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

高校名称 青岛农业大学
高校级别 一般本科
高校类型 农业
经管类国家级重点学科
经管类省部级重点学科
相关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所在地 山东
高校简介 一、历史沿革与现状
  青岛农业大学始建于1951年,2001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创建青岛校区,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莱阳农学院更名为“青岛农业大学”,办学地址变更为青岛市城阳区。

  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全日制毕业生56000余名,中共中央委员、吉林省委书记孙政才,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矢志三农、勤奋求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在1997年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2007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

  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农科特色鲜明,农、工、理、经、管、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设有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园林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化学与药学院等14个教学学院和1个体育教学部,另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合作社学院、中加商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海都学院(独立学院)。举办58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2万人,硕士研究生1200余人。

  学校拥有青岛和莱阳两个校区,占地3337亩,校舍建筑面积108.9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72.5万册,国内外期刊10727种,电子图书16160GB。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27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72人,副高级职称409人,博士291人,硕士735人,博士占25.2%,硕士以上的占80.3%。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山东省教学名师6人,博士生导师22人。

  学校拥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2个研究所。设有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人才培养与研发中心、中国鸵鸟疫病防制中心、青岛市农机化高级人才培训基地等研发培训机构和康奈尔大学BTI——青岛农业大学无脊椎动物细胞培养和细胞工程中心、国际合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韩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中英食品研究所等中外合作研究机构。

  二、教学工作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个层面建设了完备的实验教学和校内实训体系,通过产学研结合建设了159个稳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重视以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实践,近年来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8项;目前学校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试点专业、4门省级试点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专项资金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学校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方面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近年来立项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372个,有一批课件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并在全国高校推广应用。学校坚持严格教学管理,狠抓学风建设,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应届本科生考取研究生的比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生物类专业达到50%以上。大学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在全国农业高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广泛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三、科学研究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十五”以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5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59项,省部级课题328项。目前,学校在研科研经费2.03亿元。“十五”以来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0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师以个人名义参加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1978年以来学校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科技博览等节目曾多次对学校克隆牛、仿生农药等科技成果给予报道。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学校在仿生农药、动物克隆技术、菌根及海洋真菌、农作物和果树育种、动物繁育、植物保护、旱作农业、农业挖掘机械、动物疫病控制、食品加工、天然活性物质、农业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四、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路子,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学校就首创全国北方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栽培技术,80年代首创全国夏玉米大面积超千斤栽培技术,90年代又创造了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和夏花生大面积超800斤栽培技术,为我国北方地区的粮油生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进入新的世纪,学校根据大农业的发展态势,积极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创新社会服务模式。1999~2006年,学校向社会转让大型科技成果6项,合计转让金额2242万元,并以技术入股合作成立了两家高科技股份企业。“十五”以来在农业及相关技术领域推广技术成果69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及下属各区市、利津市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签署了科教兴农的合作协议,搭建了服务社会的广阔平台。通过与涉农企业合作开展科技研发、与政府联合开展人才培训、举办科研对接会以及通过网络向社会开放教学资源,有效地推动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科技服务的区域延伸到新疆、贵州、安徽等地。学校曾多次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先进单位。

  五、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学校连续多次荣获“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不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已与以美国康奈尔大学、韩国首尔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荷兰瓦荷宁根大学、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为代表的美、德、加、英、日、韩、俄等17个国家的5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双方互派访问学者和交流学生,开展合作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名山东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1996年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年由济南市历下区主体迁至长清大学科技园,是山东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医药科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功能齐全、数字化、园林化、现代化、有特色”的新校区办学条件优越,总占地1829亩,建筑面积50.4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09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98万册、电子图书47万册,有配置完善的计算机校园网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学校设13个二级学院,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3所教学医院、50处临床教学基地。

学校拥有完备的教育层次。有21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理、文、工、管等学科门类;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硕士点涵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全部二级学科,并开始向周边学科渗透;拥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截至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4436人,其中本专科生12167人,研究生2010人。学校十分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亚洲、欧美、非洲、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十余所大学、医疗机构建立并保持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合作办学、合作办医,有外国留学生、境外合作办学学生、港澳台学生280余人。

学校注重加强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优势和特色学科。现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2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中医内科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卫生部技术准入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2个,重点专科(专病) 3个、重点建设专科5个,重点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6个;有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学科6个,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等14个。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4个研究所、6个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3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07年在省属高校中首次主持国家“973”项目1项,承担“973”项目课题3项,牵头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化规范种植项目承担单位”。

学校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325人,校本部1006人,博士生导师78人,硕士生导师311人。1人先后荣获国家“国医楷模”、“国医大师”荣誉称号,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药专家5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44人,1个团队入选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

学校正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全局,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实施“两步走”发展战略,认真落实“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基本方略,突出特色谋生存,形成优势求发展,努力建设强校,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群众,为富民强省、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会员评论


malimalihong123
malimalihong123发表于:2020-7-17 10:03
科研水平: 非常高
校园环境: 非常优美
学风:非常好
学生培养:非常好
生活条件:非常好
学校领导的管理与服务意识:非常好
非常好的学校。坐落在美丽的青岛,学习环境优美。学风正,考研率在山东名列前茅。愿青岛农业大学越来越好!
发表评论 科研水平*     校园环境*     学风*    
学生培养*     生活条件*    
学校领导的管理与服务意识*

  您已评论过,请评论其他高校

研究生院

学院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3、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4、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1、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赣南师范学院
3、上饶师范学院
4、赣南医学院
同类型
1、山东农业大学
2、江西农业大学
3、安徽农业大学
4、东北农业大学
5、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6、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7、吉林农业大学
8、沈阳农业大学
9、内蒙古农业大学
10、山西农业大学
同级别
1、山东农业大学
2、山东理工大学
3、山东建筑大学
4、青岛理工大学
5、青岛科技大学
6、山东科技大学
7、烟台大学
8、鲁东大学
9、聊城大学
10、济南大学
同地区
1、山东农业大学
2、山东理工大学
3、山东建筑大学
4、青岛理工大学
5、青岛科技大学
6、山东科技大学
7、烟台大学
8、鲁东大学
9、聊城大学
10、济南大学
大学专业专题
1、大学热门专业
2、大学专业排名
3、大学专业解读
4、大学专业课程
5、大学高校名单
6、大学优势专业
7、大学专业介绍
8、大学专业选择
9、大学专业就业方向
10、大学专业就业前景
院校老师推荐 一对一咨询 帮你科学报考 更多...
  • 陈传红-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陈传红武汉市
    硕导评分:5.0
    学校: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领域:数字经济与消费行为,共享经济与协同消费,创新与采纳行为
    立即咨询
  • 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北京市
    其他评分:5.0
    学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领域:大数据与城市治理
    立即咨询
  • 秦新生-广州商学院-管理学院
    秦新生广州市
    硕导评分:5.0
    学校:广州商学院-管理学院
    研究领域:低碳供应链、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
    立即咨询
  • 段鑫星-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段鑫星徐州市
    博导评分:5.0
    学校: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领域:公共管理、教育经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立即咨询
  • 晁江锋-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
    晁江锋郑州市
    硕导评分:5.0
    学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商学院
    研究领域:风险管理与资产定价
    立即咨询
  • 张古鹏-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张古鹏北京市
    博导评分:5.0
    学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研究领域:创新管理、公共管理
    立即咨询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11-15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