业贸易和有组织暴力”,强势地打破这一发展惯性,战胜了中国封建社会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农业文明的话,则中国封建社会极有可能仍将延续着中国农业文明。

有的人认为,劳资关系绝不可能是合作关系,也绝不可能是劳动关系,他们认为,资本家是“官”,而工人阶级是“民”,官官相护,官逼民反,所以,“官”与“民”历来是“水火不容”的敌对关系。其实,资本家也是“民”。资本家属于人民这一政治范畴,资本家是宪政条件下的公民。作为公民,每一个国民都具有相应的社会职责和发展目标。资本家也不例外,资本家办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当然也要赚钱发财,这都是资本家作为公民须应尽的社会职责。

如果思想不解放,始终在“姓资姓社,孰公孰私”中“打圈子”,不根据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为判别标准,而仅从书本上找现成答案,那么学术视野就显得狭隘了。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40 + 4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40  论坛币 + 4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83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7-10 08:0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啊?那谁还敢跟楼主讨论问题?

使用道具

84
LightsOn 发表于 2013-7-10 08:44: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7-10 08:06
楼主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啊?那谁还敢跟楼主讨论问题?
1、首先我不是裁判。因为如果对我的执行有异议,尽可以向赫赫版主或站务组发起投诉;
2、其次我也尽量避免参与讨论,以免造成角色混淆的感觉。只是因为本帖的1楼是我所发,所以对个别可能偏离我原意的回复我会说两句。
你也可以翻回这个贴的回复一楼一楼看下来,自从48楼我做了最后一次回复之后(尽管后面我仍然有异议),后面我就没再参与讨论(没有再当“运动员”了),只是在74楼我针对“@冷眼老克”的说法做了一个提问:“出处何在?”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大家对经济学的认识,仅此而已。
///

使用道具

85
冷眼老克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3-7-10 08:57: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godweige 发表于 2013-7-9 21:08
正像后面的帖子所说的,劳动和价值是函数关系,函数关系是不是凝结?难道我们用的函数一一对应关系就是凝 ...
再一次把“凝结”的含义抄录于下:

说馒头中“凝结”了劳动,决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凝结”,而是指馒头作为劳动的产品,在生产它的过程中耗费了人类的劳动时间,把面粉做成馒头,必须要有劳动的加入,因此,可以认为馒头中包含了劳动。这种人对馒头生产的劳动和馒头作为劳动的产品之间的关系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借用“凝结”这一物理学名词来描述,就成了劳动“凝结”到了馒头中。

请就以上内容进行辨析。这里的“凝结”是从物理学中借用来反映劳动和劳动的产品之间一一对应的变换关系(也即函数关系)所决定的商品的劳动耗费的属性的。不是什么物理意义上的物质的凝结。如果你觉得有更好的术语表达这个意义,你也可以创造一个,只要学术界认可就行。

使用道具

86
冷眼老克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3-7-10 08:59: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godweige 发表于 2013-7-9 20:36
你可是很矛盾呢,一面说不能用物理学来理解经济学的劳动凝结,另一面你支持的马克思就是拿着物理学来理解 ...
我和你一样不懂什么辩证思维,有关这个话题就不谈了吧。

使用道具

87
mayongjun021 发表于 2013-7-10 09:23: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ightsOn 发表于 2013-7-10 08:44
1、首先我不是裁判。因为如果对我的执行有异议,尽可以向赫赫版主或站务组发起投诉;
2、其次我也尽量避 ...
开个玩笑而已。楼主不必当真。版主也是为大家服务,又没人发工资。

使用道具

88
冷眼老克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3-7-10 09:27: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罗鹏 发表于 2013-7-9 18:01
“剩余价值”被投资者无偿拿走,是平等关系?马克斯没带着一股怨气在?
在发问前最好把所要质疑的文字看清楚了再说。

使用道具

89
冷眼老克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3-7-10 09:27: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罗鹏 发表于 2013-7-9 18:01
“剩余价值”被投资者无偿拿走,是平等关系?马克斯没带着一股怨气在?
在发问前最好把所要质疑的文字看清楚了再说。

使用道具

90
冷眼老克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3-7-10 09:28: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罗鹏 发表于 2013-7-9 18:17
不要躲闪,当工人后悔“平等契约”之后“被剥削”了,正常的做法是什么?重新订立有利于自己的契约而已。但 ...
一点都不淡定。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9 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