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LaTeX新人教程”的不同看法-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会计>>

会计库

>>

对“LaTeX新人教程”的不同看法

对“LaTeX新人教程”的不同看法

发布:PHoward | 分类:会计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作为一个10多年的LaTeX老用户,对LaTeX新人教程(https://bbs.pinggu.org/thread-4684181-1-1.html)一帖的观点表示很难认同,特开此帖,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有不同意见随便拍砖。-LaTeXNotes(第2版:http://bbs.pi ...
免费学术公开课,扫码加入


作为一个 10 多年的 LaTeX 老用户,对 LaTeX新人教程(https://bbs.pinggu.org/thread-4684181-1-1.html) 一帖的观点表示很难认同,特开此帖,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有不同意见随便拍砖。
- LaTeX Notes(第2版:https://bbs.pinggu.org/thread-3970251-1-1.html)(国内入门教程)
- The Not So Short Introduction to LaTeX2e
- LATEX Tutorials: A Primer(入门教程)
- Math mode(数学公式)
- the LaTeX Companion - ch8(数学公式)
- The Comprehensive LATEX Symbol List(各种符号)
- LaTeX 插图指南(插入图片)
- Beamer 手册 (幻灯片,也有其它包,但本人不推荐,也未使用过)
- http://bbs.ctex.org/, http://tex.stackexchange.com/[/url][/url][/url] (bbs等)
- 新手不推荐:画图等可以用 TiKz/pgf, PSTricks, MetaPost 三者之一,Asympote画几何图是非常棒的选择。一些小的宏包如 xypic 也可以画一些特殊的图。(我本人喜欢 PSTricks 风格的图像,但幻灯片用 TikZ/pgf 更合适,MP 和 Asympote 没用过,更多时候会根据实际情况用 Visio 或者 Matlab 生成所需要的图形)
- 编辑器:新手考虑用 套装自带的 WinEdt 或者 TeXmaker,老手无所谓。(我本人因为自己模板的自定义编译环节比较多,因此偏向自行操控编译过程比较方便的文本编辑器,以前用 Notepad++ 多,现在改为使用 EmEditor)


在批评别人过度夸大学习 LaTeX 难度的时候,我觉得楼主的帖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下面这句话和提供的示例容易给初学者一种感觉:LaTeX 比 Word 之类软件还容易,30 分钟就可以上手且还能用的不错。个人认为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确保能够在三十分钟内跟着这个教程走完全步骤就可以基本算是“玩转LaTeX”了。



作为一个有 10 年使用经验的不算“年轻”的用户,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能够用自己编写的模板处理全部的日常工作,近6年的绝大部分专业工作基本没有再用过 Word(但绝不意味着不使用 word,相反,非常赞赏word 在工作中能够给我们提供的便利,也支持用正确、有效的方法使用 word),但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实在一般,更不敢到处显摆。关于粗暴的给初学者手册这一点,就我认知范围内有能力进行开发的国内高手,如张林波、刘海洋、李清、李阿玲、李树钧等,以及应用方面的高手如陈灯塔老师、武汉大学的黄正华老师等而言,相信他们不会极端到一来就丢给初学者一本手册吧,事实上他们的工作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努力让 LaTeX 的使用门槛降低,这些 TeXGuru 和您所指的 “advanced LaTeX user” 应该还是有非常大差异的。
一些楼主可能觉得不重要或者不恰当的心得体会,我且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楼主别介意:
1. LaTeX 不是用于生成 pdf,而是可以生成 pdf;事实上,早期的TeX 或LaTeX 生成的是 dvi 文件,即设备无关的意思,只是现在我们使用各种发行版进行编译时,最终保留的是 pdf 而已。
2. swp, LyX, TeXmacs 等都可以做到所见即所得,也有比较多的用户在使用它们。比如谢益辉就是 LyX 的死忠,而王垠就推荐过 TeXmacs。当然,大部分用户可能在熟练后并不特别介意所见即所得这事。
3. 不是和楼主抬杠,敢推荐手册的人,还是有相当部分有底气的。我虽然水平不高,但 tikz/pgf, beamer, pstricks, listings, 公式|表格|图像 等重要的宏包也简单读过一些。高手如李清等,底层也非常熟悉。再次强调,高手真的不会一来就丢一个手册给新人的,通常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考虑推荐一些与其个人水平匹配的教程,手册往往是推荐给有一定基础又需要解决或了解一些特定问题或内容的用户的。
4. lshort 不是太长,而是非常短,甚至短到很多实际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无法涉及。当然,只是编译一份简单的文档,lshort 其实非常不错。另外,包太雷写的 lnotes & lnotes2 是面向中文用户的一份非常好的入门速成教程。
5. 一般的用户几乎不会考虑直接安装 MikTeX 后再加装 WinEdt 这样的做法;目前国内的 Windows 用户通常有两种比较好的选择:CTeX 套装或者 TeXLive 套装,而 Mac 用户会考虑 MacTeX 套装。
6. 可能没有弄清楚 tex -latex, xetex - xelatex, pdftex - pdflatex 之间的关系,在该帖中的示例应该用 XeLaTeX 编译,而不是 XeTeX。
7. 强调 utf-8 是好事,如果有机会,建议告诉新手个中原因。依我的经验,因国内一些期刊模板所限或者实验室内部流传的原因,老 CTeX 发行版 LaTeX 用户还是有一定比例的,他们不需要 utf-8 编码;Linux 下甚至都不需要太过关心这个问题的。
8. 作为面向国内用户的心得体会,示例不涉及 ctex 套装、ctex 文档类、ctex 宏包,这合适吗?另外,多说一句“不同的功能由不同的宏包完成”可以提醒新手 LaTeX 与 Word 的一个重要区别啊。
9. 应避免在正文中用 \\ 换行,仅指正文。在表格、公式内部或者用minipage 包含的多个图像内部,仍然可能有这样的需求。
10. 公式:直接告诉读者 mathmode, CTeX 套装中已包含的 the LaTeX Companion - ch8, symbols 是数学公式必备应该不太费力吧。
11. 在插入图片示例之后,告诉新手,latex 2e 插图指南是最重要的参考我觉得也不错啊,没必要为了简单就干脆隐藏起来只字不提吧,毕竟还是有非常多新手希望了解这些代码的含义的。另外,猜测既然楼主用 XeLaTeX,那多嘴一句,XeLaTeX 对 jpg, png, pdf 等其它格式的图片支持也很好的,未必一定要用 eps,毕竟 Word 用户连 wmf 格式都不一定有多少了解,突然冒出来的 eps 格式会让他们不知所措。就我个人而言,目前用的最多的是裁剪过白边的 pdf 格式的图片。通常我会把 Visio 制作的图转换成 pdf,把 Matlab 生成的 eps 转换成 pdf 之后,再插入到文档中(我现在也是使用 XeLaTeX 较多,但不排除下一步开始转去使用李阿玲开发的 ApTeX 的可能)。
12. tabular 只能生成最简单的表格,稍复杂一点点的,比如宽度为 100%的表格、线性粗细设置等就需要换宏包如 tabularx(实际应用中几乎很少有人用最简单的 tabular),这里最后的 x 是可伸缩的意思。因此宏包的概念还是得介绍啊,简化过度真的未必合适。
13. 索引不提,但参考文献只字不提只字不提说不过去吧。顺带再说一下,国内一些期刊的模板所用的参考文献的制作方法与规范的方法完全不一致,即使我们的目标只是有规范模板的国外期刊,如何编译带有参考文献的文档也需要提及一下的。我前面提到的 lnotes(LaTeX Notes), lshort 或者更专业的入门教程如 LATEX Tutorials: A Primer 都会有专门的篇章来讲解的。
14. http://bbs.ctex.org/, [url]http://tex.stackexchange.com/ 这样的专门站点建议直接给一下,方便新手。
最后插一句嘴,楼主提供的东西非常不规范,说明使用 LaTeX 的经历还比较有限,可字里行间有过度看底 LaTeX 入门门槛的感觉。把一些可能并不规范的东西作为经验推给新手的做法至少是不够负责的。作为一个新手,别说 30 分钟,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300 分钟都未必能理解楼主在帖子提及的各种东西,最多也就是照猫画虎能编译一个最初级的文档而已。根据楼主提供的模板,仅仅只能保证生成一份看得到的文档而已(初学者连安装这个门槛都不一定过得去,更别提正确编译),离真正能够用 LaTeX 开始工作(“玩转”)还有不短的距离。不得不承认,快餐式的教程也许让一部分人可以马上开展工作,但有效率的工作还应该建立在系统的学习基础之上。否则,一个最简单的小 bug 就会成为无法跨越的拦路虎,因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消耗在其上的精力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系统学习一本入门教程的时间。
有些啰嗦,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4704636-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