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研究生院_武汉大学专升本-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大学>>

武汉大学

>>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_武汉大学专升本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_武汉大学专升本

发布:widen我的世界 | 分类:武汉大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_武汉大学专升本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概况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发端于1935年,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1955年,武汉大学招收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研究生;1978年,重新恢复因"文革"而中断了长达十余年之 ...
扫码加入公务员考试学习群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_武汉大学专升本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概况

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发端于1935年,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 1955年,武汉大学招收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研究生;1978年,重新恢复因"文革"而中断了长达十余年之久的研究生教育;198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成为全国第一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

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武汉大学已建立起一套学科门类齐全、优势与特色鲜明、学位类型多样、指导教师力量雄厚、管理体制健全、教学设施比较完备、培养质量得到很好保证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特别是2000年合校以来,武汉大学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加强管理,着力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明确将“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作为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理念,并通过近几年来在研究生教育教学等诸多环节上的改革,全力打造起“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

为了在新世纪抓住机遇,进一步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武汉大学于2004年组织召开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近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围绕武汉大学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突出“创新”与“质量”两大主题,按照“三类人才”标准,培养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多样性、创新型和国际化的拔尖人才,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为国家、特别是中西部和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成为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有重要影响和示范作用的基地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武汉大学制订并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战略、质量为本战略、特色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出了众多的改革举措。

在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方面,实行综合选拔制,以及知名学科带头人“跨学科按需招生制”,深化招生录取机制改革,吸引、选拔优秀生源。如在全国率先举办研究生招生宣传日活动,并组织招生宣传小组到全国重点高校进行招生宣传,2011年推免生来自985高校的比2009年增长了21%;加大招生面试权重;健全特殊优秀人才选拔制度;建立科学的招生指标分配模型等。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新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和实行以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从而大大激发了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强化了导师责任,建立有效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推行以三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培养质量。加大公共课教学改革力度,重点改革英语和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公共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进;加强课程建设,分两批开设了81门一级学科通开课和80门硕士研究生精品课程;建立全国首个博士研究生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大力推进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深化“1+4” 硕博连读制度改革,为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培养打造宽广平台。


导师队伍是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因素,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行复合导师制,目前学校聘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第二导师有1200多人;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导师培育机制、引进机制、遴选机制、考核机制和淘汰机制,使导师队伍不断扩大,结构更加合理,指导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在1290余名博士生导师、2680余名硕士生导师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人文社科资深教授8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15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4个,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

在学位点建设方面,设立学位点建设基金,实行学位点建设负责人制,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建立学科群、学科点和学科方向相互促进的学科创新体系。依托学校雄厚的办学基础和实力,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到2010年底,武汉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5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50个(含2个专业学位、43个自设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45个(含28个专业学位、56个自设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完善规章、加强管理、狠抓质量,实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的健康发展。

经过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升,不仅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而且在各类竞赛中,我校研究生也成绩优异。如在2011年全球大学生创业挑战赛中,由我校计算机学院在读博士生余伟领衔的武汉大学改图网forward创业团队一举击败其他27支名校代表队,获得该项赛事的冠军。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1年,我校共有16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在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中,在校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占总数的67%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管理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已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目前,在校全日制研究生人数20500余人,其中硕士生13300余人,博士生7160余人。正在攻读和已获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当中,有不少是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缅甸、尼日利亚等国的留学生。自2000年以来,武汉大学已毕业硕士生40000余人,授予硕士学位60000余人,授予博士学位9000余人。武汉大学的毕业研究生知识面广,理论功底扎实,工作能力突出,事业心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其中的不少人还成长为知名学者、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等。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现设研究生招生就业工作处、研究生培养工作处、学位工作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处、研究生工作处(部)、院办公室等6个内设机构。现任副校长舒红兵院士分管研究生院,院长周叶中教授,副院长朱伟(部长),副院长文冠华、宋朝阳、夏义堃、王建波。

地 址: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办公楼邮政编码:430072

联系电话:(027)68754046 68754030

传 真:(027)68752930

2014年武汉大学主考“应用创新人才”自考本科双证班招生简章

一、“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简介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武汉大学主考专业“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是以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素质教育与专业理论知识教育为辅,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理念,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其培养对象可以是高技能人才,也可以是一般人才。培养具有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的人才是其主要特征;其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显现出知识面更宽、动手能力更强、创新思维能力更突出等特点。

二、项目特色

1、创新培养模式:集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独家开设创新课程(名人讲堂、客座教授指导、企业专家经验传播等);

2、教学实训结合:人文素质教育+实战实训+职业生涯规划+综合能力测评;

3、完善奖助体系:励志奖学金、贫困助学金、优秀奖学金等;

4、丰富校园文化:“学习型社团、公益性社团、娱乐性社团”相互补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5、全程跟踪管理:辅导员24小时住校,特殊学生“一对一”辅导;

6、保障就业服务:以就业为导向,“猎头式”就业服务保障,建立与企业人才供求的绿色通道,与企业无缝对接。

三、特色奖优政策

1、高考成绩达到各省份一类本科线的学生,就读我校“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可获得2000元高分奖励;高考成绩达到各省份二类本科线的学生,就读我校“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第一年可获得1000元高分奖励。

2、对于有特殊才华的学生或成绩优秀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励志奖学金;特长生可申请特别培养。

3、学校为成绩优异的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设立了各类奖学金。

4、学校特设各类助学金,用于奖励在各种文艺表演、体育比赛、发明创造、见义勇为、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取得优秀表现的学生。

5、学校开通就业“绿色通道”,实行学生勤工俭学制度,用来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四、招生专业

专业培养方向

专业

学制

招生计划

学费(元/年)

国际护理班

护理学

四年

100

7800

通信工程师班

电子信息工程

60

7800

计算机网络

60

7800

人力资源管理师班

行政管理

60

7500

物流管理师班

采购与供应管理

60

7800

土建工程师班

建筑经济管理

40

7800

销售管理师班

销售管理

60

7800

理财规划师班

会计学

60

7800

广告策划师班

广告学

60

7800

商务英语班

英语

60

7800

律师法务顾问班

法律

40

7800

五、招生专业简介

(一)高级护理班(护理学专业)

主干与实战技能课程:人体结构学、病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社区管理学等,掌握社区护理、营养学、社区康复护理、护理礼仪及人际沟通情景实战、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健康评估、社区精神卫生护理、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人民调解实务与社区矫正、社会调查与研究等知识。

(二)通信工程师班(电子信息工程或计算机网络专业)

主干与技能课程: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线性系统、电子电路CDA、多媒体技术;掌握通信系统、通信网络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技术能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师班(行政管理专业)

主干与实战技能课程:财务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咨询等,掌握政治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政法(行政许可、处罚、复议)、商法(公司法、消法、税法)、战略管理、项目策划、项目评估等。

(四)采购与供应管理

主干与技能课程:物流规划与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物流学、成功学、创新学等,掌握国内外有关贸易、运输的政策与法规,国内外市场营销管理的惯例和法规,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战略管理、成功学、创新学、企业文化、职业规划、素质拓展训练等。

(五)律师、法务顾问班(法律专业)

主要课程:宪法学、民事诉讼法、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产权法、保险法、刑法学、刑事诉讼法、行政法学、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金融法、法律文书写作、婚姻家庭法等法律职业资格证、律师职业资格证、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基层法律工作者证。

(六)理财规划师班(会计学或金融专业)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务管理学、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企业管理概论、中国税制、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一)、资产评估、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市场营销学、金融市场学、会计制度设计、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审计实例、职业生涯规划等。

(七)销售管理专业

主干课程:市场调研与销售预测、销售渠道管理、销售客户管理、销售客户管理(实践)、组织间销售、组织间销售(实践)、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与理论实务、网络销售、销售管理学等。

(八)广告策划师班(广告学专业策划方向)

主干与实战技能课程: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经营与管理学、广告媒体研究、广告摄像与摄影等,掌握文案策划、公关代表、节目策划与编导、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发布、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等。

(九)建筑工程师班(建筑经济管理专业)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工程力学(二)、工程制图与房屋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二)、工程监理、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建筑投资经济学、工程造价管理、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等。

六、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1、热爱祖国、品行端正、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立志求学;

2、报读本科各专业的考生须参加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报读理工类专业要求理科考生且高考成绩不低于320分,报读外语类专业高考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同时招收少量往届毕业生和同等学力的中职毕业生;

3、报读专升本各专业的考生须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证书(或在办理自考本科毕业手续前取得专科毕业证书)。

七、学习形式与毕业待遇

1、入学后,我校按照全日制住校学生的模式管理,课程由我校聘请武汉大学相应专业的教师全日制授课;

2、学生在校期间,采取“专本套读”的学习形式,实行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学习毕业就业时,同时取得本科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求职就业增加了保障;


3、学生修完计划内的全部课程且考试合格,由武汉大学和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共同颁发本科文凭,国家承认学历,世界上多个国家认可。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由武汉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学历、学位证书均可网上查询,可继续报考武汉大学或其他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及国家公务员。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3329708-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